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伦理中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趋势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佳楠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第12期59-70,共12页
在国内外已有文献中,关于生活意义的哲学探讨与人工智能伦理学之间的关系问题近年来一直被激烈讨论。通过对生活意义与人工智能伦理之间关系的全面回顾与思考,提出进一步考量意义的价值论范畴能够不断丰富人工智能伦理学理论。从哲学和... 在国内外已有文献中,关于生活意义的哲学探讨与人工智能伦理学之间的关系问题近年来一直被激烈讨论。通过对生活意义与人工智能伦理之间关系的全面回顾与思考,提出进一步考量意义的价值论范畴能够不断丰富人工智能伦理学理论。从哲学和技术维度梳理人工智能伦理提出的过程、澄清生活话语中意义的基本假设及其基本概念,指出需要深化明晰的五个一般性论点,从根本上揭示出意义的真正本质必须要将生活意义的哲学问题与人工智能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问题联系统一起来。由此,未来的研究要重视考察潜在的意义理论及其规范的主张,关注人工智能伦理研究对意义研究的前瞻性,从其他与意义相关的伦理规范体系或价值体系来理解人工智能伦理问题,推动相关研究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意义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伦理 自我发展 社交关系
下载PDF
探析后真理社会中的科学传播
2
作者 郭佳楠 《科技传播》 2023年第2期33-42,共10页
以近几十年来媒体环境中发生的深刻结构变化为参照,通过对后真理概念的现有解释路径的提炼,阐明了后真理时代科学传播的现实背景,归纳其理论渊源和基本内涵能够进一步参透科学传播的本质要义,指明西方社会在公共领域盛行的激烈党派冲突... 以近几十年来媒体环境中发生的深刻结构变化为参照,通过对后真理概念的现有解释路径的提炼,阐明了后真理时代科学传播的现实背景,归纳其理论渊源和基本内涵能够进一步参透科学传播的本质要义,指明西方社会在公共领域盛行的激烈党派冲突、隐性的党派及意识形态偏见、政治两极分化和出于政治动机的党派推理是科学传播系统及要素面临的主要困境。因此,强化科学传播主体的责任,重视政治传播与科学传播的结合,将科学传播纳入国家治理体系都是有效化解后真理社会科学传播现实困境的重要途径。总之,立足国际视野下科学传播共同体参与科学传播的整体面貌,找寻其面临的阻碍和存在的短板,将为改善科学传播现状提供现实启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理 科学 科学传播 媒体 政治 党派偏见
下载PDF
作为政治行动的数据科学:基于政治正义论的考察
3
作者 郭佳楠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1-117,共7页
随着数据量的急剧增加,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数据伦理风险日益凸显。尽管数据伦理原则和数据伦理指导框架能够帮助数据科学家反思其研究工作对个人、团体和社会产生的持续影响,但这些原则不足为数据科学提供避免社会危害、促... 随着数据量的急剧增加,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数据伦理风险日益凸显。尽管数据伦理原则和数据伦理指导框架能够帮助数据科学家反思其研究工作对个人、团体和社会产生的持续影响,但这些原则不足为数据科学提供避免社会危害、促进社会正义的范式。基于技术政治性视角对数据科学技术的三个争议进行剖析后发现数据科学家已经成为参与社会规范性建设的政治行动者。因此,数字时代的数据科学困境需要超越的“四个阶段”,进而提出数字正义的实现需要对数据进行正义性的规制与承诺,同时重视数据评估工具的智能化赋能,构建技术与人文的良性互动,引导“技术治理”向“技术善治”的转型,最终实现数字治理中的正义修复,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平等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科学 伦理 社会正义 社会变革 社会善
下载PDF
欧美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政策转向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佳楠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451-457,共7页
欧美技术哲学研究从“经验转向”后形成“政策转向”,欧美当代技术哲学研究中的“政策转向”不是把这一哲学的分支学科转变为政策科学,也不是使它远离知识生产模式学科化内容,而是以现实社会问题为其理论体系的逻辑出发点和基础性前提,... 欧美技术哲学研究从“经验转向”后形成“政策转向”,欧美当代技术哲学研究中的“政策转向”不是把这一哲学的分支学科转变为政策科学,也不是使它远离知识生产模式学科化内容,而是以现实社会问题为其理论体系的逻辑出发点和基础性前提,要求将哲学融入技术政策动态过程中,主张“多学科”或“后学科”的研究方式、以非技术哲学家群体为受众寻求制度化和以替代计量学为评价方法等,引入利益相关者参与讨论并通过系统化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转化为具体的哲学实践,以使其内含的学术价值转化为“更广泛的社会影响”。文章阐释了这一转向不仅是研究方法的转向,更重要的是研究目标的转向,即将学科外的人类实践活动正式纳入技术哲学研究的范畴,并分析了不同学者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观点,并就“政策转向”相关的某些问题作了进一步思考,“政策转向”的主张和理念涉及当今技术哲学研究许多原则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对于二十一世纪的技术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哲学 政策转向 经验转向 欧美 社会实践 社会参与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后真理”时代环境科学知识在民主治理中的角色定位研究
5
作者 郭佳楠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3-25,共13页
在“后真理”时代,情感及个人信念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公众舆论,让科学的话语权与公信力逐渐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在“认知平等与民主化科学”的幌子下从内容与体制上诋毁科学。由此,“后真理”视野下的科学与环境政策领域,迫切需要重塑... 在“后真理”时代,情感及个人信念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公众舆论,让科学的话语权与公信力逐渐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在“认知平等与民主化科学”的幌子下从内容与体制上诋毁科学。由此,“后真理”视野下的科学与环境政策领域,迫切需要重塑科学与民主的关系,倡导在科学-政策-社会三方之间多维互动的制度建构基础上合理避免技术专家治国论绝对化和狭隘化的治理困境,以期找到超越专家政治局限性的可能之路。这要求走向一种基于环境科学知识民主的民主治理新范式,这种民主治理强调从基于负责任性的知识生产、基于多样性与论争性的知识应用、基于包容性的知识评价三个维度搭建该范式的基本框架,重估专家体制的民主价值,为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治理提供新的行动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理”时代 环境科学知识 技术专家治国论 负责任性 多样性与论争性 包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