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探索——浅析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非遗进校园” 被引量:24
1
作者 罗银伟 《大舞台》 2011年第12期197-198,共2页
舞蹈教学是舞蹈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的趋势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相互抨击,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日益流失和消亡。在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探索历程中,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非遗... 舞蹈教学是舞蹈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的趋势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相互抨击,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日益流失和消亡。在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探索历程中,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非遗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着教学的传承功能,保护与传承着优秀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推动着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保护传承 “非遗进校园”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下载PDF
舞蹈学专业少数民族代表性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以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民族舞传承方向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程玉 《新丝路(下旬)》 2016年第11期249-,235,共2页
本文采用了实地调查,采访记录的方式对云南少数民族舞蹈进行整合,加以修改的方式方法将当地民族民间舞蹈运用在课堂上。并依照改革与创新、传承与保护的方式方法,以"因材施教"的理念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舞蹈。以尊重自然、&qu... 本文采用了实地调查,采访记录的方式对云南少数民族舞蹈进行整合,加以修改的方式方法将当地民族民间舞蹈运用在课堂上。并依照改革与创新、传承与保护的方式方法,以"因材施教"的理念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舞蹈。以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原则来对这一特殊地域的民族舞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族民间舞蹈 改革 传承
下载PDF
瑞丽傣族孔雀舞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以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沈优优 柏慧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10期142-144,共3页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民间舞蹈资源丰富。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建立60年以来始终秉承"继承传统、学习民间、兼容中外、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突出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将云南民族民间舞引入高校教学,让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民间舞蹈资源丰富。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建立60年以来始终秉承"继承传统、学习民间、兼容中外、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突出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将云南民族民间舞引入高校教学,让民族民间舞在高校更好地传承、发展。本文以瑞丽傣族孔雀舞在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传承、发展为案例,尝试以点带面的分析、解读、总结其中的经验、方法、成果,从而探寻高校傣族民间舞蹈教学、教材建设新路径,以期为建构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体系提供若干有价值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丽傣族孔雀舞 傣族舞蹈教材建设 民族文化发展
下载PDF
建立民族舞蹈特色教学体系,传承与发展民族舞蹈文化——兼论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发展模式 被引量:19
4
作者 朱红 《艺术教育》 2011年第2期18-20,共3页
随着当代舞蹈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特色教学理念的逐渐深化,各地方艺术院校(特别是民族地区艺术院校)愈加重视本地域舞蹈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逐渐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格局。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在近50年的办学历史中,始... 随着当代舞蹈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特色教学理念的逐渐深化,各地方艺术院校(特别是民族地区艺术院校)愈加重视本地域舞蹈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逐渐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格局。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在近50年的办学历史中,始终立足于民族地域文化优势,以培养人才、学术科研与服务于社会为己任,坚持扎根本土民族文化,创建云南民族舞蹈特色教学体系;突出学科优势,建设创新型舞蹈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文化自觉,在教学体系中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通过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课题研究、艺术创作,以期将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建设成为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教育与文化研究的重要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民族地域文化优势 特色教学体系 创新型人才培养 民族舞蹈文化保护与传承
原文传递
论民族地区高等舞蹈教育教学体系的特色化发展——以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徐梅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72-77,共6页
随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从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保障时代"逐步走向了"市场化竞争化时代"。在"稳规模、调结构、重质量、上水平"的新的历史时期,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 随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从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保障时代"逐步走向了"市场化竞争化时代"。在"稳规模、调结构、重质量、上水平"的新的历史时期,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高等舞蹈教育的内涵开掘与外延拓展,深入研究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培养需求,注重地域间各高等舞蹈教育教学体系的特色化发展,以"教学、科研、创作(展演)"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教学团队、学科平台、人才培养及科研创新,最终实现高等舞蹈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舞蹈特色教育 专业建设 民族 舞蹈文化 保护与传承 改革与创新
原文传递
论“多元文化教育”对边疆民族地区舞蹈教育的意义——以云南艺术学院舞蹈教学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华 农布七林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85-94,共10页
通过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研读,以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为例,反思边疆民族地区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一体"与"多元"不和谐、培养与就业不匹配、通行教材与"乡土"教材不对称。反思地区舞蹈教育要... 通过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研读,以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为例,反思边疆民族地区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一体"与"多元"不和谐、培养与就业不匹配、通行教材与"乡土"教材不对称。反思地区舞蹈教育要注重地区舞蹈课程的设置,强调地区舞蹈教材建设,培养地区舞蹈师资,调整地区舞蹈训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边疆民族地区 舞蹈教育
下载PDF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诗《独龙情怀》排练感悟
7
作者 李亭峤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第10期236-236,共1页
舞蹈诗《独龙情怀》是以云南少数民族独龙族为编排基础,提取其中具有符号性的动作作为元素,以舞蹈为主要载体结合音乐、服饰、道具等形式,展现独龙族人民的审美情趣,生活现状以及独特的舞蹈形式。本文通过参与排练之后自己的心得体会对... 舞蹈诗《独龙情怀》是以云南少数民族独龙族为编排基础,提取其中具有符号性的动作作为元素,以舞蹈为主要载体结合音乐、服饰、道具等形式,展现独龙族人民的审美情趣,生活现状以及独特的舞蹈形式。本文通过参与排练之后自己的心得体会对舞蹈诗《独龙情怀》进行分析,帮助爱好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学者们更好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推动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龙情怀》 舞蹈排练
下载PDF
浅析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对我国舞蹈普及教育的意义
8
作者 李菁菁 《现代营销(下)》 2010年第11期112-112,共1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文化与艺术素养有所要求。舞蹈,作为三大美育教育(音乐、美术、舞蹈)之一,亦备受关注。为此,北京舞蹈学院推出的集训练性、娱乐性、审美性和中国舞蹈知识于一身的《中国等级考试教材》对我国的舞蹈普...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文化与艺术素养有所要求。舞蹈,作为三大美育教育(音乐、美术、舞蹈)之一,亦备受关注。为此,北京舞蹈学院推出的集训练性、娱乐性、审美性和中国舞蹈知识于一身的《中国等级考试教材》对我国的舞蹈普及教育起到了领头作用,更为传承与发展中国舞蹈艺术挥下重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 舞蹈教育 普及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成成 《大舞台》 2010年第4期35-35,共1页
位于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有着丰富的民族舞蹈艺术资源,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26个民族,在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伴随。作为世界民族舞蹈的有机组成部分,对... 位于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有着丰富的民族舞蹈艺术资源,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26个民族,在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伴随。作为世界民族舞蹈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其传承、保护和合理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世界民族舞蹈系统的充实与完善;与此同时,民族舞蹈是各自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保护和发展民族舞蹈有助于各自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舞蹈 艺术教育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论云南高等艺术院校设置跨境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课程的意义与作用
10
作者 刘成成 《大舞台》 2010年第6期166-167,共2页
据统计,云南共有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15个为云南独有民族,11少数个民族跨中、缅、越等国边境而居。在这11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中,又因其各自地理、历史、民俗等与异国的相互交流与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异域色彩,其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 据统计,云南共有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15个为云南独有民族,11少数个民族跨中、缅、越等国边境而居。在这11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中,又因其各自地理、历史、民俗等与异国的相互交流与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异域色彩,其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无疑也存在着自身的特质与内涵。鉴于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政府等部门对民族艺术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重视,云南跨境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在高等院校的发展、教育、普及也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这对传承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教育和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世界多元文化协调可持续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高等艺术院校 跨境 少数民族 音乐舞蹈课程意义 作用
下载PDF
原生态舞蹈课堂传授与学院派课堂教学的差异——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彦卿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0-181,共2页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不断深入了解,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大力开展,云南艺术学院顺应时代潮流,自2009年开始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系列活动。本文就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中,彝...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不断深入了解,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大力开展,云南艺术学院顺应时代潮流,自2009年开始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系列活动。本文就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中,彝族传承人施万恒、傈僳族传承人李碧清两位传承人传授的烟盒舞组合与技巧,群舞《阿尺木刮》两个不同舞种的精华部分来分析原生态舞蹈进行课堂传授的特点,从而与学院派课堂教学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原生态舞蹈在课堂传授中与学院派课堂教学的差异。由于两者的出发点、目的不一样,所呈现在课堂上的教授方法也就各不相同,本文试图从教学的角度浅显地谈一下两者具有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 学院派 课堂教学 差异性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及其编创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钰莹 《北方音乐》 2019年第14期12-12,141,共2页
增强研究强度、致力于了解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自然特征是舞蹈编创的第一步,相关人员在研究过程中渗透深入性理解,在保证舞蹈不失去传统魅力、风格的同时添加独特的舞蹈要素,确保舞蹈能够映现出新的风韵,从而延伸舞蹈艺术的深度与广度。... 增强研究强度、致力于了解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自然特征是舞蹈编创的第一步,相关人员在研究过程中渗透深入性理解,在保证舞蹈不失去传统魅力、风格的同时添加独特的舞蹈要素,确保舞蹈能够映现出新的风韵,从而延伸舞蹈艺术的深度与广度。编创赋予舞蹈新的生命力,通过不同的表现方法来创设全新的舞蹈形象,让舞蹈成为感染观众精神的存在物,带给观众全新的精神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 艺术特征 编创风格
下载PDF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舞蹈形式对比研究——以云南蒙古族与内蒙古蒙古族为例
13
作者 张凯妮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丛》 2023年第1期88-93,共6页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聚居地一年一度的节日盛典,过去常常被视作欢庆娱乐的象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如今被定义为集祭祀祝福、体育竞赛、文艺演出、商品贸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聚居地一年一度的节日盛典,过去常常被视作欢庆娱乐的象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如今被定义为集祭祀祝福、体育竞赛、文艺演出、商品贸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本文选取南北跨维度较大,极具典型性的内蒙与云南作为研究对象,是因其具有一定的文化差异,且生活环境、地域习俗、审美模式、思想等都有较大差异。将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流程、舞蹈形式、舞蹈内容等做对比,凸显民族团结、民族兴旺的共同体意识,践行以舞育人、以美育人、以思促行、以行践思高尚精神品质,进而最终在联系与交流中发挥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 舞蹈形式 对比
下载PDF
浅谈舞蹈艺术提升云南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14
作者 李玲 《文化产业》 2021年第33期19-21,共3页
舞蹈作为文化母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命力也反映了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高质量的舞蹈艺术创作能够营造出高质量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舞蹈作品反映的是某个特定文化群体的民族历史、生产生活、民风民俗及民族精神等诸多的人文和自然生... 舞蹈作为文化母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命力也反映了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高质量的舞蹈艺术创作能够营造出高质量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舞蹈作品反映的是某个特定文化群体的民族历史、生产生活、民风民俗及民族精神等诸多的人文和自然生态特征。云南作为我国民族文化资源最富足,并享有“歌舞的海洋”美誉的省份,在建设文化强省以及提升云南民族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民族舞蹈艺术创作可以发挥出其独有的功能价值和作用。当前,在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新时期云南舞蹈艺术创作应继续以传承和发扬云南各民族文化为己任,创作者们应秉持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抓住历史机遇,更加深入挖掘云南各民族的舞蹈文化资源。从而创作出更高质量的独具云南气质的舞蹈作品,开创云南民族文化“美美与共、各美其美”新局面,为提升云南文化软实力、打造高质量旅游文化大省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民族文化资源 文化强国战略 社会文化生活 文化自信 文化母体 云南民族文化 文化群体
下载PDF
情绪记忆透视下舞蹈表演艺术人才培养初探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杰雄 谭欣宜 李琴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118-120,共3页
对于从事艺术创造与表演活动的人来说,情绪记忆是最本真与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情绪记忆是学生先天性表演基础,是情感储备的库房,通过后天性的训练,两者结合将是培养舞蹈表演人才最关键的因素。从情绪记忆的特点出发,揭示其表征、特点、... 对于从事艺术创造与表演活动的人来说,情绪记忆是最本真与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情绪记忆是学生先天性表演基础,是情感储备的库房,通过后天性的训练,两者结合将是培养舞蹈表演人才最关键的因素。从情绪记忆的特点出发,揭示其表征、特点、表现方式,以期对于培养高、精、尖的复合型舞蹈表演艺术人才起到引导与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记忆 舞蹈表演 舞蹈表演艺术人才
下载PDF
浅论舞蹈钢琴伴奏教学艺术 被引量:11
16
作者 荣胜霞 《民族音乐》 2009年第6期117-119,共3页
在伴奏艺术的领域中,声乐伴奏、管弦乐伴奏已成熟地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舞蹈钢琴伴奏作为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还需要人们不断地去了解、并进行深人的研究。舞蹈教学中使用的钢琴伴奏介乎于钢琴演奏与伴奏艺术之间,同时又是跨越了... 在伴奏艺术的领域中,声乐伴奏、管弦乐伴奏已成熟地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舞蹈钢琴伴奏作为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还需要人们不断地去了解、并进行深人的研究。舞蹈教学中使用的钢琴伴奏介乎于钢琴演奏与伴奏艺术之间,同时又是跨越了音乐与舞蹈两大艺术种类的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它是进行舞蹈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欣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教学 钢琴伴奏 教学艺术 伴奏艺术 交叉学科 音乐修养 声乐伴奏 钢琴演奏
下载PDF
民族民间舞蹈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以云南德宏民族民间舞蹈为个案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梅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137-144,共8页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典型艺术形式之一,具有传统文化的共性特质和区域文化的个性特征。以云南德宏民族民间舞蹈为个案研究,其立于传统和现实中历经数百年演变发展,形成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共融性、共情性、共赢性的多元一...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典型艺术形式之一,具有传统文化的共性特质和区域文化的个性特征。以云南德宏民族民间舞蹈为个案研究,其立于传统和现实中历经数百年演变发展,形成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共融性、共情性、共赢性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共融性为舞蹈发展之前提,共情性是舞蹈表达之本质,共赢性是舞蹈文化发展之最终目的。三者联系密切,不可分割,共同作用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所应具备的功能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蹈 多元一体 云南德宏 共融性 共情性 共赢性
下载PDF
论当代“学院派”民间舞之文化形态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丽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8-230,共3页
中国民间舞蹈从民间走向专业舞蹈院校的教学与创作领域,使得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与外延产生了多重形态变迁,推动了民间舞在"学院派"中的延续、传播、整合和发展。当代"学院派"民间舞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已改变了民俗民... 中国民间舞蹈从民间走向专业舞蹈院校的教学与创作领域,使得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与外延产生了多重形态变迁,推动了民间舞在"学院派"中的延续、传播、整合和发展。当代"学院派"民间舞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已改变了民俗民间舞旧有的话语言说方式。但是其基本特质始终不能离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这个文化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派” 民间舞 文化形态 符号化 规范化 文化属性
下载PDF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石裕祖新著《云南民族舞蹈史》简介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金华 《民族艺术研究》 2006年第4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云南民族 舞蹈史 云南大学出版社 简介 山林 艺术学院 出版发行 学科建设 舞蹈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