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数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的新文化语境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苏常青 张锦鹏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9,共4页
少数民族民间歌舞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但目前文化保护模式都不同程度地破坏民间歌舞艺术所特有的文化功能,应从农村新文化发展的语境中重新认识少数民族民间歌舞艺术。首先是要让少数民族歌舞艺术以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民间歌舞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但目前文化保护模式都不同程度地破坏民间歌舞艺术所特有的文化功能,应从农村新文化发展的语境中重新认识少数民族民间歌舞艺术。首先是要让少数民族歌舞艺术以少数民族群众自身生活需要为发展动力;其次是要让少数民族民间歌舞艺术重新活跃于乡村,推动乡村公共生活的重建;第三是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少数民族民间歌舞艺术,使之成为乡村新文化传播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歌舞艺术 艺术创新 农村新文化
下载PDF
原生态艺术多元文化·文化权利
2
作者 苏常青 《民族音乐》 2008年第4期6-7,共2页
近年来,文化界和大众媒体常用"原生态"来特指那些来自民间、由非专业演员表演的少数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尽管不少人批评用"原生态"一词来界定这些少数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并非确切,因为不少走向舞台、电视的歌曲和舞蹈... 近年来,文化界和大众媒体常用"原生态"来特指那些来自民间、由非专业演员表演的少数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尽管不少人批评用"原生态"一词来界定这些少数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并非确切,因为不少走向舞台、电视的歌曲和舞蹈作品已经经过了专业人士艺术再创作,演唱或表演者也多为从艺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艺术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多元文化 文化权利 原生态 少数民族文化 民族民间歌舞 表现形式 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艺术
下载PDF
应全面、真实、客观地看待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云南艺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透视
3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1年第27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初次就业率 毕业生就业 艺术学院 云南 艺术类院校 本科生 自主创业 本科毕业生 环境艺术设计 装潢艺术设计
原文传递
以十六大精神指导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工作
4
作者 张锦鹏 苏常青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9-11,共3页
以十六大精神指导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工作,是新时期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工作要把贯彻"三个代表"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要把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农村 基层工作 三个代表 经济 农民 收入 小康社会 生产力
下载PDF
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思考
5
作者 许翔 李三强 《学术探索》 2000年第1期47-49,共3页
为了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问题 ,理论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 :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的重建论 ,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的重构论 ,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的共振论。对于上述论点 ,笔者在此不想展开... 为了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问题 ,理论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 :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的重建论 ,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的重构论 ,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的共振论。对于上述论点 ,笔者在此不想展开分析 ;但是 ,上述论点的共识之处在于 ,对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思考问题是现实和紧迫的。从理论上思考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键问题 ,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均有系统的论述 ,即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的基本理论 ,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同时 ,科学地解决了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恩格斯经典性地指出 :“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 ,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 ,吸取自已的道德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道德建设 中国 思想路线 理论同一性
下载PDF
对“教育产业”问题的理论思考
6
作者 许翔 李健 林彩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4期29-32,共4页
本文作者对“教育产业”建设实践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如教育产品如何分类别和恰当定性,对社会主义社会中服务教育属于何种类别产品,关于私立学校的性质及理解,教育产业“卖方市场”的对策与分析,等等。
关键词 教育产业 教育产品 私立学校 理论思考 作者 理解 类别 卖方市场 问题 服务
下载PDF
论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及加入WTO的机遇
7
作者 许翔 林彩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5,共5页
本文分析了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应将"以人为本"做为教育哲学观,把"注重学术"作为生机和活力所在,以"服务社会"视为办学方向,把"改革创新"作为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同时,针对中国加入WTO后的形势... 本文分析了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应将"以人为本"做为教育哲学观,把"注重学术"作为生机和活力所在,以"服务社会"视为办学方向,把"改革创新"作为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同时,针对中国加入WTO后的形势,分析了应抓住的各种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办学理念 教育哲学观 中国 人才 价值观 方法论 主体精神 创造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