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山核电站取排水工程潮流泥沙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文丹 李孟国 +1 位作者 庞启秀 王晨阳 《水道港口》 2011年第2期94-100,共7页
采用TK-2D软件建立了台山核电站海域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在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建立了工程海域的二维泥沙数学模型,并对该海域的悬沙场、地形冲淤变化进行了验证和计算,分析了整个海域泥沙运动及分布的特点。根据核电站取、排... 采用TK-2D软件建立了台山核电站海域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在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建立了工程海域的二维泥沙数学模型,并对该海域的悬沙场、地形冲淤变化进行了验证和计算,分析了整个海域泥沙运动及分布的特点。根据核电站取、排水量变化及各种取、排水方案,分别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给出取水系统造成的年冲淤强度和冲淤量;根据各方案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推荐较优的取、排水方案,并给出相关的防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潮流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TK-2D软件 台山核电站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工程方案人工岛局部动床冲刷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韩鸿胜 闫勇 +1 位作者 韩西军 杨树森 《水道港口》 2012年第1期25-29,共5页
根据系列模型方法研究,通过建立模型沙与原型粘性沙之间的关系,确定系列模型试验比尺。利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实测水文、泥沙及水深测量等现场实测资料分析,根据系列模型理论基础,建立人工岛局部动床系列模型,研究工程实施后对人工岛周... 根据系列模型方法研究,通过建立模型沙与原型粘性沙之间的关系,确定系列模型试验比尺。利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实测水文、泥沙及水深测量等现场实测资料分析,根据系列模型理论基础,建立人工岛局部动床系列模型,研究工程实施后对人工岛周边的冲刷尺度。研究表明:人工岛上、下游水深变化较小,人工岛东西两侧水深变化较大,距离人工岛较近处,水深增长较大,距离人工岛越远,水深增长越小。人工岛的实施引起的冲刷均集中在人工岛周边1 km左右,范围较小,基本不会对伶仃航道和铜鼓航道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岛 冲刷 系列模型 港珠澳大桥
下载PDF
天津港LNG码头工程平面布置对通航条件影响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孔宪卫 李华国 +1 位作者 李晓松 王贯明 《水道港口》 2014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用船舶操纵模拟器结合水流数学模型对天津港LNG码头工程的平面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方案下代表船舶在设定条件下模拟过程中出现了搁浅事故,设计方案的通航条件不满足设计要求。优化方案增加了港池水域的面积,增大了船舶的活... 用船舶操纵模拟器结合水流数学模型对天津港LNG码头工程的平面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方案下代表船舶在设定条件下模拟过程中出现了搁浅事故,设计方案的通航条件不满足设计要求。优化方案增加了港池水域的面积,增大了船舶的活动范围,代表船舶在各设计条件下均能够顺利进出码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操纵模拟器 平面布置优化 天津港LNG码头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工程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文丹 李孟国 +1 位作者 韩西军 王晨阳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30,39,共5页
基于TK-2D软件建立了三角形网格的伶仃洋海域大范围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和港珠澳大桥的珠澳口岸人工岛工程区附近小范围局部细化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并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在模型验证基础上,对珠澳口岸人工岛工... 基于TK-2D软件建立了三角形网格的伶仃洋海域大范围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和港珠澳大桥的珠澳口岸人工岛工程区附近小范围局部细化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并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在模型验证基础上,对珠澳口岸人工岛工程实施后的潮流泥沙进行了模拟研究,从潮流泥沙角度对人工岛工程对周围海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证。研究结果表明:珠澳口岸人工岛工程对水流的影响仍控制在现状澳门海岸线范围内,冲淤变化局限于人工岛附近,对周围环境影响有限,因此,人工岛建设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泥沙 潮流 数学模型 人工岛 TK-2D软件
下载PDF
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泥沙问题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崔方水 顾磊 李文丹 《水道港口》 2013年第4期323-326,共4页
文章研究了连云港核电站扩建后工程海区有关的泥沙问题。首先对该海区自然条件和冲淤演变进行了分析。其次,使用考虑波浪作用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实施后的二维潮流场、泥沙场、地形冲淤场进行了模拟计算。最后... 文章研究了连云港核电站扩建后工程海区有关的泥沙问题。首先对该海区自然条件和冲淤演变进行了分析。其次,使用考虑波浪作用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实施后的二维潮流场、泥沙场、地形冲淤场进行了模拟计算。最后,采用大风骤淤三维数学模型研究手段,研究了该工程实施后取水明渠内骤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从水流泥沙角度考虑,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的实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扩建工程 潮流 泥沙 骤淤 连云港
下载PDF
南海深水天然气码头工程潮流泥沙数模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许婷 韩志远 《海岸工程》 2011年第4期1-8,共8页
在现场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水沙模型,对工程海域实施前后潮流场情况,港池航道年回淤情况以及台风骤淤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工程的3个方案进行了分析说明,从潮流泥沙角度为本工程设计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 数模 高栏岛 潮流 泥沙淤积
下载PDF
长沙枢纽坝下Ⅱ级单线航道整治工程方案研究
7
作者 海显盛 许海勇 +2 位作者 普晓刚 刘哲 彭伟 《水道港口》 2024年第2期186-193,共8页
近年来受长江-洞庭湖江湖关系变化和采砂等综合影响,长沙枢纽下游湘江尾闾河段水位屡创新低,枯水期以文经滩为代表的滩险已无法满足目前的II级航道航深要求。针对文经滩枯水通航水深不足的问题,建立长沙枢纽坝下长河段平面二维水流数学... 近年来受长江-洞庭湖江湖关系变化和采砂等综合影响,长沙枢纽下游湘江尾闾河段水位屡创新低,枯水期以文经滩为代表的滩险已无法满足目前的II级航道航深要求。针对文经滩枯水通航水深不足的问题,建立长沙枢纽坝下长河段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开展长沙枢纽坝下II级单线航道整治工程方案研究,分析文经滩右汊疏浚、左汊护底、右汊疏浚和左汊护底组合3种方案下文经滩段枯水航深及其上游航道枯水水位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文经滩右汊疏浚方案实施后,通航水深条件得到优化,满足II级航道航深要求,但会导致文经滩段上游河段枯水水位及枢纽下游门槛水深条件急剧恶化。配合文经滩左汊护底方案后,文经滩右汊航深条件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文经滩上游航道沿程枯水期通航水位整体也有所抬升,达到了航道整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 航道整治 文经滩 枢纽坝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亚新机场人工岛工程波浪潮流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永印 于广年 +1 位作者 赵家强 邢顺敬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年第3期194-196,共3页
三亚新机场及临空产业园采用海上人工岛的形式进行建设,工程离岸较近,该海域原有的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将重新塑造水动力、泥沙冲淤新的动态平衡。通过波浪潮流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工程海域水动力环境、海床在机场人工岛不同方案布... 三亚新机场及临空产业园采用海上人工岛的形式进行建设,工程离岸较近,该海域原有的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将重新塑造水动力、泥沙冲淤新的动态平衡。通过波浪潮流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工程海域水动力环境、海床在机场人工岛不同方案布置下的的变化规律,以及岸线冲淤影响情况,为优化工程方案和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 波浪 淤积 模型试验
下载PDF
LNG码头取排水工程潮流泥沙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焯 姚姗姗 《中国水运》 2021年第1期151-153,共3页
以龙口南山LNG码头工程为背景,采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充分验证的基础上,模拟了方案实施后的潮流运动规律,分析了取排水口附近的局部流态,预测了取排水口附近的泥沙冲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工程海域潮流运动基本呈... 以龙口南山LNG码头工程为背景,采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充分验证的基础上,模拟了方案实施后的潮流运动规律,分析了取排水口附近的局部流态,预测了取排水口附近的泥沙冲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工程海域潮流运动基本呈现往复态,涨潮偏西南,落潮偏东北,工程后取水口附近平均流速在0.1m/s~0.4m/s左右,排水口附近平均流速在0.1m/s~0.9m/s左右;(2)LNG码头工程实施后,取、排水口附近地形短期内均有所冲深,其中排水口附近的冲深要大于取水口附近的冲深;(3)正常天气下,取水口处最大冲深0.07m;排水口附近最大冲深可达1.07m,影响局限在排水口附近300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排水 数学模型 潮流 泥沙
下载PDF
流场实景可视化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康子非 蒋学炼 邢岩 《水道港口》 2020年第2期239-243,共5页
在水运工程水动力数值模拟可视化中融入地理实景,能丰富视景信息,达到直观显示的目的。文章以Google地球软件(Google earth)作为虚拟场景的图形平台,对二维水动力数值计算流场进行动画仿真,实现了对数模计算成果的实景可视化。为实现实... 在水运工程水动力数值模拟可视化中融入地理实景,能丰富视景信息,达到直观显示的目的。文章以Google地球软件(Google earth)作为虚拟场景的图形平台,对二维水动力数值计算流场进行动画仿真,实现了对数模计算成果的实景可视化。为实现实景可视化,首先要获取Google地球软件的视图窗口句柄,用Windows API通过自编程序对Google地球软件进行控制,然后在特定视角下既有的地理要素中融入实测地形图,依顺序在虚拟场景中分层绘制并显示逐时刻流场矢量图,从而实现流场动画。采用对局部屏幕图像截取方法获得不同时刻流场图像,将不同时刻的图像文件作为关键帧压缩编码生成动态影像文件。以实际人工岛建设工程项目为例,展示了实景动画可视化显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可视化 数值模拟 水运工程 GOOGLE地球
下载PDF
大连港太平湾港区扩建工程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姗姗 解鸣晓 《水道港口》 2022年第5期596-602,共7页
针对大连港太平湾港区扩建工程,建立考虑波浪作用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充分验证的基础上,模拟港区扩建工程方案实施后潮流运动规律,分析流场特性及航道横流,预测正常天气条件下航道港池的泥沙回淤情况,为大连港太平湾... 针对大连港太平湾港区扩建工程,建立考虑波浪作用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充分验证的基础上,模拟港区扩建工程方案实施后潮流运动规律,分析流场特性及航道横流,预测正常天气条件下航道港池的泥沙回淤情况,为大连港太平湾港区扩建方案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工程海域波浪潮流动力不强,泥沙来源少,正常天气下水体含沙量较低。太平湾港区扩建工程实施后,航道沿程最大横流不足0.5 m/s,正常天气下港池航道平均年淤强不足0.2 m/a,最大年淤强仅在0.35 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湾港区 数学模型 潮流 泥沙 航道 港池
下载PDF
沙溪口水电站坝下整治工程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明 彭伟 +2 位作者 王斐 冯小香 王义安 《水道港口》 2018年第6期683-689,共7页
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是水运工程研究中常用的两种手段。文章以沙溪口水电站坝下航道整治工程为实例,研究了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结果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问题。结果表明,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总体上都能准确反应航道的水位、水深、流速等通航条... 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是水运工程研究中常用的两种手段。文章以沙溪口水电站坝下航道整治工程为实例,研究了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结果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问题。结果表明,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总体上都能准确反应航道的水位、水深、流速等通航条件,但在局部问题上往往仍具有一定差别,采用相对变化值进行比较可以有效降低误差;物理模型可以直观观察航道内滑梁水、剪刀水等碍航水流流态,数学模型也可根据航道纵向流速、横向流速及流速方向等综合特征来识别不良水流。对于复杂水工模型,基于两种手段相互配合的复合模型研究是提高研究效率、节约研究费用、保证研究精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溪 比较研究 复合模型 明渠 锁坝 流态
下载PDF
石浦港下湾门航道工程潮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温春鹏 李孟国 李文丹 《水道港口》 2013年第1期19-25,88,共8页
依据最新的水文实测资料,对石浦港的潮汐潮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基于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验证的基础上,对下湾门5万t级航道工程(开挖及炸礁通航)实施前后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 依据最新的水文实测资料,对石浦港的潮汐潮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基于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验证的基础上,对下湾门5万t级航道工程(开挖及炸礁通航)实施前后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工程前后的潮流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工程海区潮汐属于正规半日潮类型,潮流性质属正规半日潮流型,潮流运动呈往复流形式;(2)岸线走向与涨落潮流走向基本一致;(3)航道总体挖深较小,流速变化很小,并未改变大范围海域潮流运动整体特征;开挖段航道流速呈减小的趋势,深槽水域流速呈增加趋势;(4)炸礁使得口门处航道轴线水域的流场趋于平顺,流向与航道走向基本一致,对周边流场基本没有影响;(5)方案实施后,对潮位变化无影响;下湾门口门处潮量增加,而其他口门潮量降低;(6)航道转弯位置、进港口门以及外海航道处横流较强,其他区段横流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潮流 航道 炸礁 数学模型 石浦港
下载PDF
自航船模在乌江小幺滩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晓菲 平克军 张波 《水道港口》 2014年第3期217-222,共6页
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和定床河工模型试验,研究了河段内两处碍航滩险的碍航特性,提出了"以炸礁疏浚、挖槽调坡为主;平顺岸线、修整河槽形态为辅"的航道整治原则,用自航船模对航道整治工程方案进行了比选,提出了推荐工程方案。
关键词 急流滩 航道整治 上滩能力 船模试验
下载PDF
引水工程江渠交汇水域通航条件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郝媛媛 李君涛 孔宪卫 《水道港口》 2018年第1期73-76,共4页
在大型江渠交汇水域,水流运动特性复杂,船舶能否安全进出交汇口水域是引水工程通航建筑物设计需要解决的难点。文章利用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以水流与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偶合计算为基础,对引江济汉工程江渠交汇水域通航条件进行了优化... 在大型江渠交汇水域,水流运动特性复杂,船舶能否安全进出交汇口水域是引水工程通航建筑物设计需要解决的难点。文章利用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以水流与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偶合计算为基础,对引江济汉工程江渠交汇水域通航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同时提出了交汇水域船舶的避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渠交汇水域 船舶操纵模拟 平面布置 避让方式
下载PDF
湄洲救助基地码头工程泊稳条件与泥沙淤积数值计算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松喆 张明进 +1 位作者 刘海源 郑金海 《水道港口》 2015年第4期302-307,共6页
通过分析湄洲湾的水文泥沙条件,对救助基地码头工程的2个拟建位置进行了比选,建立工程区波浪数学模型,计算了不同工程方案情况下港内泊稳条件,采用经验公式估算了工程区附近泥沙淤积及大风骤淤。结果表明:湄洲岛西南部海岸由于其海域海... 通过分析湄洲湾的水文泥沙条件,对救助基地码头工程的2个拟建位置进行了比选,建立工程区波浪数学模型,计算了不同工程方案情况下港内泊稳条件,采用经验公式估算了工程区附近泥沙淤积及大风骤淤。结果表明:湄洲岛西南部海岸由于其海域海床基本稳定且沙源较少,发生较大骤淤的可能性较小;由于湄洲岛南端岸线有效地阻挡了N向—SSE向的波浪,使得近岸码头方案的前沿设计波要素更小;港内泊稳条件与码头离岸距离相关;近岸区域年平均淤强在较小范围内,在预留一定的备淤深度的情况下可以满足船舶安全通行和港口正常作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泥沙 数值模拟 泊稳条件 码头工程 湄洲湾
下载PDF
印尼KARANG TARAJE港防波堤工程波浪整体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峰 张华平 +2 位作者 周加杰 张慈珩 戈龙仔 《中国港湾建设》 2015年第9期20-23,35,共5页
采用不同波向及重现期波浪作用,对印尼KARANG TARAJE港防波堤进行了三维稳定性与越浪量测试,试验中各段护面块体均可保持稳定,而各水位重现期50 a最大越浪量为10 L/(m·s),满足设计不超过10 L/(m·s)的要求。与二维波浪水槽试... 采用不同波向及重现期波浪作用,对印尼KARANG TARAJE港防波堤进行了三维稳定性与越浪量测试,试验中各段护面块体均可保持稳定,而各水位重现期50 a最大越浪量为10 L/(m·s),满足设计不超过10 L/(m·s)的要求。与二维波浪水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稳定性结论一致,但越浪量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在设计高水位时,二维断面试验的越浪量比三维试验结果大约30%,在极端高水位时其差异更大,甚至达到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波堤 稳定性 越浪量 三维波浪试验
下载PDF
长江口南汇嘴潮滩围垦工程潮流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左书华 李蓓 +2 位作者 张征 黄玉新 许婷 《中国港湾建设》 2017年第7期1-5,共5页
为探讨围垦工程建设前后南汇嘴海域水动力变化,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建立了长江口—杭州湾的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模拟了南汇嘴潮滩促淤圈围前后水流动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围垦工程实施后,没有改变长江口、杭州湾及其附近海域大范围的流... 为探讨围垦工程建设前后南汇嘴海域水动力变化,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建立了长江口—杭州湾的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模拟了南汇嘴潮滩促淤圈围前后水流动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围垦工程实施后,没有改变长江口、杭州湾及其附近海域大范围的流场特征,其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工程附近海域,受导堤影响,涨、落潮分流嘴位置明显有所外移;工程的实施使长江口南槽过水断面有所缩窄,涨、落潮流速均增加;受到促淤堤的阻水影响,促淤堤拐角东侧,涨、落流速都是减小的;杭州湾北岸芦潮港附近水域,工程后流速都是增加的。工程的实施会使南槽和芦潮港附近水域地形有所冲刷,而促淤堤东侧有所淤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南汇嘴 潮滩 潮流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高含沙高水流海区工程布置对泥沙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明阳 许家帅 吴超 《水道港口》 2013年第3期214-218,共5页
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分析了洋山深水港区的水文泥沙特征,提出了封堵汊道、平顺水流、安全靠泊、减小淤积等建设深水大港的基本原则。论述了水流强弱是港口建成后,维护要求水深的关键,也是随工程布置唯一可变的因素。从而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分析了洋山深水港区的水文泥沙特征,提出了封堵汊道、平顺水流、安全靠泊、减小淤积等建设深水大港的基本原则。论述了水流强弱是港口建成后,维护要求水深的关键,也是随工程布置唯一可变的因素。从而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工程方案布置应尽量保持现有水流条件,特别是港池和航道水域;在岸线开发利用上,应视自然水深大小而定;小洋山汊道全部封堵后,势必造成主通道涨、落潮量的减小。适当缩窄西口门宽度,确保主通道水流单宽流量维持现有水平,应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方案布置 水文泥沙 港区
下载PDF
滨岸带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斐 《水道港口》 2017年第6期632-638,共7页
过度的开发利用水陆资源使得原有河流、湖周、水库和海岸滨岸带坡受到破坏,传统的硬化护岸极大的损害了滨岸带的生态功能,滨岸带生态工程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亲睐。通过对滨岸带生态护岸的认识,护岸植物设计的多种影响因素的分析,以... 过度的开发利用水陆资源使得原有河流、湖周、水库和海岸滨岸带坡受到破坏,传统的硬化护岸极大的损害了滨岸带的生态功能,滨岸带生态工程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亲睐。通过对滨岸带生态护岸的认识,护岸植物设计的多种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芦苇的湿地价值、净化水质、改良土壤及保持水土等的探索,为芦苇在生态护岸工程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并进一步分析了滨岸带生态护岸工程技术的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岸带生态工程 生态护岸 植物护岸设计 芦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