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叶玉美 魏德琼 +1 位作者 涂育发 江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弓形虫病 流行病学 调查 云南
下载PDF
云南省鼠疫疫源地鼠疫菌质粒DNA种类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董兴齐 彭何碧 +2 位作者 叶枫 黄坚华 俞东征 《地方病通报》 1994年第4期58-63,共6页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查了分离自云南省的828株鼠疫菌质粒DNA特征。结果表明,云南鼠疫菌可观察到分子量为3.93、6.05、22.97、35.65、45.35、64.82、74.59、111.36和129.55M...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查了分离自云南省的828株鼠疫菌质粒DNA特征。结果表明,云南鼠疫菌可观察到分子量为3.93、6.05、22.97、35.65、45.35、64.82、74.59、111.36和129.55Mdal九种质粒,按质粒组成可划分为Ⅰ~Ⅹ种质粒图谱。被检菌株中,99.15%具有6.05、45.35和64.82Mdal三种规范化质粒,还发现21.62%、4.59%、1.45%和3.5%的菌株分别尚存3.93、22.97、35.65和111.36Mdal质粒,这些质粒有特定的分布区域,具有重要的分子流行病学意义。根据质粒图谱,可将我省鼠疫现有疫区初步划分成滇西北山地、保山盆地、大盈江、陇川江、南定河、澜沧江下游和红河元江段流域七大相对独立的疫源区。本研究的结果结合既往流行病学资料,似可说明:①质粒组成可作为云南省鼠疫疫源地中疫源地划分的重要指标;②云南家、野鼠两型疫源地菌株具有共同的遗传变异性;③近几年之间鼠疫有复燃也存在异地传播;④云南西南部存在鼠疫疫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菌 质粒图谱 流行病学 疫源地
下载PDF
云南省立克次体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海林 《地方病通报》 2001年第2期86-88,共3页
关键词 立克次体病 云南 流行病学 恙虫病 流行性斑疹伤寒
下载PDF
云南蜱媒病毒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侯宗柳 黄文丽 +5 位作者 自登云 张海林 施华芳 龚正达 米竹青 雷亚民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73-176,共4页
1988~1990年,我们采集了10地、州(县)1813份不明热病人及健康人血清,126份高黎贡山鼠类和山羊血清,以及13种鸟类和恒河猴血清462份,采用微量血凝抑制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SPA组化法,检测森林脑炎、科萨努尔森林病,波瓦生、兰加特和新... 1988~1990年,我们采集了10地、州(县)1813份不明热病人及健康人血清,126份高黎贡山鼠类和山羊血清,以及13种鸟类和恒河猴血清462份,采用微量血凝抑制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SPA组化法,检测森林脑炎、科萨努尔森林病,波瓦生、兰加特和新疆出血热病毒抗体。结果发现,除蒙自县外,其它9地区人群中均有上述抗体。其中森林脑炎和科萨努尔森林病病毒抗体阳性率较高的地区集中在泸水,阳性率分别为30.55%和27.17%。从泸水高黎贡山捕获的鼠类和山羊血清也含较高的森林脑炎抗体(50%)。波瓦生抗体以丽江地区较高,为25.66%;新疆出血热抗体阳性率较高的是西双版纳,39.17%。另外,鸟类和恒河猴也不同程度地携带蜱媒病毒抗体,从抗体的分布可见,这些疾病呈地区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媒病毒抗体 蜱媒病毒病 血清学
下载PDF
云南省人间布氏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窦慧芬 杨幸 +5 位作者 魏德琼 白鹤鸣 江华 叶玉美 杨发莲 杨慧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50-52,共3页
于1990~1992年以RBPT初筛后用SAT进行复判的方法,对我省109个县(市)35722人进行布病血清学调查,检出阳性339人,感染率0.95%,患病97人,患病率0.27%。职业间感染率和患病率差异非常显著(... 于1990~1992年以RBPT初筛后用SAT进行复判的方法,对我省109个县(市)35722人进行布病血清学调查,检出阳性339人,感染率0.95%,患病97人,患病率0.27%。职业间感染率和患病率差异非常显著(P<0.005)。性别、年龄及从业年限间的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血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云南省宾川县流行性乙型脑炎爆发流行调查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行知 李兆祥 +7 位作者 袁庆虹 张海林 自登云 杨灿辉 李炎 李廷芬 李建英 段世荣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99-101,共3页
1991年宾川县乙脑爆发流行,病例以儿童居多,调查揭示流行区有蚊种6种,HI检测阳性率:人为46.67%,猪为78.68%,羊为47.67%,鸡为13.95%。从患者血液分离到病毒8株,蝙蝠4株,鹭鹰一株,家燕1株,... 1991年宾川县乙脑爆发流行,病例以儿童居多,调查揭示流行区有蚊种6种,HI检测阳性率:人为46.67%,猪为78.68%,羊为47.67%,鸡为13.95%。从患者血液分离到病毒8株,蝙蝠4株,鹭鹰一株,家燕1株,部份毒株经鉴定为乙脑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 调查 宾川县
下载PDF
云南省1991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叶玉美 窦慧芬 +4 位作者 魏德琼 白鹤呜 冮华 杨发莲 杨慧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45-245,共1页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危害较大。云南省布病防治工作起步较晚,疫情不清,为了解全省人间布病流行情况,1991年对全省14个地、州、市的76个县进行了布病重点职业人群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受...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危害较大。云南省布病防治工作起步较晚,疫情不清,为了解全省人间布病流行情况,1991年对全省14个地、州、市的76个县进行了布病重点职业人群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受检血清 血清采自云南省14个地、州、市的76个县的兽医、放牧、屠宰、饲养及制革和乳制品加工人员共16429人份。1.2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 操作方法和步骤按《布病防治手册》中规定进行,以血清凝集为诊断标准,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作为布病的初筛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 调查
下载PDF
云南省鼠疫流行与防治概况 被引量:7
8
作者 董兴齐 马永康 +1 位作者 李天源 梁云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1年第4期225-229,共5页
关键词 鼠疫 流行 防治 流行病学 地理分布 季节分布 云南
下载PDF
云南省南部及东南部鼠疫菌质粒图谱分析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叶枫 李俊勇 尹家祥 《中国地方病防治》 1999年第1期9-10,共2页
用0.7%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查了自1996年以来云南南部及东南部所分离的41株鼠疫菌质粒DNA,结果表明来自石屏、文山、砚山、建水、个旧、禄春、开远7个县(市)的菌株质粒图谱同来自澜沧江下游的澜沧、临沧、勐海、景洪及元江流域的思茅地区... 用0.7%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查了自1996年以来云南南部及东南部所分离的41株鼠疫菌质粒DNA,结果表明来自石屏、文山、砚山、建水、个旧、禄春、开远7个县(市)的菌株质粒图谱同来自澜沧江下游的澜沧、临沧、勐海、景洪及元江流域的思茅地区的菌株一样,其中石屏分离4株缺失6Mdal质粒带型,但出现—分子量约12Mdal的清晰带型,用Pla基因作为引物,做PCR分析结果为阳性,推测可能为6Mdal质粒的二聚体。结合流行病学分析认为滇南、滇东南部分地区可能同属一片鼠疫自然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菌 质粒图谱 鼠疫 自然疫源地
下载PDF
云南省盈江县人间鼠疫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坚华 张希昆 +7 位作者 杨登熙 罗■松 刘喜兴 董兴齐 吉永丽 杨增元 熊孟韬 吴明寿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63-364,共2页
盈江县地处云南省西南边境,位于东经97°24′16″~25°20′10″之间。全县总面积4311km^2,辖19个乡(镇、场),全县总人口227176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3℃,降雨量年平均1464mm。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云南省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65
11
作者 张海林 自登云 龚正达 《地方病通报》 1999年第3期50-54,共5页
本文对以往云南省登革热病原学、血清学和蚊媒调查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从采自河口市的29批雌性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中分离到登革4型病毒1株。从采自西双版纳地区(景洪、勐腊、勐海)的72批2726只雌... 本文对以往云南省登革热病原学、血清学和蚊媒调查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从采自河口市的29批雌性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中分离到登革4型病毒1株。从采自西双版纳地区(景洪、勐腊、勐海)的72批2726只雌性白纹伊蚊中分离到登革病毒4株,其中4型3株,3型1株。批阳性率5.6%,现场感染比为1∶682。本省24个县、市人血清中登革CF抗体阳性率为10.91%(185/1696),15个县、市人血清中登革HI抗体阳性率为15.01%(299/1992)。抗体阳性率以西南边境热带地区的河口等地为高,中部和北部地区的阳性率较低或查不到登革抗体。经血清学试验证实,河口和西双版纳发热患者中存在有登革热病例。本省西南部动物血清中登革HI抗体阳性率:恒河猴为22.55%(46/204),猪为9.14%(18/197),棕果蝙蝠为3.92%(2/51),猎狗为15.45%(51/330),鸟类为5.51%(14/254)。4型是当地人和动物中登革热主要抗体,与病毒分离结果相符。白纹伊蚊在云南主要分布于西南部边境热带地区,为优势蚊种。该蚊白天活动,并有多次吸血的特性。分析认为,云南存在登革热病毒的自然循环,并发生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流行病学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鼠疫菌某些生物学特性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兴齐 彭何碧 +1 位作者 叶枫 黄坚华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5年第1期40-45,共6页
报告了分离自云南省的鼠疫菌质粒DNA种类、毒力、毒力因子和生化特性。结合地理分布将其划分为剑川山区和滇西、南部平坝居民区两种生物型,其中后者还可分为A、B两个亚型,各生物型有其特定的分布区城。本文还证实鼠疫菌6、45... 报告了分离自云南省的鼠疫菌质粒DNA种类、毒力、毒力因子和生化特性。结合地理分布将其划分为剑川山区和滇西、南部平坝居民区两种生物型,其中后者还可分为A、B两个亚型,各生物型有其特定的分布区城。本文还证实鼠疫菌6、45和65MD质粒与毒力相关,并介导着Pst、Vwa和Fra的产生,但质粒与本研究所检测的13种生化特性无关。通过质粒分析,从分子水平证实滇西南及滇南存在着黄胸鼠鼠疫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菌 生物学特性 质粒DNA 生物型 疫源地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人间鼠疫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控制措施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兴齐 马永康 +1 位作者 黄坚华 张希昆 《地方病通报》 2000年第4期23-27,共5页
从 198 6~ 1998年 ,云南省有 46县、市发生动物鼠疫流行 ,其中 2 2县、市发生 49起人间鼠疫流行 ,确诊鼠疫患者2 73例 ,死亡 2例。主要传染源为黄胸鼠 ,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 ,传播途径为鼠→蚤→人。人间病例全年均可发生 ,流行季节为 7... 从 198 6~ 1998年 ,云南省有 46县、市发生动物鼠疫流行 ,其中 2 2县、市发生 49起人间鼠疫流行 ,确诊鼠疫患者2 73例 ,死亡 2例。主要传染源为黄胸鼠 ,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 ,传播途径为鼠→蚤→人。人间病例全年均可发生 ,流行季节为 7~ 11月 ,高峰期为 9月。流行多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县城及农村集镇 ,病例多呈散发 ,偶有小范围爆发 ,具有连续性、间断性和突发性特点。确诊的全部患者均为腺型 ,其中 3例继发败血型鼠疫。腺肿部位多见于下肢 (6 3.4% )。在 2 73例病人中 ,30例 (11.0 % )患者分离到鼠疫菌 ,2 41例 (88.3% )为血清学诊断 ,2例为临床诊断。分析认为加强鼠疫监测 ,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处理动物疫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控制措施 云南
下载PDF
云南省辛德毕斯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静林 黄文丽 张海林 《地方病通报》 2000年第4期39-42,共4页
采用血凝抑制试验 (HI)检测了 1998年采集的云南省 31个县市 1847份健康人血清中的辛德毕斯 (Sindbis)病毒抗体 ,阳性 35 6份 ,总阳性率为 19.2 7% ;其中健康人阳性率为 2 0 .71% (334 / 16 13) ,儿童阳性率为 1.33% (2 / 15 0 ) ,放牧... 采用血凝抑制试验 (HI)检测了 1998年采集的云南省 31个县市 1847份健康人血清中的辛德毕斯 (Sindbis)病毒抗体 ,阳性 35 6份 ,总阳性率为 19.2 7% ;其中健康人阳性率为 2 0 .71% (334 / 16 13) ,儿童阳性率为 1.33% (2 / 15 0 ) ,放牧人员阳性率为 49.0 3% (76 / 15 5 ) ,士兵阳性率为 2 .38% ,发热病人阳性率为 13.33% (2 0 / 15 0 ) ;不同县市抗体阳性率之间有显著差异 ,以滇西南及金沙江河谷地带较其它地区高 ,抗体阳性率与海拨、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德毕斯病毒 血清流行病学 云南
下载PDF
1998年云南省鼠疫流行动态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何碧 张希昆 何晋侯 《地方病通报》 1999年第2期23-24,共2页
:1998年1月以来,云南省家鼠鼠疫流行态势十分严峻。1~10月动物鼠疫流行从未间断,疫区范围仍在不断扩展,疫情先后波及7个地(州)20个县(市)44个乡镇,确诊鼠疫患者11例,均为腺型鼠疫。截止10月底共分离出鼠疫... :1998年1月以来,云南省家鼠鼠疫流行态势十分严峻。1~10月动物鼠疫流行从未间断,疫区范围仍在不断扩展,疫情先后波及7个地(州)20个县(市)44个乡镇,确诊鼠疫患者11例,均为腺型鼠疫。截止10月底共分离出鼠疫菌250株,其中鼠192株、蚤57株、人1株;血清学检验查出鼠疫血凝阳性27份,其中人11份、黄胸鼠6份、褐家鼠5份、狗5份;鼠疫反相血凝阳性76份,均为自毙黄胸鼠。在20个发生动物鼠疫流行县(市)中,16个县分离到鼠疫菌,动物鼠疫波及人间病例4个县,血清学阳性4个县。疫情发生后,对疫区迅速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病学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新平县平掌乡人间鼠疫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云 林桂兰 +3 位作者 李万林 张德铨 陈良 朱林 《中国地方病防治》 1997年第1期44-45,共2页
新平县位于云南中部偏西南,东与峨山毗邻,东南同石屏、元江接壤,西南与墨江相连,西与镇沅为邻,北面隔墨汁江与双柏相望。面积4223km^2,人口25.2万,辖12个乡镇。系哀牢山山脉南段,海拔422~3137m,年平均气温17℃,平均降雨量947mm。历史... 新平县位于云南中部偏西南,东与峨山毗邻,东南同石屏、元江接壤,西南与墨江相连,西与镇沅为邻,北面隔墨汁江与双柏相望。面积4223km^2,人口25.2万,辖12个乡镇。系哀牢山山脉南段,海拔422~3137m,年平均气温17℃,平均降雨量947mm。历史上曾有鼠疫流行,属历史疫区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病学 疾病调查 人间
下载PDF
云南省90年代人间鼠疫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兴齐 赵永龄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1993年第S1期14-16,共3页
云南省是古老的鼠疫地方病区,早在1772年鹤庆县志即有家鼠引起的人类鼠疫流行的记载,迄1955年此起彼伏,从未间断。1956年后全省人间鼠疫的流行终被控制,鼠间鼠疫也趋静止。然而间歇26年后家鼠鼠疫在我省西部再次复燃。1986~1992的七年... 云南省是古老的鼠疫地方病区,早在1772年鹤庆县志即有家鼠引起的人类鼠疫流行的记载,迄1955年此起彼伏,从未间断。1956年后全省人间鼠疫的流行终被控制,鼠间鼠疫也趋静止。然而间歇26年后家鼠鼠疫在我省西部再次复燃。1986~1992的七年间,先后引起14起人间鼠疫,为探讨其基本规律,现将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如下。一、发生年代及地区:1986~1992年先后在盈江、陇川、耿马、勐海、元江和临沧六县发生14起人间鼠疫,确诊患者112例,死亡2例,隐性感染者35人(含RIP阳性17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鼠疫 鼠疫监测 隐性感染者 确诊患者 动物鼠疫 陇川县 耿马 鼠疫菌 黄胸鼠 鹤庆县
下载PDF
人蚤在云南省动物和人间鼠疫流行病学方面的媒介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何碧 李天源 +4 位作者 黄坚华 李强 杨珊 陈传良 张连云 《地方病通报》 1999年第4期28-29,共2页
1998年8月,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云南省思茅市云仙乡动物鼠疫病的流行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蚤在自然条件下感染鼠疫并从其体内分离到鼠疫菌株,这在云南省尚属首次。本文讨论了人蚤在云南省鼠疫流行病学方面的实际... 1998年8月,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云南省思茅市云仙乡动物鼠疫病的流行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蚤在自然条件下感染鼠疫并从其体内分离到鼠疫菌株,这在云南省尚属首次。本文讨论了人蚤在云南省鼠疫流行病学方面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人蚤 流行病学 云南
下载PDF
云南省勐海县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熊孟韬 林桂兰 +5 位作者 段兴德 孔广成 丁保昌 许云桥 周保祥 李应生 《地方病通报》 1993年第2期71-73,共3页
1992年1~2月,云南省勐海县象山镇居民区连续发生自毙鼠。从送检的自毙黄胸鼠体内检出鼠疫菌11株,反向间接血凝试验阳性15份,滴度1:40960~1:2621440^(++)。经间接血凝试验检出患者一例,滴度1:80^(++)。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病学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个旧市鼠疫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丽云 马永康 +7 位作者 熊孟韬 杨智明 覃少莹 王伟 张象瑜 蒋远萍 倪文玲 吴新平 《地方病通报》 1998年第2期40-42,共3页
1996年7~12月,云南省个旧市发生了鼠疫流行。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证实腺鼠疫患者5人;并从黄胸鼠体分离到鼠疫菌5株,查出反相血凝阳性6份。对所获3株鼠疫菌做了质粒图谱分析,除携有65、45和6... 1996年7~12月,云南省个旧市发生了鼠疫流行。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证实腺鼠疫患者5人;并从黄胸鼠体分离到鼠疫菌5株,查出反相血凝阳性6份。对所获3株鼠疫菌做了质粒图谱分析,除携有65、45和6MD三种质粒外,还有分子量约4MD的质粒。调查认为:此次鼠疫流行为我省北纬25°以南的历史家鼠(黄胸鼠)鼠疫疫源地在静息85年后的地区性复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病学 个旧市.云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