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烟叶NO合成以及AsA-GSH循环相关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李宇 范志伟 +5 位作者 徐胜光 马焕锦 陈泽斌 洪永忠 杜伦丹 张锦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9,共10页
【目的】研究化肥减施并配施生物炭对烟草连作障碍的缓解机制,尤其是其对烟株氮源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corbate-glutathione,AsA-GSH)循环中酶和非酶抗氧化类物质、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亚硝基硫醇(S-nitrosothiols,S... 【目的】研究化肥减施并配施生物炭对烟草连作障碍的缓解机制,尤其是其对烟株氮源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corbate-glutathione,AsA-GSH)循环中酶和非酶抗氧化类物质、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亚硝基硫醇(S-nitrosothiols,SNOs)等物质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单株化肥和生物炭施用量(T_(1):化肥30 g;T_(2):化肥30 g+生物炭300 g;T_(3):化肥45 g;T_(4):化肥45 g+生物炭300 g;T_(5):化肥60 g),通过测定烟叶中AsA-GSH循环系统中非酶类抗氧化剂、相关酶活性、MeJA和SNOs的含量,分析不同处理对烟草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1)T_(5)处理下,烟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分别为244.01 IU/L和150.05μmol/g,与之相比,T_(2)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15.50%和17.53%;(2)T_(5)处理下,烟叶SNOs含量和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S-nitrosoglutathione reductase,GSNOR)活性分别为114.76 pg/mL和147.42 IU/L,与之相比,T_(2)和T_(4)处理的SNOs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9.72%和17.78%,GSNOR活性分别显著降低了31.93%和39.00%;(3)T_(5)处理下,烟叶的AsA、GSH、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MeJA水平分别为266.04μg/g、75.03 ng/L、66.14 ng/L、162.77 ng/L、17.66 ng/L和36.85 nmol/L,与之相比,T_(2)和T_(4)处理的GR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88.34%和123.14%,MeJA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6.90%和17.26%。【结论】化肥减施并配施生物炭可以降低逆境条件下烟叶的NO含量,通过NO调节SNOs含量、GSNOR活性、AsA-GSH循环相关物质含量和酶活性以及MeJA的合成来维持氧化还原平衡,缓解连作障碍对植株的应激反应,提高烟株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施 生物炭 非生物胁迫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陈泽斌 高熹 +3 位作者 王定斌 郭丽红 王定康 徐胜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4-232,共9页
为研究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施用生物炭的对照处理,以及3个生物炭施用量递增处理的根际土壤ITS2区和16S r DNA-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对下机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 为研究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施用生物炭的对照处理,以及3个生物炭施用量递增处理的根际土壤ITS2区和16S r DNA-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对下机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了各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OTU丰度、分布、α多样性、群落种类组成及丰度信息,并对群落组成及丰度分别进行了PCA聚类分析及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50~150 g/棵的施用范围内,增加生物炭的施用量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均匀程度,真菌则相反;施用生物炭50,100,150 g/棵处理后,变形菌门细菌的丰度相比不施用生物炭的对照稍有降低,分别降低了4.1%,2.7%,0.7%;酸杆菌门细菌的丰度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0.4%,8.1%,7.7%,蓝菌门细菌的丰度相比对照分别降低了11.4%,11.4%,11.2%,放线菌门细菌的丰度均低于对照,各处理间的芽单胞菌门细菌丰度差异甚微。施用生物炭50 g/棵处理后,接合菌门真菌丰度比对照(50.92%)下降了12.38%,之后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提高,接合菌门真菌丰度逐渐上升至53.68%;与之相反,施用生物炭50 g/棵处理后,子囊菌门真菌丰度比对照(30.63%)升高了10.15%,之后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提高,子囊菌门真菌丰度逐渐下降至29.11%;施用生物炭50 g/棵处理后,担子菌门和壶菌门真菌丰度基本不变,之后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提高,担子菌门真菌丰度呈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各处理对球囊菌门真菌丰度影响不大。研究生物炭对烟草根际微生态的影响方式以及作用规律,可为生物炭在烟田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烟草 根际土壤 微生物 多样性
下载PDF
万寿菊-烟草套作体系中不同生长期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夏体渊 陈泽斌 +4 位作者 苏源 刘佳妮 余磊 王定康 徐胜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0-686,共7页
【目的】为揭示万寿菊与烟草套作体系中不同生长期烟草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烟草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和成熟期根际土样的16S-V4区及ITS1区序列。利用Flash软件拼接、Qiime软件过滤原始序... 【目的】为揭示万寿菊与烟草套作体系中不同生长期烟草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烟草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和成熟期根际土样的16S-V4区及ITS1区序列。利用Flash软件拼接、Qiime软件过滤原始序列,整理各样品有效序列和分类操作单元,对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得到260 578条细菌序列,划分为14 360个OTUs;得到189 716条真菌序列,划分为3288个OTUs。现蕾期细菌香农指数最大,且套作处理香农指数高于单作,说明现蕾期细菌种类最丰富,套作可提高细菌多样性;对于真菌而言,套作处理香农指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最终又升高的趋势,与单作变化趋势相同,并且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说明套作可增加成熟期的真菌种类多样性。【结论】套作降低了旺长期食碱菌属(Alcanivorax)和海杆菌属(Marinobacter)的丰度,且增加了团棵期锥盖伞属(Conocybe)的丰度,降低了成熟期Microidium属的丰度,改变了不同生长期的真菌群落组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万寿菊 套作 根际土壤 不同生长期
下载PDF
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烟草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夏体渊 陈泽斌 +4 位作者 靳松 赵凤 王定康 郭丽红 徐胜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11-2716,共6页
【目的】为了对施用生物炭后的烟叶细菌的种类变化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调查。【方法】以烟叶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处1理为施用生物炭50 g/株(Y4.1);处理2为施用生物炭100 g/株(Y5.1);处理3为施生物炭150 g/株(Y6.1)和处理4不施用生物炭... 【目的】为了对施用生物炭后的烟叶细菌的种类变化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调查。【方法】以烟叶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处1理为施用生物炭50 g/株(Y4.1);处理2为施用生物炭100 g/株(Y5.1);处理3为施生物炭150 g/株(Y6.1)和处理4不施用生物炭作为对照(Y1.1)。应用Illumina测序平台的Mi Seq高通量测序仪对施用生物炭后烟叶内生细菌的16S r DNA-V4区扩增子进行测序。并应用Qiime和Mothur等软件整理和统计样品序列数目和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量,分析物种的丰度和Alpha多样性。【结果】在97%的序列相似性水平上把所测得的序列划分为1177、1429、1228、1182操作分类单元(OTUs)。通过OTU丰度聚类分析表明:施用生物炭处理后样品的OTUs数低于不施用生物炭处理,说明施用生物炭能提高烟叶细菌群落丰度;施用生物炭50g/株处理后样品的OTUs数高于施用生物炭100 g/株处理,施用生物炭100 g/株处理后样品的OTUs数高于施用生物炭150 g/株处理,说明随着施炭量增加到100、150 g/株细菌群落丰度又开始减少。【结论】通过属的水平分析表明: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在施用生物炭处理的样品中丰度比不施用生物炭处理的高,说明施用生物炭有利于增加该菌属的丰度。芽球菌属(Blastococcus)、Solirubrobacter属、Gaiella属、节细菌属(Arthrobacter)这4个属在施用生物炭50 g/株处理的样品中丰度大于不施用生物炭处理,在不施用生物炭处理的样品中丰度大于施用生物炭100、150 g/株处理,说明施用生物炭超过50 g会降低这4个菌属的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内生细菌 生物炭 测序 多样性
下载PDF
云南3种黄精根系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差异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博 邓利娟 +6 位作者 杨双琳 钟宇 罗荣琴 吴春燕 王宗琴 李曼 任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56-1666,共11页
【目的】明确云南黄精主栽品种根系间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定殖状况、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并探讨黄精根系AMF多样性与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为黄精栽培专用AMF菌肥的研发和利用打下基础。【方法】以... 【目的】明确云南黄精主栽品种根系间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定殖状况、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并探讨黄精根系AMF多样性与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为黄精栽培专用AMF菌肥的研发和利用打下基础。【方法】以云南黄精主栽品种鸡头黄精、多花黄精和滇黄精根系及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形态观察法测定黄精根系中各菌根的定殖参数和根际土壤的AMF孢子密度,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品种黄精根系间AMF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并应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法分析AMF多样性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黄精根系中AMF定殖强度及定殖率分别在15.11%~39.21%和44.34%~92.22%,根际土壤孢子密度在105.33~285.33个/25 g,其中鸡头黄精的定殖程度显著高于其他2种黄精(P<0.05,下同),而滇黄精根际土壤中的AMF孢子密度最高。通过高通量测序在3种黄精根系中共获得38个OTUs,排除不可归类后分属于4目5科5属14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占比最高(80.61%)。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品种黄精根系AMF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对比其他品种,滇黄精根系中AMF-OTUs最多,且Shannon指数最高,Simpson指数最低,说明该品种根系中AMF的种类更丰富。PLS-DA结果表明,3个品种黄精根系的AMF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其中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为滇黄精根系的优势属(占比59.86%),Glomus为鸡头黄精和多花黄精的优势属(占比分别为95.55%和99.47%)。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根际土壤中的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与黄精根系AMF的Shannon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黄精根系AMF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与品种密切相关。Glomus和Paraglomus可作为黄精功能型AMF菌剂开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丛枝菌根真菌 群落结构 云南
下载PDF
养分管理对生菜生物量与硝酸盐含量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夏体渊 张彩仙 +3 位作者 年耀萍 高志文 达良俊 陈泽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52-2556,共5页
【目的】为了研究养分管理对生菜生物量与硝酸盐含量影响。【方法】以滇池流域晋宁县上蒜乡田间试验的9个典型处理为基础,分析了生菜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探索在不同施肥状况下,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间的关系。【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地上... 【目的】为了研究养分管理对生菜生物量与硝酸盐含量影响。【方法】以滇池流域晋宁县上蒜乡田间试验的9个典型处理为基础,分析了生菜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探索在不同施肥状况下,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间的关系。【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在T5(N_(405)P_(120)K_(300))处理时达到最大,地上、地下生物量之比在9~17;硝酸盐含量除T7(N_(270)P_(60)K_(300))外,其余处理均超过3000 mg/kg,污染等级均为四级;在滇池流域生菜对氮施肥量需求不高,当氮施肥量为135 kg/hm^2,磷施肥量为120 kg/hm^2时,生菜地上生物量较高,且地上、地下生物量之比较大;无论任何处理生菜硝酸盐的含量都较高。【结论】说明当地土壤和灌溉水氮含量很高,应减少氮肥的施用;控制氮肥施用,合理进行氮磷配比,是提高蔬菜品质,控制滇池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 生菜 生物量 硝酸盐
下载PDF
滇池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及产甲烷菌的分子鉴别研究
7
作者 尹利方 陈泽斌 +5 位作者 夏体渊 王定康 姚丽媛 华金珠 徐胜光 王家银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4-159,共6页
【目的】为了解滇池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及产甲烷菌的种类组成。【方法】采用引物NirS1F/NirS6R和Me1/Me2分别对沉积物总DNA进行PCR扩增,得到1000 bp的反硝化细菌和760 bp的产甲烷菌特异性片段。【结果】证实了滇池沉积物中存在反硝化细... 【目的】为了解滇池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及产甲烷菌的种类组成。【方法】采用引物NirS1F/NirS6R和Me1/Me2分别对沉积物总DNA进行PCR扩增,得到1000 bp的反硝化细菌和760 bp的产甲烷菌特异性片段。【结果】证实了滇池沉积物中存在反硝化细菌和产甲烷菌,且推测产甲烷菌的丰度高于反硝化细菌。2个克隆文库分别获得阳性克隆子55和99个,利用Mothur软件将序列分别划分为10和5个OUT,说明尽管反硝化细菌的丰度低于产甲烷菌,但物种多样性高于产甲烷菌。运用BLASTN程序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序列比对,发现55个反硝化细菌阳性克隆子可分为10个种类,OTU10类序列与细菌Dechloromonas aromatica的相似性达86%,是反硝化细菌中的优势类群;99个产甲烷菌阳性克隆子可分为5个种类,OTU5类序列与甲酸甲烷规则菌(Methanoregula formicicum)相似性达86%,该类群是反硝化细菌中的优势类群。【结论】滇池沉积物中的反硝化细菌与产甲烷菌多为潜在的未被培养的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沉积物 反硝化细菌 产甲烷菌 分子鉴别
下载PDF
云烟121健康与感黑胫病烟株根系及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差异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裴妍 任禛 +4 位作者 李秋桦 陈秀 夏体渊 蒋明星 尹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02-1512,共11页
【目的】明确云烟121健康与患黑胫病烟株根系及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侵染特征的差异,为后续AMF在缓解烟株土传病害方面的应用打下理论基础。【方法】以云烟121健康和患黑胫病烟株根系及根际土壤为试... 【目的】明确云烟121健康与患黑胫病烟株根系及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侵染特征的差异,为后续AMF在缓解烟株土传病害方面的应用打下理论基础。【方法】以云烟121健康和患黑胫病烟株根系及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显微形态观察法对2种烟株根系AMF侵染水平及根际土壤AMF孢子密度进行测定,应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烟株根系AMF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应用冗余分析(RDA)和Spearman相关性系数揭示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对AMF属水平相对丰度及AMF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在云烟121健康和患病烟株根系及根际土壤中均检测到AMF的存在,且健康烟株根际土壤AMF孢子密度和根系AMF侵染率均明显高于患病烟株。基于高通量测序结果,在烟株根系中共检测到1410个AMF-OTUs,分属于1纲4目5科6属。在不同分类阶层上,健康与患病烟株根系AMF的优势目、科和属种类均不相同。与患病烟株相比,健康烟株根系AMF的ACE、Shannon和Chao指数更高,Simpson指数更低,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PCA分析表明感染黑胫病可明显改变云烟121根系的AMF群落结构。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速效养分与AMF的Chao、ACE和Shannon指数呈负相关,与Simpson指数呈正相关。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是影响AMF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有效磷对烟株根系AMF属水平上的相对丰度影响最大。【结论】与健康烟株相比,感染黑胫病烟株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增加,土壤AMF孢子密度下降;烟株根系AMF侵染率减少,AMF种类及多样性下降,且根系AMF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黑胫病 丛枝菌根真菌(AMF) 高通量测序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烟草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8
9
作者 林丽 陈泽斌 +4 位作者 何群香 徐松萍 华金珠 黄丽 徐胜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74-278,共5页
为了揭示烟草不同器官中内生细菌的分布规律,应用Illumina测序平台的MiSeq高通量测序仪对烟草根、茎、叶中内生细菌的16S rDNA-V4区扩增子进行测序,对测得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价物种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经FLASH软件对序列进行拼... 为了揭示烟草不同器官中内生细菌的分布规律,应用Illumina测序平台的MiSeq高通量测序仪对烟草根、茎、叶中内生细菌的16S rDNA-V4区扩增子进行测序,对测得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价物种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经FLASH软件对序列进行拼接,茎、叶、根样品分别获得36 129、60 312、52 573条原始序列,经Qiime软件过滤,再剔除宿主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序列,最终分别得到35 190、58 938、51 268条有效序列,在97%的序列相似性水平上,这些有效序列被Uparse软件划分为1 447、1 141、1 220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在根、茎、叶中芽球菌属(Blastococcu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为优势菌。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Gemmatimonadaceae属、Gaiella属、壤红杆菌属(Solirub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表现出组织专一性,主成分分析表明,根和叶中内生细菌群落结构最为相似。烟草植株内蕴含丰富的细菌资源,受组织结构及成分因素影响表现出器官差异性,即茎>根>叶。通过对烟草不同部位内生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可为烟草植物生物活性内生菌株的发掘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营养器官 内生细菌 组成 多样性 分布规律 生物信息学 宿主 优势菌 基因工程菌
下载PDF
黄腐酸钾对烟草云烟97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泽斌 夏体渊 +5 位作者 郭丽红 王定斌 徐胜光 王炽 陈兴位 陈小龙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52-55,共4页
为探明黄腐酸钾作为一种新型微量元素肥料应用于云烟97的实际效果,设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移栽时塘施黄腐酸钾、常规施肥+现蕾时叶面喷施黄腐酸钾等3个处理,调查9个小区共900株烤烟的移栽成活率、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并... 为探明黄腐酸钾作为一种新型微量元素肥料应用于云烟97的实际效果,设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移栽时塘施黄腐酸钾、常规施肥+现蕾时叶面喷施黄腐酸钾等3个处理,调查9个小区共900株烤烟的移栽成活率、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并检测烟叶化学成分。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对云烟97的移栽成活率没有影响,塘施黄腐酸钾可以使云烟97移栽成活率提高2.0百分点;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处理对烟草的大田生育期几乎没有影响,塘施黄腐酸钾能使云烟97各生育期提前2~4 d;叶面喷施或塘施黄腐酸钾使烟株株高增加2.7~3.4 cm,有效叶片数增加2张,茎围、节距、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与常规施肥相比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塘施黄腐酸钾虽然不能显著提高云烟97的烟叶产量,但可以使云烟97的上等烟比例增加3.77百分点,上中等烟比例增加4.39百分点,从而提升了收购均价,增加产值;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部位烟叶品质元素的影响不同,塘施黄腐酸钾使得云烟97上、下部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相比常规施肥或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处理更为协调;叶面喷施和塘施虽不能提高云烟97上部烟叶的钾含量,但可以提高云烟97中部烟叶的钾含量,且以塘施效果较好。与常规施肥相比,塘施黄腐酸钾降低了云烟97下部烟叶的钾含量,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则提高云烟97下部烟叶的钾含量。塘施黄腐酸钾能改善烟叶品质,平衡烟叶化学成分并提高经济效益,在烤烟生产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腐酸钾 烟草 云烟97 产量 品质 塘施 喷施 移栽成活率 生育期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对草莓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小林 颜珊珊 +3 位作者 林丽 农雨 徐新仁 徐胜光 《宜春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旨在探讨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对草莓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红颜"草莓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计化肥(CK)、有机肥(T1)、有机肥+生物炭(T2)、无肥(T3) 4个处理,探讨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对草莓根际土壤β-葡萄糖苷酶、N... 目的:旨在探讨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对草莓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红颜"草莓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计化肥(CK)、有机肥(T1)、有机肥+生物炭(T2)、无肥(T3) 4个处理,探讨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对草莓根际土壤β-葡萄糖苷酶、N-乙酰-β-葡萄糖苷酶、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与CK对比,T1处理的草莓根际土壤β-葡萄糖苷酶、N-乙酰-β-葡萄糖苷酶、酚氧化酶及蛋白酶活性分别降低了30. 77%、8. 33%、48. 24%和3. 54%,而过氧化物酶及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50%和225%,说明有机肥改土具有显著提升草莓根际土壤过氧化物酶及脲酶活性的作用; 2)与CK对比,T2处理的草莓根际土壤β-葡萄糖苷酶、N-乙酰-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分别降低了43. 59%和9. 52%,而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95%、543%、175%和8. 85%,说明有机肥与生物炭配施能显著提高草莓根际土壤酚氧化酶(P <0. 05)和过氧化物酶(P <0. 05)的活性,有利于草莓根际土壤脲酶和蛋白酶活性的提高。结论:有机肥配施生物炭的施肥处理方式具有提高草莓根际土壤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生物炭 酶活性 化肥 草莓
下载PDF
光照和施氮量对水稻根、叶际N2O排放的影响
12
作者 刘小林 林丽 +4 位作者 刘佳妮 陈泽斌 余磊 刘桂华 徐胜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6-125,共10页
旨在探讨光照和施氮量对水稻根、叶际N2O排放的作用机制。采用水培方法,在小型光控培养箱内进行,将水稻(品种为培杂泰丰)地上部和地下部严格分隔在试验装置内室和外室条件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稻根、叶际排放的N2O量。首先进行了室内弱... 旨在探讨光照和施氮量对水稻根、叶际N2O排放的作用机制。采用水培方法,在小型光控培养箱内进行,将水稻(品种为培杂泰丰)地上部和地下部严格分隔在试验装置内室和外室条件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稻根、叶际排放的N2O量。首先进行了室内弱光(8:00-18:00,4 000 lx)、NH4NO3为氮源条件下,不同生育期(如分蘖期、开花结实期、成熟衰老期)的水稻在不同施氮量(低氮,30 mg/L;中氮,60 mg/L;高氮,90 mg/L)情况下的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弱光(4 000 lx)、强光(8 000 lx)和自然光的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脱氮(0 mg/L)、低氮(30 mg/L)、高氮(90 mg/L)试验。弱光试验条件下,低氮(30 mg/L)、中氮(60 mg/L)、高氮(90 mg/L)处理的水稻分蘖期叶际及根际N2O排放通量分别为34.9,42.4,98.3μg/(m 2·h)和29.6,79.6,246.1μg/(m 2·h),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根、叶际N2O排放显著增强(P<0.05),且开花结实期及成熟衰老期试验亦获得相似的结果。在弱光(4 000 lx)、强光(8 000 lx)和自然光的不同条件下,脱氮(0 mg/L)、低氮(30 mg/L)、高氮(90 mg/L)处理的水稻开花结实期叶际平均N 2O排放通量分别为2.9,29.1,116.3μg/(m 2·h),23.6,40.1,120.1μg/(m 2·h)和10.9,26.2,131.3μg/(m 2·h),强光、自然光照下脱氮与低氮处理间水稻叶际N2O排放差异不显著(P>0.05)。弱、强光及自然光条件下,脱氮、低氮、高氮处理的水稻根际N 2O排放通量分别为3.3,77.1,308.4μg/(m 2·h),14.1,45.6,182.4μg/(m 2·h)和19.3,44.9,224.6μg/(m 2·h),强光、自然光照下脱氮与低氮处理间水稻根际N 2O排放差异亦不显著(P>0.05)。弱光条件下,供氮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根、叶界面N 2O排放通量随之增强;但对比弱光试验,相同供氮(1N、3N)水平条件下强光、自然光有抑制水稻根际N2O排放作用,且强光、低氮(1N)的协同作用限制水稻根、叶际N2O排放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施氮量 水稻 叶际 根际 N 2O 排放
下载PDF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连作草莓土壤酶活性和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范志伟 张奇瑞 +3 位作者 刘小林 徐胜光 洪永忠 耿智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53-258,共6页
施用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可以消减作物连作障碍,但是就消减机制而言,已有研究尚未关注外源MeJA对主要诱导作物连作障碍发生的土壤酚酸类自毒物质的影响。因此,本试验以草莓三年连作土壤和红颜草莓为材料,研究施用不同浓度(CK:0μmol/L,... 施用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可以消减作物连作障碍,但是就消减机制而言,已有研究尚未关注外源MeJA对主要诱导作物连作障碍发生的土壤酚酸类自毒物质的影响。因此,本试验以草莓三年连作土壤和红颜草莓为材料,研究施用不同浓度(CK:0μmol/L,T1:10μmol/L,T2:50μmol/L,T3:100μmol/L,T4:200μmol/L,T5:500μmol/L)外源MeJA后,草莓根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土壤酚酸类化感自毒物质含量,土壤酶活性,草莓单株果数和单果质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幼苗期还是开花结果期,相对不施加MeJA的CK处理:(1)MeJA处理的草莓根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在总体上呈现降低趋势,且多数达显著程度;(2)MeJA处理的草莓根际土壤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阿魏酸和对香豆酸的含量在总体上表现降低,且多数达显著程度;(3)MeJA处理的草莓根际土壤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在总体上表现提高,且多数达显著程度;(4)MeJA处理在总体上提高了草莓单株果数和单果质量,其中T3处理的单果质量(26.86 g)显著大于CK处理(P<0.05);(5)施加外源茉莉酸甲酯后,草莓根际土壤养分、酚酸类化感自毒物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呈现随着MeJA浓度增加而在T3或其邻近处理发生转折的规律。以上结果说明,施用适量外源MeJA后,连作草莓根际土壤酶活性上升,促进了根际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被植株较多吸收和土壤酚酸类化感自毒物质降解,进而使得草莓单株果数和单果质量等生长指标提升。但是,上述趋势会随着MeJA浓度的增加而在浓度为100μmol/L附近时发生转折。以上发现有利于指导生产实践应用外源茉莉酸甲酯改善连作草莓根际土壤酶活性,以促进土壤养分被植株吸收和酚酸化感毒物的降解,进而缓解连作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草莓 土壤 酚酸类物质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连作草莓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奇瑞 刘小林 +6 位作者 徐胜光 范志伟 马焕锦 李宇 洪永忠 阮亚男 张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64-1769,共6页
【目的】探索施用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后,与作物连作障碍发生密切相关的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草莓3年连作土壤和红颜草莓为材料,通过观测草莓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土壤pH、土壤酶活性、单株果数和单果重等指标... 【目的】探索施用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后,与作物连作障碍发生密切相关的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草莓3年连作土壤和红颜草莓为材料,通过观测草莓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土壤pH、土壤酶活性、单株果数和单果重等指标,研究施用不同浓度(0、10、50、100、200、500μmol/L)外源MeJA后,草莓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无论是在幼苗期还是开花结果期,相对不施加MeJA的对照处理,MeJA处理的草莓根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在总体上呈降低趋势,且多数达显著程度;MeJA处理的pH相对比对照处理均有提高,且在幼苗期达到显著程度,提高幅度为3.90%~5.58%;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在总体上相对比对照处理表现提高,且多数达显著程度;MeJA处理相对比对照处理显著降低了草莓株高且降低幅度为22.33%~27.19%,MeJA处理相对比对照处理提高了草莓单株果数且T3处理的提高幅度高达26.25%,不同浓度MeJA处理对草莓单果重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具体处理为100>50>10>0>200>500μmol/L,50μmol/L处理和100μmol/L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了4.02%~31.60%;施加外源茉莉酸甲酯后,草莓根际土壤养分、pH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呈现随着MeJA浓度增加而在100μmol/L或其邻近浓度发生转折的规律。【结论】施用适量外源茉莉酸甲酯后,连作草莓表现出根际土壤养分被较多吸收,土壤酸化程度缓解和土壤酶活性上升,从而使得草莓的单株果数和单果重增加。但是,上述趋势会随着MeJA浓度的增加而发生转折。以上发现有利于指导生产实践应用外源茉莉酸甲酯改善连作草莓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以促进植株生长和缓解连作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草莓 根际土壤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三七不同部位内生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秋桦 夏体渊 +5 位作者 任禛 裴妍 尹敏 陈泽斌 唐佐芯 字学庆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82-2190,共9页
【目的】探究三七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七内生细菌16S rRNA基因V5~V7区进行序列测定,并对三七不同部位内生细菌多样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三七的根、茎和叶中分别获得了385、206和226... 【目的】探究三七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七内生细菌16S rRNA基因V5~V7区进行序列测定,并对三七不同部位内生细菌多样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三七的根、茎和叶中分别获得了385、206和226个OTU,3个部位中相同的OTU数为167个,占比19.04%。归类物种分类结果表明,叶部内生细菌种类归属于16门27纲74目134科222属,优势属为Cutibacterium和劳尔氏菌属(Ralstonia),分别占28.70%和14.57%;茎部内生细菌种类归属于12门20纲58目108科178属,优势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占45.50%;根部内生细菌种类归属于19门24纲75目137科202属,优势属为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和埃希氏-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分别占24.78%和21.94%。从整体结果看,根部物种的丰度高于茎部和叶部。【结论】三七不同部位的内生细菌含有丰富的群落多样性,但不同部位的丰度不同,整体表现为根>叶>茎,且各部位的优势属并不相同,部分优势属细菌具有一定的功能作用,可进一步的开发利用。通过对三七不同部位内生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为后续筛选生防菌株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多样性 内生细菌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七种梨内生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秋桦 尹敏 +6 位作者 裴妍 任禛 陈泽斌 夏体渊 胡靖祥 徐胜光 陈秀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8-607,共10页
目前对于梨内生细菌多样性的研究几乎为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梨内生细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了探明梨内生细菌多样性,挖掘潜在的微生物资源及功能,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7个不同品种梨内生细菌菌群16S rRNA基因V4~V5区序列,并... 目前对于梨内生细菌多样性的研究几乎为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梨内生细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了探明梨内生细菌多样性,挖掘潜在的微生物资源及功能,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7个不同品种梨内生细菌菌群16S rRNA基因V4~V5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7个不同品种梨中获得有效序列数为30001~42255条,并聚成33~99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涉及17个门、28个纲、52个目、85个科以及120个属.此外,7个梨品种内生细菌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Chao指数分别在0.481~1.154、0.452~0.730和42.333~103.875之间,说明测定的7个不同品种梨含有丰富的内生细菌种类,其中丰水梨和水晶梨内生细菌最为丰富.不同分类阶元的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梨在门、纲、目、科、属水平上的主要内生细菌类型相同,但具体占比不同.7种梨内生细菌多样性均较为丰富,且不同梨品种菌群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梨与内生细菌之间的互作关系提供参考,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品种梨 植物内生细菌 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法
下载PDF
不同年限三七根系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双琳 邓利娟 +7 位作者 黄博 王益锋 黄勇然 肖文度 郑洵 苏源 任禛 尹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17-3227,共11页
【目的】明确不同年限三七根系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群落结构差异及其与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为AMF在缓解三七连作障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2年生和3年生三七根系及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显微形态法观察... 【目的】明确不同年限三七根系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群落结构差异及其与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为AMF在缓解三七连作障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2年生和3年生三七根系及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显微形态法观察并测定根系AMF侵染率,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年限三七根系AMF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探讨三七根系AMF多样性和相对丰度与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三七根系AMF侵染率在83%~95%,且随着种植年限延长,根际土壤的碱解氮、全氮和全磷含量逐渐减少,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土壤酸化加强。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三七根系中共检测到55个OTUs,排除不可归类,分属于球囊霉菌纲(Glomeromycetes)的4目6科7属19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占比最高(达45.30%)。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对比其他2个年限,3年生三七根系OTUs最少,且多样性和丰富度最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表明,不同年限三七根系AMF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其中球囊霉属是1年生和3年生三七根系的优势属(占比分别为32.31%和53.68%),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为2年生三七的优势属(占比50.39%)。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三七根系AMF的ACE和Chao指数与根际土壤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结论】不同年限三七根系AMF的丰富度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随种植年限增加,三七根系AMF丰富度和OTUs逐渐降低,但球囊霉属相对丰度逐渐上升。在三七根际土壤中,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是影响其根系AMF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根系 丛枝菌根真菌 群落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相关性
下载PDF
光照对不同生育期水稻根、叶界面CO2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志伟 苏源 徐胜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1-946,共6页
【目的】探讨光照对不同生育期水稻根、叶界面CO2交换的作用。【方法】试验采用自主设计气态化合物挥发试验装置,在内、外室严密分隔和同步测定的条件下,测定水稻叶际及根际界面CO2的交换速率。【结果】①自然光照下,分蘖期、开花结实... 【目的】探讨光照对不同生育期水稻根、叶界面CO2交换的作用。【方法】试验采用自主设计气态化合物挥发试验装置,在内、外室严密分隔和同步测定的条件下,测定水稻叶际及根际界面CO2的交换速率。【结果】①自然光照下,分蘖期、开花结实期和成熟衰老期日间水稻叶际CO2交换速率分别为-13.58、-10.84和27.36μg/pot·h,水稻叶际是中前期日间CO2重要的汇,同时也是成熟衰老期日间CO2重要的源;夜间水稻叶际CO2排放是中前期水稻植株CO2排放的主要来源;②弱光控试验条件下,不同生育期水稻同步从根、叶界面净排放CO2,但主要以叶际CO2排放为主;在水稻不同生育期,LED黄、绿光有增强水稻叶际CO2排放的明显作用,较强红、蓝光能有效地抑制水稻叶际CO2的挥发。【结论】不同生育期同步增加红、蓝光比例及光强,有降低稻田生态系统CO2排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水稻 叶际 根际 CO2 排放
下载PDF
3种典型有机肥对魔芋土壤养分吸收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洪永忠 王世华 +5 位作者 杨国盟 徐胜光 马焕锦 李宇 潘春妹 范志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14-118,共5页
已有研究表明,不同有机肥对土壤养分的提升效应不同,但是,不同有机肥对植株的土壤养分吸收量的影响却尚未有人关注。以花魔芋以及蚕沙、鸡粪和羊粪3种典型有机肥为材料,通过观测魔芋根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魔... 已有研究表明,不同有机肥对土壤养分的提升效应不同,但是,不同有机肥对植株的土壤养分吸收量的影响却尚未有人关注。以花魔芋以及蚕沙、鸡粪和羊粪3种典型有机肥为材料,通过观测魔芋根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魔芋球茎的葡甘聚糖含量和水溶胶黏度,研究了3种典型有机肥对魔芋的土壤养分吸收量和魔芋品质的影响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蚕沙有机肥处理的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1.72%,显著小于羊粪有机肥处理的2.10%和鸡粪有机肥处理的2.70%(P<0.05);蚕沙有机肥处理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小于羊粪有机肥处理和鸡粪有机肥处理(P<0.05);蚕沙有机肥处理的魔芋球茎氮磷钾元素含量总体高于羊粪有机肥处理和鸡粪有机肥处理;蚕沙有机肥处理的魔芋葡甘聚糖含量和水溶胶黏度值显著小于羊粪有机肥处理(P<005),但是与鸡粪有机肥处理差异相对较小;蚕沙有机肥处理的魔芋产量50227.50kg/hm^(2),显著高于鸡粪有机肥处理的43875kg/hm^(2)和羊粪有机肥处理的44542.50kg/hm^(2)(P<0.05)。以上结果说明:蚕沙有机肥相对于羊粪和鸡粪有机肥可以促进魔芋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元素的吸收,并因此提高魔芋产量,该有机肥具有的促进矿质元素和有机质吸收效应值得进一步关注。蚕沙有机肥对魔芋产量的提高会伴随着魔芋葡甘聚糖含量和水溶胶黏度值的下降,在生产实践中,可通过增施钾肥措施予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蚕沙 土壤养分 魔芋
下载PDF
健康与患黑胫病烟株根内AMF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秋桦 尹敏 +4 位作者 裴妍 陈秀 任禛 夏体渊 徐胜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6-198,共13页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烟草生长生理、抗病抗逆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为探明烟株患黑胫病后对根内AMF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别以烟草K326和云烟87健康、感染黑胫病烟株的根部及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I...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烟草生长生理、抗病抗逆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为探明烟株患黑胫病后对根内AMF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别以烟草K326和云烟87健康、感染黑胫病烟株的根部及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明烟草根部AMF多样性,采用显微形态观察烟草根内AMF侵染水平和根际土壤孢子密度,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AMF侵染特征的相关性.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烟草根部共检测出1655个AMF-OTUs,隶属于1纲4目5科6属,其中,Glomus为云烟87健康烟株根内AMF的优势属,其余样品优势属均为Paraglomus.聚类分析表明两个品种健康烟株根内AMF群落相似性较高,患病植株间根内AMF群落比较类似.侵染结果显示,患病烟株AMF侵染状况与土壤孢子密度均低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RDA分析结果表明,全钾是影响AMF孢子密度和侵染状况的主要驱动因子,其次为速效磷和全磷;土壤p H值为烟株根内AMF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且两者呈负相关;此外,土壤中钾含量对烟草根内AMF群落组成的影响最为明显.研究探讨了健康和患黑胫病烟株根内和根际土壤AMF的差异,为后续深入研究AMF在烟草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土传病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