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传染病医院1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云桂 杨欣平 +9 位作者 张嗣兴 张米 杨红丽 刘仕芳 李志鹏 陈国兵 王静蓉 吕正超 杨雪娟 汪习成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3-628,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转归.方法观察和分析云南省传染病医院2020年1月17日-2月19日收治的1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17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9岁;8例(47.1%)患者有合并症;年龄大且有合并症...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转归.方法观察和分析云南省传染病医院2020年1月17日-2月19日收治的1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17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9岁;8例(47.1%)患者有合并症;年龄大且有合并症患者病情重,儿童病情轻;症状表现为:发热(14例,82.4%)、咳嗽(11例,64.7%)、乏力(9例,52.9%)、咽痛(3例,17.6%)、胸闷(3例,17.6%)、肌肉酸痛(3例,17.6%)、鼻塞和流涕(1例,5.9%).基线实验室检查显示8例(47.1%)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下降,10例(58.8%)患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同时上升;10例(58.8%)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下降;4例(23.5%)患者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同时下降;11例(64.7%)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间质改变,2例(11.8%)表现为局限性间质改变,4例(23.5%)无异常表现.经过抗病毒、对症和合并症等综合治疗措施2周内患者病情均明显改善.相应指标异常患者治疗后淋巴细胞计数上升、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下降、动脉血氧分压上升、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影像学提示肺部病变均吸收明显.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具有特征性;治疗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淋巴细胞计数、炎症指标、呼吸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胸部影像学变化;综合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治疗 转归
下载PDF
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住院患者死亡风险模型构建
2
作者 赵传宇 冯能能 +3 位作者 马跃 王舒 张海霞 谢荣慧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69,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模型、检测艾滋病住院患者住院时的实验室指标和相关疾病来预测住院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从而提高预警、降低艾滋病住院患者的死亡风险,比较用均衡后数据构建模型的效果。方法选取云南省传染病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 目的通过构建模型、检测艾滋病住院患者住院时的实验室指标和相关疾病来预测住院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从而提高预警、降低艾滋病住院患者的死亡风险,比较用均衡后数据构建模型的效果。方法选取云南省传染病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艾滋病住院患者,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构建预测模型和验证模型,绘制ROC曲线,利用最佳模型构建列线图,混淆矩阵对比均衡数据前后模型效果。结果纳入患者3198人,其中死亡患者有111人,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CVD)、合并艾滋病相关淋巴瘤(ARL)、合并严重细菌感染(SBI)、年龄高、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高、血清蛋白(ALB)低、肌酐(Cr)高、CD4细胞数量少、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高、红细胞(RBC)量多是艾滋病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3(95%CI:0.872~0.935)、0.805(95%CI:0.721~0.890),均衡数据后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效果改善不明显。结论艾滋病住院患者年龄、APTT、ALB、Cr、CD4细胞、NEUT%、RBC数量,及是否合并CVD、SBI、ARL在死亡风险预测上具有较好的效能,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均衡数据也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住院死亡风险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不均衡数据
原文传递
某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及对策
3
作者 李佳佳 宋晓燕 冯菊 《皮肤病与性病》 2023年第6期403-405,共3页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现状,为医院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及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年来发生的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暴露人群中,21~40岁人群共计59例,占比71.08%;主要职业为护士、医生、检验人员,占比...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现状,为医院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及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年来发生的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暴露人群中,21~40岁人群共计59例,占比71.08%;主要职业为护士、医生、检验人员,占比91.57%;暴露时间段为9∶00~14∶00共计56人,占比67.47%;科室为内科系统50例,占60.23%;暴露源以艾滋病及艾滋病合并病毒性肝炎为主,占80.72%;暴露者均进行了有效的评估及处置。结论 有效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在于有完善的操作流程及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人群培训及监督;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暴露 艾滋病 现状分析 对策
下载PDF
云南省2004~2022年经母婴传播HIV感染儿童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王海洋 刘恒丽 +5 位作者 张双梅 楼金成 张娅玲 杨翠先 张欢欢 李侠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164-169,共6页
目的 探讨云南省2004~2022年经母婴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儿童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疗效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云南省经母婴传播HIV感染儿童抗病毒治疗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分析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治疗HI... 目的 探讨云南省2004~2022年经母婴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儿童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疗效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云南省经母婴传播HIV感染儿童抗病毒治疗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分析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治疗HIV感染患儿的基本特征、不同年份启动ART治疗儿童数量和年龄分布情况;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ART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新入组接受ART治疗的患儿数量自2004年起随年份的增长呈上升趋势, 2013年后逐年下降。截止2022年8月全省1451例在治患儿中,男性占48.45%;目前年龄16.4(12.8, 18.7)岁;开始ART年龄7.0(4.2, 9.8)岁;已接受ART治疗时间8.6(5.5, 10.8)年;确诊HIV/艾滋病(AIDS)到启动ART间隔时间5.1(0.7, 29.5)个月;病毒完全抑制率为68.16%(989/1451), ART治疗失败率为20.68%(300/1451)。单因素分析显示:ART疗效的影响因素有开始ART年龄、已接受ART治疗时间、确诊HIV/AIDS到启动ART间隔时间、目前ART方案、是否更换过ART方案(P<0.05)。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RT疗效的影响因素为已接受ART治疗时间、确诊HIV/AIDS到启动ART间隔时间、目前ART方案、是否更换过ART方案(P<0.05)。结论 应以早发现、早治疗、规范治疗和提高儿童患儿依从性为重点,特别关注学龄期儿童以及更换过治疗方案的患儿,是进一步提高患儿ART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母婴传播 效果评估
下载PDF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艾滋病“五位一体”联合“全生命周期”综合管理模式的应用
5
作者 罗启莲 戴荣彩 +5 位作者 张燕 董有芹 叶芳 任静 李惠琴 杨一青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7期5-9,共5页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为适应当地现阶段艾滋病防治要求,充分发挥医共体优势,建立并应用了艾滋病“五位一体”并“全生命周期”综合管理模式。主要是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整合区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医院、区疾控中心和下辖10...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为适应当地现阶段艾滋病防治要求,充分发挥医共体优势,建立并应用了艾滋病“五位一体”并“全生命周期”综合管理模式。主要是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整合区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医院、区疾控中心和下辖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资源,明确分工,协同工作,“五位一体”为辖区HIV/AIDS患者提供HIV检测咨询、结果告知、动员治疗、新患者ART咨询、检测评估、有效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规范化ART、疗效评估、服药依从性教育和支持、预防性健康教育、ART转诊转介、高危人群联动干预、脱失患者联动找回等,并同时开展社会心理支持。同时,建立以感染科为枢纽的患者“全生命周期”临床诊疗服务模式,形成了儿科、心内科、内分泌科、骨科、外科、重症ICU、康复科等多个学科会诊、转诊机制,实现了HIV/AIDS患者获得更良好生活质量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五位一体 全生命周期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随访管理 综合模式
下载PDF
云南地区HIV/AIDS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及接种意愿的调查
6
作者 吕松琴 黄山 +5 位作者 马礼堂 王秀 张洪涛 李钦 万春平 吕正超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调查分析云南地区HIV/AIDS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接种意愿及影响该人群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期间采用自制问卷形式对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昭通市、普洱市、保山市、临沧市、红河州、... 目的调查分析云南地区HIV/AIDS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接种意愿及影响该人群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期间采用自制问卷形式对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昭通市、普洱市、保山市、临沧市、红河州、文山州、西双版纳州、大理州、德宏州、怒江州13个州市医院随访的2180名HIV/AIDS患者进行现场调查。问卷考评通过,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学历、民族、文化程度、疫苗接种情况、接种后7 d内不良反应,对新冠疫苗安全、效用认知程度,接种意愿等方面的内容。结果调查对象中2109名完成了3针新冠疫苗接种,占比96.74%,有71名未接种,占比3.26%。接种7 d内局部出现不良反应116名,占比5.50%,全身出现不良反应56名,占比2.66%。不同性别、年龄段及汉族中注射点疼痛、疲劳和肌肉疼痛是占比最高的不良症状,少数民族不良反应占比很低,不同性别及年龄不良反应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AIDS人群不愿意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是(医师建议)HIV/AIDS患者不能接种疫苗(67.61%)和接种后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19.72%),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疫苗接种的因素发现是否担心感染新冠病毒(OR=0.121,95%CI=0.083~0.640,P<0.001)、对新冠疫苗了解程度(OR=28.932,95%CI=15.469~54.115,P<0.001)、接种疫苗是否安全(OR=13.953,95%CI=4.819~40.404,P<0.001)及是否相信疫苗的预防作用(OR=14.017,95%CI=4.752~41.348,P<0.001)是影响疫苗接种的显著因素,13个州市中德宏州(20人)、昭通市(21人)、临沧市(14人)未接种人数最多。结论HIV/AIDS人群大规模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比率低,症状轻,医师正确、科学的建议和指导以及充分了解疾病的危害性,疫苗的安全性、预防性、有效性是该影响疫苗犹豫率的关键,医务人员应主动宣传新冠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人群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接种意愿 疫苗犹豫
下载PDF
云南595例HIV/HCV共感染者的HCV基因型及临床特征分析
7
作者 李肖 刘仕芳 +7 位作者 杨韵秋 宋晓 刘俊仪 亢丽娟 徐艳江 尚灿珠 何全英 李惠琴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分析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抗病毒门诊595例HIV/HCV共感染者的HCV基因型及临床特征,为HIV/HCV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抗病毒门诊就诊的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基本信息... 目的 分析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抗病毒门诊595例HIV/HCV共感染者的HCV基因型及临床特征,为HIV/HCV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抗病毒门诊就诊的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检测HCV抗体、HCV RNA、HCV基因型、生化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筛查5709例HIV/AIDS患者,HCV抗体阳性率10.42%(595/5709),HCV RNA检测率86.72%(516/595),HCV RNA阳性率47.09%(243/516)。95.47%HCV RNA阳性完成HCV基因检测,其中各型占比为:1b型(14.66%)、2a型(0.86%)、3a型(27.59%)、3b型(40.95%)、6型(14.66%)、未分型(1.29%)。HCV RNA阳性者中FIB-4评分> 3.25为37.86%。不同感染途径的HIV/HCV共感染者丙肝基因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基因分型为3a、3b的FIB-4指数均高于其他基因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HIV/AIDS患者中HCV抗体、HCV RNA阳性率较高,HCV基因型以3b型、3a型为主要流行株,发生进展性肝脏纤维化占比较高。在HIV/AIDS患者中进行HCV感染的筛查对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丙型肝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HIV/HCV合并感染 基因型
下载PDF
云南省艾滋病患者新生隐球菌药物敏感性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高丽 赵自屹 +2 位作者 樊红丽 张桂仙 李正伦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283-288,共6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艾滋病患者中新生隐球菌病的病原分离部位、耐药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总共分离的424株新生隐球菌,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种,ATB FUNGUS 3检测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并... 目的了解云南省艾滋病患者中新生隐球菌病的病原分离部位、耐药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总共分离的424株新生隐球菌,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种,ATB FUNGUS 3检测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4株新生隐球菌以脑脊液检出比例最高,占62.50%(265/424);血液次之,占30.90%(131/424);第三是痰液,占2.83%(12/424)。424株新生隐球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MIC范围均≤2μg/mL,多烯类的两性霉素B MIC范围≤4μg/mL,氟康唑及5-氟胞嘧啶的MIC范围≤64μg/mL。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分别为95.28%(404/424)、80.66%(342/424)、75.71%(321/424)。5种抗真菌药物的流行病学折点分别为:5-氟胞嘧啶和氟康唑16μg/mL;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0.5μg/mL。结论新生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好,而氟康唑及5-氟胞嘧啶在多年的临床用药过程中已慢慢出现非敏感菌株,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MIC范围≤2μg/mL。新生隐球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新生隐球菌病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作为临床重要的致病真菌,实验室及临床均应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新生隐球菌 格特隐球菌 药物敏感性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云南省AIDS相关淋巴瘤患者死亡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闵海燕 钱川 +3 位作者 周奇文 汪习成 董兴齐 李侠 《传染病信息》 2020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AIDS相关淋巴瘤患者的死亡因素,为降低病死率探索有效措施。方法收集云南省传染病医院2010年10月-2019年4月收治的34例AIDS相关淋巴瘤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死亡原因。结果临床资料显示34例死亡病例表现为:高LDH水平,合并EB... 目的探讨AIDS相关淋巴瘤患者的死亡因素,为降低病死率探索有效措施。方法收集云南省传染病医院2010年10月-2019年4月收治的34例AIDS相关淋巴瘤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死亡原因。结果临床资料显示34例死亡病例表现为:高LDH水平,合并EBV感染率高,骨髓侵犯易见,常伴有分子生物学指标异常。导致其死亡的原因依次为:难治(70.6%)、感染(17.7%)、自杀(5.9%)、复发(2.9%)、第二肿瘤(2.9%)。结论难治/复发是AIDS相关淋巴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减少该类患者死亡除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外,应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包括心理社会肿瘤学工作者在内的多学科团队,为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才能切实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恶性淋巴瘤 死亡原因分析
下载PDF
云南省245例AIDS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丽 赵青云 +6 位作者 杨雪娟 吴兴乾 李健健 汪习成 毛霖 陈兴琼 王曦 《传染病信息》 2020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245例AIDS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特点,为预防及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云南省传染病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45例AIDS死亡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5例AIDS死亡患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 目的分析云南省245例AIDS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特点,为预防及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云南省传染病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45例AIDS死亡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5例AIDS死亡患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 129例(52.65%),86例行HIV RNA检测,病毒载量为(3.90±0.75)lg拷贝/ml;74例(30.20%)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平均生存时间为(1106.0±72.5)d;171例(69.80%)未行HAART,平均生存时间为(710.0±25.5)d,行HAART组生存时间长于未行HAAR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338,P=0.002)。245例AIDS患者中183例合并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s,OIs)。死于HIV相关性原因192例(78.36%),死于非HIV相关原因53例(21.64%)。在行HAART组与未行HAART组中死于HIV相关原因患者分别为70.27%、81.87%,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43);HIV相关死亡原因中,感染性休克在行HAART组与未行HAART组中的占比分别为24.31%、41.52%,未行HAART组死于感染性休克发生率高于行HAAR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03,P=0.010)。结论AIDS死亡患者普遍合并OIs,且确诊时间晚、HAART率低、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病毒载量高。OIs仍然是导致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有效的HAART可以延长AIDS患者的生存期,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机会性感染 死亡原因
下载PDF
云南省某门诊男性HIV/AIDS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调查
11
作者 周瑶瑶 杨静 +6 位作者 黄琼 毕雄凤 刘仕芳 桂琳 董兴齐 李惠琴 谢荣慧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8期3130-3134,共5页
目的 调查云南省某门诊男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感染者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体中文版医疗社会支持量表(MOS-SSS)评定HIV/AIDS心理健康和社会... 目的 调查云南省某门诊男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感染者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体中文版医疗社会支持量表(MOS-SSS)评定HIV/AIDS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情况。结果 106例HIV/AID患者的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其他4项因子分数较全国常模更高,人际关系敏感分数较全国常模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方式感染相比,同性方式感染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均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与心理状况相关性分析显示:实际性支持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和其他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讯息与情绪性支持、躯体化、抑郁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社会互动性合作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其他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情感性支持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其他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社会支持情况会影响HIV/AID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需在当前治疗模式下增加心理治疗项目对男性人群进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症状自评量表 医疗社会支持量表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真菌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永兰 成涛 +5 位作者 汪燕岱久 张桂仙 谢祺 李正伦 王桂林 高丽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艾滋病患者易受念珠菌、隐球菌、耶氏肺孢子菌、马尔尼菲篮状菌等机会性真菌感染,对生存构成重大威胁。该文综述了这些感染的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最新进展,旨在提升早期诊断与治疗效率,指导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进而改善艾滋病患者预后。
关键词 艾滋病 念珠菌 隐球菌 耶氏肺孢子菌 马尔尼菲篮状菌
下载PDF
中国援乌干达医疗队岗前艾滋病知识培训实践与思考
13
作者 李侠 雷素云 +3 位作者 刘恒丽 吴兴乾 李雨薇 王海洋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5期86-88,共3页
援外医疗队岗前培训是卫生援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教学相比于常规的医学继续教育课程,应更注重培训对象需求,以同步提升医疗队队员艾滋病知识、技能和观念为重点目标。通过队员学习动机的培养及基于问题的临床... 援外医疗队岗前培训是卫生援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教学相比于常规的医学继续教育课程,应更注重培训对象需求,以同步提升医疗队队员艾滋病知识、技能和观念为重点目标。通过队员学习动机的培养及基于问题的临床教学模式应用,结合心理-社会支持能力训练等教学方法,提高岗位胜任力。该文还结合援外医疗现场工作体会,总结教学经验,为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任职教育 实践教学
下载PDF
云南省昆明地区HIV合并感染不同基因型HCV患者血液检测指标分析
14
作者 刘俊仪 亢丽娟 +9 位作者 王诗敏 朱燕涛 张米 张念 谢祺 刘仕芳 杨剑陶 李肖 何全英 王佳丽 《中国热带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2-257,275,共7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HIV)合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患者基因型分型及其不同基因型间病毒载量、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指标的差异,为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疾病诊治提供... 目的了解云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HIV)合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患者基因型分型及其不同基因型间病毒载量、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指标的差异,为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疾病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2022年11月—2023年6月在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抗病毒门诊收集诊断为HIV/HCV合并感染患者血清标本及基本信息,采用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fica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扩增检测HCV病毒载量,并对检测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基于NS5基因序列进行基因分型。分析HIV/HCV合并感染HCV不同基因型和低、高病毒载量患者生化和血常规指标间差异。结果共收集到HIV/HCV合并感染患者126例,其中HCV基因1型20例(15.9%),基因3型91例(72.2%)和基因6型15例(11.9%)。HCV 3种基因型的病毒载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型(1.0×10^(8)、4.8×10^(4) IU/mL)、3型(2.2×10^(8)、2.9×10^(2) IU/mL)和6型(8.1×10^(7)、6.8×10^(4) IU/mL)。HIV合并感染不同基因型HCV以及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3种HIV治疗方案和治疗时间长短与患者病毒载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酐(creatinine,CREA)等生化指标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platelet,PLT)、平均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等血常规指标在不同HCV基因型和低、高病毒载量间的分析结果显示:HIV合并感染HCV患者的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指标在低、高病毒载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TBIL、IBIL和MCHC指标在基因3型HCV感染患者与基因1型感染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生化和血常规指标在不同HCV基因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云南省昆明地区HIV患者中存在基因1、3、6型3个基因型6个基因亚型HCV合并感染,其中基因3型HCV为HIV合并感染人群主要流行的基因型病毒;HIV合并感染3型HCV患者的TBIL、IBIL和MCHC值与1型HCV感染患者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HCV合并感染 HCV基因型或基因亚型 病毒载量 生化指标 血常规指标
原文传递
HIV低病毒载量患者耐药检测的可行性及临床预后研究
15
作者 杨壁珲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评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低病毒载量患者全血样本HIV前病毒DNA基因型耐药性检测(DNA GRT)与血浆HIV-RNA基因型耐药性检测(RNA GRT)的可行性,并分析HIV低病毒载量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云南省传染病医院... 目的评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低病毒载量患者全血样本HIV前病毒DNA基因型耐药性检测(DNA GRT)与血浆HIV-RNA基因型耐药性检测(RNA GRT)的可行性,并分析HIV低病毒载量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云南省传染病医院低病毒载量(HIV RNA在200~1000 copy/mL)样本212份,进行RNA GRT。同时抽取40份样本分别进行DNA GRT。比较2种方法的扩增效果,以及2种方法检测40例样本的耐药结果;分析低病毒载量样本的耐药情况及低病毒载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进行RNA GRT的212份样本中扩增成功107份,扩增率为59.22%;进行DNA GRT的40份样本扩增成功24例,扩增率为60.0%。2种方法联合检测总扩增率为90%(36/40)。40份样本中采用两种方法共同获得耐药检测结果的有21份,其中2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的样本有10份(47.62%),蛋白酶类耐药突变位点不一致的样本有2份(9.52%),核苷类和非核苷类耐药突变位点不一致的样本有9份(42.86%)。107份RNA GRT扩增成功的样本中,持续性低病毒载量的耐药率为48.28%(14/29),一过性低病毒载量的耐药率为41.38%(12/29),基线低病毒载量的耐药率为6.25%(1/16)。29份持续性低病毒载量样本中,在后期12个月随访中有14例(48.28%)病毒载量<50 copy/mL,有2例(6.90%)病毒载量>1000 copy/mL。16例基线低病毒载量样本中,在后期12个月随访中有1例(6.25%)出现病毒载量>1000 copy/mL,其余病毒载量均<50 copy/mL。结论HIV低病毒载量患者进行耐药检测是可行的,应尽早识别耐药突变位点更换治疗方案,预防后期治疗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耐药 低病毒载量 基因型耐药性检测 DNA RNA
下载PDF
叙事治疗文件在叙事护理中的应用及展望
16
作者 陆国涛 马子雪 +3 位作者 张芳 周航 徐静艳 杨红丽 《护理学报》 2024年第8期23-26,共4页
目的综述叙事治疗文件在叙事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为科研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叙事治疗文件的概述、实践意义、常见的文件形式、制作及应用的注意要点进行综述。结果主要形式有叙事治疗信件、数字故事、故事写作... 目的综述叙事治疗文件在叙事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为科研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叙事治疗文件的概述、实践意义、常见的文件形式、制作及应用的注意要点进行综述。结果主要形式有叙事治疗信件、数字故事、故事写作、证书、手册、清单,其中信件、数字故事、证书是较常用的文件形式。叙事治疗文件在叙事护理中被广泛应用,但其价值未受到足够重视,文件质量普遍偏低,甚至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流于形式。结论当前国内叙事护理治疗文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文件形式单一。有待进一步完善文件体系,制定文件制作、转交、存放、查阅等方面的规范,提高应用效率,为患者带来更大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治疗文件 叙事护理 叙事治疗 心理护理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慢性光化性皮炎综合管理方案初探
17
作者 徐艳江 王敏华 黄玲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在知信行(knowledge attitude practice,KAP)理论指导下,以微信为平台,探索有效的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疾病管理模式,使疾病控制在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 目的 在知信行(knowledge attitude practice,KAP)理论指导下,以微信为平台,探索有效的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疾病管理模式,使疾病控制在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L)。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云南省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CA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除了常规药物治疗外,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干预的方法包括讲座、面访、电话随访、微信随访等多种方式,干预期限为3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周后及干预3月后采用防晒知识评分表、防晒行为评分表、Duo氏瘙痒评分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2周后试验组患者防晒知识评分、防晒行为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HADS抑郁亚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3月后试验组患者防晒知识评分、防晒行为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Duo氏瘙痒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EASI评分、HADS焦虑亚量表评分及抑郁评分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慢性光化性皮炎综合管理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防晒知识,改善防晒行为,稳定病情,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HRQ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光化性皮炎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理论护理在艾滋病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18
作者 王锦 保跃琼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29-0032,共4页
探究使用与满足理论护理对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在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治疗AIDS的100例患者,基于入院先后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先入院的50例患者分入常规组,... 探究使用与满足理论护理对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在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治疗AIDS的100例患者,基于入院先后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先入院的50例患者分入常规组,将后入院的50例患者分入干预组,分别为其开展常规护理和使用与满足理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以及知信行状况、生活质量在干预前后的评估结果。结果 (1)治疗依从率:干预组(98%)比常规组(78%)更高,P<0.05。(2)知信行评分:两组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均比干预前高且干预组比常规组高,P<0.05。(3)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均比干预前高且干预组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 在AIDS患者中开展使用与满足理论护理,对其依从性、知信行状况及生活质量均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使用与满足理论护理 治疗 作用
原文传递
云南德宏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宏 排云珍 +5 位作者 章银娣 蒋伟华 谢倩 毛霖 赵青云 汪习成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云南德宏地区丙型肝炎(丙肝)患者的丙肝病毒(HCV)基因分型情况,旨在为丙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方向。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9月于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就诊的133例丙肝患者,通过Sanger测序法进行HCV基因分型... 目的探讨云南德宏地区丙型肝炎(丙肝)患者的丙肝病毒(HCV)基因分型情况,旨在为丙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方向。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9月于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就诊的133例丙肝患者,通过Sanger测序法进行HCV基因分型的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133份来自云南德宏地区HCV-RNA阳性的133例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成功分型,共发现3种基因型8种亚型,其中3b型最多,为45例(33.8%),其次为3a型和6n型,分别为31例(23.3%)和22例(16.5%)。<50岁与≥50岁两组患者之间HCV各基因分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患者之间HCV各基因分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感染途径以静脉注射毒品传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性传播、输血,三组间HCV各基因分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德宏地区HCV基因分型以3b、3a及6n最为常见,HCV各基因分型在年龄、性别及感染途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Sanger测序法
下载PDF
云南省艾滋病临床科室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20
作者 徐巾洁 丁靖 +2 位作者 寇建琼 李丽 杨红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0417-0418,共2页
了解云南省艾滋病临床科室护士职业倦怠情况,为传染病医院护士职业倦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MBI量表中文版(NBS)对云南省艾滋病临床科室护士192人为对象展开问卷调查,回收核对无误录入spss.21软件中统计分析。结果:(1)发放调查问卷1... 了解云南省艾滋病临床科室护士职业倦怠情况,为传染病医院护士职业倦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MBI量表中文版(NBS)对云南省艾滋病临床科室护士192人为对象展开问卷调查,回收核对无误录入spss.21软件中统计分析。结果:(1)发放调查问卷192 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2)云南省艾滋病临床科室护士职业倦怠得分(132.24±11.3)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3)调查显示省级医院、家庭情况中有4位以上老人需要照顾、每天工作时间8至12小时、科室病人高峰期为下午的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滋病临床科室护士职业倦怠得分高于标准值,说明艾滋病临床科室护士存在职业倦怠,传染病医院应重视,护理管理者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而降低艾滋病临床科室护士职业倦怠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离职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临床科室 护士 职业倦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