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雪灾害后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以云南省盐津县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绍辉 李靖 +3 位作者 马长乐 李世友 张志华 章皖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8020-8021,8026,共3页
介绍了云南省盐津县受冰雪灾害后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冰雪灾害 盐津县 林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云南省地生兰根内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
作者 吴峰婧琳 陈健鑫 +4 位作者 杨娅琳 姬靖捷 张东华 马焕成 伍建榕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55,68,共10页
为探究不同生长条件下地生兰根内微生物的分布情况,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生长条件下根内微生物群落差异,并对其进行潜在功能预测。结果表明,野生状态下地生兰根内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组培状态下,且野生地生兰根内微生... 为探究不同生长条件下地生兰根内微生物的分布情况,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生长条件下根内微生物群落差异,并对其进行潜在功能预测。结果表明,野生状态下地生兰根内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组培状态下,且野生地生兰根内微生物主要核心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组培状态下的核心菌群为变形菌门、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病毒类(Viruses noname)。此外,野生状态下和组培状态下兰科菌根真菌(orchid mycorrhiza fungi,OMF)的主要优势类群也存在显著差异。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组培状态下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野生状态下。通过对2种不同生长条件下根内微生物代谢功能进行预测,结果发现,野生状态下碳水化合物代谢(carbohydrate metabolism)、氨基酸代谢(amino acid metabolism)、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以及辅因子和维生素代谢(metabolism of cofactors and vitamins)等功能基因较为丰富。该研究结果为地生兰的保育、组培苗菌根化培育和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生兰 根内微生物 宏基因组 野生兰花 栽培兰花
下载PDF
云南省竹子害虫初报 被引量:6
3
作者 和秋菊 易传辉 +2 位作者 杨宇明 孙茂盛 王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478-6480,6812,共4页
自2000年开始,对云南省竹子害虫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1500余号。结合资料记载,认为云南省竹子害虫共计7目49科224种,绝大部分种类危害较小,仅竹舞蚜、居竹伪角蚜、竹缘蝽属、竹枝叶野螟、竹蠹螟、刚竹毒蛾和笋横锥大象危害较大,分布较广... 自2000年开始,对云南省竹子害虫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1500余号。结合资料记载,认为云南省竹子害虫共计7目49科224种,绝大部分种类危害较小,仅竹舞蚜、居竹伪角蚜、竹缘蝽属、竹枝叶野螟、竹蠹螟、刚竹毒蛾和笋横锥大象危害较大,分布较广,其中尤以竹蠹螟(Omphisasp.)、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和笋横锥大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危害严重。为促进云南省竹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建议对该省竹子病虫害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竹子 害虫
下载PDF
云南省文山市大型真菌多样性分析及资源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竺永金 潘启强 +6 位作者 陈健鑫 魏玉倩 胡亚萍 王乐 张颖 马焕成 伍建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97-2505,共9页
【目的】通过在文山市开展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以期发掘该地区的重要经济价值菌类和了解当地新特有资源状况。【方法】采用随机调查法结合样地调查法对该区域8乡2镇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为期2年的调查,标本的鉴定主要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鉴定... 【目的】通过在文山市开展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以期发掘该地区的重要经济价值菌类和了解当地新特有资源状况。【方法】采用随机调查法结合样地调查法对该区域8乡2镇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为期2年的调查,标本的鉴定主要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并通过传统的生物多样性统计方法对该地区内各样方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该地区大型真菌共有116种,隶属于2门,4纲,11目,30科,71属。其中10种大型真菌为中国特有种。根据大型真菌资源利用价值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发现的大型真菌中有食用菌19种,药用菌20种,毒菌3种,木腐菌55种,部分种类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物种累积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抽样充分。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丰富度指数(R)变化趋势为P10>P9>P8>P1>P7>P4>P5>P2>P6>P2>P3;优势度指数(D)变化趋势为P9>P1>P7>P8>P3>P10>P2>P3>P4>P5;物种多样性指数(H′)变化趋势为P9>P7>P1>P8>P10>P6>P3>P4>P2>P5;均匀度指数(E)变化趋势为P9>P1>P8>P7>P6>P3>P2>P10>P4>P5。【结论】对文山市内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的本底状况信息。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丰度较高。本研究为该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及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丰富了云南省大型真菌已知物种的数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大型真菌 资源评价 多样性分析 文山市
下载PDF
云南省绿春县胡椒病害及丛枝菌根真菌的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尼玛此姆 韩雨庭 +3 位作者 唐婕 黄若霞 马焕成 伍建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49,共6页
采集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骑马坝乡的胡椒种植地的胡椒根系及土壤样品,进行胡椒瘟病的调查,计算胡椒瘟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并利用湿筛沉淀法、植株根部染色等方法对所选样地的胡椒根际及根部周围的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密度、丰富度、多... 采集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骑马坝乡的胡椒种植地的胡椒根系及土壤样品,进行胡椒瘟病的调查,计算胡椒瘟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并利用湿筛沉淀法、植株根部染色等方法对所选样地的胡椒根际及根部周围的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密度、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菌根侵染率进行调查和计算。结果显示,当菌根侵染率最高(62.5%)时,孢子密度也最高,达到11.725个/g,胡椒瘟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分别为20%和9;当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最低为11%和2.475个/g时,胡椒瘟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80%和53.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密度、丰富度和菌根侵染率与胡椒瘟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即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丰富度及孢子密度越大,菌根侵染率越高,胡椒瘟病的发病率就越低,病情指数也就越小。由此可看出,胡椒根系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的存在能增强胡椒的抗病性,减少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AMF) 胡椒瘟病 真菌多样性 胡椒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从预防树冠火角度确定云南松的最低修枝高度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世友 杨清 +3 位作者 张凯 马爱丽 张桥蓉 刘会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3,共5页
为确定可以阻止云南松林地表火向树冠火转化的最低修枝高度,测定云南松针叶的着火点,在自行设计的燃烧床上对不同载量的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进行6次燃烧试验,通过分析可燃物地表火过程中燃烧区域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将燃烧区域垂直方... 为确定可以阻止云南松林地表火向树冠火转化的最低修枝高度,测定云南松针叶的着火点,在自行设计的燃烧床上对不同载量的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进行6次燃烧试验,通过分析可燃物地表火过程中燃烧区域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将燃烧区域垂直方向上最高温度等于着火点处的高度确定为云南松的最低安全修枝高度。经推算,可燃物载量为2.32 kg/m2、2.44 kg/m2、2.61 kg/m2、3.19 kg/m2、3.77 kg/m2、4.06 kg/m2时,云南松的最低安全修枝高度分别为0.83 m、1.14 m、1.21 m、1.51 m、1.62 m、1.8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着火点 可燃物载量 树冠火 修枝高度
下载PDF
云南干热河谷地区木棉科植物丛枝菌根真菌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伍建榕 汪洋 +4 位作者 赵春燕 陆青华 高柱 王芳 马焕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5-210,共6页
【目的】调查云南干热河谷地区木棉科植物根及根际周围的丛枝菌根真菌(AMF)分布状况,为筛选对干热河谷木棉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的AMF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湿筛沉淀法,从云南干热河谷的元阳、元江、东川、元谋、宾川和怒江6个地区... 【目的】调查云南干热河谷地区木棉科植物根及根际周围的丛枝菌根真菌(AMF)分布状况,为筛选对干热河谷木棉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的AMF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湿筛沉淀法,从云南干热河谷的元阳、元江、东川、元谋、宾川和怒江6个地区的木棉须根及其所带土壤中分离AMF孢子,在体视镜下观察记录孢子的颜色、大小、连孢菌丝的特征、孢子果形态等;在此基础上,用微吸管挑取孢子置于载玻片上,加浮载剂(蒸馏水、乳酸、乳酸甘油、Melzer’s试剂)在Nikon显微镜下观察,对孢子颜色、大小,孢壁颜色、类型、厚度等指标进行鉴定。【结果】从云南干热河谷6个地区的野生及人工栽培的木棉中,共分离鉴定出AMF 3属6种,分别为幼套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摩西球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何氏球囊霉Glomus hoi、缩球囊霉Funneliformis constrictum、苏格兰球囊霉Glomus caledonium和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AMF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和不同栽培环境下的分布规律不同,旱季较少,雨季较多;野生环境中多,人工栽培环境少。【结论】在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幼套球囊霉和摩西球囊霉较其他AMF出现频率更高,孢子数量较多,初步认为这2种是该区域木棉科植物丛枝菌根真菌的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科 丛枝菌根真菌 干热河谷
下载PDF
3种森林凋落物的阴燃特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世友 马爱丽 +3 位作者 王学飞 马瑞杰 张桥蓉 袁俊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3,78,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森林凋落物的阴燃特性,为科学地防控森林火灾提供理论依据,用自行设计的燃烧试验床对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藏柏Cupressustorulosa、黑荆Acacia mearnsii这3种年凋落物积累量大的树木的凋落物进行了阴燃试验,对... 为进一步了解森林凋落物的阴燃特性,为科学地防控森林火灾提供理论依据,用自行设计的燃烧试验床对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藏柏Cupressustorulosa、黑荆Acacia mearnsii这3种年凋落物积累量大的树木的凋落物进行了阴燃试验,对阴燃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进行了实时采集.通过分析凋落物的物理性质、可燃物床特性及阴燃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研究了3种凋落物阴燃的引燃特性、持火力和蔓延特性.结果表明:3种凋落物的阴燃特性差别较大,但都具有难以引燃、蔓延速度较慢、高温维持时间较长的特点,朽木具有保存火种作用.根据凋落物的阴燃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森林消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凋落物 阴燃 引燃特性 蔓延特性 持火力
下载PDF
6种针叶树活枝叶在森林防火戒严期的燃烧性比较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世友 张桥蓉 +3 位作者 马爱丽 袁俊杰 杨林 舒立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8-183,共6页
在森林防火戒严期内,用自行设计的燃烧试验装置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华山松Pinusarmandii Franch.,地盘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var. pygmaea(Hseh)Hseh,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藏柏Cupressus... 在森林防火戒严期内,用自行设计的燃烧试验装置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华山松Pinusarmandii Franch.,地盘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var. pygmaea(Hseh)Hseh,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藏柏Cupressus torulosaD.Don和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6种针叶树的活枝叶进行9次燃烧试验和无样品的对照试验。在测定和分析样品含水率、引燃时间、有焰燃烧时间、试验过程中烟气温度和质量损失变化等基础上,提出了燃烧性参数,即单位质量可燃物在有焰燃烧阶段相对于对照试验的烟气净积温与引燃时间之比。根据该参数计算6种针叶树9次燃烧试验的燃烧性参数,并根据9次试验燃烧性参数的平均值对6种针叶树的燃烧性进行了综合排序,即柳杉>藏柏>杉木>地盘松>华山松>云南松。研究结果还表明,6种针叶树的燃烧性在防火戒严期呈动态变化,并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树种 活枝叶 燃烧特征参数 森林防火戒严期
下载PDF
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不同季节觅食地选择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钊 周伟 +3 位作者 张仁功 谢以昌 黄庆文 文云燕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9-546,共8页
我们于2007年3-4月和10-11月在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Pavo muticus imperator)的分布区内,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调查了绿孔雀的觅食生境,测定了21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春季的觅食地利用样方距小路距离、乔木种类和藤本密度与对... 我们于2007年3-4月和10-11月在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Pavo muticus imperator)的分布区内,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调查了绿孔雀的觅食生境,测定了21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春季的觅食地利用样方距小路距离、乔木种类和藤本密度与对照样方存在显著差异,而秋季的则不显著。生态因子比较和逻辑斯谛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绿孔雀均选择落果多、接近水源、坡度小、乔木的盖度和胸径大的地区作为觅食地。乔木和草本盖度,距小路、居民点和林缘距离等是影响判别春、秋季觅食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概率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绿孔雀在研究区内的概率分布呈明显的斑块状,不同季节觅食活动位点均趋向于聚集分布,分布区存在分离,但有部分重叠。生态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对绿孔雀的影响大于安全和食物需求对它们自身的影响。隐蔽条件、食物和水源等关键性生态因子的配置和可获得性决定了绿孔雀的觅食地选择行为,它对觅食地利用的不均匀是由于可利用资源分布不均匀所致,而人为干扰压缩了可利用的适宜生境,降低了利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 觅食行为 栖息地选择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台湾相思树根瘤菌的抗逆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芳 沙桦欣 +3 位作者 马焕成 高瑾 张东华 伍建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8-93,共6页
为探明云南干热河谷台湾相思树根瘤菌的抗逆性,筛选优良的根瘤菌菌株,对分离自云南干热河谷台湾相思的32株根瘤菌进行了耐盐、耐高温和耐干旱的抗逆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2株根瘤菌中,对干旱适应性较强的菌株占21.9%,多数菌株对高... 为探明云南干热河谷台湾相思树根瘤菌的抗逆性,筛选优良的根瘤菌菌株,对分离自云南干热河谷台湾相思的32株根瘤菌进行了耐盐、耐高温和耐干旱的抗逆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2株根瘤菌中,对干旱适应性较强的菌株占21.9%,多数菌株对高温具有较强的耐受性,31.25%的菌株可以在45℃的高温下生长,表现出极强的抗热性;有78.13%的菌株可在0.5%的盐浓度下生长,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其中有31.25%的菌株耐盐浓度可达2%、3%甚至5%。SWF-01、SWF-02、SWF-06和SWF-19为抗干旱、抗高温和抗盐性能均较强的优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台湾相思 根瘤菌 抗逆性 云南
下载PDF
云南松林下腐朽树桩阴燃持火力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世友 马瑞杰 +1 位作者 马爱丽 张桥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477-15478,共2页
[目的]为科学地防控云南松林下森林火灾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下腐朽树桩进行了阴燃试验,采集了阴燃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通过分析树桩的物理性质、阴燃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和现象,从阴燃时间、最高温度、30... [目的]为科学地防控云南松林下森林火灾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下腐朽树桩进行了阴燃试验,采集了阴燃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通过分析树桩的物理性质、阴燃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和现象,从阴燃时间、最高温度、300℃以上高温维持时间3个方面研究了树桩阴燃的持火力。[结果]云南松林下树桩阴燃持火力强,具有保存火种作用。[结论]根据树桩的阴燃持火力提出了相应的森林消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树桩 阴燃 持火力
下载PDF
森林病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3
13
作者 伍建榕 刘丽 +3 位作者 韩长志 洪英娣 张东华 张俊忠 《教学研究》 2013年第1期105-107,共3页
为提高林业综合性人才培养水平,针对林业高等院校森林保护专业及林学专业《森林病理学》课程发展现状,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总结和探讨了《森林病理学》精品课程的... 为提高林业综合性人才培养水平,针对林业高等院校森林保护专业及林学专业《森林病理学》课程发展现状,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总结和探讨了《森林病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和建设过程。建设中应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加强教师团队质量;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模式不断改进,逐渐使课程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编写本课程相对应的教材,完善教材体系;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并进行教学实践,实现了课程教学的资源共享和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积极性;课程考核采取综合评定的方式并强化学习过程的重要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师队伍质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病理学 精品课程建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制度
下载PDF
昆明地区春季常见野生绿色草本植物及其在森林防火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世友 刘文胜 +3 位作者 刘亮 张桥蓉 马爱丽 马长乐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2期77-79,82,共4页
分析昆明地区森林火灾形势及生物防火必要性,提出了具有生物防火开发利用价值草本植物的辨识标准,调查和记录了昆明市郊区分属于18科的具有防火利用价值的40种春季常见野生绿色草本植物,并采用100℃烘干恒重法测定其含水率.初步分析这... 分析昆明地区森林火灾形势及生物防火必要性,提出了具有生物防火开发利用价值草本植物的辨识标准,调查和记录了昆明市郊区分属于18科的具有防火利用价值的40种春季常见野生绿色草本植物,并采用100℃烘干恒重法测定其含水率.初步分析这些植物在森林防火中的作用,提出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营建绿色防火草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绿色草本植物 森林防火 生物防火 昆明地区
下载PDF
滇中云南松火烧后第一年死亡预测模型研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世友 赵家刚 +4 位作者 魏治国 杨孝淋 何新元 王学飞 马爱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7-1103,共7页
根据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的耐火性和受火害后遗留下来容易获取的信息建立火烧死亡预测模型,可以为林火熄灭后短时间内进行火灾损失评估、迹地植被恢复方案设计等提供理论依据。在安宁2006年"3.29"森林火灾火烧迹地上对... 根据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的耐火性和受火害后遗留下来容易获取的信息建立火烧死亡预测模型,可以为林火熄灭后短时间内进行火灾损失评估、迹地植被恢复方案设计等提供理论依据。在安宁2006年"3.29"森林火灾火烧迹地上对发生过树冠火的云南松死活情况、火烧状况进行了调查,测定了286株云南松的树高、胸径、胸高处树皮平均厚度、树干烧黑高度、树干表面圆周烧黑宽度、树干基部树皮平均炭化深度,记录了受害木的流脂状况。以树高、胸径、胸高处树皮平均厚度、树干纵向最大烧黑率、树干弦向最大烧黑率、树干基部树皮径向平均炭化率和流脂状况7个指标作为预测依据,运用学习向量量化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滇中云南松火烧死亡预测模型,并用C++实现了该模型。经检验,该模型的平均准确率达81.12%,对死树的预测正确率达93.72%,对活树的预测正确率达48.10%,可以用于云南松火烧后第一年死亡的判别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森林火灾 死亡预测模型
下载PDF
薇甘菊提取物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态娇 张威 +5 位作者 罗建梅 李青 聂闪闪 廖仕梅 符滔 闫晓慧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目的】以入侵物种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为材料,探究其不同提取物及组分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xyzae的抑菌活性。【方法】以稻瘟病菌为供试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采自云南德宏的薇甘菊提取物进行室内抑菌活性测定,并通过柱层析... 【目的】以入侵物种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为材料,探究其不同提取物及组分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xyzae的抑菌活性。【方法】以稻瘟病菌为供试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采自云南德宏的薇甘菊提取物进行室内抑菌活性测定,并通过柱层析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组分进行追踪。【结果】在初筛质量浓度为1 mg/mL时,薇甘菊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稻瘟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抑菌率为49.84%。对薇甘菊乙酸乙酯萃取物的14个柱层析组分进行抑菌活性追踪,组分Fr_(5)、Fr_(6)、Fr_(12)、Fr_(13)抑菌效果显著,在接种后第9天的EC_(50)分别为1.691、2.134、0.865、0.818 mg/mL;4个组分均使菌丝质量减轻,MDA含量升高,菌丝形态畸变。【结论】本研究发现薇甘菊提取物对稻瘟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为综合开发利用薇甘菊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稻瘟病菌的绿色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稻瘟病菌 薇甘菊 生长速率法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滇中云南松和华山松林林窗与林缘主要易燃植物的调查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世友 张桥蓉 +4 位作者 蔡德稳 湛兴奎 张尚书 滕云贵 马长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89-2490,共2页
在分析滇中地区云南松和华山松林火灾危险的基础上,提出了林窗、林缘易燃植物的辨识标准,调查和记录了云南松和华山松林林窗主要易燃植物28种,分属于12科,25属,提出了在林窗和林缘种植难燃植物、封山育林、修枝和可燃物的安全利用等森... 在分析滇中地区云南松和华山松林火灾危险的基础上,提出了林窗、林缘易燃植物的辨识标准,调查和记录了云南松和华山松林林窗主要易燃植物28种,分属于12科,25属,提出了在林窗和林缘种植难燃植物、封山育林、修枝和可燃物的安全利用等森林防火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华山松 林窗 林缘 易燃植物
下载PDF
云南松和华山松针叶耐火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世友 年有春 +3 位作者 马爱丽 胡小龙 王少名 张桥蓉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8-90,共3页
在森林防火期内,用自行设计的耐火试验装置对云南松和华山松的带叶小枝进行耐火性试验,并实时电脑采集针叶的受热温度,试验结束,立刻取出样品,冷却后用4%红四氮唑溶液染色判别针叶的死活,试验结果表明,云南松针叶的耐火性强于华山松针叶... 在森林防火期内,用自行设计的耐火试验装置对云南松和华山松的带叶小枝进行耐火性试验,并实时电脑采集针叶的受热温度,试验结束,立刻取出样品,冷却后用4%红四氮唑溶液染色判别针叶的死活,试验结果表明,云南松针叶的耐火性强于华山松针叶,并且枝径越大的针叶耐火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华山松 针叶 耐火性 森林防火
下载PDF
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层燃烧初始蔓延速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世友 马爱丽 +3 位作者 刘会龙 杨清 张凯 张桥蓉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7,共4页
为研究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含水率、载量对燃烧初始蔓延速度的影响,用自行设计的燃烧床对不同含水率的可燃物进行了7次燃烧试验,通过分析试验过程中各测定的温度变化曲线,提出了可燃物层燃烧初始蔓延速度的计算方法,即试验台水平方向上... 为研究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含水率、载量对燃烧初始蔓延速度的影响,用自行设计的燃烧床对不同含水率的可燃物进行了7次燃烧试验,通过分析试验过程中各测定的温度变化曲线,提出了可燃物层燃烧初始蔓延速度的计算方法,即试验台水平方向上两热电偶的距离除以两热电偶测到最高温的时间差,计算和分析表明,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层燃烧的初始蔓延速度随可燃物含水率的增加而下降,可燃物的载量对初始蔓延速度影响不大,含水率为7.64%的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的初始蔓延速度为0.020 0~0.023 1 m/s,平均为0.021 6 m/s,该速度接近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层在森林防火期的最大初始蔓延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细小可燃物 载量 燃烧床 初始蔓延速度
下载PDF
壬酸水溶液对云南木蠹象幼虫拒食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代艳梅 吴伟 +2 位作者 刘德波 文灿 张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037-5039,共3页
[目的]为防治云南木蠹象找到无公害的新型药剂。[方法]按内比法将90%壬酸配成所需浓度,用非选择性拒食法测定药剂的拒食作用,以幼虫校正死亡率为指标评价拒食效果。[结果]保湿饲养法的死亡率回归方程为y1=4.883+0.292x,相关系数为0.408,... [目的]为防治云南木蠹象找到无公害的新型药剂。[方法]按内比法将90%壬酸配成所需浓度,用非选择性拒食法测定药剂的拒食作用,以幼虫校正死亡率为指标评价拒食效果。[结果]保湿饲养法的死亡率回归方程为y1=4.883+0.292x,相关系数为0.408,LC50=2.517 7 mg/L,其拒食率回归方程为y2=4.562+0.337x,相关系数为0.423,AFC50=19.952 6 mg/L。喷枝保湿饲养法的死亡率回归方程为y3=4.388+0.793x,相关系数为0.373,LC50=5.915 6 mg/L,其拒食率回归方程为y4=5.175+0.274x,相关系数为0.420,AFC50=0.229 6 mg/L。2 000 mg/L壬酸水溶液的初始死亡率和最高死亡率最高,达到最高死亡率的时间最佳,1 000 mg/L次之。2 000mg/L壬酸水溶液的致死中时间最短,为6.9 d,而对照的致死中时间最长,为53.7 d。[结论]2 000和1 000 mg/L壬酸水溶液的拒食作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木蠹象 壬酸 拒食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