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第3期工程通航及疏浚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1
作者 袁军 寿建敏 寇军 《水运管理》 2010年第4期31-34,37,共5页
为对长江口深水航道第3期疏浚工程的安全管理和疏浚工作提供相应支持,在分析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状况和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通航及疏浚作业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诊断,结合通航安全管理方面的现有规定,提出长江口深水航道第3期工程安全管理... 为对长江口深水航道第3期疏浚工程的安全管理和疏浚工作提供相应支持,在分析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状况和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通航及疏浚作业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诊断,结合通航安全管理方面的现有规定,提出长江口深水航道第3期工程安全管理协调机制、运作模式以及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深水航道 通航 疏浚 安全管理
下载PDF
长江口南汇边滩大治河出海口航道整治工程数值模拟优化
2
作者 李波 顾峰峰 +1 位作者 付桂 翁扬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1期79-85,共7页
内河出海口口门处通航和水流条件复杂。以大芦线东延伸航道整治工程为例,采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工程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复杂水域不同导流堤的作用及其对航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口外平行导流堤方案具有一定的削弱外航道横流... 内河出海口口门处通航和水流条件复杂。以大芦线东延伸航道整治工程为例,采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工程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复杂水域不同导流堤的作用及其对航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口外平行导流堤方案具有一定的削弱外航道横流的作用,但该方案存在堤头等局部横流及增加回淤量等问题,不利于船舶航行和航道维护,不能有效改善口门外通航条件,因此本工程条件下不推荐此方案;南、北侧现状促淤堤位置布设直弧形导流堤方案,可有效减弱口门及口外航道部分水域的横流、优化环流流态、改善口门通航条件,推荐采用该方案开展后续研究。综合考虑方案效果及经济性,推荐在大芦线口门南、北现状促淤堤内侧布设南侧长930 m、北侧长1500 m的直弧形导流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出海口航道 大芦线东延伸航道 整治工程 平行导流堤 直弧形导流堤 数值模拟 通航条件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浮泥运移规律及精细化维护疏浚
3
作者 汤宇 《水运工程》 2024年第7期89-95,共7页
基于2016—2019年长江口深水航道施工区段月度测图和2016—2020年北槽深水航道洪枯季常态天气条件下的浮泥观测资料,研究浮泥输移特征及回淤、高频水深等变化特征,提出航道精细化疏浚维护方案。结果表明,常态天气条件下洪季的高低频水... 基于2016—2019年长江口深水航道施工区段月度测图和2016—2020年北槽深水航道洪枯季常态天气条件下的浮泥观测资料,研究浮泥输移特征及回淤、高频水深等变化特征,提出航道精细化疏浚维护方案。结果表明,常态天气条件下洪季的高低频水深差幅度大于枯季,北槽航道中段洪季的浮泥厚度要远大于枯季,航道回淤量具有随高低频水深差的增加而增加的特征。建议优先在洪季实施精细化维护疏浚方案,试应用后能有效减小浮泥、高低频水深差等变化过程对航道考核测量和航道维护疏浚的干扰,提高航道维护疏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深水航道 浮泥 精细化维护疏浚
下载PDF
长江口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与入海航道区域海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虞志英 张志林 +2 位作者 金鏐 徐海根 李身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71,共17页
提议中的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和入海航道区域位于长江口北港和北槽之间的横沙浅滩以及长江口外的水下三角洲海域.长江河口长期以来承受数亿万吨计流域来沙在河口区的堆积,发育了巨大的陆上和水下三角洲,横沙浅滩则是与崇明东滩、九段沙... 提议中的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和入海航道区域位于长江口北港和北槽之间的横沙浅滩以及长江口外的水下三角洲海域.长江河口长期以来承受数亿万吨计流域来沙在河口区的堆积,发育了巨大的陆上和水下三角洲,横沙浅滩则是与崇明东滩、九段沙同为长江河口拦门沙地区的三大浅滩之一,长期以来位置和海床均十分稳定,是建设挖入式港池的理想区域.长江水下三角洲形成历史悠久,地形平坦,以三角洲沉积为主.随着近年来长江来沙量的逐渐减少,使长年来地形变幅甚小,对深水航道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稳定环境.本文主要从海床稳定性的角度,对海床演变环境及演变趋势作出分析研究,为在长江口建设深水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入式港池 横沙浅滩 海床稳定性
下载PDF
长江口北港航道开发技术方案初步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俊勇 吴华林 +1 位作者 吴桂初 陈卫中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2-105,110,共5页
北港航道是长江口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长江口航道发展的重点之一。历史上北港河槽形态河势较不稳定,但近10余年来,随着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新浏河沙护滩工程及青草沙水库工程等的实施,北港边界条件趋于稳定,河势稳定性进... 北港航道是长江口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长江口航道发展的重点之一。历史上北港河槽形态河势较不稳定,但近10余年来,随着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新浏河沙护滩工程及青草沙水库工程等的实施,北港边界条件趋于稳定,河势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具备了良好的航道开发条件。在河势分析基础上提出北港航道整治开发的技术方案,包括堡镇沙护滩方案和双导堤加丁坝的拦门沙治理方案。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航道整治效果良好,辅以一定的疏浚措施有望实现航道规划目标。同时,对北港航道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港 航道 技术方案 拦门沙
下载PDF
长江口航道治理研究中数、物模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高敏 顾峰峰 范期锦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6-180,共15页
潮汐河口受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径潮流动力的不同及其复杂的时空变化导致河口的不同区段水沙特性等也明显不同。在河口治理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征。河口治理研究应采用数模、物模多种手段综合研究的方法,因数模和物模... 潮汐河口受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径潮流动力的不同及其复杂的时空变化导致河口的不同区段水沙特性等也明显不同。在河口治理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征。河口治理研究应采用数模、物模多种手段综合研究的方法,因数模和物模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研究方法及具体评价指标应根据研究区段的水沙特性和研究目的合理选用。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实践为例,介绍数物模综合研究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研究方法 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 评价指标 应用
下载PDF
长江口南槽航道进一步开发的基本思路及框架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德招 张俊勇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94,共6页
以长江口南槽河势现状及碍航性质为切入点,分析南槽航道开发条件,并探讨其进一步开发的基本思路及框架。研究分析表明,南槽河势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和南汇边滩围垦等工程作用下处于相对稳定阶段,航道开发条件良好,但同时面临九段沙湿... 以长江口南槽河势现状及碍航性质为切入点,分析南槽航道开发条件,并探讨其进一步开发的基本思路及框架。研究分析表明,南槽河势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和南汇边滩围垦等工程作用下处于相对稳定阶段,航道开发条件良好,但同时面临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邻近港口航道安全运营等约束限制。为进一步开发南槽航道,应着眼于河口整体性,统筹兼顾、协同开发;立足于航道条件,整体规划、分期推进;注重开发时机,因势利导、择机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南槽航道 进一步开发 基本思路及框架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效益分析——以船舶通航变化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刘俊延 夏方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32,共4页
根据VTS和AIS船舶数据记录,利用AIS船舶航行轨迹线分析及流量统计软件,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不同时期的船舶流量、船舶货运量及船舶的实际吃水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为深水航道建设带来的航运经济利益推算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长江口 深水航道 船舶通航 统计分析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强度与潮汐动力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文正 万远扬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33,共5页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的回淤监测资料表明,航道回淤强度大小和潮汐动力强弱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即大潮-中潮-小潮过程(动力减弱期),北槽实测回淤强度大;而小潮-中潮-大潮过程(动力增强期),北槽回淤强度则变小,目前的疏浚工程仅考虑大...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的回淤监测资料表明,航道回淤强度大小和潮汐动力强弱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即大潮-中潮-小潮过程(动力减弱期),北槽实测回淤强度大;而小潮-中潮-大潮过程(动力增强期),北槽回淤强度则变小,目前的疏浚工程仅考虑大通流量的影响而忽略了外海潮汐的贡献,疏浚强度的安排明显与回淤强度不匹配。根据疏浚强度、回淤强度、潮汐动力间的相关关系来看,未来可深入研究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潮汐动力过程和疏浚安排对回淤强度的影响,探索"疏浚-回淤"与"大通流量-外海潮汐"间的制衡关系,以及该关系对航道的宏观、微观冲淤环境的影响,这样才有利于寻找出一套较为合理的疏浚力量配置管理原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疏浚效率,为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航道减淤提供新的思考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淤积 长江口 深水航道 疏浚效率 潮汐动力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物理过程分析及减淤思路探讨 被引量:9
10
作者 金镠 《水道港口》 2018年第4期395-401,共7页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为深化河口演变和河口治理的理论认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文章对河口拦门沙及最大浑浊带的生成机制及界定、泥沙密度层化、河口平衡剖面下的输沙特征、径流与丁坝工程对平衡剖面的影响、...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为深化河口演变和河口治理的理论认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文章对河口拦门沙及最大浑浊带的生成机制及界定、泥沙密度层化、河口平衡剖面下的输沙特征、径流与丁坝工程对平衡剖面的影响、反映纵向环流影响的河口水团滞留时间(水龄)、航道回淤物理过程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减淤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拦门沙 长江口深水航道 回淤物理过程 减淤思路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对潮汐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汤宇 付桂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1-156,共6页
近年来,因长江口上游径流、外海潮汐和河口海洋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长江口水域河口及海岸工程的大量兴建,特别是规模宏大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导致河口潮汐产生变化。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建设前后长时间序列的11个潮... 近年来,因长江口上游径流、外海潮汐和河口海洋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长江口水域河口及海岸工程的大量兴建,特别是规模宏大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导致河口潮汐产生变化。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建设前后长时间序列的11个潮位站潮位资料进行分析,得出长江口近期潮汐特性的变化特征:口外潮汐特性主要受外海潮汐总体变化影响,口内潮汐特性受北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及周边涉水工程建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潮位 潮汐特性
下载PDF
长江口南槽5.5m航道维护特点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文燕 赵德招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6,共5页
利用2013—2015年南槽航道疏浚现场资料,分析南槽5.5 m航道维护特点,并探讨南槽5.5 m航道维护形势。结果表明,近3年来南槽5.5 m航道整体保持易于维护的良好局面,其维护特点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航道疏浚部位主要处于九段灯船附近局部浅... 利用2013—2015年南槽航道疏浚现场资料,分析南槽5.5 m航道维护特点,并探讨南槽5.5 m航道维护形势。结果表明,近3年来南槽5.5 m航道整体保持易于维护的良好局面,其维护特点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航道疏浚部位主要处于九段灯船附近局部浅区;2)航道回淤呈现洪淤枯冲的年内季节性差异;3)航槽目前水深不易受台风骤淤影响。鉴于现阶段5.5 m航道维护特点,南槽航道仍将保持整体易于养护的良好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南槽5.5 m航道 维护特点 疏浚
下载PDF
国内外河口航道治理经验及对长江口航道整治的启示 被引量:7
13
作者 付桂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127,共7页
对国内外河口航道治理工程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大河河口航道的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拦门沙航道的治理是关键;不同河口水文泥沙特性千差万别,治理方案须因地制宜;在河口航道治理中,整治与疏浚相结合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手段,而且多数以整治为... 对国内外河口航道治理工程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大河河口航道的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拦门沙航道的治理是关键;不同河口水文泥沙特性千差万别,治理方案须因地制宜;在河口航道治理中,整治与疏浚相结合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手段,而且多数以整治为主;重视航道建设与河口综合治理相结合。对长江口航道整治的启示如下:长江口航道治理采取整治与疏浚相结合,多手段多方案研究制定合理方案,工程建设期间须加强现场观测和动态管理。实践表明:长江口航道整治难度极大,必须不断深化对河口水沙运动规律的认识,突破创新,才能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航道 治理 经验 长江口航道
下载PDF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运行初期的疏浚效益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德招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116,共6页
构建疏浚货运比、疏浚单方经济效益2个相对指标,同时结合疏浚土的综合利用,评价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运行初期的疏浚效益。结果表明:2011—2015年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货运比趋于下降,已由运行首年的1 083 m^3/万t降至2015年的765 m^3/万t... 构建疏浚货运比、疏浚单方经济效益2个相对指标,同时结合疏浚土的综合利用,评价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运行初期的疏浚效益。结果表明:2011—2015年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货运比趋于下降,已由运行首年的1 083 m^3/万t降至2015年的765 m^3/万t,降幅近30%。近5年来,深水航道疏浚单方经济效益增加明显,2015年已达到142元/m^3,远高于目前国内疏浚费用单价。同时,用于滩涂围垦的航道疏浚土数量相当可观,有利于控制疏浚和造地成本,实现提高长江口疏浚土利用率和增加上海市土地资源战略储备量的双赢局面。当前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已进入全面发挥效益的稳定运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效益评价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 疏浚货运比 疏浚单方经济效益 疏浚土综合利用
下载PDF
长江口南港河段近期河床演变特征及航道整治策略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俊勇 吴华林 赵德招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5-120,共6页
长江口南港长期以来是一条上下贯通、水深条件良好的入海通道。长系列水沙、地形实测资料表明,近期南港河段发生了一系列的河势变化,突出表现在瑞丰沙下沙体的冲刷和中部串沟的发展。在近期河床演变特征、演变趋势分析,以及南港12.5 m... 长江口南港长期以来是一条上下贯通、水深条件良好的入海通道。长系列水沙、地形实测资料表明,近期南港河段发生了一系列的河势变化,突出表现在瑞丰沙下沙体的冲刷和中部串沟的发展。在近期河床演变特征、演变趋势分析,以及南港12.5 m深水航道回淤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南港航道的整治策略,并提出初步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变特征 航道 回淤 整治策略
下载PDF
无围堰条件下横沙浅滩接纳长江口深水航道维护疏浚土的可能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金镠 楼飞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80,157,共7页
受流域来沙持续减少影响,长江河口拦门沙区域已普遍进入侵蚀状态,滨海湿地资源流失日趋明显。同时,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维护量也有所减少,疏浚土资源日趋宝贵。近年来疏浚维护量基本稳定在5500万~6000万m^3a。利用航道疏浚土就近补给受... 受流域来沙持续减少影响,长江河口拦门沙区域已普遍进入侵蚀状态,滨海湿地资源流失日趋明显。同时,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维护量也有所减少,疏浚土资源日趋宝贵。近年来疏浚维护量基本稳定在5500万~6000万m^3a。利用航道疏浚土就近补给受侵蚀浅滩,可成为未来疏浚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向。从培育生态滩涂角度出发,无围堰条件下的吹填上滩是需要研究的工艺选项。以横沙浅滩为例,借鉴淤泥质海床在波浪作用下动力响应的黏弹性模型和连云港外航道疏浚土实测流变特性参数,研究分析了淤泥海床在不同来波波高和不同浮泥密度下的波高衰减率,得到浮泥密度1.20~1.30gcm^3时消浪效果最大等结果。该思路和方法可为长江口航道疏浚土无围堰吹填工艺论证提供参考。建议对长江口航道疏浚土的动态流变特性等开展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沙浅滩 疏浚土上滩 无围堰条件 波高衰减率
下载PDF
长江口南槽航道疏浚工程实施效果与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德招 郑文燕 万远扬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0-144,150,共6页
长江口南槽航道疏浚工程2013—2015年现场实测资料表明,工程实施后南槽5.5 m航道实现了疏浚贯通,航槽稳定运行且易于维护,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并为南槽航道进一步开发创造了条件。同时,提出南槽航道后续开发建设应着重遵循的原则。研... 长江口南槽航道疏浚工程2013—2015年现场实测资料表明,工程实施后南槽5.5 m航道实现了疏浚贯通,航槽稳定运行且易于维护,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并为南槽航道进一步开发创造了条件。同时,提出南槽航道后续开发建设应着重遵循的原则。研究成果可为长江口航道体系建设、上海市滩涂围垦和长江口综合整治等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南槽航道疏浚工程 南槽5.5 m航道 维护疏浚 实施效果 建设展望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分流比与汊道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4
18
作者 金镠 楼飞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3-57,共5页
潮汐河口汊道整治工程通常引起工程所在一支汊道分流比减少,目前对这种分流比减少的河势效应缺乏量化的评估。通过窦国仁河相方程,探讨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开工以来北槽水、沙条件的变化与河相调整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整治工... 潮汐河口汊道整治工程通常引起工程所在一支汊道分流比减少,目前对这种分流比减少的河势效应缺乏量化的评估。通过窦国仁河相方程,探讨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开工以来北槽水、沙条件的变化与河相调整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整治工程可产生的河相调整幅度小于实际增幅。期间,大规模的疏浚工程和区域含沙量的降低是平衡河相实际调整的两大重要因素。2)当前,北槽低含沙量环境支撑了主槽平均水深的增加,但仍需通过疏浚稳定主槽容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比 汊道治理 河相关系 潮汐河口
下载PDF
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方案展望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文正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125,共8页
根据长江口船舶及运量发展预测,为满足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需要,应尽快实施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工程。分析了近年来长江口南槽及相邻水域河势变化情况、演变趋势和碍航特性等;提出了南槽航道治理应有利于长江口的综合治理、航道治理... 根据长江口船舶及运量发展预测,为满足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需要,应尽快实施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工程。分析了近年来长江口南槽及相邻水域河势变化情况、演变趋势和碍航特性等;提出了南槽航道治理应有利于长江口的综合治理、航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协调共赢发展等治理原则,以及"限流、护滩、稳槽"和"导流、增深、减淤"等治理思路;研究提出了南槽航道治理工程方案,经初步分析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南槽 航道 治理 展望
下载PDF
AIS系统在航道管理工作中的功能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夏方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19,共3页
为确保长江口黄金水道的安全畅通,加强航道治理工程的监管力度,丰富航道规划编制参考数据,基于AIS实时传输船舶静态、动态信息并在电子海图上显示船位的基本功能,结合航政管理、工程监管、规划统计的需求,研发了以上述三大功能为主的AI... 为确保长江口黄金水道的安全畅通,加强航道治理工程的监管力度,丰富航道规划编制参考数据,基于AIS实时传输船舶静态、动态信息并在电子海图上显示船位的基本功能,结合航政管理、工程监管、规划统计的需求,研发了以上述三大功能为主的AIS航道管理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航道管理平台 航政管理 工程监管 规划统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