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某细粒硫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1
作者 魏清成 刘殿文 +3 位作者 申培伦 汪浩翔 谢海云 王涵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81-87,共7页
铜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延展性及其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气、电子设备、交通运输、空调制冷、建筑、家电、燃油汽车等各个领域。云南某露天铜矿,铜品位为1.43%、硫品... 铜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延展性及其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气、电子设备、交通运输、空调制冷、建筑、家电、燃油汽车等各个领域。云南某露天铜矿,铜品位为1.43%、硫品位为10.62%,由于该矿石为表层矿石,风化严重,嵌布粒度细,次生硫化铜矿含量较高,含硫较高以及药剂制度不合理等因素,导致铜精矿品位及回收率偏低。针对现场药剂制度不合理、强压强拉、细粒次生硫化铜矿回收效果不佳等问题及该矿石性质,进行矿石多元素分析、物相分析、粒度筛分分析、选矿药剂优化试验、对比试验,最终采用石灰与黄铁矿抑制剂STY组合抑制黄铁矿,硫化钠活化次生硫化铜矿,丁基黄药与螯合捕收剂LS901组合捕收,在实验室条件下证明了采用该药剂制度能有效提高铜选矿指标,并在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试验,工业试验的矿石经过混匀处理,矿石品位、氧化率、次生硫化铜含量、嵌布粒度基本相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当矿石铜品位为1.49%时,新药剂制度铜回收率提高了5.13百分点,铜精矿品位提高了3.57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铜矿 次生硫化铜 铜硫分离 黄铁矿抑制剂
下载PDF
低品位难选铜矿铜硫高效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2
作者 李生鹏 谢海云 +3 位作者 曾鹏 陈海君 刘殿文 曾剑武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88-96,共9页
我国滇西地区有大量难选低品位铜矿亟待开发利用。某铜矿含铜0.35%、含硫6.31%。为实现矿石中铜硫高效富集与分离,获得铜精矿和硫精矿产品,根据矿石矿物组成及铜的化学物相分布情况,对该低品位难选铜矿进行铜硫高效浮选分离试验研究,确... 我国滇西地区有大量难选低品位铜矿亟待开发利用。某铜矿含铜0.35%、含硫6.31%。为实现矿石中铜硫高效富集与分离,获得铜精矿和硫精矿产品,根据矿石矿物组成及铜的化学物相分布情况,对该低品位难选铜矿进行铜硫高效浮选分离试验研究,确定采用“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粗精矿再磨-抑硫浮铜”工艺,在分析铜硫浮选分离机理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磨矿细度、浮选药剂、混合粗精矿再磨细度、pH值等因素对铜硫浮选及分离的影响。试验采用乙基黄药和丁基黄药为铜硫混合浮选的组合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对得到的铜硫混合粗精矿再磨后采用石灰抑制硫矿物,以Z-200捕收铜矿物;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乙基黄药和丁基黄药用量为150+150 g/t、Z-200用量20 g/t、pH为12的条件下,经过铜硫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一次精选,铜硫粗精矿再磨至-0.038 mm占85%,铜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浮选闭路流程,获得了Cu品位为19.51%、Cu回收率为91.98%的铜精矿和S品位为40.77%、S回收率为84.51%的硫精矿,铜硫富集及分离试验指标良好。研究成果为类似低品位难选铜矿的铜硫高效浮选富集与分离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对于提高铜硫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硫化铜矿 浮选 铜硫分离 黄铜矿 黄铁矿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微细粒黄铜矿黄铁矿浮选分离抑制机理研究
3
作者 董诗钦 方建军 +5 位作者 何海洋 邱芝莲 彭礼国 秦双 刘殿文 申培伦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自然界中约1/6的铜矿物损失于微细粒中,微细粒黄铜矿与黄铁矿分离困难,微细粒黄铜矿难以有效回收,因此实现微细粒黄铜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具有重大意义。采用新型抑制剂原花青素(PC)用于微细粒黄铜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研究了矿浆pH值... 自然界中约1/6的铜矿物损失于微细粒中,微细粒黄铜矿与黄铁矿分离困难,微细粒黄铜矿难以有效回收,因此实现微细粒黄铜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具有重大意义。采用新型抑制剂原花青素(PC)用于微细粒黄铜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研究了矿浆pH值、捕收剂戊基黄原酸钾(PAX)浓度、抑制剂PC浓度对矿物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C在低碱度条件下对-19μm粒级黄铁矿有明显抑制效果,在pH值为7、PC浓度为18.75 mg/L、PAX浓度为37.50 mg/L的条件下进行了黄铜矿和黄铁矿1∶1的人工混合矿物浮选试验,得到铜精矿中黄铜矿回收率为90.71%,铜品位为30.76%,含杂质黄铁矿2.49%。通过接触角测量、Zeta电位分析、吸附量测试和XPS分析,PC在黄铁矿与黄铜矿表面均发生了化学吸附作用,PC主要作用位点为Fe位点,与黄铜矿作用后,黄铜矿表面Fe位点减少,但Cu位点仍保持良好浮选活性,黄铜矿表面PAX的吸附受PC影响较小;而与黄铁矿作用后,黄铁矿表面Fe位点减少,PC显著阻碍了PAX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新型抑制剂PC可实现微细粒级黄铜矿与黄铁矿人工混合矿的高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黄铜矿 黄铁矿 铜硫分离 微细粒
下载PDF
云南腾冲微细粒铜锌硫化矿选矿试验研究
4
作者 余娟 章晓林 +4 位作者 陈星予 许兴隆 刘鑫鑫 杨娟 刘殿文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64-74,共11页
针对云南腾冲铜锌硫化矿开展试验研究,矿样X荧光光谱分析和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样中主要的有价元素为Cu、Zn,其他金属元素品位相对较低,矿石含铜0.38%、含锌1.45%,铜主要以硫化铜的形式存在,锌主要以硫化锌的形式存在。矿石矿物... 针对云南腾冲铜锌硫化矿开展试验研究,矿样X荧光光谱分析和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样中主要的有价元素为Cu、Zn,其他金属元素品位相对较低,矿石含铜0.38%、含锌1.45%,铜主要以硫化铜的形式存在,锌主要以硫化锌的形式存在。矿石矿物组成结果表明,矿样中主要的有用矿物为黄铜矿、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绢(白)云母、透闪石、绿泥石、石榴石、方解石、萤石等。黄铜矿和闪锌矿的嵌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铜锌矿物嵌布粗细不均匀,约有10.90%的铜矿物、29.40%的锌矿物呈微细粒(粒度小于30μm)包裹于脉石矿物中,难以得到高效回收,闪锌矿背散射电子图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闪锌矿中含S 32.21%、Fe 9.14%、Zn 57.23%,属于铁闪锌矿,不利于锌精矿品位的提高。根据矿样性质,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2%的条件下,采用硫酸锌+亚硫酸钠作锌抑制剂,用量为(2000+1000)g/t,Z-200作铜捕收剂,用量为15 g/t,采用硫酸铜作锌活化剂,用量为100 g/t,新型高效选择性药剂A2作锌捕收剂,用量为60 g/t,通过对锌粗精矿进行再磨再选,确定锌粗精矿的再磨细度为-0.037 mm占90%,采用“一粗一扫两精”选铜、“两粗一扫三精”选锌的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18.93%、回收率76.19%的铜精矿和锌品位40.85%、回收率76.85%的锌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硫化矿 微细粒 浮选 药剂制度 A2
下载PDF
细粒铁尾矿中低品位硫磷资源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5
作者 李建娟 谢海云 +3 位作者 陈海君 郭图悦 冯梦菲 刘殿文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75-80,96,共7页
河北邯郸某细粒铁尾矿中含有低品位硫铁矿和磷灰石等有用矿物,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针对含S 1.12%,含P_(2)O_(5)2.20%的铁尾矿,在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硫磷顺序优先浮选工艺,考察矿浆pH值、抑制剂、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对铁尾... 河北邯郸某细粒铁尾矿中含有低品位硫铁矿和磷灰石等有用矿物,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针对含S 1.12%,含P_(2)O_(5)2.20%的铁尾矿,在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硫磷顺序优先浮选工艺,考察矿浆pH值、抑制剂、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对铁尾矿中硫、磷浮选回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硫浮选最佳条件为pH=6~7、H_(2)SO_(4)用量600 g/t、捕收剂丁基黄药和乙基黄药用量各50 g/t,磷浮选最佳条件为pH=10、Na_(2)CO_(3)用量800 g/t、抑制剂水玻璃用量为200 g/t、捕收剂油酸钠用量为750 g/t。经过一粗一扫三精的浮选闭路试验流程,可以获得S品位41.28%、回收率为88.83%的硫精矿和P_(2)O_(5)品位31.11%、回收率78.62%的磷精矿,实现了该铁尾矿中低品位硫磷矿物的有效分离和高效回收。研究结果为类似细粒铁尾矿中低品位硫、磷资源的综合回收提供了一定借鉴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铁尾矿 黄铁矿 磷灰石 硫磷综合利用
下载PDF
铜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工艺研究进展
6
作者 瞿俊男 魏志聪 +3 位作者 刘洋 环艳 李梦宇 解子花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铜多金属硫化矿嵌布关系复杂,传统的浮选工艺已不能完全满足工业生产需要,研发高效新型浮选工艺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总结了7种新型浮选工艺在铜多金属硫化矿选别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各种工艺的特点及适应性。新型浮选工艺具有... 铜多金属硫化矿嵌布关系复杂,传统的浮选工艺已不能完全满足工业生产需要,研发高效新型浮选工艺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总结了7种新型浮选工艺在铜多金属硫化矿选别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各种工艺的特点及适应性。新型浮选工艺具有适应性强、提质降耗明显等优点,在提高矿石处理能力、平衡循环负荷、缩短工艺流程及强化贵金属综合回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未来,还需加强新型浮选工艺的联合应用和基础理论研究,为特效浮选药剂、高效浮选装备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矿工艺 铜多金属硫化矿 异步浮选 闪速浮选 分支浮选 载体浮选 絮凝浮选 电位调控浮选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固化/稳定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群丽 谢海云 +5 位作者 陈家灵 宋紫欣 晋艳玲 陈海君 曾鹏 刘殿文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96-102,共7页
重金属污染物可引起土壤结构、功能以及理化性质等的变化,导致其质量恶化,亟需解决重金属离子对土壤造成的污染问题。文章分析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归纳总结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转化及迁移路径。针对目前广泛研究的固化/稳定化修... 重金属污染物可引起土壤结构、功能以及理化性质等的变化,导致其质量恶化,亟需解决重金属离子对土壤造成的污染问题。文章分析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归纳总结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转化及迁移路径。针对目前广泛研究的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分析了该类技术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修复机理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固化稳定化材料具有复杂的结构,但对其机理研究不充分,在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时,只是改变其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无法完全去除;固化/稳定化技术往往会忽略修复后的长期有效性,缺乏对实际工程的实际应用和监测评估。未来土壤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开发多种联合修复技术,以有效解决土壤污染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固化/稳定化 重金属污染 修复技术
下载PDF
微细粒锡石浮选及金属离子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汪泰 刘殿文 +3 位作者 申培伦 崔振坤 李沛伦 姚艳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02-3517,共16页
锡是我国战略金属,但供需矛盾突出。锡石具有“性脆易碎、容易泥化”特点,如何实现微细粒锡石的高效回收一直是研究热点与难点。本文综述了微细粒锡石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的研究进展;对锡石浮选过程中难免离子进行溯源分析,从锡石矿物表... 锡是我国战略金属,但供需矛盾突出。锡石具有“性脆易碎、容易泥化”特点,如何实现微细粒锡石的高效回收一直是研究热点与难点。本文综述了微细粒锡石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的研究进展;对锡石浮选过程中难免离子进行溯源分析,从锡石矿物表面、药剂结构等方面系统剖析了不同金属离子体系下对锡石浮选行为的影响规律;最后从锡矿泥浮选工艺、药剂性质、安全环保、浮选装备等因素预测了未来微细粒锡石浮选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锡石 浮选工艺 浮选药剂 离子活化
下载PDF
铜铅混合精矿硫酸预氧化-浮选分离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9
作者 陈海君 谢海云 +4 位作者 祁磊 晋艳玲 宋紫欣 张群丽 刘殿文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3,共9页
方铅矿与黄铜矿的分离一直是选矿领域的难点,使用硫酸预氧化可选择性抑制方铅矿表面可浮性,使得两种矿物可浮性产生差异,实现浮选分离。针对铜铅混合精矿硫酸预氧化-浮选分离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参数优化。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预氧... 方铅矿与黄铜矿的分离一直是选矿领域的难点,使用硫酸预氧化可选择性抑制方铅矿表面可浮性,使得两种矿物可浮性产生差异,实现浮选分离。针对铜铅混合精矿硫酸预氧化-浮选分离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参数优化。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预氧化硫酸浓度、温度、时间等关键因素对铜铅混合精矿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其次,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建立了预氧化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与浮选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最佳预氧化条件为硫酸浓度5 mol/L、时间40 min、温度100℃。最后在上述条件下进行了混合精矿预氧化-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铜精矿Cu品位18.03%,Cu回收率94.52%;铅精矿Pb品位47.12%,Pb回收率为91.29%的良好指标,铜铅分离效果显著,对铜铅硫化混合精矿的浮选高效分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混合精矿 预氧化 铜铅分离 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云南某铜炉渣中铜深度浮选回收试验研究
10
作者 尹政道 王涵 +2 位作者 申培伦 于星才 刘殿文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12期63-71,共9页
为改善云南某冶炼厂铜炉渣浮选尾矿铜品位高、铜回收率低的问题,研究了该铜炉渣中铜的深度浮选回收方法。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试验炉渣样中主要可回收的有价元素为铜,品位为3.42%;铜矿物以硫化铜矿为主,单体解离度较高约为65%,嵌布粒度... 为改善云南某冶炼厂铜炉渣浮选尾矿铜品位高、铜回收率低的问题,研究了该铜炉渣中铜的深度浮选回收方法。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试验炉渣样中主要可回收的有价元素为铜,品位为3.42%;铜矿物以硫化铜矿为主,单体解离度较高约为65%,嵌布粒度在0.005~0.64 mm,铜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粒径在0.106 mm以上的粗颗粒占比约为40%,单体解离度较好,微细粒级矿物占比约为20%,连生较为严重。根据铜矿物中粗颗粒矿物单体解离度高,微细粒矿物连生严重的特点,制定了“阶磨阶选—快速浮选—协同捕收”的选矿流程,引入了新型的酯类硫化矿捕收剂LS-201,与丁基黄药进行协同捕收。分析讨论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及用量对铜浮选回收的影响。在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快速浮选捕收剂丁基黄药与LS-201用量为120 g/t(比例为2∶1)、二段磨矿细度为-0.045 mm占85%、活化剂硫化钠用量为40 g/t、快浮尾矿再选捕收剂丁基黄药与LS-201用量为90 g/t(比例为2∶1)、起泡剂松醇油用量为20 g/t的条件下,浮选闭路试验获得铜品位为21.89%、铜回收率为95.60%的混合精矿,同时尾矿中铜品位仅为0.18%,指标良好。本研究实现了对铜炉渣中铜资源的深度回收,提供了一种铜炉渣二次资源利用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炉渣 快速浮选 阶磨阶选 协同捕收
下载PDF
铜铁硫化矿浮选分离捕收剂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汪国辉 何海洋 +4 位作者 汪浩翔 蔡锦鹏 赖浩 申培伦 刘殿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90-4110,共21页
铜铁硫化矿浮选分离是铜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高效绿色分离并提升精矿品质一直是矿物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铜铁硫化矿资源贫化严重且由于二者紧密共生,开发高效且选择性好的捕收剂对实现铜铁硫化矿的绿色分离与富集具... 铜铁硫化矿浮选分离是铜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高效绿色分离并提升精矿品质一直是矿物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铜铁硫化矿资源贫化严重且由于二者紧密共生,开发高效且选择性好的捕收剂对实现铜铁硫化矿的绿色分离与富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明了铜铁硫化矿物浮选分离难点,重点综述了近几年铜铁硫化矿浮选分离捕收剂新进展,深入阐述了捕收剂对铜铁硫化矿物的浮选行为影响机制,并总结了硫化铜矿选择性捕收剂结构通式R—X—C(=S)—X—R(X为含N、O的官能团,R为烃基),旨在丰富铜铁硫化矿浮选分离理论体系,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 黄铁矿 浮选 捕收剂 作用机理
下载PDF
铜砷分离抑制剂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丽 张仪杰 +5 位作者 余安美 袁加巧 余攀 陈明军 蒋维 柏少军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12期74-83,共10页
浮选是分选低品位含砷硫化铜矿石最常用的方法。在含砷硫化铜矿石浮选领域,抑制剂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概述了含砷硫化矿物无机抑制剂、有机抑制剂、组合抑制剂的应用现状以及铜砷矿物选择性抑制机制,探讨了铜砷硫化矿物分离... 浮选是分选低品位含砷硫化铜矿石最常用的方法。在含砷硫化铜矿石浮选领域,抑制剂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概述了含砷硫化矿物无机抑制剂、有机抑制剂、组合抑制剂的应用现状以及铜砷矿物选择性抑制机制,探讨了铜砷硫化矿物分离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在现有抑制剂体系下,毒砂与硫化铜矿物的浮选分离在工业上获得了成功,而含砷铜矿物和硫化铜矿物的有效浮选分离仍面临很多挑战。开展高效、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的新型砷矿物抑制剂研究对于铜砷硫化矿选择性分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铜矿 毒砂 含砷铜矿 铜砷分离 抑制剂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广西某硫化铅锌矿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13
作者 梁家荣 杨业国 +2 位作者 丘海峰 周芸 郑其方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49,53,共5页
以广西某多金属硫化铅锌矿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锌高铅低”、铅锌分离困难的问题,采用新型高效抑制剂JFR-1,经一粗两精两扫铅锌混合浮选和一粗两精两扫铅锌分离,最终获得了Pb品位21.00%、回收率72.82%的铅精矿和Zn品位6.96%、回收率94.21... 以广西某多金属硫化铅锌矿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锌高铅低”、铅锌分离困难的问题,采用新型高效抑制剂JFR-1,经一粗两精两扫铅锌混合浮选和一粗两精两扫铅锌分离,最终获得了Pb品位21.00%、回收率72.82%的铅精矿和Zn品位6.96%、回收率94.21%的锌硫化矿,尾矿中Pb、Zn品位及对应的回收率分别为0.04%、0.13%及10.85%、4.79%,实现了铅锌的富集和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铅锌矿 混合浮选 铅锌分离 抑制剂 JFR-1 铅精矿 锌硫化矿
下载PDF
锡尾矿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珍雄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12期37-45,共9页
锡尾矿的大量堆存不仅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造成锡及其他共伴生有价元素的浪费,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缓解资源紧缺问题。有价金属种类多、矿物组成复杂、微细粒颗粒含量高且共生关系复杂是锡尾矿难以再利用的主要原... 锡尾矿的大量堆存不仅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造成锡及其他共伴生有价元素的浪费,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缓解资源紧缺问题。有价金属种类多、矿物组成复杂、微细粒颗粒含量高且共生关系复杂是锡尾矿难以再利用的主要原因。本文简述了我国锡尾矿的资源概况及特点,系统介绍了锡尾矿中锡的回收工艺,如重选、浮选、磁选、湿法浸取、联合工艺等;此外,简要总结了锡尾矿中锌、铁、白云母等有价组分的回收研究现状。重选设备的升级、浮选药剂制度的优化及联合工艺的创新,将是未来锡尾矿资源化利用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尾矿 回收工艺 综合利用 有价组分 重选 浮选 磁选 湿法浸取
下载PDF
新型HY5捕收剂浮选锌浸出渣中微细粒银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余娟 章晓林 +4 位作者 刘鑫鑫 许兴隆 陈星予 杨娟 刘殿文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87,共7页
云南滇西地区冶炼厂锌浸出渣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浸出渣中含有Ag、Pb、Zn、Cu等多种有价元素,其中含银110.70 g/t,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银在浸出渣中主要以硫化银的形式存在,主要以微细粒嵌布于矿物中。采用新型、高效捕收剂HY5作捕收剂... 云南滇西地区冶炼厂锌浸出渣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浸出渣中含有Ag、Pb、Zn、Cu等多种有价元素,其中含银110.70 g/t,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银在浸出渣中主要以硫化银的形式存在,主要以微细粒嵌布于矿物中。采用新型、高效捕收剂HY5作捕收剂,水玻璃为抑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采用“快速浮选+两粗两精两扫”的浮选工艺流程,辅以强化载体浮选技术获得了银品位1531.25 g/t、回收率68.38%的银精矿,对性质类似含银锌浸出渣的高效回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浸出渣 浮选 HY5 载体浮选
下载PDF
微细粒白钨矿浮选工艺与药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留洋 乔丽东 +2 位作者 申培伦 张添富 刘殿文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钨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和战略金属,具有熔点高、密度大、硬度高以及耐磨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机械与医药等领域,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我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我国的钨资源储量约占世... 钨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和战略金属,具有熔点高、密度大、硬度高以及耐磨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机械与医药等领域,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我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我国的钨资源储量约占世界钨储量的一半,十分丰富且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由于易开采的钨资源被大量利用,白钨矿资源逐渐出现“贫、细、杂”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微细粒白钨矿的有效利用变得尤为重要。微细粒白钨矿具有性脆,且与含钙脉石矿物(方解石、萤石和磷灰石等)共生的特点,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特性,且拥有相同的钙离子活性位点,使浮选药剂在它们表面的吸附不具有选择性,导致微细粒白钨矿的回收利用变得更加困难。详细阐述了微细粒白钨矿浮选的难点以及对微细粒白钨矿的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进行分析整理,同时展望了未来微细粒白钨矿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的研究方向,可以为微细粒白钨矿浮选工艺的优化以及环保型浮选药剂的选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白钨矿 浮选分离 浮选工艺 浮选药剂
下载PDF
典型镁硅酸盐类脉石矿物的浮选抑制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环艳 魏志聪 +2 位作者 谢海云 刘洋 瞿俊男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33-47,共15页
蛇纹石、滑石和绿泥石是典型的层状镁硅酸盐矿物,三者通常呈组合的方式赋存于硫化矿中。硫化矿浮选过程中,蛇纹石、滑石和绿泥石易进入硫化精矿且恶化浮选环境,造成精矿品质不高、回收率较低等问题,与硫化矿往往难以实现高效分离。目前... 蛇纹石、滑石和绿泥石是典型的层状镁硅酸盐矿物,三者通常呈组合的方式赋存于硫化矿中。硫化矿浮选过程中,蛇纹石、滑石和绿泥石易进入硫化精矿且恶化浮选环境,造成精矿品质不高、回收率较低等问题,与硫化矿往往难以实现高效分离。目前,针对此类硅酸盐类脉石矿物,如何采用适宜的选矿药剂进行高效选择性抑制,仍然是浮选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分析了蛇纹石、滑石和绿泥石晶体化学特征与浮游性能的关系,蛇纹石表面荷正电,可用阴离子捕收剂浮选;滑石是分子晶体,天然可浮性较好,常用脂肪酸类和胺类捕收剂浮选;绿泥石天然可浮性仅次于滑石,可用阴阳离子捕收剂浮选。同时综述了无机、有机、新型及组合四个类别抑制剂的研究现状,无机抑制剂已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新型有机抑制剂的合成和应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组合抑制剂协同抑制机理研究尚待加强。还阐述了各类药剂的作用原理和应用,为新型、高效、绿色抑制剂的筛选与合成指明了方向,为抑制剂的组合使用提供了参考,为硫化矿的高效浮选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镁硅酸盐 蛇纹石 滑石 绿泥石 抑制剂
下载PDF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瞿俊男 魏志聪 +2 位作者 谢海云 刘洋 环艳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1-12,87,共13页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广泛应用于微细粒矿物浮选、尾矿浓缩及选矿废水处理等矿物加工过程的诸多环节。综合分析了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特性和絮凝机理,并详细探讨了其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实践应用。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不仅能改变目的矿物颗粒...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广泛应用于微细粒矿物浮选、尾矿浓缩及选矿废水处理等矿物加工过程的诸多环节。综合分析了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特性和絮凝机理,并详细探讨了其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实践应用。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不仅能改变目的矿物颗粒的表面性质,适当增大颗粒尺寸进而提高微细粒矿物与脉石的浮选分离效率,而且能提升精尾矿的浓缩性能,有效降低选矿废水中pH值、色度、COD、BOD、SS、重金属离子及其他污染物的含量。新型复合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合成与应用是未来该类混凝剂研究的重点,而无机与有机以及微生物等高分子混凝剂的混合配伍应用,也是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为矿物加工过程中的选别、精尾矿的处理以及选矿废水净化技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矿物加工 微细粒矿物 选矿废水 尾矿处理
下载PDF
磷石膏治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家灵 谢海云 +4 位作者 张培 晋艳玲 曾鹏 高利坤 曹广祝 《矿冶》 CAS 2022年第5期80-87,共8页
磷石膏是磷化工行业排放的工业固体废物,其产量大、综合利用率低,导致大量磷石膏露天堆存,生态风险高,资源浪费严重。磷石膏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可吸附重金属离子,在环境治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未经处理的磷石膏吸附性能较弱,采... 磷石膏是磷化工行业排放的工业固体废物,其产量大、综合利用率低,导致大量磷石膏露天堆存,生态风险高,资源浪费严重。磷石膏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可吸附重金属离子,在环境治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未经处理的磷石膏吸附性能较弱,采用高温煅烧、微波诱导、碱化改性和表面改性等方法可显著提高磷石膏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此外,以磷石膏为原料制备的硫酸钙晶须和羟基磷灰石是合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综述了磷石膏资源化利用面临的困难和磷石膏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磷石膏在重金属废水治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改性 重金属离子 吸附 以废治废
下载PDF
云南大平掌铜矿分支串流浮选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解子花 魏志聪 +1 位作者 李梦宇 刘洋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3年第2期123-130,共8页
大平掌铜矿V2矿体低贫铜矿石出矿量逐年增加,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有增无减。为优化铜浮选指标、增加企业效益,采用分支串流浮选工艺对大平掌硫化铜矿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可将入选矿石铜品位从0.51%提高至0.91%,最终获得铜品... 大平掌铜矿V2矿体低贫铜矿石出矿量逐年增加,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有增无减。为优化铜浮选指标、增加企业效益,采用分支串流浮选工艺对大平掌硫化铜矿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可将入选矿石铜品位从0.51%提高至0.91%,最终获得铜品位23.67%、回收率92.06%的铜精矿,其指标比常规浮选工艺分别高0.84和0.05百分点,且捕收剂总用量降低了1/4,总精选次数减少2次。分支串流浮选工艺提高了入选铜品位,优化了浮选内部流程结构和药剂制度,减少了药剂用量和精选设备,节能增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硫分离 大平掌铜矿 分支串流浮选 浮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