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雷三喜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4期53-53,55,共2页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应采取的科学控制对策。方法:收治神经外科感染患者1 266例,探究其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应采取的防控对策。结果:医院感染患者79例(6.24%),感染82例次(6.48%)。年龄、抗生素应用、侵入性操作为主...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应采取的科学控制对策。方法:收治神经外科感染患者1 266例,探究其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应采取的防控对策。结果:医院感染患者79例(6.24%),感染82例次(6.48%)。年龄、抗生素应用、侵入性操作为主要的感染高危因素。在经过相关控制对策处理后,患者的感染状况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较多,对其实施针对化的控制对策,可获取较好的效果,尽量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医院感染 高危因素 控制对策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登贤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3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不同手术方案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80例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手术治疗(对照组)与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观察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 目的探讨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不同手术方案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80例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手术治疗(对照组)与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观察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55%,显著高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颅内压呈下降表现,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疝8例,占20%;急性脑膨出4例,占10%,对照组分别为25例,占62.5%;22例,占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 重型 对冲性 颅脑外伤
下载PDF
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伟 董丁贵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昏迷病人并发抗菌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经验教训,探讨其诊断要点及介绍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收治的6例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发生AA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收治颅脑外伤昏迷的7.32%,其...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昏迷病人并发抗菌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经验教训,探讨其诊断要点及介绍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收治的6例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发生AA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收治颅脑外伤昏迷的7.32%,其临床特征为:大量抗菌素使用后5-15 天发生,起病急,进展迅速,表现为水样泻或粘液样稀便;大便镜检示:潜血(-)或(+),可有少许白细胞或脂肪球;大便培养发现真菌或梭形芽胞杆菌生长。结论颅脑外伤昏迷病人病情危重,并发症及复合损伤发生率高,加之激素的应用,术后禁食,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胃肠神经调节功能减弱,造成患者肠道菌群失调, 是AAD发生且难治的原因。其治疗以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措施。合理应用抗菌素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后昏迷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下载PDF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柏萍 刘荣华 张琴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明确品管圈活动在颅脑外伤患者治疗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院神经外科从2016年1月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组建品管圈,成员共12名,观察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瞳孔测量准...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明确品管圈活动在颅脑外伤患者治疗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院神经外科从2016年1月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组建品管圈,成员共12名,观察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瞳孔测量准确率和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和活动开展后瞳孔测量准确率分别是78.57%和96.43%,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开展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活动开展前护理质量评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脑外伤患者来说,开展品管圈活动作用巨大,有利于提高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品管圈活动 瞳孔测量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登贤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3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取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取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脑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GCS评分、ADL分级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ADL分级为Ⅰ~Ⅲ级患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GCS评分,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其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显微镜 经外侧裂入路 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清抗凝血酶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顾强 顾伟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抗凝血酶(AT)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方法用全自动免疫比浊定量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03例急性脑出血并发SIRS致...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抗凝血酶(AT)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方法用全自动免疫比浊定量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03例急性脑出血并发SIRS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在人院后第一天的血清AT及血浆TNF-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脑出血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清AT水平明显下降,而血浆TNF-α含量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清AT含量下降,而血浆TNF-α含量升高,从而提示炎症细胞因子与凝血系统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TNF—d、AT等细胞因子可作为预测MODS的早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 血清凝血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在脑外伤治疗中实施早期颅骨修补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刘登贤 《智慧健康》 2020年第27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在脑外伤治疗中实施早期颅骨修补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8年12月需要进行脑外伤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实行去骨... 目的探讨在脑外伤治疗中实施早期颅骨修补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8年12月需要进行脑外伤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实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基础上,在其治疗后6个月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恢复情况以及治疗之后患者产生的并发症状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产生的头皮组织坏死,伤口感染,脑脊液漏,皮下产生积液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脑外伤治疗的患者尽早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能够帮助患者术后的身体恢复,减少因治疗脑外伤带来的不良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治疗 颅骨修补术 并发症 术后恢复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8
作者 朱红芬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24期93-93,109,共2页
目的:研究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进行各种护理治疗的病人中随机抽选200例,然后再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已经救治的病例随机抽选200个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研究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进行各种护理治疗的病人中随机抽选200例,然后再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已经救治的病例随机抽选200个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数据对比依据,而后划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两组,其中实验组在护理或者治疗过程前采用双重身份识别进行身份核对,识别方法以患者住院号作为识别依据,同时通过问查患者姓名进行反复核对;参考组则遵循以往一般的身份识别方法,即通过姓名核对以及床号识别。结果:通过对两组发生身份识别事故的数量以及发生率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组200例患者在采用双重身份识别后,出现身份识别问题错误1例,身份识别问题事故发生率为0.5%;而过去采用一般身份识别的200例参考组病人,出现身份识别问题错误5例,身份识别问题事故发生率为4%。且两者存在明显差异性,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双重身份识剐能够保证病人患者的身份准确性,有效降低因为身份识别问题造成的医疗事故,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身份识别 住院患者护理安全 分析运用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65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顾强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5例DAI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结果治疗结果死亡28例(43.1%),植物生存10例(15.4%),重度残疾17例(26.2%),轻度残疾5例(10.8%),恢复良好3例(4.6%),伴随挫裂伤者43例(66....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5例DAI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结果治疗结果死亡28例(43.1%),植物生存10例(15.4%),重度残疾17例(26.2%),轻度残疾5例(10.8%),恢复良好3例(4.6%),伴随挫裂伤者43例(66.2%),CT发现出血灶者42例(64.6%)。结论DAI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不相符,两者结合可以诊断DAI;治疗采用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单、双孔引流术对比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强 俞金华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80-81,共2页
目的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钻孔引流术,钻单孔引流术(单孔)和钻双孔引流术(双孔)治疗疗效做分组对比研究。明确二种手术方法的优点,找出最佳方法。方法一组采用钻单孔引流术,另一组采用钻双孔引流术治疗,术后24~48h复查头颅CT,对术后并发... 目的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钻孔引流术,钻单孔引流术(单孔)和钻双孔引流术(双孔)治疗疗效做分组对比研究。明确二种手术方法的优点,找出最佳方法。方法一组采用钻单孔引流术,另一组采用钻双孔引流术治疗,术后24~48h复查头颅CT,对术后并发症,症状改善,平均住院日、痊愈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继发血肿、颅内积气、住院期间主诉改善及平均住院日、痊愈率比较结果两组无明显差异;但钻单孔引流术组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应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治疗 引流术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乔红 毛胜 《中外医疗》 2015年第8期62-63,共2页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有效性、安全性、适应性。方法以神经外科收治并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治疗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调取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344例,年龄19~89岁,部分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Hunt-Hess分级:0级5...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有效性、安全性、适应性。方法以神经外科收治并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治疗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调取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344例,年龄19~89岁,部分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Hunt-Hess分级:0级55例,Ⅳ-Ⅴ级28例;动脉瘤大小2~29 cm;致密栓塞170例、部分栓塞72例;动脉瘤破裂11例,术中血栓形成20例,器械所致不良事件12例;短期死亡率4.94%,0~2分76.45%;随访时间1个月~3年,随访时间≥5个月者288例,其中稳定212例,随访时间≥12个月者241例,预后不佳15例,死亡6例;预后不佳与死亡患者Hunt-Hess等级、瘤体大小与预后较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治疗适用于各年龄段、绝大多数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短期预后、长远预后均较好,死亡患者多为病情较重、出现破裂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介入治疗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外伤性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62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乔红 毛胜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3期41-42,共2页
目的分析外伤性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病理特点,评价治疗效果,探讨处置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外伤性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预后并分析末次随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率0.00%;分期手术52例,主要术... 目的分析外伤性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病理特点,评价治疗效果,探讨处置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外伤性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预后并分析末次随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率0.00%;分期手术52例,主要术式骨水泥成形术、骨瓣取下整复术、钛网与自体颅骨修补术,早期修补1期手术后2 d至3个月38例,平均(2.4±1.0)个月;均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5.9±2.1)个月,末次随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0~28分,平均(8.2±5.5)分,单因素分析,终末次随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初次手术时间至受伤时间、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闭合性损伤、合并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一次手术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归元分析,结果显示初次手术时间至受伤时间≥24 h、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1分、合并伤成为末次随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影响因子(P〈0.05)[1]。结论外伤性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病情可轻、可重,治疗应控制严重合并伤,对于病情较重者采用分期手术,先行清创、骨瓣摘除术、异物清除术,后行颅骨缺损修复术,对于病情相对较轻者,可一期完成摘除、修复术;对于有严重合并创伤者,也不应在一期手术时放弃颅骨骨折处理,可先行清创、碎骨片清理、血肿清除,有助于降低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颅骨骨折 粉碎性骨折 凹陷性骨折
下载PDF
开放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异物的临床处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乔红 毛胜 《中外医疗》 2015年第9期53-54,共2页
目的分析开放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异物临床特征,总结临床处理经验。方法调取23例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颅内异物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一期急救:初步清创、控制合并伤与高致死性创伤;二期深度清创;三期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导航技术摘... 目的分析开放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异物临床特征,总结临床处理经验。方法调取23例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颅内异物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一期急救:初步清创、控制合并伤与高致死性创伤;二期深度清创;三期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导航技术摘除深处异物。结果一期急救均安排手术治疗,8 h内清创16例,死亡1例;22例行二期清创,21例大块残留者成功摘除深部异物,1例颅内异物细小、多发未摘除,死亡2例;19例患者存活,恢复良好8例,中残疾8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1例;一期急救落实时间≤8 h者预后不佳1例、>8 h者预后不佳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死亡3例。结论及时急救、分期处理是挽救开放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异物患者生命的关键;鉴别与发现、及时处置颅内血肿、感染等并发症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颅脑外伤 颅内意外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高血糖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敏 雷三喜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19期61-62,共2页
目的对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高血糖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7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5例,对参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注入小... 目的对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高血糖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7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5例,对参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注入小剂量的胰岛素;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胰岛素泵的持续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尿酮体以及血酮体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恢复时间略快于参照组,但相差并不大,故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胰岛素每日的总用量明显小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明显小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胰岛素泵,不仅能够促进患者尿酮体、血酮体以及血糖快速的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且胰岛素整体的用量是比较少的,有效减少了低血糖的出现次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操作起来也是非常灵活方便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给药方式 高血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
下载PDF
尼莫通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15
作者 兰巍 张彬 +1 位作者 孙伟 李虹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2-42,47,共2页
目的:研究尼莫通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TSAH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尼莫通治疗组,通过观察颅内压(ICP)变化、1周清醒率和疗效评定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研究。结论:尼莫通能巩固、加... 目的:研究尼莫通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TSAH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尼莫通治疗组,通过观察颅内压(ICP)变化、1周清醒率和疗效评定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研究。结论:尼莫通能巩固、加强脱水剂的降低高颅内压作用,提高TSAH患者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通 外伤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黄芪乌梅汤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敏 雷三喜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20期61-62,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黄芪乌梅汤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具体的选择时间为2016年11月—2018年1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普通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对普通组的患者采取一般常... 目的研究探讨黄芪乌梅汤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具体的选择时间为2016年11月—2018年1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普通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对普通组的患者采取一般常规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的患者服用黄芪乌梅汤,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然后对治疗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治疗过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36例);普通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50%(29例),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9.81±1.53)mmol/L与普通组(9.62±1.47)mmol/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过后,实验组的空腹血糖状态(7.21±1.35)mmol/L明显优于普通组(8.17±1.47)mmol/L,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不能只采用常规的西医进行治疗,适当口服黄芪乌梅汤,能够呈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血糖的控制更加有利,从而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的心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气阴两虚 临床疗效 黄芪乌梅汤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尿管留置时间观察 被引量:19
17
作者 梁聪美 解乔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5期294-295,共2页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导尿管插入术 留置时间
下载PDF
重型脑外伤后失语病人的语言训练 被引量:6
18
作者 解乔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6期377-378,共2页
关键词 脑损伤 失语 语言疗法 心理疏导 基础训练法 刺激训练法
下载PDF
尼莫地平辅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敏 颜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31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辅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辅助治疗,比较2...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辅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辅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肿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肿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辅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较好,可降低血肿量,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尼莫地平 钙离子拮抗剂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27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毛胜 袁乔红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7年第1期56-58,14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存在哪些相关的危险因素易导致消化道出血(GH)。方法根据严格的诊断标准筛选出271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合并GH,把患者分为两组;同时对两组患者7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观察,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单因素分...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存在哪些相关的危险因素易导致消化道出血(GH)。方法根据严格的诊断标准筛选出271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合并GH,把患者分为两组;同时对两组患者7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观察,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讨7个因素中哪些是导致急性脑出血患者易并发GH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出血部位、脑出血原因、脑出血量和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是急性脑出血易并发GH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出血部位、GCS评分是急性脑出血并发G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出血原因、出血量、出血部位、GCS评分,是判断其并发GH可能性的重要因素。对于出血量较大,部位靠近丘脑、脑干等边缘系统者,GCS评分较低者应积极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预防GH的发生,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消化道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