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肿瘤防治事业的进展
1
作者 周克敏 梁明达 《云南医药》 CAS 1989年第T00期15-17,共3页
新中国成立至今,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地增长,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云南省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染病、寄生虫病逐渐减少,而恶性肿瘤在死因中的构成比则逐渐增加,少数城市已跃升死因的第三、二,甚至第... 新中国成立至今,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地增长,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云南省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染病、寄生虫病逐渐减少,而恶性肿瘤在死因中的构成比则逐渐增加,少数城市已跃升死因的第三、二,甚至第一位,成为威胁云南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党和政府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防治
全文增补中
癌相关性炎症因子IL-6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萍 刘馨 +1 位作者 刘洪璐 王熙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9期3174-3177,共4页
慢性炎症在肿瘤形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癌相关炎症因子白介素6在恶性肿瘤微环境中高表达,能增加肿瘤的侵袭能力、促进肿瘤远处转移及血管生成、参与肿瘤耐药性的形成等,深入研究IL-6作用于恶性肿瘤的机制,揭示微环境与实体肿瘤相... 慢性炎症在肿瘤形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癌相关炎症因子白介素6在恶性肿瘤微环境中高表达,能增加肿瘤的侵袭能力、促进肿瘤远处转移及血管生成、参与肿瘤耐药性的形成等,深入研究IL-6作用于恶性肿瘤的机制,揭示微环境与实体肿瘤相互联系的分子基础,为靶向肿瘤微环境中癌相关性炎症因子IL-6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相关炎症 白介素6 微环境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肿瘤化疗辅助中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3
作者 柏茂树 伍治平 王熙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597-601,共5页
中药可通过改善免疫功能、保护造血功能、协同增效、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起到化疗辅助作用,但其确切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辅助药物 中药
下载PDF
药用真菌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申静 房娟 +1 位作者 伍治平 王熙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172-176,共5页
药用真菌在抗肿瘤、免疫调节等方面作用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小,然而,药用真菌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及作用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药用真菌 抗肿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成CIK细胞及其抗肿瘤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永春 王熙才 +2 位作者 苏晓三 金丛国 伍治平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探索建立CIK细胞的原代培养方 法并阐明其生物学特性,为该细胞在肿瘤生物过 继免疫治疗中的运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加入 4种细胞因子(IFN γ、IL 2、IL 1及OKT3)将脐带 血单个核细胞(CBMNCs)诱导成CIK细胞;利用 ... 目的:探索建立CIK细胞的原代培养方 法并阐明其生物学特性,为该细胞在肿瘤生物过 继免疫治疗中的运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加入 4种细胞因子(IFN γ、IL 2、IL 1及OKT3)将脐带 血单个核细胞(CBMNCs)诱导成CIK细胞;利用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细胞增殖情况及细胞 周期的分布;利用改良的MTT法测定效应细胞 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四种细胞因子的联合 运用,可诱导出大量的CIK细胞,其相对百分率 增长了163倍(从0.14%到22%),增殖高峰位 于第10~12天,针对K562、Hela和YTMLC肿瘤 细胞株,CIK细胞在效靶比为64∶1时的杀伤活 性分别为78.57±3.48、77.7±1.90和81.2± 1.51,在32∶1时分别为62.00±2.31、60.83± 2.80和64.07±2.87,在16∶1时分别为51.43± 2.51、52.87±2.91和54.10±3.11,均显著高于 LAK细胞及CBMNCs,P=0.001;而在效靶比为 8∶1(25.10±2.66、21.4±1.55和28.77±3.56) 及4∶1(17.10±2.10、11.93±1.86和9.49±2.92) 时与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结 论:1)脐带血可作为诱导CIK细胞的重要来源 2)联合运用细胞因子能诱导出大量的CIK细胞 其增殖高峰位于培养的第12天,适宜在此期进 行临床运用;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细胞 免疫疗法 过继 单核细胞 肿瘤/免疫学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周映伽 沈红梅 黄杰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4年第5期452-455,共4页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与恶性肿瘤存在密切的关系,其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对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综述如下。1EGF的生物学作用EGF是在60年代初由Levi—Montalcini等在纯化...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与恶性肿瘤存在密切的关系,其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对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综述如下。1EGF的生物学作用EGF是在60年代初由Levi—Montalcini等在纯化小鼠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时发现的,是一组可促进新生小鼠提早开眼、长牙且对热稳定的含有53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多肽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恶性肿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外泌体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与肿瘤细胞交互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萍 王熙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31-1435,共5页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在肿瘤微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不仅能影响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还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远处转移。CAF通过物理吸引作用促进癌细胞转移、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影响肿瘤细胞的代谢...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在肿瘤微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不仅能影响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还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远处转移。CAF通过物理吸引作用促进癌细胞转移、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影响肿瘤细胞的代谢,从而促进恶性侵袭。外泌体在微环境中能够从供体细胞向受体细胞传递分子和遗传物质,是分子在细胞间转移的载体,在CAF与恶性肿瘤细胞沟通中发挥重要作用。CAF分泌外泌体促进肿瘤的发展,肿瘤细胞源性外泌体能激活CAF。外泌体具有作为靶向药物递送载体的潜在作用,外泌体作为生物特异性标志物也可用于癌症的早期检测、诊断和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肿瘤细胞
原文传递
CIAPIN1基因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静 沈丽达 《医学综述》 2011年第4期492-495,共4页
CIAPIN1是新近被证实与凋亡相关的分子,在胚胎及成人组织内有广泛的分布,但在不同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CIAPIN1的阳性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基因转染技术,CIAPIN1能使自身呈低表达的肿瘤细胞发生凋亡;通过siRNA技术,CIAPIN1可使自... CIAPIN1是新近被证实与凋亡相关的分子,在胚胎及成人组织内有广泛的分布,但在不同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CIAPIN1的阳性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基因转染技术,CIAPIN1能使自身呈低表达的肿瘤细胞发生凋亡;通过siRNA技术,CIAPIN1可使自身呈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增殖受抑制。体外实验研究发现,CIAPIN1通过上调多药耐药基因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参与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APIN1 基因 多药耐药
下载PDF
4-乙氧基-2-羟基-6-甲基苯甲酸体外抗肿瘤作用及与顺铂联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子睿 贺小琼 +3 位作者 姚乾 王静 贺云发 胡松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4-8,共5页
目的研究4-乙氧基-2-羟基-6-甲基苯甲酸(以下简称D6B2)对多株人体肿瘤细胞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发现敏感的肿瘤细胞株,观察该化合物与临床抗癌药物是否具有体外联合抗肿瘤作用,以及作用形式和强度.方法采用体外抗... 目的研究4-乙氧基-2-羟基-6-甲基苯甲酸(以下简称D6B2)对多株人体肿瘤细胞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发现敏感的肿瘤细胞株,观察该化合物与临床抗癌药物是否具有体外联合抗肿瘤作用,以及作用形式和强度.方法采用体外抗肿瘤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D6B2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人肝癌细胞株Hep G2、人子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和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体外抑制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进一步观察该化合物对HeLa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的时间-效应关系,以及其与顺铂是否具有联合抗肿瘤作用.结果 D6B2在浓度为25μM、50μM、100μM、150μM、200μM时对CNE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4.94%、42.11%、65.74%、70.22%、73.11%,IC50为66.9μM;对Hep G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3.15%、54.56%、62.95%、70.14%、75.18%,IC50为60.98μM;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1.34%、60.76%、78.43%、85.78%、90.75%,IC50为40.7μM;对QBC939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5.97%、12.05%、28.44%、35.28%、51.31%,IC50为197.07μM;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8.20%、35.48%、46.76%、58.44%、57.32%,IC50为120.06μM.D6B2对HeLa细胞的24 h抑制率分别为7.96%、9.56%、10.98%、14.00%、17.33%,48 h抑制率分别为10.62%、25.96%、47.63%、48.24%、49.03%,72 h抑制率分别为18.08%、53.68%、85.55%、87.86%、82.07%.D6B2在25μM、50μM、100μM剂量下与10μM的DDP联合用药,3组的CDI值分别为0.039、0.019和0.014.结论 D6B2对CNE、Hep G2、HeLa、QBC939和K562细胞均有显著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人子宫颈癌细胞株HeLa对其最为敏感.D6B2对HeLa的体外抑制作用具有时间-效应关系.D6B2与临床抗癌药物顺铂具有显著的体外协同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乙氧基-2-羟基-6-甲基苯甲酸 抗肿瘤作用 联合抗肿瘤作用 顺铂 人鼻咽癌细胞 人肝癌细胞 人子宫颈癌细胞 人胆管癌细胞 人白血病细胞
下载PDF
血小板第四因子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华 任宏轩 伍治平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9期2948-2950,共3页
血小板因子4是由活化的血小板α颗粒分泌的趋化因子,属于CXC4家族,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活性,属于内源性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其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如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介导的血管内... 血小板因子4是由活化的血小板α颗粒分泌的趋化因子,属于CXC4家族,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活性,属于内源性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其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如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介导的血管内皮的增殖;削弱p21的下调,抑制内皮细胞分裂、增殖;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防止新生血管向周围组织的蔓延等,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因子4 肿瘤血管生成 抗血管生成
下载PDF
康赛德止痛汤体外杀伤肿瘤细胞实验研究
11
作者 董坚 张晓冬 +4 位作者 郭晓红 郭玲 徐葵 宋岚曦 蒋家雄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1996年第4期38-40,共3页
本文研究了康赛德止痛汤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对KB细胞及HT—29细胞有一定杀伤作用。
关键词 康赛德止痛汤 肿瘤 杀伤 KB细胞 HT-29细胞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和体外成骨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刘劲松 曾才铭 +2 位作者 王宏邦 李世和 贾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37-241,共5页
为研究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成骨能力,将家兔骨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其中的造血细胞成分在一周内死亡或随换液而被清除。传代后改用含10-8mol/L地塞米松和10mmol/Lβ-甘油磷酸钠的条件培养液,经活体相差... 为研究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成骨能力,将家兔骨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其中的造血细胞成分在一周内死亡或随换液而被清除。传代后改用含10-8mol/L地塞米松和10mmol/Lβ-甘油磷酸钠的条件培养液,经活体相差显微观察、四环素荧光标记、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X线能谱等方法进行观测。结果显示,传代细胞培养15天融合成单层后分泌活动增强,培养20天后细胞形成多层结构,并聚集成多个散在的不透光结节。这些细胞的ALP染色呈强阳性,结节的四环素荧光标记、钙盐染色均呈强阳性,X线能谱分析显示结节的主要组成元素为钙和磷。确认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具有与成骨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能在体外形成钙化的新骨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基质细胞 细胞培养 成骨作用
下载PDF
全身化疗和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CIK过继免疫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光强 黄云超 +8 位作者 叶联华 段林灿 周永春 杨凯云 马千里 雷玉洁 宋鑫 黄明 杨银山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000-1004,共5页
背景与目的中晚期肺癌治疗效果欠佳,CIK过继免疫疗法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辅助疗法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比较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全身化疗和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 背景与目的中晚期肺癌治疗效果欠佳,CIK过继免疫疗法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辅助疗法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比较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全身化疗和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2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随机分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全身化疗组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组,行2周期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CR+PR%)高于全身化疗组(66.67%,n=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1,P=0.03);骨髓抑制毒性和非骨髓抑制毒性发生率低于全身化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肿瘤进展率(PD%)高于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CIK组(χ2=4.287,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身化疗组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CIK组之间比较肿瘤进展率(PD%)无统计学差异(χ2=0.082,P=0.775)。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CIK过继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控制肺内原发灶方面疗效优于全身化疗;在控制和预防远处转移方面与全身化疗无差异,是一种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综合性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动脉灌注 CIK细胞 化疗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建波 肖砚斌 +6 位作者 宣靖 袁涛 张晋煜 李文忠 曾才铭 彭敏 蒋永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 探讨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 方法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5月 ,根据肢体骨肿瘤切除后造成骨缺损的部位及大小形状 ,选择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制备成与之大体匹配的骨半关节、骨干段或骨条、骨粒修复骨缺损 ... 目的 探讨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 方法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5月 ,根据肢体骨肿瘤切除后造成骨缺损的部位及大小形状 ,选择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制备成与之大体匹配的骨半关节、骨干段或骨条、骨粒修复骨缺损 ,辅以交锁髓内钉或加压钢板螺钉行坚强内固定。 结果 本组 2 2例 ,术后随访 3~ 4 2个月 ,无瘤存活 2 0例 ,死亡 2例。其中 1例行半膝关节移植者出现排异反应 ,伤口不愈合 ,经皮瓣修复仍不愈合而截肢 ;其余 2 1例患者摄 X线片和 /或 99m Tc SPECT检查提示均有不等量骨痂生成和 /或核素浓集 ,提示有骨愈合。患肢术后功能恢复以Markin骨移植结果评定标准评定 ,优良率达 81.8%。 结论 应用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是一种理想有效的修复方法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缺损 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金E体外抗癌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孟凡虹 包群 高倬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5-266,282,共3页
金E体外抗癌作用的初步研究孟凡虹,包群,高倬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研究所(昆明·650031)金E是新近从金荞麦根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鞣质(单宁)类化合物,总单宁含量为67.49%。主要由(一)一... 金E体外抗癌作用的初步研究孟凡虹,包群,高倬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研究所(昆明·650031)金E是新近从金荞麦根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鞣质(单宁)类化合物,总单宁含量为67.49%。主要由(一)一表儿茶素及其二聚体组成[1]。经体外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E 抗肿瘤作用 体外 金荞麦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科研实践中的普遍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永春 王熙才 +2 位作者 陈艳 刘馨 黄云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3-124,160,共3页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学研究生对科研实践的重视及提高科研基本素质,从科研意识、生物安全及实验道德等方面浅析了医学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科研实践 实验室
下载PDF
中药抗肺癌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房娟 柏茂树 +2 位作者 申静 伍治平 王熙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2120-2122,共3页
中药抗肺癌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中药直接杀伤肺癌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凋亡,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等实验研究作了综述。
关键词 中药 肺癌 实验研究 分子机制 综述
下载PDF
miR-370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兰敏 陈艳 王熙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1-296,共6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目前肿瘤相关研究的热点,人类基因组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基因受miRNAs调控。miR-370参与调节脂类代谢和肿瘤的发生、发展、耐药和转移,并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目前肿瘤相关研究的热点,人类基因组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基因受miRNAs调控。miR-370参与调节脂类代谢和肿瘤的发生、发展、耐药和转移,并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370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近年来也有研究认为脂类代谢异常是肿瘤形成的原因之一。本文就miR-370在肿瘤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和耐药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miR-370 脂类代谢
原文传递
化疗药物对头颈癌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流 赵德萍 +4 位作者 谢春 陆信 李坚 漆雪梅 陈锡玲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 在化疗前进行肿瘤药敏试验 ,以提高疗效。方法 用 MTT法对 3 2例头颈癌患者术后的肿瘤标本进行体外细胞培养 ,用 8种抗癌药进行敏感性试验 ,选用 2~ 3种敏感药物应用于同一患者进行化疗。结果  3 2例患者治疗有效 ,未出现明显... 目的 在化疗前进行肿瘤药敏试验 ,以提高疗效。方法 用 MTT法对 3 2例头颈癌患者术后的肿瘤标本进行体外细胞培养 ,用 8种抗癌药进行敏感性试验 ,选用 2~ 3种敏感药物应用于同一患者进行化疗。结果  3 2例患者治疗有效 ,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均存活 3年以上。结论 在化疗前进行药敏试验 ,选择高效药物用于同一患者 ,对于提高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增加生存率 ,减少毒副作用的产生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癌 药敏试验 化疗 治疗
下载PDF
伊班膦酸钠并化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体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祚璋 许建波 +6 位作者 袁涛 谢琳 李少莹 詹辉 郝芳 金从国 张晋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3期3234-3235,共2页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并化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体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8例有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按治疗意愿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化疗间歇期使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对照组为单纯化疗。化疗...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并化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体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8例有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按治疗意愿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化疗间歇期使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对照组为单纯化疗。化疗2疗程后观察生活质量的变化,骨痛评分的变化,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钙离子(Ca2+)水平的变化,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为345±152,对照组为242±13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74,P<0.05)。治疗组治疗后骨痛评分为6.4±2.2,对照组为12.3±1.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9.02,P<0.05)。血清ALP和Ca2+治疗后治疗组为(90±15)U/L,(1.00±0.05)mmol/L,对照组为(160±20)U/L,(1.06±0.04)mmol/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4.99,5.06)。肿瘤疗效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χ2=0.254,P>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是第3代双膦酸盐类药物,其治疗和预防恶性肿瘤骨转移有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的特点,可有效的缓解癌症患者疼痛,增强体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班膦酸钠 化疗 恶性肿瘤 骨转移 疼痛 体能 生活质量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