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0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1
作者 岳建强 《农村实用技术》 2014年第5期58-58,共1页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简称“热经所”)成立于1951年4月,隶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为省级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云南热带亚热带重要经济作物基础、应用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和科...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简称“热经所”)成立于1951年4月,隶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为省级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云南热带亚热带重要经济作物基础、应用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工作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热带经济作物 研究所 农业科研机构 科技成果转化 热带亚热带 科技培训 科普宣传
下载PDF
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胡椒园杂草种类调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段春芳 沈绍斌 +7 位作者 宋记明 刘倩 李月仙 严炜 周迎春 娄予强 张林辉 刘光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34-2138,共5页
通过对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科技园内胡椒园杂草种类调查,结果表明,该胡椒园内杂草有14科42种,外来入侵杂草有8科17种。从胡椒园杂草的田间均度、田间密度、田间频率和相对多度分析结果得出:该胡椒园主要杂草为马齿苋(P... 通过对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科技园内胡椒园杂草种类调查,结果表明,该胡椒园内杂草有14科42种,外来入侵杂草有8科17种。从胡椒园杂草的田间均度、田间密度、田间频率和相对多度分析结果得出:该胡椒园主要杂草为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var.jnajor(Nees)C.E.Hubb]、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和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其相对多度分别为35.51%、32.42%、31.62%、30.47%和27.18%。本研究对明确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科技园内胡椒园杂草种类、危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整个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胡椒园杂草危害情况调查以及外来入侵杂草的后续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园 杂草种类 主要杂草
下载PDF
钙、硼处理对热带亚热带水果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先艳 李进学 +3 位作者 杨雪 龚琪 朱春华 岳建强 《保鲜与加工》 CAS 2014年第6期56-60,共5页
热带亚热带水果不耐贮存,钙、硼处理能有效提高果实的采后贮藏品质。本文综述了钙、硼处理对热带亚热带水果贮藏过程中品质和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提高热带亚热带水果贮藏品质及商品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热带亚热带水果 贮藏品质 生理
下载PDF
云南热带亚热带果树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尼章光 黄家雄 +6 位作者 刘光华 罗心平 解德宏 俞艳春 王美存 陈于福 陈华蕊 《福建果树》 2008年第4期34-37,共4页
本文介绍了云南热带亚热带的自然气候特点、果树产业现状及主要分布,分析了云南热带亚热带果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云南 热带亚热带果树 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营养运筹对热带亚热带果树果实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5
作者 周先艳 李进学 +3 位作者 朱春华 杨雪 沈正松 岳建强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7-70,共4页
合理营养运筹是提高热带亚热带果树果实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大量营养(N、P、K)、中量营养(Ca、Mg、S)和微量营养(B、Mn、Cu、Zn、Fe等)运筹对热带亚热带果树果实大小、色泽、维生素C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 合理营养运筹是提高热带亚热带果树果实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大量营养(N、P、K)、中量营养(Ca、Mg、S)和微量营养(B、Mn、Cu、Zn、Fe等)运筹对热带亚热带果树果实大小、色泽、维生素C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影响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水分调控和平衡营养运筹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热带亚热带果树科学、平衡营养运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运筹 热带亚热带果树 果实品质 水分调控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值得开发的热带亚热带果树——蛋黄果 被引量:9
6
作者 尼章光 罗心平 +1 位作者 王跃全 王美存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引种 开发 热带亚热带果树 蛋黄果
下载PDF
不同间作对芒果和间作物的光合特性、蓟马发生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7
作者 姜艳 尼章光 +9 位作者 陈于福 章勇 王铁运 张翠仙 罗心平 解德宏 柏天琦 易怀锋 杨林圜 王美存 《中国果树》 2025年第1期83-89,共7页
为探究不同间作模式对芒果和间作物的光合特性、蓟马发生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在云南省保山市潞江镇百花村芒果基地进行不同间作模式试验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单种作物叶片光合特性优于间作作物,四季豆叶片光合特性优于芒果,芒... 为探究不同间作模式对芒果和间作物的光合特性、蓟马发生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在云南省保山市潞江镇百花村芒果基地进行不同间作模式试验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单种作物叶片光合特性优于间作作物,四季豆叶片光合特性优于芒果,芒果叶片光合特性优于番茄。间作四季豆和番茄的芒果花穗蓟马发生量均低于单种芒果,且间作四季豆效果优于间作番茄。间作四季豆和番茄经济效益均高于单种芒果,间作四季豆经济效益高于间作番茄。综上所述,在芒果行间间作四季豆,虽然降低了芒果叶片光合效率,但可显著降低芒果园的蓟马虫口密度,提升芒果园的经济价值,为云南省芒果的提质增效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间作 光合特性 蓟马发生 经济效益
原文传递
金沙江下游库区柑橘和枇杷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以云南省永善县为例
8
作者 周应彪 胡德波 +5 位作者 朱世银 李翔 徐学农 郭俊 李梅 张薇 《中国果树》 2024年第9期146-150,共5页
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以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库区的云南省永善县为例,分析了库区发展柑橘和枇杷产业的优势;阐述了柑橘和枇杷产业的效益及对库区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的作用;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柑橘和枇杷两大产业的... 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以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库区的云南省永善县为例,分析了库区发展柑橘和枇杷产业的优势;阐述了柑橘和枇杷产业的效益及对库区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的作用;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柑橘和枇杷两大产业的选择、布局及发展建议,以期进一步做大做强金沙江下游库区柑橘和枇杷产业,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柑橘 枇杷 生态保护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云南木薯藻斑病危害及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9
作者 段春芳 宋记明 +10 位作者 姜太玲 刘倩 李月仙 肖明昆 沈正松 沈绍斌 王文雨 熊贤坤 白丽娜 严炜 刘光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1-266,共6页
近年来,藻斑病已经成为云南地区木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为明确当地木薯藻斑病危害情况并初步阐明其流行规律,对云南省保山市木薯藻斑病田间危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病情指数和主要气候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26份木薯种质均... 近年来,藻斑病已经成为云南地区木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为明确当地木薯藻斑病危害情况并初步阐明其流行规律,对云南省保山市木薯藻斑病田间危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病情指数和主要气候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26份木薯种质均受藻斑病危害,‘华南124’‘南植188’‘南植199’等主栽品种均受害,病情指数均在30以上。病害流行规律研究结果得出藻斑病可于8月中下旬开始发生,流行高峰期在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对藻斑病病情指数与病害流行月均温度、日均温差、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式Y=38.6096-2.1033 X_(1)-0.5175 X_(2)+0.325 X_(3),表明月均温度、日均温差和湿度是影响藻斑病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且与月均温度和日均温差成负相关,与湿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藻斑病 危害 发生规律
下载PDF
论科技创新在云南省热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容琦 刘光华 +1 位作者 罗心平 张林辉 《云南科技管理》 2010年第3期5-7,共3页
云南省热区主要分布在边远、贫困、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农业发展落后,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成了制约我省热区农业经济水平提升的瓶颈。当前,在科技创新已成为我省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和发展现代农业、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我... 云南省热区主要分布在边远、贫困、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农业发展落后,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成了制约我省热区农业经济水平提升的瓶颈。当前,在科技创新已成为我省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和发展现代农业、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一热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我省热区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热区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不同海拔咖啡生境与品质研究
11
作者 吕玉兰 黄家雄 +5 位作者 武瑞瑞 胡发广 李亚男 付兴飞 张晓芳 李贵平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34-38,共5页
2017—2018年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海拔760、978、1270、1440、1640 m各设1个观测点,研究不同海拔高度下咖啡种植生态环境并综合咖啡杯测进一步探讨咖啡种植的理想海拔高度。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年均气温和年太阳曝辐量... 2017—2018年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海拔760、978、1270、1440、1640 m各设1个观测点,研究不同海拔高度下咖啡种植生态环境并综合咖啡杯测进一步探讨咖啡种植的理想海拔高度。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年均气温和年太阳曝辐量下降,降水量、土壤养分有效性增加,咖啡花期、果期推迟,咖啡杯品分值呈上升趋势,海拔高度与杯品分值呈正相关。但海拔超出1500 m时,产量严重下降,空瘪率高,且采收期正逢雨季。综合来看,中海拔区域(978、1270、1440m)种植的咖啡综合表现较好,均达到精品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海拔 品质 营养成分
下载PDF
有核、无核沃柑落花落果期内源激素和矿质养分差异研究
12
作者 董建梅 李晶 +6 位作者 杨笛 李进学 赖新朴 刘红明 付小猛 杨虹霞 杜玉霞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628,共12页
【目的】探明有核沃柑和无核沃柑在落花落果期矿质养分和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为沃柑保花保果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有核沃柑和无核沃柑为材料,从盛花期开始每10 d采集一次花、果和叶片,测定其矿质养分和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无... 【目的】探明有核沃柑和无核沃柑在落花落果期矿质养分和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为沃柑保花保果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有核沃柑和无核沃柑为材料,从盛花期开始每10 d采集一次花、果和叶片,测定其矿质养分和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无核沃柑叶片和果实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含量在前期均低于有核沃柑,IAA含量在后期高于有核沃柑,第30天花果脱落酸(ABA)含量显著高于有核沃柑,第50天叶片和花果茉莉酸(JA-me)含量显著高于有核沃柑;无核沃柑春梢叶前期N、P、Mg含量低于有核沃柑,但后期高于有核沃柑,无核沃柑春梢叶的Ca含量较低,秋梢叶的Fe、Mn、Cu、Zn含量低于有核沃柑。【结论】无核沃柑落花落果是IAA、GA3含量低和ABA、JA-me含量高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矿质养分含量也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核沃柑 无核沃柑 内源激素 矿质养分
下载PDF
厌氧发酵对云南小粒咖啡香气特征的影响
13
作者 鲁翀 于鑫欣 +3 位作者 胡发广 付兴飞 赵玉红 董文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44,共13页
本研究以云南小粒咖啡(Coffea arabica L.)为原料,以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为主要研究手段,考察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转变,进一步通过多元统计学方法得到香气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呋喃类相对含量从46.88%降至3... 本研究以云南小粒咖啡(Coffea arabica L.)为原料,以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为主要研究手段,考察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转变,进一步通过多元统计学方法得到香气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呋喃类相对含量从46.88%降至32.5%,酸类相对含量从8.36%增至10.36%、酯类相对含量由6.34%上升至15.38%。通过香气活度值(OAV)筛选出42种芳香活性化合物,其中棕榈酸乙酯、2-糠醛、乙酸是主要芳香化合物。厌氧发酵明显增强了榛子、杏仁、花香的风味特征,发酵3 d时具有最明显的酸味,而发酵5 d时花果香气更为突出。苯甲醇与2-吡咯烷酮是发酵样品中特有香气化合物,2-乙酰基吡啶、2-甲基-5-(1-甲基乙烯基)吡啶、反式-2-癸烯醛和丙酸是未发酵样品的特有成分。厌氧发酵时间可用于调控云南小粒咖啡香气特征,特征性香气化合物可以作为监测厌氧发酵进程的标志物。不同发酵时间对咖啡6种香气强度产生了可区分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咖啡 厌氧发酵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电子鼻
下载PDF
云南瑞丽春季不同月份露骨修剪对柠檬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胡江 谭礼鸿 +6 位作者 孙志龙 董建梅 李晶 杨笛 赖新朴 杜玉霞 刘永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0,共5页
研究春季不同月份露骨修剪对柠檬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柠檬分批次结果技术开发奠定基础。以避雨大棚内4年生盆栽枳砧尤力克柠檬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月15日、3月15日、4月15日进行露骨修剪处理,以不修剪作为对照。观测不同月份露... 研究春季不同月份露骨修剪对柠檬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柠檬分批次结果技术开发奠定基础。以避雨大棚内4年生盆栽枳砧尤力克柠檬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月15日、3月15日、4月15日进行露骨修剪处理,以不修剪作为对照。观测不同月份露骨修剪后的物候期、枝梢生长、成花、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一年多次抽梢开花,2月25日前后春花大量开放,9月中旬春花果成熟;春季露骨修剪后一年仅有一批特定时期的花果产生,物候期推迟,2、3和4月露骨修剪的开花时间分别集中于6月26日、7月12日和7月24日,果实成熟期分别延至11月16日、11月24日和12月6日前后。春季露骨修剪后抽梢次数和花量均显著降低,新梢数量和有叶花枝率显著增加,优质果率不同程度增加。春季不同月份露骨修剪中,2月露骨修剪的花量、单株结果数、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出汁率、可滴定酸含量最高;3月露骨修剪的果实品质略低于其他处理;4月露骨修剪的一级果率、优质果率、果实横径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但单株结果数和产量最低。春季对柠檬进行露骨修剪可以成批量生产冬季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 春季 不同月份 露骨修剪 生长结果 果实品质
原文传递
采后处理方式对云南冰糖橙保鲜效果的影响
15
作者 许晨郗 周先艳 +3 位作者 邹运乾 许让伟 朱峰 程运江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39,共8页
为寻找适合云南冰糖橙的采后处理方式,以达到降低水分散失、维持果实品质的目的,以云南冰糖橙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采后处理方式对短期贮藏过程中果实外观、失重率、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及异味物质含量变化的影... 为寻找适合云南冰糖橙的采后处理方式,以达到降低水分散失、维持果实品质的目的,以云南冰糖橙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采后处理方式对短期贮藏过程中果实外观、失重率、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及异味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对照组)及使用891SS涂膜剂和2,4-滴钠盐进行保鲜的商业处理方式相比,采用蜂蜡-小烛树蜡基涂膜剂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进行保鲜的优化处理在维持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降低果实失重率及呼吸强度方面效果更佳。尽管优化处理下果实的乙醇含量较对照有所升高,但与现有的商业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乙醇的积累。常温贮藏21 d时,优化处理果实的乙醇含量为3451.10 mg/L,显著低于商业处理(6265.40 mg/L)。研究结果可为云南冰糖橙采后处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糖橙 贮藏 蜂蜡-小烛树蜡基涂膜剂 失重 异味 品质
下载PDF
云南省昌宁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研究
16
作者 肖明昆 朱晓军 +4 位作者 沈绍斌 李明红 鲁定伟 李灿文 张林辉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22-2827,共6页
目的:全面了解昌宁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信息,为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要求,采用样地法与样线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县域内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和编目,并对资源的组... 目的:全面了解昌宁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信息,为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要求,采用样地法与样线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县域内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和编目,并对资源的组成类型、生活型结构、药用功效、药材蕴藏量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昌宁县共有野生药用植物671种,隶属130科,448属。野生重点药用植物有72种,占总数的10.73%。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有16种,占总数的2.38%。药用植物优势科主要是豆科、菊科、兰科、蓼科和唇形科。药用植物生活型构成主要以草本为主,共348种,占总种类的51.86%;药用功效以清热药为主,共265种,占总种类的39.49%;菝葜的蕴藏量最大,为1797.84 t。结论:昌宁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蕴藏量不大,特别是一些珍贵特色类资源野生种群稀少,今后应加强野生资源保护工作,促进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宁县 野生药用植物 植物资源
原文传递
云南湿热区主栽柑橘果实成熟期品质变化
17
作者 寸待泽 李晶 +4 位作者 董建梅 赖新朴 杨笛 潘黎 杜玉霞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386-394,共9页
为了解云南湿热区不同柑橘品种最佳采收期,以德宏地区主栽品种为材料,于果实转色期开始分析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单果重、可食率等变化。结果表明,金秋砂糖橘8月20日即成熟可采摘,单果重、纵径、横径、可食率和可滴定酸含量基... 为了解云南湿热区不同柑橘品种最佳采收期,以德宏地区主栽品种为材料,于果实转色期开始分析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单果重、可食率等变化。结果表明,金秋砂糖橘8月20日即成熟可采摘,单果重、纵径、横径、可食率和可滴定酸含量基本稳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缓慢增加,成熟期最早,且保持较高品质的时间较长。冰糖橙11月下旬成熟,单果重、纵径、横径趋于稳定,果皮较薄,可食率较高,固酸比较高且稳定,1月20日后可食率、固酸比明显下降,故采收期为11月下旬至1月下旬。砂糖橘、红江橙和W.默科特于12月初开始成熟,单果重、纵径、横径趋于稳定,可食率较高,固酸比较大,砂糖橘和W.默科特1月20日后可食率大幅降低,需尽快完成采摘;红江橙3月5日之后皮厚增加,不宜再采摘。探戈和茂谷柑12月下旬开始成熟,单果重、纵径、横径趋于稳定,可食率较高,固酸比较大,探戈2月5日后固酸比下降,因此,2月5日需完成采摘;茂谷柑3月5日后可食率明显降低,不宜再采摘。沃柑2月5日可溶性固形物和固酸比较高,可开始采摘,4月5日达最大值,可结束采摘。无籽沃柑2月下旬可采摘,此时可食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和固酸比较大,3月5日后皮厚增加,不宜再采摘。本研究为德宏地区柑橘果实成熟期果实特性及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区 柑橘 成熟期 品质变化
下载PDF
我国澳洲坚果产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18
作者 张碧蓉 段敏仙 +6 位作者 史文斌 闫素云 李雪佳 杨艳芬 唐少平 潘黎 周先艳 《中国果树》 2025年第2期135-141,共7页
澳洲坚果是我国新兴的坚果产业之一,具有种植容易、商品价值高等优势,在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广东、四川等地广泛种植。近年来,我国对澳洲坚果支持力度明显增强,澳洲坚果产业快速发展,从澳洲坚果种质及品种选育、栽培情况、病虫害防... 澳洲坚果是我国新兴的坚果产业之一,具有种植容易、商品价值高等优势,在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广东、四川等地广泛种植。近年来,我国对澳洲坚果支持力度明显增强,澳洲坚果产业快速发展,从澳洲坚果种质及品种选育、栽培情况、病虫害防控、采收及产品加工、人才团队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澳洲坚果产业研究现状,总结了国际澳洲坚果成功经验,探讨了我国澳洲坚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了我国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澳洲坚果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产业发展现状 建议
原文传递
核桃林下Mulato Ⅱ臂形草种植技术研究
19
作者 苏仁乔 赵永达 +6 位作者 孙祥吉 杨庆然 田景贤 杨菊珍 牛冬梅 周迎春 匡继才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3期8-11,共4页
[目的]探究核桃林下Mulato Ⅱ臂形草关键种植技术,保障本地肉牛产业饲粮稳定。[方法]在同一果园核桃林下设置Mulato Ⅱ臂形草单播、鸭茅+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组合品种混播、巨菌草单播3个处理进行对比种植试验,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观... [目的]探究核桃林下Mulato Ⅱ臂形草关键种植技术,保障本地肉牛产业饲粮稳定。[方法]在同一果园核桃林下设置Mulato Ⅱ臂形草单播、鸭茅+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组合品种混播、巨菌草单播3个处理进行对比种植试验,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观察生产适应性和抗逆性,测定生物产量,统计经济收益。[结果]MulatoⅡ在播后25 d就能成为优势种群;2022、2023年Mulato Ⅱ的鲜草产量分别为47848.9、73870.25 kg/hm^(2),比组合品种的鲜草产量高出66.9%、87.2%,而巨菌草连续2年未达测产标准;2022、2023年MulatoⅡ臂形草的平均年经济收益比组合品种多4790.39元/hm^(2)。[结论]Mulato Ⅱ臂形草生长速度快、抗本地草侵害能力强,耐高热高湿,常年青绿、基本无病虫害,在海拔700~1700 m区域核桃林下,可作为高产优质牧草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臂形草 亚热带区域 林下种植 核桃林
下载PDF
建成西部一流的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20
《云南科技管理》 2012年第5期99-99,共1页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简称“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成立于1951年4月,是隶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擘业研究所,是全省热带作物重要的科学技术研发中心,是长期专门从事热带亚热带重要经济作物研究的社会公益性...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简称“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成立于1951年4月,是隶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擘业研究所,是全省热带作物重要的科学技术研发中心,是长期专门从事热带亚热带重要经济作物研究的社会公益性省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农业 科技创新中心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热带经济作物 西部 技术研发中心 科学研究机构 1951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