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杨酸处理对龙眼果实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王慧玲 孙钧政 +3 位作者 刘青青 明艳林 林河通 陈艺晖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4年第6期527-536,共10页
龙眼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果实成熟于7~9月高温高湿季节,采后生理代谢旺盛,常温贮藏3~4 d后,内果皮褐变,果肉自溶,导致果实腐烂变质。本文以‘福眼’龙眼Dimocarpus longan‘Fuyan’果实为材料,研究水杨酸(SA)处理对接种拟茎点霉Phomop... 龙眼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果实成熟于7~9月高温高湿季节,采后生理代谢旺盛,常温贮藏3~4 d后,内果皮褐变,果肉自溶,导致果实腐烂变质。本文以‘福眼’龙眼Dimocarpus longan‘Fuyan’果实为材料,研究水杨酸(SA)处理对接种拟茎点霉Phomopsis longanae龙眼果实在28℃贮藏后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A处理延缓龙眼果皮褐变指数、果肉自溶指数和果实失重率的下降,在第5天,SA+P.longanae处理组果皮褐变指数、果肉自溶指数和果实失重率分别比P.longanae对照组低7.65%、15.91%和24.57%。同时,SA处理能延缓龙眼果实外果皮L^(*)值下降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下降,保持果肉较高的可溶性总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有效抑制可滴定酸和还原糖含量上升。综上表明,SA处理能保持采后龙眼果实较好的生理品质,提高其耐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果实 水杨酸 拟茎点霉 生理品质 耐贮性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创新建设模式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艺晖 林河通 +2 位作者 林艺芬 王慧 范中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4期268-269,272,共3页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校与优质企业、科研院所合力共建实践基地,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针对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现存问题,以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硕士为例,...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校与优质企业、科研院所合力共建实践基地,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针对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现存问题,以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硕士为例,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创新建设模式,以期为提高全日制农业硕士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食品加工与安全 实践基地 创新建设
下载PDF
采前调节剂处理对采后果实保鲜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孙闽子 张珅 +5 位作者 吴光斌 陈发河 倪辉 陈兴麟 许旻 林河通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1-1120,共10页
采前因素是果实采后品质和贮藏保鲜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愈发受到重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围绕果实采前处理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笔者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概述了果实采前处理技术特点和处理剂种类,探讨了采前处理对果实采后品... 采前因素是果实采后品质和贮藏保鲜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愈发受到重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围绕果实采前处理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笔者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概述了果实采前处理技术特点和处理剂种类,探讨了采前处理对果实采后品质、贮藏生理和耐贮性、病害控制等方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同时对果实采前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果实采前保鲜处理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采前处理 贮藏品质 采后生理 耐贮性 诱导抗性
下载PDF
采后香蕉果实冷害发生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倩 沈春生 +4 位作者 林启昉 王慧 林河通 陈建业 范中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7-827,共11页
香蕉果实作为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水果,采后极易因贮藏温度不当而发生冷害,导致果实品质劣变,失去商品价值,造成经济损失。目前,关于采后香蕉果实冷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生理状态变化的描述,冷害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冷害防控技术等... 香蕉果实作为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水果,采后极易因贮藏温度不当而发生冷害,导致果实品质劣变,失去商品价值,造成经济损失。目前,关于采后香蕉果实冷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生理状态变化的描述,冷害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冷害防控技术等。生理状态变化方面,已明确了采后香蕉果实冷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和症状表现;分子调控机制方面,在转录水平上关于冷响应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冷害防控技术方面,适温贮藏、热处理、冷激处理、PE膜包装、辐照处理等物理方法,以及小分子信号物质、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物质、有机酸、丝素蛋白、电生功能水冷激等生化处理方法均有研究报道。总的来说,围绕香蕉果实冷害的研究已取得了诸多进展,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未来关于香蕉果实冷害的研究将更加关注各个生理变化的相关性、代谢的新途径、分子调控机制网络,以及冷胁迫信号网络等。综述了采后香蕉果实冷害发生的症状、影响因素、生理变化、分子调控机制及近年来国内外香蕉冷害控制技术研究进展,旨在为控制香蕉等冷敏性果实冷害发生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为采后香蕉果实冷害防控新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冷害 生理变化 分子机制 控制技术
下载PDF
果实采后软化的影响因素及抑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郑秋萍 林育钊 +2 位作者 李美玲 王慧 林河通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9年第4期262-270,共9页
[目的]深入了解果实采后软化的影响因素及抑制果实软化的保鲜技术。[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综述了果实采后软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细胞壁代谢、淀粉代谢、能量代谢、激素和病原菌侵染等,并探讨了抑制果实采后软化的物... [目的]深入了解果实采后软化的影响因素及抑制果实软化的保鲜技术。[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综述了果实采后软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细胞壁代谢、淀粉代谢、能量代谢、激素和病原菌侵染等,并探讨了抑制果实采后软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结论]应结合分子生物学、材料科学等深入研究果实软化机理,并研发抑制果实软化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采后软化 生理代谢 病原菌侵染 保鲜技术
下载PDF
活性氧在采后果蔬品质劣变中的作用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竟运 林育钊 +2 位作者 范中奇 林艺芬 林河通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年第1期52-59,共8页
[目的]通过介绍采后果蔬品质劣变发生机理及其控制技术,为减少采后果蔬品质劣变、提高果蔬保鲜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综述了采后果蔬常见的品质劣变现象、活性氧在采后果蔬品质劣变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应用... [目的]通过介绍采后果蔬品质劣变发生机理及其控制技术,为减少采后果蔬品质劣变、提高果蔬保鲜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综述了采后果蔬常见的品质劣变现象、活性氧在采后果蔬品质劣变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应用外源活性氧清除剂控制采后果蔬品质劣变的概况。[结论]阐明了活性氧与采后果蔬品质劣变发生的关系,为减少采后果蔬品质劣变、维持采后果蔬贮藏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蔬菜 采后生物学 品质劣变 活性氧 控制技术
下载PDF
果蔬采后病害的发生与活性氧和膜脂代谢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余经 林育钊 +2 位作者 范中奇 林艺芬 林河通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阐明活性氧代谢和膜脂代谢在果蔬采后病害发生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为控制果蔬病害发生及提高果蔬品质、延长保鲜期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综述了果蔬采后病害发生与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活性氧清除... [目的]阐明活性氧代谢和膜脂代谢在果蔬采后病害发生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为控制果蔬病害发生及提高果蔬品质、延长保鲜期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综述了果蔬采后病害发生与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活性氧清除系统、膜脂降解相关酶、膜磷脂组分和膜脂脂肪酸组分等的关系。[结论]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有助于提高果蔬的抗病能力和耐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蔬菜 采后病害 活性氧代谢 膜脂代谢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枇杷采后冷害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林瀚 童志红 +2 位作者 林河通 苏文炳 范中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5-252,共8页
冷藏是减少枇杷果实采后衰变、保持品质以延长其果品供应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枇杷果实在冷藏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冷害,出现果实褐变和凹陷等冷害症状,造成品质劣变,带来经济损失,研究枇杷果实冷害发生机制与预防技术,对枇杷保鲜贮藏及冷... 冷藏是减少枇杷果实采后衰变、保持品质以延长其果品供应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枇杷果实在冷藏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冷害,出现果实褐变和凹陷等冷害症状,造成品质劣变,带来经济损失,研究枇杷果实冷害发生机制与预防技术,对枇杷保鲜贮藏及冷链运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枇杷果实冷害的影响因素、冷害症状、枇杷冷害发生过程中的生理代谢变化的研究进展,包括冷害对细胞膜系统、活性氧代谢、可溶性糖代谢、呼吸和乙烯代谢等的影响;概述了枇杷果实采后冷害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总结了预防枇杷冷害的技术措施,包括低温预贮、热处理、化学物质、生物材料等,同时对减轻冷害发生的新技术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枇杷果实采后的保鲜贮运提供理论指导,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对枇杷冷害的研究提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冷害 发生机制 研究进展 展望
下载PDF
电解水技术在采后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谢慧琳 唐金艳 +2 位作者 林育钊 林河通 陈艺晖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61-66,共6页
电解水已被证明是消灭微生物的有效杀菌剂,且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对电解水的制备原理和理化特性、电解水技术的优势,以及电解水技术在采后果蔬保鲜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展望了电解水技术的研究趋势与方向。
关键词 电解水技术 果蔬 抑菌 保鲜
下载PDF
采后果蔬冷害与膜脂代谢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匡小勇 林育钊 +2 位作者 范中奇 陈亚珍 林河通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阐明果蔬冷害发生机理,为控制采后果蔬冷害发生、提高果蔬冷藏品质和延长其货架期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综述了采后果蔬冷害发生的机理及其与膜脂组分、膜脂相变、电解质外渗、能量代谢失调、氧化胁... [目的]阐明果蔬冷害发生机理,为控制采后果蔬冷害发生、提高果蔬冷藏品质和延长其货架期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综述了采后果蔬冷害发生的机理及其与膜脂组分、膜脂相变、电解质外渗、能量代谢失调、氧化胁迫等的关系,并探讨了减轻采后果蔬冷害的物理和化学技术。[结论]保护果蔬细胞膜结构有利于提高采后果蔬的抗冷性并延长其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蔬菜 冷害 膜脂相变 膜脂代谢
下载PDF
西番莲采后品质劣变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果 林育钊 +1 位作者 郭欣 林河通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年第4期323-328,共6页
西番莲(Passiflora caerulea)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热带亚热带特色水果,采后易发生果实品质劣变现象,是制约采后西番莲果实保鲜期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西番莲采后果实褶皱及失重、果皮色泽变化、营养物质含量减少和采后病害发生等品质劣变机理... 西番莲(Passiflora caerulea)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热带亚热带特色水果,采后易发生果实品质劣变现象,是制约采后西番莲果实保鲜期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西番莲采后果实褶皱及失重、果皮色泽变化、营养物质含量减少和采后病害发生等品质劣变机理,及其低温、热处理、包装、1-MCP、多糖和化学保鲜剂等西番莲果实采后保鲜技术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维持西番莲果实贮藏品质、延长果实保鲜期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 果实 品质劣变 品质保持 贮藏保鲜
下载PDF
水杨酸诱导果实采后抗病性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孙钧政 李美玲 +3 位作者 唐金艳 明艳林 林河通 陈艺晖 《亚热带植物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413-420,共8页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是一种重要的内源信号分子,具有激活果实抗性防卫反应的能力。本文综述SA对多种果实采后病害的抑制效果及其诱导果实采后抗病性机制(如诱导果实抗氧化反应、诱导果实防御反应、调控果实呼吸代谢、诱导果实抗...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是一种重要的内源信号分子,具有激活果实抗性防卫反应的能力。本文综述SA对多种果实采后病害的抑制效果及其诱导果实采后抗病性机制(如诱导果实抗氧化反应、诱导果实防御反应、调控果实呼吸代谢、诱导果实抗病基因表达和抗性相关蛋白表达),并展望该领域SA未来研究趋势与方向,对推动果实采后抗病理论的发展和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诱导 抗病性 果实 采后病害
下载PDF
柑橘采后品质变化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3
作者 吴含露 曾玲珍 +1 位作者 林育钊 林河通 《亚热带植物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78-84,共7页
柑橘Citrus spp.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果树,其果实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然而,柑橘果实采后容易发生腐烂、失水、营养损失和病害,导致果实品质劣变,商品价值降低。本文就柑橘果实采后外观色泽,果实水分,果肉糖、酸、维生素C含量变... 柑橘Citrus spp.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果树,其果实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然而,柑橘果实采后容易发生腐烂、失水、营养损失和病害,导致果实品质劣变,商品价值降低。本文就柑橘果实采后外观色泽,果实水分,果肉糖、酸、维生素C含量变化,果实病害青霉病、褐斑病、枯水病、油斑病发生,以及低温贮藏、热处理、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化学保鲜剂、生物技术保鲜等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提高柑橘保鲜效果、保持柑橘果实采后品质、延长果实保鲜期提供科学依据与生产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果实 品质 采后病害 贮藏保鲜
下载PDF
纸片型1-MCP处理对‘朝霞’水蜜桃抗病物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志强 郑江枫 +3 位作者 林育钊 肖烟云 曾玲珍 林河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5329-5336,共8页
目的 研究纸片型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采后水蜜桃果实抗病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朝霞’水蜜桃果实采后通过0(对照组)和1.2μL/L纸片型1-MCP分别处理12 h,在(25±1)℃、85%相对湿度下贮藏,每2d取样,评... 目的 研究纸片型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采后水蜜桃果实抗病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朝霞’水蜜桃果实采后通过0(对照组)和1.2μL/L纸片型1-MCP分别处理12 h,在(25±1)℃、85%相对湿度下贮藏,每2d取样,评价和测定水蜜桃果实感病指数、抗病相关物质(总酚、木质素)含量及抗病相关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几丁质酶(chitinase,CHI)、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和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GLU)]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水蜜桃果实相比,纸片型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水蜜桃果实采后感病指数的上升,维持较高的果实果肉木质素和总酚含量,保持较高的果肉POD、PPO、CHI、PAL和GLU活性。结论 纸片型1-MCP处理可升高水蜜桃果实采后果肉抗病相关酶的活性,加速果肉累积抗病物质,进一步提升水蜜桃果实的采后抗病能力,最终减慢果实采后发生病害及延长果实采后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蜜桃果实 采后病害 抗病物质代谢 1-甲基环丙烯
原文传递
荔枝果实热风干燥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志强 沈夏筠 +1 位作者 林育钊 林河通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8期13-17,共5页
为了提高荔枝果实热风干燥加工技术,研究荔枝果实的热风干燥特性。在不同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和装载量对荔枝果实干燥特性(干基含水率和干燥速率)影响的基础上,设计L_(9)(3^(4))正交试验,研究上述因素对荔枝果实平均干燥速率的影响,进而... 为了提高荔枝果实热风干燥加工技术,研究荔枝果实的热风干燥特性。在不同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和装载量对荔枝果实干燥特性(干基含水率和干燥速率)影响的基础上,设计L_(9)(3^(4))正交试验,研究上述因素对荔枝果实平均干燥速率的影响,进而得出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热风温度为90℃、热风风速为3m·s^(-1)、装载量为5.0kg·m^(-2)时,荔枝果实热风干燥效率最优。通过研究荔枝果实热风干燥特性,有利于提高荔枝果实采后热风干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果实 热风干燥 干燥特性
下载PDF
低温贮藏对‘松风本’龙眼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锦 林毅雄 +3 位作者 林育钊 刘竟运 林河通 林艺芬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14-2321,共8页
本文以‘松风本’龙眼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贮藏温度对龙眼果实贮藏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采后龙眼果实经过挑选、清洗等预处理后晾干,用聚乙烯保鲜袋(0.015 mm厚)包装,分别置于室温(25±0.5)℃和低温(3±0.5)℃下贮藏。贮藏期间... 本文以‘松风本’龙眼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贮藏温度对龙眼果实贮藏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采后龙眼果实经过挑选、清洗等预处理后晾干,用聚乙烯保鲜袋(0.015 mm厚)包装,分别置于室温(25±0.5)℃和低温(3±0.5)℃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取样测定龙眼果实的营养品质和耐贮性指标。结果表明:与(25±0.5)℃室温贮藏相比,(3±0.5)℃低温贮藏可以有效延缓龙眼果实采后呼吸强度,保持较高的果皮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类黄酮)含量和果肉营养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蔗糖、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此外,(3±0.5)℃低温贮藏还能延缓采后龙眼果肉自溶和果皮褐变,以及抑制龙眼果实失重率的升高,维持较高的龙眼果实商品率。据此认为,(3±0.5)℃可以作为‘松风本’龙眼果实低温贮运的推荐温度条件,以保持‘松风本’龙眼果实的贮藏品质和延长其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松风本’龙眼 果实 贮藏温度 品质 耐贮性
下载PDF
壳聚糖处理对西番莲果实感病指数、抗病相关酶活性和抗病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郭欣 林育钊 +3 位作者 林河通 李倩 段睿琦 朱文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06-212,共7页
为了解壳聚糖处理对西番莲果实采后病害发生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理,采后‘福建百香果1号’西番莲果实经蒸馏水(对照)和稀释200倍的卡多赞(一种新型壳聚糖)溶液分别浸泡5 min,在(28±1)℃条件下贮藏,每隔3 d测定西番莲果实感病指数... 为了解壳聚糖处理对西番莲果实采后病害发生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理,采后‘福建百香果1号’西番莲果实经蒸馏水(对照)和稀释200倍的卡多赞(一种新型壳聚糖)溶液分别浸泡5 min,在(28±1)℃条件下贮藏,每隔3 d测定西番莲果实感病指数、抗病相关酶活力和抗病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壳聚糖处理能显著降低西番莲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感病指数(P<0.05、P<0.01),贮藏至第15天时,壳聚糖处理的果实感病指数为2.21,仅为对照组果实感病指数(3.99)的55.39%。此外,与对照组比较,壳聚糖处理可保持较高的西番莲果皮总酚和木质素等抗病物质含量,及较高的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肉桂醇脱氢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因此认为,壳聚糖处理通过促进西番莲果实抗病物质的生成和积累及提高抗病相关酶活性,从而增强采后西番莲果实的抗病性、抑制果实病害发生,延长果实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果实 采后病害 抗病物质 抗病相关酶 壳聚糖
下载PDF
铁观音乌龙茶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 被引量:18
18
作者 林红 曾玲珍 +1 位作者 林育钊 林河通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8-242,共5页
铁观音乌龙茶(铁观音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乌龙茶中的极品,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醇,以独特的“音韵”闻名于世。铁观音茶中富含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咖啡碱、茶色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减肥等保健... 铁观音乌龙茶(铁观音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乌龙茶中的极品,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醇,以独特的“音韵”闻名于世。铁观音茶中富含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咖啡碱、茶色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减肥等保健功效。本文综述了铁观音乌龙茶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效,以期为促进人体健康和铁观音茶产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铁观音茶 营养成分 保健功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