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级医院联合社区开展康复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5
1
作者 白跃宏 曹曼林 +3 位作者 杨新文 沈晓艳 徐义明 俞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0期992-993,共2页
目的实践和探索三级医院与社区发展康复的模式。方法借助优势资源,有效结合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和探索社区康复模式的建立。结果完成社区康复模式的可行性方案,为有效实施康复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论应加强专业技能和知识培... 目的实践和探索三级医院与社区发展康复的模式。方法借助优势资源,有效结合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和探索社区康复模式的建立。结果完成社区康复模式的可行性方案,为有效实施康复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论应加强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完善康复教育和普及,加强指导和评估,整体提升社区康复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康复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646
2
作者 周谋望 岳寿伟 +23 位作者 何成奇 张长杰 马诚 王惠芳 王楚怀 田峻 白跃宏 朱珊珊 刘宏亮 牟翔 李建华 杨卫新 宋林 唐金树 梁英 谢青 张芳 周云 黄澎 潘钰 谷莉 李涛 邢华医 刘小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5,共7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康复医学科与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共识起草小组于2013年进行文献检索和初筛,并对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再次检索和筛选。阅读其中具有较高循证医学证据级别的研究文献,并参考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康复医学科与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共识起草小组于2013年进行文献检索和初筛,并对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再次检索和筛选。阅读其中具有较高循证医学证据级别的研究文献,并参考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形成初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证据级别 中国专家共识 康复治疗 中国医师协会 康复医师 腰痛患者 急性腰痛 慢性腰痛 肌力训练
下载PDF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在膝关节活动受限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万大千 徐义明 +1 位作者 白跃宏 殷跃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97-600,共4页
背景: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以持续主被动活动联合为理论基础,通过模拟人体运动,刺激机体的自然复原力,发挥组织代偿作用。目的:动态观察并了解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在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康复作用。方法:将20例术后早期膝关... 背景: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以持续主被动活动联合为理论基础,通过模拟人体运动,刺激机体的自然复原力,发挥组织代偿作用。目的:动态观察并了解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在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康复作用。方法:将20例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随机等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行肢体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被动训练装置CPM机行功能锻炼,治疗间隙2组均采用心理疏导、低频脉冲电疗和红外线等物理治疗。结果与结论: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后屈、前伸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同时实验组股四头肌肌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2个月后的后续治疗,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后屈、前伸活动度有了进一步的改善(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说明早期采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或CPM机配合心理疏导、低频脉冲电疗和红外线等治疗均能明显提高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同时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具有恢复患者股四头肌肌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CPM 膝关节活动受限 肌力 数字化骨科
下载PDF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万大千 徐义明 白跃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2期9855-9858,共4页
背景:如何提高脑血管疾病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是康复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目的:回顾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对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设计与开发提出新... 背景:如何提高脑血管疾病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是康复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目的:回顾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对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设计与开发提出新的展望。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08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有关医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exoskeletons robot,central nerve damage,pas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the man-machine integration interaction interface",中文检索词为"外骨骼机器人,中枢神经损伤,主被动康复训练,人机一体化交互接口"。排除重复性研究。结果与结论:共纳入26篇文献归纳总结。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研究报道较多,但如能解决体积小、轻便、低功耗、大功率输出等问题,同时具有响应快、低惯性、高精度和高安全性等性能,必将使神经损伤患者下肢功能最大化地恢复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骨骼机器人 中枢神经损伤 主被动康复训练 人机一体化交互接口 表面肌电信号
下载PDF
全髋置换术后早期康复对患者功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程安龙 马燕红 江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THA)术后早期康复对患者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0例。康复治疗组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手术侧髋主动活动范围(AROM)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THA)术后早期康复对患者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0例。康复治疗组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手术侧髋主动活动范围(AROM)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康复治疗组出院时AROM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FIM中生活自理、转移、运动三项内容的积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HA术后早期康复能提高患者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置换术 早期康复治疗 髋主动活动范围 功能独立性评定
下载PDF
运动疗法在软组织所致下腰痛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白跃宏 沈晓艳 +3 位作者 曹曼林 马燕红 董薇红 程安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6期5494-5495,共2页
目的:影响下腰痛治疗效果的原因很多,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术后的运动疗法,对患者术后腰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58例,男27例,女31例;年龄18~66岁;慢性腰痛时间2... 目的:影响下腰痛治疗效果的原因很多,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术后的运动疗法,对患者术后腰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58例,男27例,女31例;年龄18~66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9年。治疗采用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及术后竖脊肌功能训练的方法。结果:58例患者术后经1~28个月,平均1.5个月康复功能训练后,术前久坐、久站、长时间行走、长时间固定姿势卧床及长时间弯腰后腰痛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55例,缓解3例。术前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min内分别为(1.4±0.1),(24.9±1.5)和(1.8±0.2)kPa,术后分别为0.9±0.1),(21.6±1.6)和0.9±0.1)kPa,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2.04,2.32,3.21,P<0.05或0.01)。超声多普勒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0.17±0.02)kHz和(0.09±0.01)kHz(P<0.05)。结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采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及术后竖脊肌功能训练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间隔综合征 腰痛 功能恢复
下载PDF
上海骨科慢性病综合康复的全科服务团队模式建设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白跃宏 俞红 +5 位作者 杨新文 王慧 曹曼林 徐义明 汪志良 张惠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7期683-684,共2页
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将康复整合进初级卫生保健全科医疗体系中。本文讨论这一体系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改进方向。
关键词 慢性病 骨科 社区康复 全科医疗 团队
下载PDF
上海市徐汇区骨关节病社区康复调研 被引量:7
8
作者 白跃宏 俞红 +2 位作者 杨新文 曹曼林 张惠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9期879-881,共3页
目的了解骨关节病社区患病率和相关因素及康复需求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徐汇区徐家汇社区常驻居民发放了调查问卷13579份,收回12419份。结果颈椎病、腰椎疾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2.74%、31.45%、23.37%;女性明显... 目的了解骨关节病社区患病率和相关因素及康复需求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徐汇区徐家汇社区常驻居民发放了调查问卷13579份,收回12419份。结果颈椎病、腰椎疾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2.74%、31.45%、23.37%;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采用康复方法治疗颈椎病、腰椎疾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比例分别为23.12%、16.59%、20.12%;采用自我锻炼方法治疗的分别为28.08%,36.05%,34.18%。并发高血压者最多,其次为心脑血管疾病及胃病。结论应加强女性和中老年患者的康复认知、干预及康复宣教,提高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服务工作,加强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全科服务团队模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病 社区康复 社区健康服务 全科团队
下载PDF
肩袖损伤与关节镜手术后康复 被引量:20
9
作者 费璐益 马燕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0期939-941,共3页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的多发病。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而成为目前治疗肩袖损伤的主要方法之一。术后肩关节康复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 康复 综述
下载PDF
肩胛骨动力障碍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思敏 陈康 +1 位作者 何岚娟 马燕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54-857,共4页
肩胛骨动力障碍(scapular dyskinesis,SD)是肩部疾病常见的病因之一,肩部的活动始终伴随着肩胛骨的活动,如发生SD将直接影响肩部的运动[1]。探索SD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肩部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就目前SD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肩胛骨动力障碍(scapular dyskinesis,SD)是肩部疾病常见的病因之一,肩部的活动始终伴随着肩胛骨的活动,如发生SD将直接影响肩部的运动[1]。探索SD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肩部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就目前SD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动力障碍 肩胛骨 肩部疾病 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 SD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出院后康复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燕红 程安龙 +1 位作者 江澜 袁伟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1-172,共2页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出院后 康复效果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记忆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安龙 沈晓艳 杨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7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记忆及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03-02/12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和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有记忆障碍临床表现的脑卒中患者60...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记忆及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03-02/12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和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有记忆障碍临床表现的脑卒中患者60例,均自愿参加观察。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经皮神经电刺激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①经皮神经电刺激:脊髓部位治疗(治疗输出调至患者肌肉有跳动感且患者能够忍受的程度);患侧肢体治疗(治疗输入调至肢体有轻度抽动,患者能耐受的剂量),以上治疗1次/d,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4周。②常规康复训练:1次/d,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记忆能力评定采用临床记忆量表,所测原始分换成量表分后再换算成记忆商数(以85分为界,划定记忆异常为记忆商数≤85分)。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进行测评(上肢66分,下肢34分,总分100分)。记忆能力及运动功能测评分别在治疗前、出院前各进行1次,比较两组患者记忆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纳入脑卒中患者6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者记忆商数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记忆商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80.2±12.1,70.6±0.5;61.2±11.0,62.8±12.0(t=3.90,6.70,P<0.01)],治疗后治疗组记忆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4.50,P<0.01)。②两组患者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上肢:23.12±4.20,21.46±4.35;16.20±5.20,15.23±4.50;下肢:24.12±5.20,17.30±4.30;10.05±4.20,9.24±5.80(t=5.1~6.5,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下肢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32,P<0.01)。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常规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相比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记忆功能及肢体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电刺激疗法 记忆 运动
下载PDF
早期康复对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肢体感觉及肌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曹曼林 张金章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6期5473-5475,共3页
目的:不完全脊髓损伤常伴有一定程度脊髓功能恢复,对比观察早期康复对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肢体感觉、肌力的影响。方法:将65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1例为药物和手术治疗,康复组34例为药物手术加早期康复,根据脊髓... 目的:不完全脊髓损伤常伴有一定程度脊髓功能恢复,对比观察早期康复对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肢体感觉、肌力的影响。方法:将65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1例为药物和手术治疗,康复组34例为药物手术加早期康复,根据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脊髓损伤程度和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感觉、运动改善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4周后康复组患者感觉改善率分别为(18.94±5.08)%,(23.64±5.95)%,运动改善率分别为(14.25±4.02)%,(13.79±4.06)%,两组比较康复组感觉、运动改善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早期综合治疗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早期康复介入能缩短恢复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综合治疗 康复
下载PDF
髌骨习惯性脱位的术后康复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燕红 江澜 +3 位作者 王亚泉 李韵 程安龙 白跃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6期5486-5487,共2页
目的:髌骨术后有计划的康复训练对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具有重要的防治意义。探索髌骨习惯性脱位行胫骨止点内移并髌外侧松解术术后康复方法。方法:观察12例髌骨习惯性脱位术后患者对常用膝关节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和肌力训练... 目的:髌骨术后有计划的康复训练对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具有重要的防治意义。探索髌骨习惯性脱位行胫骨止点内移并髌外侧松解术术后康复方法。方法:观察12例髌骨习惯性脱位术后患者对常用膝关节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和肌力训练方法的耐受情况,探索术后ROM和肌力训)练的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术后康复方案,再依此方案对22例患膝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并以同期手术的14例患膝作对照。结果:①通过12例患者对常用康复方法的耐受情况的观察发现,ROM的阶段目标第6周90°~100°,第8周>120°。术后5周耐受直腿抬高,8周双拐负重步行,10周能实现单拐步行。②12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膝关节平均活动度分别是(125.6±10.5)°,(109.2±14.1)°,膝关节LKSS评分分别为93.83±5.41)和81.00±11.47)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76±0.29)和(7.70±1.44)分(P<0.05)。(结论:该阶段目标和康复方案能成功应用于髌骨习惯性脱位行胫骨止点内移并髌外侧松解术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脱位 康复
下载PDF
中西药结合并康复训练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薇红 胡海影 袁伟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康复训练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主动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康复训练(康复组,n=40)和单纯服用中西药(对照组,n=40),...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康复训练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主动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康复训练(康复组,n=40)和单纯服用中西药(对照组,n=40),两组均服用中西药,康复组给予主动关节功能训练,随访2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各评估1次。结果:康复组在关节疼痛数(6.76±3.30)、关节压痛指数(7.76±3.91)、关节肿胀指数(4.45±2.33)和功能独立性(35.50±9.80)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中西药结合康复训练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主动活动度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康复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步态分析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亚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5期5332-5333,共2页
脑卒中所引起的偏瘫后遗症中患者步态异常最常见,直接影响到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通过定量步态分析、步态参数分析可以准确客观地找到患者步态异常原因,现就偏瘫康复中的具体应用研究和发展作一总结和介绍。
关键词 步态 偏瘫 康复 后遗症 脑卒中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与转化医学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白跃宏 俞红 《转化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04-110,共7页
探讨腰椎间盘退变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与转化医学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对腰椎间盘退变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及转化医学在康复诊断、治疗、预后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腰椎间盘退变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可能与人群中存在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 探讨腰椎间盘退变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与转化医学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对腰椎间盘退变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及转化医学在康复诊断、治疗、预后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腰椎间盘退变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可能与人群中存在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节段不稳、腰椎退变性侧凸等。腰椎间盘退变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将有助于揭示腰椎间盘退变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并为未来的转化医学研究和康复医学临床实践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转化医学
下载PDF
计算机康复评定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腾飞 白跃宏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41-443,共3页
综述了计算机康复评定系统的设计开发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并对计算机康复评定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康复 计算机 评定系统
下载PDF
中风康复评定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腾飞 白跃宏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33-335,共3页
鉴于临床康复医疗实践现状,设计和开发了一套中风康复评定系统。该系统可对病人进行信息采集和康复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自动生成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
关键词 中风 康复评定 设计开发
下载PDF
康复训练结合中药治疗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薇红 胡海影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内服中药治疗,与单纯服用中药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关节疼痛指数、压痛、肿胀指数及功能独立性方面的比较。方法80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均服用雷公藤浸膏片、强力天麻杜仲丸。一组介入康复训练(康复组),...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内服中药治疗,与单纯服用中药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关节疼痛指数、压痛、肿胀指数及功能独立性方面的比较。方法80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均服用雷公藤浸膏片、强力天麻杜仲丸。一组介入康复训练(康复组),一组单纯服用中药(对照组)各40例。观察两个月,评估两次(治疗前及治疗后各一次)。结果康复组的病人在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均明显减少。而在功能独立性评定方面的改善要比对照组明显增加。经t检验P<0.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服用中药的同时,介入康复训练比单纯服用中药的病人能更好地消除水肿,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防止粘连,预防畸形,减少并发症,改善日常生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康复 功能独立性评定 雷公藤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