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硫熏天麻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昕 王丽 +4 位作者 兰珊珊 魏茂琼 沙凌杰 刘祥义 刘宏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1303-1309,共7页
目的构建基于天麻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对硫磺熏蒸的天麻进行识别。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5年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硫磺熏蒸天麻... 目的构建基于天麻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对硫磺熏蒸的天麻进行识别。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5年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硫磺熏蒸天麻的指纹图谱,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版)进行指纹图谱信息统计,将信息输入SIMCA-P14.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成判别分析。结果该方法能较好的分离天麻的活性成分,依据检测结果确定了18个共有指纹峰,由于未硫熏组和硫熏组天麻样品的指纹图谱存在差异性,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正确识别硫熏天麻。结论利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分析可准确识别硫磺熏蒸的天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硫磺熏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稀土元素指纹分析判别普洱古树茶和台地茶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林昕 黎其万 +3 位作者 和丽忠 兰珊珊 林涛 刘宏程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21-2925,2893,共6页
普洱茶根据不同来源分为古树茶和台地茶。古树茶被认为是一种有别于台地茶的茶,具有特殊的香气和品质。本研究为探讨基于稀土元素指纹对普洱茶不同来源判别的有效性,找寻表征判别特性的元素指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MS... 普洱茶根据不同来源分为古树茶和台地茶。古树茶被认为是一种有别于台地茶的茶,具有特殊的香气和品质。本研究为探讨基于稀土元素指纹对普洱茶不同来源判别的有效性,找寻表征判别特性的元素指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MS)测定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代表性普洱茶古树茶和台地茶中的15种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Y、Er、Tm、Yb、Lu和Sc)含量,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筛选出4个有效判别指标La、Ce、Eu和Sc,分别建立普洱茶古树茶和台地茶的判别模型,产地检验判别率为94.4%,交叉检验判别率83.3%;身份判别检验率为100%,交叉检验判别率91.65%。利用不同来源的普洱茶稀土含量差异,结合稀土元素指纹技术判别普洱古树茶和台地茶的分类方法是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古树茶 台地茶 ICP-MS 稀土元素 分类 判别分析
下载PDF
云南省大米中重金属镉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昕 黎其万 +4 位作者 杜丽娟 兰珊珊 魏茂琼 和丽忠 刘宏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3841-3847,共7页
目的评估云南省大米中重金属镉所引起的健康风险。方法 2014年在云南省全省区域采集了1950份大米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大米中的镉含量,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 目的评估云南省大米中重金属镉所引起的健康风险。方法 2014年在云南省全省区域采集了1950份大米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大米中的镉含量,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稻米镉超标评价,并用非参数概率法对稻米中镉的膳食风险进行评估。结果云南省大米中镉超标率为2.5%,大米样品检测镉含量均低于我国食品安全卫生标准(0.2 mg/kg);但是大米中镉的风险熵(HQ)在97.5%和99.5%高暴露位点均大于1。结论云南省部分地区居民可能存在通过食用大米途径发生镉超量积累的风险,应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并对云南大米中镉污染情况进行长期跟踪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膳食暴露 健康风险评估 云南省
原文传递
不同产区天麻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林昕 王丽 +2 位作者 邵金良 刘祥义 刘宏程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543-1549,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统计方法等对不同产区天麻进行比对,为天麻产地鉴别和道地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产区天麻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Shiseido CAPCELL PAK MGⅡC18色谱柱(... 目的通过构建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统计方法等对不同产区天麻进行比对,为天麻产地鉴别和道地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产区天麻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Shiseido CAPCELL PAK MGⅡ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mm),柱温30℃,以甲醇-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析时间35 min,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mL,检测波长220 nm。共计检测79份不同产地的天麻样品。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版)进行指纹图谱信息统计内含成分峰面积,利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的天麻样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构建天麻HPLC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将天麻样品分别划分为云南产天麻和非云南产天麻。结论可利用指纹图谱技术对天麻产地进行鉴别,为天麻的道地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水解氨基酸分析山羊肉的产地溯源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兴勇 林涛 +5 位作者 刘宏程 邵金良 何丽忠 黎其万 陈兴连 汪禄祥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788-2792,共5页
探讨氨基酸含量分析对羊肉产地溯源的可行性。对50个云南五地的黑山羊肉样品测定17种水解氨基酸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K最邻近法及人工神经网络判别分析。不同产地山羊肉Cys含量无差异,其它氨基酸含量存在不同程... 探讨氨基酸含量分析对羊肉产地溯源的可行性。对50个云南五地的黑山羊肉样品测定17种水解氨基酸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K最邻近法及人工神经网络判别分析。不同产地山羊肉Cys含量无差异,其它氨基酸含量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罗平山羊除Ala和Pro外其它氨基酸最高;石林山羊Ala和Met最高;丽江、昆明山羊Pro最高;昆明与龙陵山羊氨基酸含量则居中下水平,二者Glu、Phe、Lys、Arg、Pro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使羊肉样品分成不同类别,与产地基本一致。K最邻近法交叉验证对昆明样品的正确判别率为78.58%,对丽江和石林样品的正确判别率均为100%,整体正确判别率为93.48%,人工神经网络对三地样品判别正确率均为100%。对羊肉产地判别分类中人工神经网络优于K最邻近法。基于水解氨基酸含量分析对山羊肉产地来源的判别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肉 水解氨基酸 产地 判别分析
下载PDF
云南普洱茶产地微量元素的指纹溯源 被引量:15
6
作者 林昕 王丽 +5 位作者 兰珊珊 魏茂琼 沙凌杰 尹本林 杜丽娟 刘宏程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1-239,共9页
通过普洱茶特征元素筛选,结合土壤微量元素因子,建立高效准确普洱茶产地溯源模型。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法测定来源于云南普洱茶三大产区(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的种植土壤和茶叶成品中的14种微量元素(Mn、Fe、Li、Be、Ti、Co、Ni、Mo... 通过普洱茶特征元素筛选,结合土壤微量元素因子,建立高效准确普洱茶产地溯源模型。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法测定来源于云南普洱茶三大产区(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的种植土壤和茶叶成品中的14种微量元素(Mn、Fe、Li、Be、Ti、Co、Ni、Mo、Cu、Zn、Pb、Cr、Cd、As、Se)和16种稀土元素(La、Ce、Pr、Sm、Eu、Gd、Tb、Dy、Ho、Er、Tm、Yb、Lu、Nd、Sc、Y)的含量,对其进行了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逐步线性判别)。对不同产区的普洱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合同种元素在土壤中的相关性,筛选出La、Ce、Pr、Sm和Se 5种元素作为判别普洱茶产地判别指标,对样品的初始正确识别率为:89.3%,交叉验证识别率为:89.3%。普洱茶中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组成受到土壤的影响,在各自产地间形成各自的指纹特征,可以用于鉴别普洱茶的产地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产地溯源 判别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