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有关单位成功举办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发展研讨会
1
作者 李立池 《云南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61-61,共1页
云南省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经济互补。农业合作是云南省与东盟特别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为贯彻落实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及“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方针政策和云南省提出的“建... 云南省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经济互补。农业合作是云南省与东盟特别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为贯彻落实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及“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方针政策和云南省提出的“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奋斗目标,以及秦省长提出的“积极倡导合作创新,把云南建成立足全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技术转移平台及产品出口基地”等有关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合作发展 湄公河 科技交流 区域农业 单位 农业合作 出口基地
下载PDF
科技外交视角下的跨境农业合作机制建设——再思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辐射中心的管理与发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冯璐 张焱 +1 位作者 李勃 陶大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62,共10页
科技外交作为全球外交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农业科技合作提出新的要求,而中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加强,对尚处于发展中的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又提出新的挑战。结合发达国家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经验,以创新管理角度再思“南亚东南亚农业... 科技外交作为全球外交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农业科技合作提出新的要求,而中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加强,对尚处于发展中的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又提出新的挑战。结合发达国家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经验,以创新管理角度再思“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辐射中心”的管理和发展,可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机制建设提供参考。跨境农业合作平台建设需制定稳定与竞争并存的战略、组织架构,部门职能需多元化和具体化、平台合作机制需强化内外联动明确监管措施、人才挖掘需调动成员力量拓宽信息渠道、成果转化需构建风险管理保障合作利益。跨境农业合作机制建设需深化顶层设计制定专项规划布局、调整组织结构突出重点务实合作、提升服务环境优化合作网络降低风险、挖掘新载体发展跨境农业产业服务民生、厚积薄发推进跨境农业合作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合作平台 南亚东南亚 辐射中心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脱贫村内生发展能力的DEA-Malmquist评估及空间分异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焱 唐婷 +1 位作者 胡雪枝 李勃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54-264,共11页
坚持开发式帮扶,提升脱贫群体内生发展能力,评估区域内生发展能力,对增强区域脱贫稳定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云南省16个州(市)脱贫村内生发展能力进行综合测度评估。基于云南省2018—2019年脱贫村... 坚持开发式帮扶,提升脱贫群体内生发展能力,评估区域内生发展能力,对增强区域脱贫稳定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云南省16个州(市)脱贫村内生发展能力进行综合测度评估。基于云南省2018—2019年脱贫村全样本数据,选取12个投入指标和2个产出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投入因子,在对投入指标降维的基础上,应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方法测度云南省脱贫村的内生发展能力,并运用Moran’s I指数揭示云南省脱贫村内生发展能力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云南省各州(市)脱贫村内生发展能力较高,但越晚出列的脱贫村内生发展能力越弱;怒江州和昭通市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不高,提升空间较大,是稳定脱贫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攻坚的重点区域;云南省脱贫村内生发展能力的空间集聚性增强且区域差异性缩小。进而建议着重关注昭通市、怒江州等内生发展能力较弱的州(市),同时不能放松对内生发展能力较强州(市)中分散脱贫村的帮扶,还要提升脱贫村内生发展能力是增强区域自我发展动力,稳定脱贫成效,助推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村 内生发展能力 DEA-MALMQUIST方法 莫兰指数 空间分异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评价及空间格局——基于云南省脱贫户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焱 胡雪枝 +1 位作者 唐婷 冯璐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8-157,共10页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2个子系统出发,构建12个准则34个指标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应用变异系数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Moran’s I指数,实证分析云南及16个州市脱贫户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和空间...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2个子系统出发,构建12个准则34个指标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应用变异系数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Moran’s I指数,实证分析云南及16个州市脱贫户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和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2个子系统基本同等重要;(2)2个子系统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但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且生态环境增速高于经济社会,大多数州市属于生态环境滞后型;(3)耦合度处于拮抗阶段,耦合协调度多为中度协调;(4)空间集聚性增强,区域差异有缩小趋势。因此,应通过提升医疗养老保障力度,提高人口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关注富裕州市脱贫户生计,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修复和保护等,不断推进云南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 变异系数TOPSIS法 耦合协调度 莫兰指数 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保护性农业的概念演绎与发展演变 被引量:6
5
作者 冯璐 张焱 陶大云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虽然保护性农业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但从起源到现在,短短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多次定义、修改和再定义的过程,才形成今天的全球性概念。保护性农业的发展也不断演变。根据保护性农业的概念演绎,结合保护性农业的发展演变,描述农业耕作制度革... 虽然保护性农业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但从起源到现在,短短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多次定义、修改和再定义的过程,才形成今天的全球性概念。保护性农业的发展也不断演变。根据保护性农业的概念演绎,结合保护性农业的发展演变,描述农业耕作制度革命的成长过程,并介绍保护性农业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农业 概念演绎 发展演变
原文传递
南瓜新品种‘云南瓜1号’的选育 被引量:2
6
作者 龙荣华 浦恩达 +6 位作者 陶磅 万红 张彦明 高华彬 杨兴助 唐婷 周萍兰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28,共3页
‘云南瓜1号’是从云南地方优异南瓜种质资源‘姜饼瓜’经10代自交分离选育的鲜食型南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蔓生,较耐粗放栽培;瓜扁圆形,瓜顶凹,瓜脐平,瓜面有均匀的纵棱,嫩瓜皮色青绿,老瓜皮色姜黄,稍有粉;嫩瓜肉淡绿色,老瓜肉橙黄色... ‘云南瓜1号’是从云南地方优异南瓜种质资源‘姜饼瓜’经10代自交分离选育的鲜食型南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蔓生,较耐粗放栽培;瓜扁圆形,瓜顶凹,瓜脐平,瓜面有均匀的纵棱,嫩瓜皮色青绿,老瓜皮色姜黄,稍有粉;嫩瓜肉淡绿色,老瓜肉橙黄色。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0.59%、总糖含量5.96%、总淀粉含量1.16%,氨基酸总量3.95 g·kg^(-1),口感脆甜、微面。嫩瓜单瓜质量1.0 kg左右;老瓜单瓜质量2 kg左右,最大可达3.5 kg。定植后60 d左右开始采收嫩瓜,667 m^2嫩瓜产量4 500 kg,老瓜产量3 850 kg。全生育期170 d左右。2016年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认定,适合云南及周边地区露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新品种 '云南瓜1号’ 选育
下载PDF
越南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罗乐 台璐 +4 位作者 马心灵 伏成秀 全怡吉 严洪斌 王百乐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98-201,共4页
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越南第一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同时中越两国都是WTO成员,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成员国。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协定框架下,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会取... 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越南第一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同时中越两国都是WTO成员,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成员国。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协定框架下,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会取代关税壁垒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越南的主要障碍。研究分析越南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不但有利于促进中越农产品贸易健康持续发展,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良性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2008—2020年的时间序列作为数据样本,通过Eviews软件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越南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越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技术性贸易壁垒 中国 越南
下载PDF
滇池流域农田生态沟渠杂草氮磷富集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何明珠 夏体渊 +1 位作者 李立池 达良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7-163,共7页
通过研究滇池柴河流域不同时期农田近自然生态沟渠杂草对农田径流水及土壤有效氮磷的富集效应和测算杂草生物量及植株氮磷比值等,进行杂草去除氮、磷效果测算及物种去除氮、磷效果量化,以期为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 通过研究滇池柴河流域不同时期农田近自然生态沟渠杂草对农田径流水及土壤有效氮磷的富集效应和测算杂草生物量及植株氮磷比值等,进行杂草去除氮、磷效果测算及物种去除氮、磷效果量化,以期为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同一物种或不同物种在不同时期,各杂草种间氮磷富集差异较大;②近自然杂草植株体对氮磷的富集主要表现为氮限制类型(N∶P<14);③农田生态沟渠近自然杂草生物量与氮磷养分吸收呈正相关关系,全年流域氮、磷富集总量为(37.86±9.9)kg/hm2和(4.27±1.19)kg/hm2,远远小于滇池流域氮最大流失量113.16 kg/hm2和磷最大流失量10.14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近自然杂草 生态沟渠 氮磷富集
下载PDF
缅甸、老挝开展农作物替代罂粟种植的现状与启示 被引量:2
9
作者 龙荣华 张思竹 +2 位作者 郭懋山 李立池 周萍兰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47,共2页
本文中针对目前国际、国内及云南毒品形势、发展现状,在分析缅甸、老挝北部地区罂粟种植历史、经济诸影响因素的情况下,结合众多单位多年来在中缅甸、中老挝跨境地区开展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工作的经验,分析了目前云南开展替代罂粟种植... 本文中针对目前国际、国内及云南毒品形势、发展现状,在分析缅甸、老挝北部地区罂粟种植历史、经济诸影响因素的情况下,结合众多单位多年来在中缅甸、中老挝跨境地区开展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工作的经验,分析了目前云南开展替代罂粟种植工作的意义,提出了对绿色禁毒工程的几点初步认识与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历史 罂粟 缅甸 老挝 农作物 北部地区 影响因素 云南
下载PDF
老挝北部山区水稻—菜豆水旱轮作栽培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骞 陶婧 +2 位作者 袁艺 李林 李石开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27-30,共4页
通过多年的示范推广,老挝北部山区已形成了水稻—菜豆水旱轮作栽培模式,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667 m2菜豆产量1 200~1 400 kg,产值5 000~7 000元,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1 500~2 500元,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 老挝 水稻 菜豆 水旱轮作
下载PDF
利用云南周边国家农业资源建立我国南方粮食生产战略储备基地的建议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兴奇 陶大云 江惠琼 《中国乡镇企业》 2011年第6期90-93,共4页
我国是一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政府始终将“发展农业,保障供给”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以不足世界7... 我国是一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政府始终将“发展农业,保障供给”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以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 储备基地 粮食生产 周边国家 南方 云南 利用 经济社会发展
原文传递
建设世界作物园、保护未被充分利用作物
12
作者 陶大云 陈秀华 +7 位作者 李林 杨雅云 屈云慧 杨芳 罗雁婕 万红辉 李立池 李露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5期71-74,共4页
一万二千年前开始出现的农业革命,驯化了动植物,为人类文明的出现带来了曙光,为城镇、社会分工、社会发展、文化文明出现奠定了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2489种作物,中国有大约600种作物,说明大约80%人类文明的结晶——作物没有进入... 一万二千年前开始出现的农业革命,驯化了动植物,为人类文明的出现带来了曙光,为城镇、社会分工、社会发展、文化文明出现奠定了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2489种作物,中国有大约600种作物,说明大约80%人类文明的结晶——作物没有进入中国的大门为我所用,而当前中国粮食生产对外来作物物种的依存度仅60%,这些未进入中国的未被充分利用作物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云南具有寒、温、热三带气候及现代科研体系,建有中国西南野生生物资源种质库、热带万种植物园及国家甘蔗种质圃等一批国家种质资源库(圃),应通过国际大科学计划、国际大科技工程、国际大科技网络引进中国没有的作物,开展国际联合研究,建设世界作物园,成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诺亚方舟,为应对气候变化、食物安全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科技发展的增长点、切入点、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作物园 未被充分利用作物 可持续发展 诺亚方舟 气候变化 食物安全
原文传递
我院加强因公出国(境)纪律建设的成效与建议
13
作者 唐婷 冯璐 李立池 《大陆桥视野》 2016年第6期302-,共1页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大批次的人员派出工作,对因公出国(境)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遵守因公出国(境)纪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在加强因公出国(境)纪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更好...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大批次的人员派出工作,对因公出国(境)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遵守因公出国(境)纪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在加强因公出国(境)纪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更好地贯彻因公出国(境)纪律,建议加强因公派出工作的计划性,加强过程控制和管理,建立健全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外事专办员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公出国(境) 纪律建设 成效 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