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林秀琴 蔡青 +3 位作者 陆鑫 应雄美 毛钧 苏火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04-108,共5页
甘蔗是异源多倍体植物,染色体数目多、体积小,染色体制片困难,导致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缓慢。以分裂旺盛的甘蔗根尖为材料,对不同采样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染色方法等各技术环节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条件下,... 甘蔗是异源多倍体植物,染色体数目多、体积小,染色体制片困难,导致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缓慢。以分裂旺盛的甘蔗根尖为材料,对不同采样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染色方法等各技术环节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条件下,于15:00进行采样,饱和对二氯苯与0.002mol/L8-羟基喹啉等体积混合液室温预处理4~4.5h,1mol/LHCl与45%乙酸等体积混合液于60℃水浴锅解离8min后,用改良苯酚卡宝品红进行涂片滴染,所获得的染色体制片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根尖 染色体 制片技术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及其在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9
2
作者 林秀琴 毛钧 +3 位作者 陆鑫 刘新龙 马丽 蔡青 《甘蔗糖业》 2012年第1期51-57,共7页
荧光原位杂交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外源染色质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技术在研究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基因扩增、基因作图及植物进化和亲缘关系的鉴定上已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类型、探针标记方法和染色体制片技术等,概... 荧光原位杂交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外源染色质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技术在研究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基因扩增、基因作图及植物进化和亲缘关系的鉴定上已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类型、探针标记方法和染色体制片技术等,概述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构建植物基因组物理图谱,功能基因定位,远缘杂种的鉴定及外源染色质的检测,减数分裂时期染色体行为研究和探讨种的起源中的应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染色体行为 种的起源
下载PDF
国内甘蔗品种资源的产量与糖分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马丽 徐超华 +4 位作者 刘洪博 刘新龙 陆鑫 林秀琴 蔡青 《中国糖料》 2015年第4期4-7,共4页
对44份新入圃的国内甘蔗品种资源经过连续2年(1新1宿)的产量及糖分评价,从中筛选出新宿平均糖分高于15%的材料12个,占总数27.27%,超过对照ROC22(14.64%)的有23个材料,占总数的52.27%;平均产量高于120 t/hm^2的高产种质14个,占总数31.82%... 对44份新入圃的国内甘蔗品种资源经过连续2年(1新1宿)的产量及糖分评价,从中筛选出新宿平均糖分高于15%的材料12个,占总数27.27%,超过对照ROC22(14.64%)的有23个材料,占总数的52.27%;平均产量高于120 t/hm^2的高产种质14个,占总数31.82%,超过对照ROC22(147.04 t/hm^2)的有4个材料,占总数的9.09%;平均含糖量高于17 t/hm^2的高糖材料13个,占总数29.55%,超过对照ROC22(21.82 t/hm^2)的有3个材料,占总数6.82%;这些优异种质资源可用于甘蔗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资源 糖分 产量 评价
下载PDF
56份国内甘蔗杂交种质的产量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丽 刘新龙 +3 位作者 刘洪博 徐超华 林秀琴 蔡青 《中国糖料》 2014年第4期57-58,60,共3页
56份国内甘蔗杂交种质经过3年(1新2宿)的产量数据收集,从中筛选评价出平均产量高于120t/hm2以上的种质有7个,占总数的12.5%;平均产量低于120t/hm2,高于生产种ROC22(88.85t/hm2)的种质有7个,占总数的12.5%;平均产量低于ROC22,高于生产种... 56份国内甘蔗杂交种质经过3年(1新2宿)的产量数据收集,从中筛选评价出平均产量高于120t/hm2以上的种质有7个,占总数的12.5%;平均产量低于120t/hm2,高于生产种ROC22(88.85t/hm2)的种质有7个,占总数的12.5%;平均产量低于ROC22,高于生产种桂糖11号(82.13t/hm2)的有5个,占总数的8.93%;平均产量低于桂糖11号的有35个,占总数的62.5%。其中产量表现高于120t/hm2的种质可以作为高产亲本杂交或回交利用,从而达到甘蔗产量遗传改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杂交种质 产量 评价
下载PDF
50份国外甘蔗杂交种质的产量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丽 苏火生 +6 位作者 刘新龙 陆鑫 林秀琴 刘洪博 徐超华 毛钧 蔡青 《中国糖料》 2014年第1期33-34,37,共3页
50份国外甘蔗杂交种质经过3年(1新2宿)的产量数据收集,从中筛选评价出3年平均产量高于120t/hm^2的高产种质12个,占总数的24%;平均产量在90-120t/hm^2之间的中产种质14个,占总数的28%;平均产量在90t/hm^2以下的低产种质24个... 50份国外甘蔗杂交种质经过3年(1新2宿)的产量数据收集,从中筛选评价出3年平均产量高于120t/hm^2的高产种质12个,占总数的24%;平均产量在90-120t/hm^2之间的中产种质14个,占总数的28%;平均产量在90t/hm^2以下的低产种质24个,占总数的48%。其中表现高产的12个种质可以做为高产亲本杂交或回交利用,从而达到甘蔗产量遗传改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杂交种质 产量 评价
下载PDF
40份甘蔗种质田间试验的产量与品质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马丽 苏火生 +3 位作者 刘新龙 陆鑫 毛钧 蔡青 《中国糖料》 2013年第2期34-36,共3页
40份繁殖更新的甘蔗种质通过1新2宿的田间试验,数据收集,产量、糖分的分析研究,从中筛选评价出糖分超过15%的种质8个,占总数的20%;产量高于120t/hm2的种质4个,占总数的10%;含糖量高于17t/hm2的种质5个,占总数的12.5%,这些优异种质可作... 40份繁殖更新的甘蔗种质通过1新2宿的田间试验,数据收集,产量、糖分的分析研究,从中筛选评价出糖分超过15%的种质8个,占总数的20%;产量高于120t/hm2的种质4个,占总数的10%;含糖量高于17t/hm2的种质5个,占总数的12.5%,这些优异种质可作为杂交或回交亲本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种质 田间试验 评价
下载PDF
42份甘蔗种质试验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马丽 刘新龙 +3 位作者 苏火生 陆鑫 毛钧 蔡青 《甘蔗糖业》 2011年第5期17-20,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42份繁殖更新的甘蔗种质的糖分和产量,并从中筛选出高糖种质6个,占总数的14.29%,高产种质6个,占总数的14.29%,高含糖量的种质7个,占总数的16.67%。这些筛选出的种质可作为杂交或回交利用。
关键词 甘蔗种质 试验 评价
下载PDF
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花粉败育研究
8
作者 林秀琴 陆鑫 +6 位作者 刘新龙 毛钧 刘洪博 马丽 徐超华 李旭娟 蔡青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76-1783,共8页
采用染色体压片法研究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行为,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在终变期观察到单价体、二价体和四价体;分裂中期Ⅰ、后期Ⅰ、中期Ⅱ和后期Ⅱ均出现落后染色体;中期Ⅱ形成"八"... 采用染色体压片法研究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行为,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在终变期观察到单价体、二价体和四价体;分裂中期Ⅰ、后期Ⅰ、中期Ⅱ和后期Ⅱ均出现落后染色体;中期Ⅱ形成"八"字形纺锤丝、后期Ⅱ二分体2个子细胞染色体不同步分离;四分体时期观察到三分体、微核、大小不等的四分体以及多面体等异常细胞;同一小花的3个花药中几个不同时期的分裂相同时存在。进一步应用DAPI荧光染料进行染色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小孢子在单核时期就发生皱缩变形。该结果说明减数分裂过程异常染色体行为和异常细胞分裂是导致杂交F1代花粉完全败育的主要原因。花粉败育时期为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四分体时期和单核小孢子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滇蔗茅 杂交F1代 花粉败育 减数分裂
下载PDF
8份甘蔗品种资源性状评价
9
作者 马丽 徐超华 +4 位作者 刘洪博 刘新龙 陆鑫 林秀琴 蔡青 《中国糖料》 2015年第5期16-18,21,共4页
8份甘蔗品种资源经过田间出苗、分蘖、宿根1年萌发、株高、茎径、有效茎数、生势等性状的调查和观察,在甘蔗生长成熟期进行测产、糖分检测,结果表明:新植、宿根1年平均产量超过双对照ROC22(95.98t/hm^2)、ROC16(83.80t/hm^2)的有5个材料... 8份甘蔗品种资源经过田间出苗、分蘖、宿根1年萌发、株高、茎径、有效茎数、生势等性状的调查和观察,在甘蔗生长成熟期进行测产、糖分检测,结果表明:新植、宿根1年平均产量超过双对照ROC22(95.98t/hm^2)、ROC16(83.80t/hm^2)的有5个材料,平均产量表现在101.59~136.71t/hm^2之间;新植、宿根1年平均糖分超过双对照ROC22(15.27%)、ROC16(15.12%)的有4个材料,平均糖分表现在15.42%~15.79%之间;新植、宿根1年平均含糖量超过双对照ROC22(14.75t/hm^2)、ROC16(12.65t/hm^2)的有4个材料,平均含糖量表现在15.76~21.23t/hm^2之间,这些优异品种资源可用于甘蔗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资源 产量 糖分 评价
下载PDF
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_1代GISH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秀琴 陆鑫 +3 位作者 毛钧 刘新龙 苏火生 蔡青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7-1331,共5页
滇蔗茅是甘蔗野生近缘属植物资源,通过光周期诱导甘蔗属热带种与野生滇蔗茅花期相遇进行远缘杂交利用,获得了远缘杂交F1代创新种质材料。本研究首先采用常规压片法对远缘杂交F1代材料云南03-316染色体数目进行鉴定,结果 2n=54条;进一步... 滇蔗茅是甘蔗野生近缘属植物资源,通过光周期诱导甘蔗属热带种与野生滇蔗茅花期相遇进行远缘杂交利用,获得了远缘杂交F1代创新种质材料。本研究首先采用常规压片法对远缘杂交F1代材料云南03-316染色体数目进行鉴定,结果 2n=54条;进一步的双色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1代细胞中含有15条来自父本云南95-20的染色体及39条来自母本越南牛蔗的染色体,远缘杂交过程双亲本染色体以n+n的遗传配对方式进行传递。从F1代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可以看出,来自双亲本的染色质以分散的方式单独分布。研究结果可为F1代创新材料的后续利用提供细胞学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滇蔗茅 F1代 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甘蔗-滇蔗茅杂交F_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GISH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秀琴 陆鑫 +3 位作者 刘新龙 刘洪博 李旭娟 蔡青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7-502,共6页
研究甘蔗属与滇蔗茅属间远缘杂交F1染色体遗传行为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可为发掘利用滇蔗茅野生优异基因资源提供细胞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常规压片技术对可育父本及不育杂交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显示可育父本云南95-1... 研究甘蔗属与滇蔗茅属间远缘杂交F1染色体遗传行为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可为发掘利用滇蔗茅野生优异基因资源提供细胞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常规压片技术对可育父本及不育杂交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显示可育父本云南95-19减数分裂正常,而不育杂交F1分裂异常;进一步对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genome in situ hybridization)分析,结果表明:滇蔗茅与甘蔗属热带种的亲缘关系较远,双亲染色体在F1细胞中不能进行同源配对,终变期,15条滇蔗茅染色体以单价体形式存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细胞中存在滞后染色体、染色体丢失和不均衡分离现象。甘蔗-滇蔗茅属间远缘杂交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因而杂交F1花粉完全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热带种 滇蔗茅 杂交F1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
原文传递
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杂交后代BC_1核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秀琴 陆鑫 +5 位作者 毛钧 刘新龙 刘洪博 马丽 徐超华 蔡青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13-2420,共8页
对甘蔗属热带种(Saccharum officinarum)越南牛蔗和滇蔗茅(Erianthus rockii Keng)云南95-20杂交后代BC_12个无性系(云南06-278和云南06-279)的根尖进行染色体制片,用以鉴定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BC_1后代的体... 对甘蔗属热带种(Saccharum officinarum)越南牛蔗和滇蔗茅(Erianthus rockii Keng)云南95-20杂交后代BC_12个无性系(云南06-278和云南06-279)的根尖进行染色体制片,用以鉴定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BC_1后代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110,云南06-278和云南06-279核型公式分别为2n=110=116m+4sm和2n=110=102m+8sm,核型分别为2B和2C类型。根据BC_1后代染色体数目鉴定结果,推断杂交F1子代与甘蔗商业品种新台糖10号(ROC10)杂交时,染色体以2n+n方式遗传到BC_1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滇蔗茅 杂交后代 染色体
下载PDF
甘蔗近缘野生种云滇95-20的染色体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秀琴 毛钧 +3 位作者 陆鑫 马丽 刘洪博 蔡青 《中国糖料》 2013年第1期30-31,共2页
为了加强甘蔗及其近缘野生种细胞学研究,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甘蔗近缘野生种云滇95-20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计数和初步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该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0。染色体较小,染色体长度分布在1.35~3.75μm,染色体长度比为2... 为了加强甘蔗及其近缘野生种细胞学研究,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甘蔗近缘野生种云滇95-20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计数和初步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该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0。染色体较小,染色体长度分布在1.35~3.75μm,染色体长度比为2.78,核型公式为:2n=30=14m+16sm。染色体臂比介于1.36~2.26之间,平均臂比1.73,核型属2B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蔗茅 染色体 核型分析
下载PDF
甘蔗与滇蔗茅杂交后代F_1、BC_1表型和GISH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秀琴 陆鑫 +8 位作者 刘新龙 毛钧 字秋艳 刘洪博 李忠磊 李旭娟 徐超华 李纯佳 蔡青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07-2316,共10页
滇蔗茅是甘蔗重要的近缘植物资源,在甘蔗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为了鉴定甘蔗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_1、BC_1真实性后代种质并探明其遗传物质组成,本研究对远缘杂交组合亲本和后代材料进行了形态学观察、染色体计数、核型... 滇蔗茅是甘蔗重要的近缘植物资源,在甘蔗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为了鉴定甘蔗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_1、BC_1真实性后代种质并探明其遗传物质组成,本研究对远缘杂交组合亲本和后代材料进行了形态学观察、染色体计数、核型分析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分析。结果:(1)表型鉴定结果显示,F1叶片具父本滇蔗茅特征,BC1后代叶片则趋于甘蔗品种。BC1的节间长度和株高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茎径和锤度则逐渐趋于甘蔗品种(ROC10);(2)细胞学鉴定结果显示:父本云南95-20 2n=30,核型属2B类型。F1云野03-316 2n=54,属2B类型;3个BC1后代材料2n均为110,其中云野06-278属2B类型,云野06-277和云野06-279属2C类型。(3)GISH结果:在F1和3个BC1材料中均检测到15条滇蔗茅野生种外源染色体,但没有检测到重组染色体。以上结果表明F1和BC1是真实的杂交后代种质,杂交过程染色体遗传方式分别为n+n和2n+n。本研究可为滇蔗茅有利基因向甘蔗转移提供细胞学证据,为滇蔗茅在甘蔗杂交创新中利用方式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滇蔗茅 杂交后代 GISH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