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躬耕细作教书育人,深入实践促行业发展--访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黄运茂教授
1
作者 周风珍 黄运茂 《广东饲料》 2020年第12期8-11,共4页
我国是世界水禽养殖和消费大国,广东省素有“水禽之乡”美誉,水禽养殖量在全国居于前列,其中年养鸭3亿只左右,全国第二,年养鹅近1亿只,居全国首位。2020年我国水禽产品价格经历了过山车似得震荡下行,给养殖业带来重大冲击。2020年是禁... 我国是世界水禽养殖和消费大国,广东省素有“水禽之乡”美誉,水禽养殖量在全国居于前列,其中年养鸭3亿只左右,全国第二,年养鹅近1亿只,居全国首位。2020年我国水禽产品价格经历了过山车似得震荡下行,给养殖业带来重大冲击。2020年是禁抗元年,我省水禽业面临重大着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科技学院 水禽养殖 教书育人 过山车 深入实践 消费大国 重大挑战 养殖业
下载PDF
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水产养殖业提质增效赋能——访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林蠡教授
2
作者 胡俊康 林蠡 《广东饲料》 2020年第10期8-10,共3页
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近年,省委省政府正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广东水产养殖业应如何抓住此契机,实现产业升级?又应如何布局?对于普通水产养殖户会... 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近年,省委省政府正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广东水产养殖业应如何抓住此契机,实现产业升级?又应如何布局?对于普通水产养殖户会带来哪些好处?带着这些问题,《广东饲料》杂志社采访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林蠡教授,林教授在国外有多年的留学经验,且近几年非常重视产业调研,走遍了广东21个地级市,对于广东水产养殖业有较为深刻认识。下面为本次采访实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动物科技学院 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升级 采访实录 水产养殖业 一二三产业 水产养殖户
下载PDF
种业振兴背景下依托“互联网+”的动物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
3
作者 伍仲平 李秀金 +3 位作者 沈栩 杨明 黄运茂 张续勐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8期117-124,共8页
《动物遗传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在畜禽繁育和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该文针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目前存在的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效果较差、基础理论不够前沿、教学方法传统、考核方式过于... 《动物遗传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在畜禽繁育和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该文针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目前存在的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效果较差、基础理论不够前沿、教学方法传统、考核方式过于死板、实验教学内容设计缺陷、产教融合不紧密等难点痛点问题,提出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融入种业振兴内容,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以提升课程的教学品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动物遗传学课程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和行业发展前沿动态,强化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以培养满足种业振兴需求的知农爱农新型农林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遗传学 种业振兴 “互联网+”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绿原酸的生物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喜锋 陈严轩 +1 位作者 邱建强 彭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9-1398,共10页
绿原酸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保护血管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缩酚酸。近年来发现,绿原酸能够调控营养物质代谢、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繁殖性能、改善产品品质、降低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绿原酸的化学结构... 绿原酸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保护血管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缩酚酸。近年来发现,绿原酸能够调控营养物质代谢、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繁殖性能、改善产品品质、降低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绿原酸的化学结构和来源、生物活性与作用机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开发绿原酸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生物活性 动物健康 生产应用
下载PDF
动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探索
5
作者 江丹莉 沈栩 +1 位作者 李婉雁 袁朝霞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4年第9期117-119,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大学教育正逐渐注重实践教学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基于此,探讨动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方案,提出在课内实验教学和产业对接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并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如项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大学教育正逐渐注重实践教学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基于此,探讨动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方案,提出在课内实验教学和产业对接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并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翻转课堂和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总结思政教育融入实验教学的成效,旨在为培养爱国敬业、适应新农科发展的高水平畜牧专业人才提供合适的实验教学模式,促进畜牧产业的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课程思政 创新教学方法
下载PDF
适应新型畜牧人才培养的“动物营养学”课程教改对策
6
作者 李婉雁 江丹莉 许丹宁 《科教导刊》 2024年第4期129-131,共3页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畜牧业技术不断得到改进,畜牧业产业快速发展,畜牧业人才培养对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动物营养学”是畜牧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动物营养知识与技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新型畜牧...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畜牧业技术不断得到改进,畜牧业产业快速发展,畜牧业人才培养对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动物营养学”是畜牧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动物营养知识与技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新型畜牧人才培养为视角,探讨“动物营养学”课程教改的对策,力求提出一系列可行的建议,以期为新型畜牧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支持,也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营养学 新型畜牧人才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培养组学在动物肠道微生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邱菲 韩依辛 +5 位作者 魏琦麟 唐兴刚 袁明贵 董博 向蓉 徐志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8-605,共8页
肠道微生物被称为动物的“隐藏免疫器官”,不仅能参与宿主代谢还能影响宿主的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至关重要。作者主要介绍了培养组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意义、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研究微生... 肠道微生物被称为动物的“隐藏免疫器官”,不仅能参与宿主代谢还能影响宿主的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至关重要。作者主要介绍了培养组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意义、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研究微生物时各自的优、缺点。培养组学是基于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同时采用多种培养条件进行微生物培养,再辅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建立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分离、鉴定方法,该方法将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优点融为一体。该方法在挖掘“新微生物”的研究中,具有发现、找到并获得的优势;在微生物的研究中可定制分离目标菌株进行验证,并能通过丰富注释清楚地了解肠道微生物组。此外,分析了培养组学分别在家禽肠道、猪肠道、反刍动物肠道等动物肠道的研究应用现状,提出了环境条件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如人类接触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同物种不同性别肠道菌群的差异,以期为培养组学在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运用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肠道微生物 培养组学 消化道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动物源肺炎克雷伯氏菌多重耐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符德佳 曾宪军 +2 位作者 康桦华 黄炜乾 彭新宇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年第6期22-27,共6页
肺炎克雷伯氏菌是一种全球广泛存在的条件致病菌,除了是常见的人医院获得性感染病原体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现表明其能够引起动物侵袭性感染,且该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由于一个肺炎克雷伯氏菌细胞可以同时携带多个质粒,具有从环境中的... 肺炎克雷伯氏菌是一种全球广泛存在的条件致病菌,除了是常见的人医院获得性感染病原体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现表明其能够引起动物侵袭性感染,且该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由于一个肺炎克雷伯氏菌细胞可以同时携带多个质粒,具有从环境中的捕获耐药性质粒、并在环境和动物之间传播质粒的能力,这使得该菌既是耐药基因的“收集者”,也是耐药基因的“关键放大器”和“传递者”。目前动物源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性非常严重,已发现对几乎所有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其中部分菌株携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产碳青霉烯酶(CREs)等耐药基因,出现了泛耐药菌株。人们开展植物提取物、噬菌体及基因编辑技术等研究,以期找到解决动物源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性问题的新方法。如人们发现,某些植物提取物表现出抗菌、抗炎、免疫增强等特点,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可敲除特定耐药基因,一些噬菌体则可以特异性杀死动物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等。这些研究为下一步肺炎克雷伯氏菌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与控制带来了新希望。该文就近年来对动物源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性研究的相关进展,包括耐药性及耐药基因、防治对策研究等,进行了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氏菌 耐药基因 质粒 耐药基因传播 植物提取物 噬菌体 基因编辑
下载PDF
我国裸胸鳝属鱼类新记录种——奥迪萨裸胸鳝(Gymnothorax odishi)形态与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9
作者 梁日深 何浩斌 +6 位作者 郜梓涵 张景琪 朱梓锋 陈厚桦 周萌 黄燕华 张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9-291,共13页
为完善我国裸胸鳝属鱼类物种信息,研究报道了采集于海南省陵水县裸胸鳝属鱼类新记录种——奥迪萨裸胸鳝(Gymnothorax odishi)。该物种仅于2018年在东印度孟加拉湾首次发现,目前世界其他海域均无记录。针对采集的奥迪萨裸胸鳝进行详细的... 为完善我国裸胸鳝属鱼类物种信息,研究报道了采集于海南省陵水县裸胸鳝属鱼类新记录种——奥迪萨裸胸鳝(Gymnothorax odishi)。该物种仅于2018年在东印度孟加拉湾首次发现,目前世界其他海域均无记录。针对采集的奥迪萨裸胸鳝进行详细的外部形态特征分析,并从分子水平对该裸胸鳝进行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奥迪萨裸胸鳝主要特征为体型粗壮,体棕褐色,吻端至鳃孔区域分布橘黄色斑点,眼睛后缘存在黑色斑块,鳃孔边缘黑色,身体无其他条带或斑纹;上颌齿、中央齿均单行,下颌齿两行,椎骨式为4-52-135。线粒体基因组方面,奥迪萨裸胸鳝线粒体全长为16580 bp,由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组成,基因组结构特征与其他脊椎动物相似。基于12个蛋白编码基因构建的海鳝科鱼类分子系统进化树上,奥迪萨裸胸鳝与匀斑裸胸鳝(Gymnothorax reevesii)、淡网纹裸胸鳝(Gymnothorax pseudothyrsoideus)、疏条纹裸胸鳝(Gymnothorax reticularis)及小裸胸鳝(Gymnothorax minor)聚在一起;基于COI基因构建的裸胸鳝属鱼类分子系统进化树,奥迪萨裸胸鳝与匀斑裸胸鳝、淡网纹裸胸鳝、肝色裸胸鳝(Gymnothoraxhepaticus)及黄纹裸胸鳝(Gymnothoraxmonochrous)等聚为一支。遗传距离方面,奥迪萨裸胸鳝与目前世界上其他裸胸鳝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082~0.263,均大于最小物种鉴定遗传距离0.020,揭示奥迪萨裸胸鳝在形态与分子水平均为区别于其他裸胸鳝的独立物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域也有奥迪萨裸胸鳝分布,为新记录种,为我国裸胸鳝属鱼类的系统分类及物种名录更新提供分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迪萨裸胸鳝 新记录种 形态特征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进化
下载PDF
基于3个基因16种胡椒鲷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10
作者 程静 张癸新 +4 位作者 陈厚桦 杨森 李培源 陈静仪 梁日深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42,共9页
为从分子水平分析胡椒鲷属鱼类分子系统分类关系,澄清物种分类争议,采集印度-西太平洋分布的胡椒鲷鱼类16种,利用PCR扩增及测序方法获得这16种鱼类线粒体Cyt b及核RAG2、S7标记序列,基于最大似然法与贝叶斯法构建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结... 为从分子水平分析胡椒鲷属鱼类分子系统分类关系,澄清物种分类争议,采集印度-西太平洋分布的胡椒鲷鱼类16种,利用PCR扩增及测序方法获得这16种鱼类线粒体Cyt b及核RAG2、S7标记序列,基于最大似然法与贝叶斯法构建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16种鱼类Cyt b同源序列为657 bp,编码219个氨基酸;RAG2同源序列为726 bp,编码243个氨基酸;S7基因同源序列为729 bp,序列存在大量碱基插入与缺失。以大斑石鲈及断斑石鲈为外类群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进化树上胡椒鲷鱼类主要分为3个分支,分支Ⅰ胡椒鲷具鲜艳的体色与斑纹,分支Ⅱ与分支Ⅲ胡椒鲷色彩单一,无鲜艳斑纹,与形态分类结果相似。少棘胡椒鲷属在进化树上并未形成独立的分支,而是位于胡椒鲷属内部。比较分析少棘胡椒鲷属、胡椒鲷属鱼类鳍棘数目与各物种在进化树上的分类关系,并未发现鳍棘数目与物种亲缘关系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胡椒鲷类群中,背鳍鳍棘数可作为形态上区分不同胡椒鲷种类的指标,但未必能作为胡椒鲷鱼类亲缘关系远近的划分依据。结果支持目前大多数分子分类研究结果,少棘胡椒鲷鱼类应归为胡椒鲷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鲷 系统进化 线粒体DNA 核DNA
下载PDF
中国蓑鲉亚科鱼类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进化研究
11
作者 程静 陈玉佩 +3 位作者 叶嘉文 陈厚桦 陈震翰 梁日深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5,共9页
为从分子水平分析我国蓑鲉亚科鱼类分类关系,通过PCR扩增及测序获得了我国8种蓑鲉亚科鱼类COⅠ基因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下载的6种蓑鲉,共计14种40个个体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利用MEGA X计算了序列信息和遗传距离,利用基于最大似然法和... 为从分子水平分析我国蓑鲉亚科鱼类分类关系,通过PCR扩增及测序获得了我国8种蓑鲉亚科鱼类COⅠ基因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下载的6种蓑鲉,共计14种40个个体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利用MEGA X计算了序列信息和遗传距离,利用基于最大似然法和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除盔蓑鲉(Ebosia bleekeri)和安狭蓑鲉(Pteroidichthys amboinensis)只有一个样本无法测定外,其余12种蓑鲉亚科鱼类的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69.17倍,显示COⅠ基因可作为蓑鲉亚科鱼类的有效DNA条形码基因。进化树上,蓑鲉亚科部分属并未能聚成属间单系,其中蓑鲉属(Pterois)与短鳍蓑鲉属(Dendrochirus)在进化树上形成多个分支。在蓑鲉属中,翱翔蓑鲉(P.volitans)与斑鳍蓑鲉(P.miles)聚为一支,两者关系较近,但COⅠ遗传距离为0.042,大于Hebert推荐的0.020作为最小区分物种的遗传距离,支持两者为两个独立物种的观点;触须蓑鲉(P.antennata)、辐蓑鲉(P.radiate)和黑颊蓑鲉(P.mombasae)聚为一支,独立于翱翔蓑鲉与斑鳍蓑鲉的分支之外,并与短鳍蓑鲉属(Dendrochirus)的花斑短鳍蓑鲉(D.zebra)以及盔蓑鲉属(Ebosia)的种类聚在一起,与近期有关蓑鲉亚科各种属分子聚类研究结果相似;但这3种蓑鲉是否可以从蓑鲉属中独立出来归为Pteropterus属,还需要后续更多的蓑鲉亚科鱼类样品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蓑鲉亚科 COⅠ基因 DNA条形码 系统进化
下载PDF
不同锌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
12
作者 周芷晴 吴紫倩 +5 位作者 罗杰儿 王人开 任艳丽 周萌 李翠金 舒绪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3-1184,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添加不同锌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选择270尾体重[(10.00±0.05)g]相近的珍珠龙胆石斑幼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无机锌组在基础饲料中...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添加不同锌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选择270尾体重[(10.00±0.05)g]相近的珍珠龙胆石斑幼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无机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0 mg/kg(以锌计)的硫酸锌(ZnSO_(4)组),试验组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等量的赖氨酸锌(Lys-Zn组)和组氨酸锌(His-Zn组)。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与ZnSO_(4)组相比,试验组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His-Zn组终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显著提高(P<0.05)。2)与ZnSO_(4)组相比,试验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以及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Lys-Zn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3)与ZnSO_(4)组相比,试验组血清和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Lys-Zn组血清除外)活性显著提高(P<0.05),His-Zn组血清和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His-Zn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4)与ZnSO_(4)组相比,试验组肌肉中铜和锌含量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氨基酸螯合锌在促进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提高抗氧化能力以及提高微量元素沉积方面的效果均优于硫酸锌,其中组氨酸锌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氨基酸螯合锌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能力 微量元素沉积
下载PDF
茶多酚对0~18周龄狮头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伏志奇 曾涛 +5 位作者 林山宏 房德亿 梁玉文 敖娜 卢立志 付晶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83-2394,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茶多酚对0~18周龄狮头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狮头鹅3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鹅。对照组饲喂基...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茶多酚对0~18周龄狮头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狮头鹅3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鹅。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和Ⅱ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和1000 mg/kg茶多酚,试验期1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13~18周龄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腹脂率均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胸肌24 h红度(a*)值、腿肌45 min a*值均显著提高(P<0.05),胸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腿肌pH 45 min和pH 24 h显著提高(P<0.05),腿肌24 h亮度(L*)值和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胸肌和腿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胸肌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胸肌和腿肌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腿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胸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胸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腿肌T-AOC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茶多酚可提高狮头鹅饲料报酬,改善肉品质,降低腹脂率,并提高肌肉抗氧化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在0~18周龄狮头鹅饲粮中添加1000 mg/kg茶多酚的应用效果相对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狮头鹅 生长性能 肉品质 肌肉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基于ND1基因石斑鱼属鱼类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研究
14
作者 何浩斌 张国庆 +5 位作者 郜梓涵 胡凯红 林佳欣 周萌 黄燕华 梁日深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6-756,共11页
为从分子水平分析我国石斑鱼属鱼类物种分类关系,澄清分类争议,2019—2021年在广东、福建、海南、浙江、香港地区等沿海省市或地区水产市场、渔港码头,及澳大利亚采集石斑鱼属鱼类37种91尾,基于NADH脱氢酶亚基Ⅰ(ND1)基因综合分析它们... 为从分子水平分析我国石斑鱼属鱼类物种分类关系,澄清分类争议,2019—2021年在广东、福建、海南、浙江、香港地区等沿海省市或地区水产市场、渔港码头,及澳大利亚采集石斑鱼属鱼类37种91尾,基于NADH脱氢酶亚基Ⅰ(ND1)基因综合分析它们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试验结果显示:37种石斑鱼ND1基因同源序列为645bp,种间遗传距离0.0062~0.2636,平均遗传距离0.1547。以九棘鲈属为外类群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进化树上石斑鱼属鱼类主要形成两个基本分支,大多数种类在进化树上聚类关系清晰,节点拥有较高支持率。部分形态分类存在争议的石斑鱼:吊桥石斑鱼/电纹石斑鱼、花点石斑鱼/白背石斑鱼、萤点石斑鱼/纹波石斑鱼,进化树上均聚为姐妹分支,但支长能清晰区分各物种,两两间ND1遗传距离均较大(大于2%),揭示其各自应为独立的物种。黄鳍石斑鱼与细点石斑鱼ND1遗传距离仅为0.0062,进化树支长极短,两者在分子水平可能为同一物种。试验结果展示了37种石斑鱼分子系统分类关系,澄清部分形态相似物种同种异名分类争议,可为石斑鱼属鱼类物种分类奠定分子水平分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属 线粒体DNA ND1序列 系统发育
下载PDF
罗氏沼虾胞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功能
15
作者 李亚男 陆霖青 +3 位作者 张鹏 张博 林蠡 秦真东 《水产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3,共8页
为了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子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功能,实验克隆了罗氏沼虾胞质锰SOD基因(MrcMnSOD),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分析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下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可显著诱导MrcMnSOD在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 为了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子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功能,实验克隆了罗氏沼虾胞质锰SOD基因(MrcMnSOD),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分析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下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可显著诱导MrcMnSOD在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进行高表达。为探究MrcMnSOD参与免疫应答的机制,进一步的抑菌实验表明,该蛋白质可显著抑制3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和2种革兰氏阳性细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且抑制作用与蛋白质浓度的关系不显著。研究表明,MrcMnSOD可能作为一种免疫相关分子参与免疫应答反应。本研究初步探讨了MrcMnSOD的免疫生物学功能,旨在为深入研究罗氏沼虾SOD的功能奠定相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MNSOD 表达模式 抑菌
原文传递
白术多糖对脂多糖处理下雏鹅十二指肠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枭枭 杨舒展 +8 位作者 陈浩祥 马元艺 陈丹丹 李冰心 李婉雁 许丹宁 田允波 黄运茂 曹楠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994,共14页
本试验旨在探索白术多糖(PAMK)对脂多糖(LPS)诱导的雏鹅十二指肠肠道屏障损伤的调节作用。将240只1日龄雏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AMK组、LPS组、PAMK+LPS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雏鹅。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PAMK组和PAMK+LP... 本试验旨在探索白术多糖(PAMK)对脂多糖(LPS)诱导的雏鹅十二指肠肠道屏障损伤的调节作用。将240只1日龄雏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AMK组、LPS组、PAMK+LPS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雏鹅。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PAMK组和PAMK+LPS组饲喂含有400 mg/kg PAMK的基础饲粮。对照组和PAMK组于21日龄时腹腔注射0.5 mL生理盐水,LPS组和PAMK+LPS组腹腔注射5 mg/kg BW的LPS注射液。腹腔注射后12 h采集雏鹅的血清、十二指肠样品。通过检测肠绒毛形态、血清D-乳酸含量、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十二指肠紧密连接和黏附连接相关指标来评估肠道机械屏障功能;通过检测十二指肠杯状细胞数量和黏蛋白相关指标评估肠道化学屏障功能;通过检测十二指肠炎症通路和炎性细胞因子相关指标评估肠道免疫屏障功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AMK组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绒隐比、隐窝深度均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中D-乳酸含量和DAO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十二指肠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小带蛋白-2(ZO-2)、E-钙黏蛋白(E-cadherin)、α-连环蛋白(α-caten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连接黏附分子(JAM)、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十二指肠的杯状细胞数量无显著变化(P>0.05);十二指肠组织中黏蛋白-1(MUC-1)和黏蛋白-2(MUC-2)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十二指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相对表达量和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NLRP3、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和绒隐比(P<0.05),并显著增加了隐窝深度(P<0.05);显著增加了血清中DAO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组织中β-catenin、JAM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减少了十二指肠的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组织中MUC-2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组织中TLR4、NLRP3、Caspase-1、TNF-α、IL-6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和MyD88、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PAMK显著增加了LPS处理下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P<0.05),显著减少了隐窝深度(P<0.05),显著增加了绒隐比(P<0.05);显著减少血清中D-乳酸含量(P<0.05);显著增加十二指肠组织中Occludin、β-catenin、JAM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增加了LPS处理下十二指肠中的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组织中MUC-2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了LPS处理下十二指肠组织中TLR4、NLRP3、Caspase-1、TNF-α、IL-6基因相对表达量和MyD88、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LPS可以破坏雏鹅十二指肠肠道的屏障功能,PAMK具有缓解LPS造成的十二指肠肠道屏障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多糖 脂多糖 雏鹅 十二指肠 肠道屏障
下载PDF
鹅VDR基因克隆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与鉴定
17
作者 秦逸飞 陈蓉 施振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4-1202,共9页
【目的】维生素D3(vitamin D3,VD3)是一类重要的类固醇激素,参与调控动物体内多种生理活动,具有生物活性的VD3代谢物1,25(OH)2D3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试验旨在克隆鹅VDR基因CDS序列并制备鹅VD... 【目的】维生素D3(vitamin D3,VD3)是一类重要的类固醇激素,参与调控动物体内多种生理活动,具有生物活性的VD3代谢物1,25(OH)2D3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试验旨在克隆鹅VDR基因CDS序列并制备鹅VDR多克隆抗体,为后续开展VDR介导VD3调控鹅体内多种生理活动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支撑。【方法】通过基因克隆方法获得鹅VDR基因CDS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结构和功能预测分析。通过基因合成和亚克隆方法构建鹅VDR基因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和镍柱纯化后获得鹅VDR重组蛋白。以纯化的鹅VDR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制备兔抗鹅VDR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试验成功克隆了鹅VDR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1356 bp,编码451个氨基酸残基。该编码蛋白与鸡VDR蛋白的相似性高达91.4%,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N-端含有核定位序列,且含有DNA结合域和配体结合域2个保守结构域,属于类固醇/甲状腺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试验成功构建了pET-30a(+)-VDR重组质粒,并诱导表达鹅VDR重组蛋白。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纯度高达90%以上,且大小符合预期(52 ku)。试验制备了兔抗鹅VDR多克隆抗体,其抗体效价>1∶1093500;除肝脏组织外,该多克隆抗体在产蛋鹅肾脏、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织中均能够识别天然VDR蛋白的2种亚型。【结论】试验成功克隆了鹅VDR基因CDS序列,并制备了兔抗鹅VDR多克隆抗体,该多克隆抗体特异性高,可用于后续鹅体内VDR介导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DR基因 克隆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白术多糖通过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缓解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肾损伤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冰心 龚淑影 +8 位作者 许丹宁 李婉雁 曹楠 付新亮 江丹莉 洪龙胜 余梓榆 白帅飞 田允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5-334,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术多糖(PAMK)对环磷酰胺(CTX)诱导的小鼠肾脏损伤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选用100只42~43日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白术多糖(PAMK)组和白术多糖+环磷酰胺(PAMK+CTX)组灌胃200 mg/kg PAMK,1次/d;对照(Control)...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术多糖(PAMK)对环磷酰胺(CTX)诱导的小鼠肾脏损伤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选用100只42~43日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白术多糖(PAMK)组和白术多糖+环磷酰胺(PAMK+CTX)组灌胃200 mg/kg PAMK,1次/d;对照(Control)组和环磷酰胺(CTX)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第25~27 d,CTX组和PAMK+CTX组腹腔注射100 mg/kg CTX,1次/d;Control组和PAMK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第35 d采集肾脏进行组织学观察,氧化应激检测和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与CTX组相比,PAMK+CTX组肾脏损伤有所缓解;肾脏中丙二醛量显著下降(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为了进一步探究PAMK缓解CTX诱导肾损伤的调控机制,本实验进行了肾脏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在Control组vs CTX组和CTX组vs PAMK+CTX组分别鉴定到493个和33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两组DEGs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发现DEGs富集在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通路相关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TX组Cyp2b9、PTGS1、NF-κB和Mfsd2a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CTX组相比,PAMK+CTX组Cyp2c65、BCL6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Cyp2b9、PTGS1和Mfsd2a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PAMK可能通过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缓解小鼠肾脏氧化应激,从而降低CTX诱导的小鼠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多糖 小鼠 肾脏损伤 环磷酰胺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一株鹅-鱼养殖环境下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19
作者 莫金凤 周萌 +3 位作者 李国章 聂一帆 叶剑敏 吴灶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35-46,共12页
【目的】为确定鹅-鱼立体养殖环境下引发罗非鱼疾病的病原菌,通过分析病原菌的生长特性、致病性与药物敏感性,为罗非鱼病的深入研究与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患病罗非鱼组织中分离病原菌,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 【目的】为确定鹅-鱼立体养殖环境下引发罗非鱼疾病的病原菌,通过分析病原菌的生长特性、致病性与药物敏感性,为罗非鱼病的深入研究与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患病罗非鱼组织中分离病原菌,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菌株;绘制菌株生长曲线,分析温度、盐度及pH值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通过腹腔注射和拌料口服投喂方式人工回归感染健康罗非鱼,分析病原菌的致病性;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病原菌对11类共2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从患病罗非鱼的脑组织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优势菌株,编号为SAYJN,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序列分析及回归感染试验,鉴定此菌株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AYJN菌株的生长迟缓期为0~5 h,对数期为5~12 h;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pH值7.0、最适盐度为5‰。腹腔注射和拌料口服投喂SAYJN菌株均可感染健康罗非鱼;水温为29(±1)℃时,腹腔注射SAYJN菌液对罗非鱼有较强的致病性,半致死浓度(LC_(50))为2.4×10^(8)CFU/mL;SAYJN菌株致病力与其浓度和水温密切相关。SAYJN菌株对甲氧苄啶、庆大霉素、新霉素等6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4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利福平等16种药物敏感。【结论】无乳链球菌SAYJN菌株是鹅-鱼立体养殖环境下罗非鱼疾病爆发的主要病原菌,该菌的致病力强弱与其浓度和水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鹅-鱼立体养殖模式 药物敏感性 生长特性 致病性
下载PDF
氧化鱼油和姜黄素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和肝脏指标、体色及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严轩 王国霞 +4 位作者 刘燕 韩永权 邱建强 史合群 彭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610-4622,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氧化鱼油和姜黄素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血清和肝脏指标、体色及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选取健康的黄颡鱼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6组试验鱼分别饲喂6种等氮等脂饲料,即新鲜... 本试验旨在研究氧化鱼油和姜黄素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血清和肝脏指标、体色及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选取健康的黄颡鱼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6组试验鱼分别饲喂6种等氮等脂饲料,即新鲜鱼油饲料(T1组)、氧化鱼油饲料(T2组)、氧化鱼油+0.02%姜黄素饲料(T3组)、氧化鱼油+0.04%姜黄素饲料(T4组)、氧化鱼油+0.06%姜黄素饲料(T5组)、氧化鱼油+0.08%姜黄素饲料(T6组),养殖周期为56 d。试验结束后统计生长性能,采集血液分析血清生化、抗氧化与免疫指标,采集肝脏检测抗氧化指标,分析鱼体不同部位体色以及肌肉质构特性。结果显示:与T1组相比,T5组摄食量显著增加(P<0.05);T2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过氧化氢酶和溶菌酶活性以及肝脏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T5组鱼体尾部皮肤的黄蓝色(b)值显著降低(P<0.05);T6组肌肉的硬度显著增加(P<0.05),弹性和黏结性显著降低(P<0.05)。与T2组相比,T3、T4、T5和T6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T4、T5和T6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T3、T4、T5和T6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T4和T6组鱼体尾部皮肤的红绿色(a)值显著降低(P<0.05);T6组肌肉的硬度显著增加(P<0.05),弹性、黏结性、咀嚼性显著降低(P<0.05)。综述所述,饲料中添加3%的氧化鱼油不影响黄颡鱼的生长性能,但降低了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并使体色退化;在含3%氧化鱼油的饲料中添加姜黄素提高了黄颡鱼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一定程度上修复了氧化鱼油所导致的体色退化,增加了肌肉硬度并降低了其弹性、黏结性和咀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鱼油 姜黄素 黄颡鱼 生长性能 体色 肉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