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乳化体系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Ⅵ)——微乳液
1
作者 周康夫 支奕轩 +1 位作者 王飞飞 尚亚卓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微乳液(ME)是水、油、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自发形成的各向同性、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微乳液粒径小,能自发形成,且具有优异的增溶作用,对增溶的成分能起到良好的保护、缓释作用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其透皮吸收,改... 微乳液(ME)是水、油、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自发形成的各向同性、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微乳液粒径小,能自发形成,且具有优异的增溶作用,对增溶的成分能起到良好的保护、缓释作用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其透皮吸收,改善其生物利用度。微乳液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活性成分的保存及输送体系,在化妆品、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微乳液及其形成机理;并简述了微乳液的制备方法,总结了影响微乳液形成及性质的关键因素;概括了微乳液的性能优势,并简单介绍了几种特殊微乳液,包括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离子液体微乳液以及低共熔溶剂微乳液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微乳液在化妆品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最后,对微乳液在化妆品领域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未来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个人观点,希望能为微乳液在化妆品领域发挥其实际应用价值提供参考,也为性能优异的功效化妆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化妆品 增溶
下载PDF
新型乳化体系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I)——液晶乳化体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康夫 晏佳怡 尚亚卓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08-1017,共10页
液晶乳化体系是一种新型的乳化体系,体系中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分子在油、水界面定向排列,形成长程有序、短程无序的液晶结构(通常为层状液晶)。乳化剂形成的层状液晶与皮肤角质层结构相似,使其在化妆品、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 液晶乳化体系是一种新型的乳化体系,体系中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分子在油、水界面定向排列,形成长程有序、短程无序的液晶结构(通常为层状液晶)。乳化剂形成的层状液晶与皮肤角质层结构相似,使其在化妆品、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液晶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消费者对液晶乳化产品优势的逐步认可,液晶乳化体系在高端化妆品中正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液晶及液晶乳化体系,总结了影响液晶乳化体系中液晶形成的因素以及液晶乳化产品的性能,包括稳定性、锁水保湿性能、包裹、缓释及促渗透性能和肤感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液晶乳化体系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并对近年开发的特殊液晶乳化体系——液晶包结晶乳化体系、多重液晶乳化体系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现阶段液晶乳化体系在化妆品领域应用的局限性,并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看法,旨在为液晶乳化体系的开发及有效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乳化体系 化妆品 产品性能
下载PDF
机电参数对双极射频皮下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何冰冰 廖启明 +3 位作者 郭振宇 张梅 卢继珍 张榆锋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8期83-86,共4页
目的分析家用射频美容仪的电极间距、信号频率及功率等机电参数对射频在皮下组织加热温度的分布及作用靶点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研的电极间距分别为1.37mm、2.37mm、4.25mm的双极家用射频美容仪,通过设置不同输出射频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 目的分析家用射频美容仪的电极间距、信号频率及功率等机电参数对射频在皮下组织加热温度的分布及作用靶点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研的电极间距分别为1.37mm、2.37mm、4.25mm的双极家用射频美容仪,通过设置不同输出射频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功率),进行离体猪皮加热实验,研究各因素对皮下加热温度分布及作用靶点的影响。结果该实验结果表明,皮下加热靶点深度约为电极间距的一半;发射频率越大,靶点深度会随之轻微减小;发射功率主要影响加热速度及加热面积。结论皮下加热深度主要受电极间距和发射频率的影响,而占空比主要影响升温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美容仪 机电参数 温度分布
下载PDF
地肤子总黄酮脱色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4
作者 徐蕊 袁永雷 曲丽萍 《食品工业》 CAS 2023年第5期6-11,共6页
为研究地肤子黄酮部位活性炭脱色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进行考察,探究三种影响因子(活性炭用量、脱色温度和时间)对地肤子黄酮提取液脱色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优工艺条件组合:活性炭添加量0.5%,脱色温度为60℃,脱色时间20 mi... 为研究地肤子黄酮部位活性炭脱色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进行考察,探究三种影响因子(活性炭用量、脱色温度和时间)对地肤子黄酮提取液脱色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优工艺条件组合:活性炭添加量0.5%,脱色温度为60℃,脱色时间20 min。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地肤子黄酮提取液的脱色率和黄酮保留率可达64.07%和77.58%。经脱色后的地肤子黄酮提取液,颜色由棕褐色变为浅黄色澄清溶液,黄酮保留率处在较高水平。同时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地肤子提取液中活性成分地肤子皂苷Ic损失较小。采用DPPH法检测其抗氧化活性,脱色前和脱色后的地肤子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此脱色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为地肤子黄酮提取液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子 总黄酮 脱色工艺 活性炭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