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紫色种皮稻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色素含量分析
1
作者
杨雅云
李舟
+5 位作者
汤翠凤
张斐斐
董超
阿新祥
王斌
戴陆园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6-125,共10页
云南紫米资源丰富多样,收集来自云南省11个地州40多个县和地区的紫色稻米资源材料141份,对其农艺性状及紫色种皮中的总黄酮、花青素含量等进行测定,并对来自不同地州的紫米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及种皮的色素含量与遗传多样性的...
云南紫米资源丰富多样,收集来自云南省11个地州40多个县和地区的紫色稻米资源材料141份,对其农艺性状及紫色种皮中的总黄酮、花青素含量等进行测定,并对来自不同地州的紫米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及种皮的色素含量与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县(市)分析单元内云南紫色米地方稻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利用分布于水稻11条染色体上的40对SSR引物检测出15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2.425个,每个标记的基因型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1.9469,变幅为1.4119~3.1069,筛选出4个评价云南地方紫色米资源的理想SSR标记。云南地方不同品种的紫米种皮中总酚、类黄酮含量的离散程度较低;云南地方紫米种皮中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表明它们关系较紧密;但花色素的含量与总酚、类黄酮、花色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云南地方紫米种皮中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和花色素含量与苯丙氨酸酶的活性相关性不显著;而各色素成分的含量与酪氨酸酶活性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但花色素含量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呈负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云南紫色种皮稻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以及色素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将有利于初步探索云南优异紫色种皮的形成机制,为紫色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提供优异的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紫色米资源
遗传多样性
种皮色素
色素合成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省傈僳族种植的地方稻种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斐斐
阿新祥
+3 位作者
杨雅云
汤翠凤
董超
戴陆园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5-1352,共8页
本研究对2007-2013年收集到的云南省傈僳族种植的56份地方稻资源的18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全面调查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南部傈僳族种植的地方稻品种多样性要高于北部地区,且这批地方稻资源中有色稻占比大,达到50%且主要是红米资源...
本研究对2007-2013年收集到的云南省傈僳族种植的56份地方稻资源的18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全面调查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南部傈僳族种植的地方稻品种多样性要高于北部地区,且这批地方稻资源中有色稻占比大,达到50%且主要是红米资源。12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1.68~2.06,6个描述性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0.60~1.16,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描述性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株型和产量紧密相关的性状为影响其表型多样性的主成分因子。从56份地方稻种资源中筛选出的红根细、雪山谷、细陆凤、矮脚细、冷水白谷、红谷、掉谷、叶盖谷、糯谷、白壳红米、俄嘎谷等特色和优异资源可供后续精准鉴定与研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稻种
傈僳族
表型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高海拔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和建平
杨雅云
+6 位作者
张斐斐
董超
阿新祥
汤翠凤
张恩来
申时全
戴陆园
《中国稻米》
2020年第2期54-59,共6页
云南高海拔粳稻区白叶枯病危害日益严重,为了探明该区域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对白叶枯病进行有效防控。利用15个水稻白叶枯病菌鉴别品种,对采集自海拔1800 m以上稻区11个水稻品种上的32份菌株进行致病力研究。结果发现,致病力最强的菌...
云南高海拔粳稻区白叶枯病危害日益严重,为了探明该区域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对白叶枯病进行有效防控。利用15个水稻白叶枯病菌鉴别品种,对采集自海拔1800 m以上稻区11个水稻品种上的32份菌株进行致病力研究。结果发现,致病力最强的菌株是楚雄州的CX28-3和CX30-1,致病率为73.33%;最弱的是大理州剑川县的JC12-2,致病率为0。在高海拔粳稻区,菌株的致病力分化与采集地的海拔高度无关,却与地理距离、采集品种的推广面积有关;而菌株的致病型频率与其采集地的海拔、经纬度、采集品种的推广面积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鉴别品种毫糯扬(含新基因)、IRBB14(Xa14)、IRBB4(Xa4)和Tetep(Xa2,Xa16)对所有参试菌株表现为高抗或抗。因此,这些品种内所含的抗性基因值得在云南高原粳稻育种和生产中应用,特别是云南地方稻种毫糯扬,更应加强其新抗病基因的定位和克隆,以为品种选育提供新的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菌
高海拔粳稻
地理区域
品种
致病力差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紫色种皮稻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色素含量分析
1
作者
杨雅云
李舟
汤翠凤
张斐斐
董超
阿新祥
王斌
戴陆园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云南稻种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
研究
院有限公司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6-125,共10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编号:202202AE0900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2160455、31760375)
云南省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项目(编号:202205AR070001-07)。
文摘
云南紫米资源丰富多样,收集来自云南省11个地州40多个县和地区的紫色稻米资源材料141份,对其农艺性状及紫色种皮中的总黄酮、花青素含量等进行测定,并对来自不同地州的紫米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及种皮的色素含量与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县(市)分析单元内云南紫色米地方稻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利用分布于水稻11条染色体上的40对SSR引物检测出15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2.425个,每个标记的基因型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1.9469,变幅为1.4119~3.1069,筛选出4个评价云南地方紫色米资源的理想SSR标记。云南地方不同品种的紫米种皮中总酚、类黄酮含量的离散程度较低;云南地方紫米种皮中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表明它们关系较紧密;但花色素的含量与总酚、类黄酮、花色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云南地方紫米种皮中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和花色素含量与苯丙氨酸酶的活性相关性不显著;而各色素成分的含量与酪氨酸酶活性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但花色素含量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呈负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云南紫色种皮稻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以及色素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将有利于初步探索云南优异紫色种皮的形成机制,为紫色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提供优异的种质。
关键词
云南紫色米资源
遗传多样性
种皮色素
色素合成酶
分类号
S51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省傈僳族种植的地方稻种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斐斐
阿新祥
杨雅云
汤翠凤
董超
戴陆园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云南稻种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5-1352,共8页
基金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0101-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375)。
文摘
本研究对2007-2013年收集到的云南省傈僳族种植的56份地方稻资源的18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全面调查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南部傈僳族种植的地方稻品种多样性要高于北部地区,且这批地方稻资源中有色稻占比大,达到50%且主要是红米资源。12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1.68~2.06,6个描述性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0.60~1.16,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描述性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株型和产量紧密相关的性状为影响其表型多样性的主成分因子。从56份地方稻种资源中筛选出的红根细、雪山谷、细陆凤、矮脚细、冷水白谷、红谷、掉谷、叶盖谷、糯谷、白壳红米、俄嘎谷等特色和优异资源可供后续精准鉴定与研究利用。
关键词
地方稻种
傈僳族
表型分析
Keywords
rice landrace
Lisu nationality
phenotypic analysis
分类号
S511.02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高海拔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和建平
杨雅云
张斐斐
董超
阿新祥
汤翠凤
张恩来
申时全
戴陆园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高山经济植物
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云南稻种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中国稻米》
2020年第2期54-5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稻毫糯扬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克隆与作用机理分析”(3176037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疣粒野生稻白叶枯病抗性相关蛋白鉴定及功能分析”(30460065)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引进稻种资源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挖掘”(2013FZ147)。
文摘
云南高海拔粳稻区白叶枯病危害日益严重,为了探明该区域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对白叶枯病进行有效防控。利用15个水稻白叶枯病菌鉴别品种,对采集自海拔1800 m以上稻区11个水稻品种上的32份菌株进行致病力研究。结果发现,致病力最强的菌株是楚雄州的CX28-3和CX30-1,致病率为73.33%;最弱的是大理州剑川县的JC12-2,致病率为0。在高海拔粳稻区,菌株的致病力分化与采集地的海拔高度无关,却与地理距离、采集品种的推广面积有关;而菌株的致病型频率与其采集地的海拔、经纬度、采集品种的推广面积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鉴别品种毫糯扬(含新基因)、IRBB14(Xa14)、IRBB4(Xa4)和Tetep(Xa2,Xa16)对所有参试菌株表现为高抗或抗。因此,这些品种内所含的抗性基因值得在云南高原粳稻育种和生产中应用,特别是云南地方稻种毫糯扬,更应加强其新抗病基因的定位和克隆,以为品种选育提供新的抗原。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菌
高海拔粳稻
地理区域
品种
致病力差异
Keywords
Xoo
japonica rice in high altitude area
geographical area
variety
pathogenicity difference
分类号
S435.111.4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紫色种皮稻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色素含量分析
杨雅云
李舟
汤翠凤
张斐斐
董超
阿新祥
王斌
戴陆园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省傈僳族种植的地方稻种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张斐斐
阿新祥
杨雅云
汤翠凤
董超
戴陆园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云南高海拔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分析
和建平
杨雅云
张斐斐
董超
阿新祥
汤翠凤
张恩来
申时全
戴陆园
《中国稻米》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