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长6复杂低渗储层测井评价
被引量:
11
1
作者
张小莉
冯乔
+4 位作者
冯强汉
陈凤喜
刘晶晶
孟展
刘广伟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19-1524,共6页
开展复杂低渗储层特征、测井响应及其控制因素分析,有助于储层评价与油水层识别.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长6期沉积具多物源供给、沉积相带频繁变化的特点,来自不同物源的沉积砂体岩石碎屑成分存在明显差异.长7、长6沉积期盆地周边的火山作用...
开展复杂低渗储层特征、测井响应及其控制因素分析,有助于储层评价与油水层识别.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长6期沉积具多物源供给、沉积相带频繁变化的特点,来自不同物源的沉积砂体岩石碎屑成分存在明显差异.长7、长6沉积期盆地周边的火山作用,致使一些地区的长6砂体具有相对高放射性特征.长6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特征复杂多变,再加上地层水系统的变化,致使一些油区长6低电阻率油层与常规油层、高电阻率水层与常规水层共存.研究结果表明,成藏动力与阻力的对比关系决定了在同一砂体中除存在常规油水分布外,还可能存在油水倒置分布.因此,加强钻前预测、钻井过程监督与调整、钻后综合研究、生产实践检验、解释模型与参数调整、老井复查等,有利于识别油水层,整体把握油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储层
测井特征
孔隙结构
岩电关系
油水层识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乌拉力克组沉积特征及其控源作用
2
作者
席胜利
李文厚
+1 位作者
黄正良
刘燕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3-1022,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上统乌拉力克组发育一套分布稳定的黑色页岩,为盆地奥陶系的优质烃源岩层,近期多口探井获得工业油气流,证实了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勘探研究证实,优质烃源岩分布为页岩气富集的基础,因此,系统开展乌拉力克期沉积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上统乌拉力克组发育一套分布稳定的黑色页岩,为盆地奥陶系的优质烃源岩层,近期多口探井获得工业油气流,证实了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勘探研究证实,优质烃源岩分布为页岩气富集的基础,因此,系统开展乌拉力克期沉积特征及对优质烃源岩的控制作用研究,对于寻找优质页岩及指导下一步勘探方向意义重大。通过系统开展沉积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建立了乌拉力克期沉积模式,明确了优质烃源岩分布规律。①乌拉力克组平面上稳定分布,整体具有“西厚东薄”的特征,主要发育盆地相、广海陆棚相、斜坡相三类大相,斜坡相可细分为上斜坡亚相和下斜坡亚相两类亚相。②建立了乌拉力克期沉积模式:盆地西部乌拉力克期属祁连海域,为台地边缘型沉积,水体整体具有“西深东浅,南深北浅”的沉积格局,斜坡坡度较大,相变快。③乌拉力克组发育一套低有机质丰度页岩,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主要受页岩纹层矿物成分、沉积相带、沉积层序控制。结论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地区乌拉力克期发育一套台地边缘沉积,广海陆棚相、下斜坡亚相黑色页岩发育,有机质丰度高,为有利相带,优质页岩主要分布在底部20~30 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
乌拉力克组
广海陆棚相
下斜坡亚相
优质烃源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长6复杂低渗储层测井评价
被引量:
11
1
作者
张小莉
冯乔
冯强汉
陈凤喜
刘晶晶
孟展
刘广伟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
工程
学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出处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19-1524,共6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B170)
陕西省重点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开展复杂低渗储层特征、测井响应及其控制因素分析,有助于储层评价与油水层识别.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长6期沉积具多物源供给、沉积相带频繁变化的特点,来自不同物源的沉积砂体岩石碎屑成分存在明显差异.长7、长6沉积期盆地周边的火山作用,致使一些地区的长6砂体具有相对高放射性特征.长6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特征复杂多变,再加上地层水系统的变化,致使一些油区长6低电阻率油层与常规油层、高电阻率水层与常规水层共存.研究结果表明,成藏动力与阻力的对比关系决定了在同一砂体中除存在常规油水分布外,还可能存在油水倒置分布.因此,加强钻前预测、钻井过程监督与调整、钻后综合研究、生产实践检验、解释模型与参数调整、老井复查等,有利于识别油水层,整体把握油水分布规律.
关键词
低渗储层
测井特征
孔隙结构
岩电关系
油水层识别
Keywords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log response, pore structure, rock-logging relation, oil-water layer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乌拉力克组沉积特征及其控源作用
2
作者
席胜利
李文厚
黄正良
刘燕
机构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石油
东方地球物理
公司
研究院
长庆
分院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3-1022,共10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技项目(2021DJ19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攻关性应用专项(2023ZZ16YJ01)。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上统乌拉力克组发育一套分布稳定的黑色页岩,为盆地奥陶系的优质烃源岩层,近期多口探井获得工业油气流,证实了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勘探研究证实,优质烃源岩分布为页岩气富集的基础,因此,系统开展乌拉力克期沉积特征及对优质烃源岩的控制作用研究,对于寻找优质页岩及指导下一步勘探方向意义重大。通过系统开展沉积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建立了乌拉力克期沉积模式,明确了优质烃源岩分布规律。①乌拉力克组平面上稳定分布,整体具有“西厚东薄”的特征,主要发育盆地相、广海陆棚相、斜坡相三类大相,斜坡相可细分为上斜坡亚相和下斜坡亚相两类亚相。②建立了乌拉力克期沉积模式:盆地西部乌拉力克期属祁连海域,为台地边缘型沉积,水体整体具有“西深东浅,南深北浅”的沉积格局,斜坡坡度较大,相变快。③乌拉力克组发育一套低有机质丰度页岩,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主要受页岩纹层矿物成分、沉积相带、沉积层序控制。结论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地区乌拉力克期发育一套台地边缘沉积,广海陆棚相、下斜坡亚相黑色页岩发育,有机质丰度高,为有利相带,优质页岩主要分布在底部20~30 m范围内。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
乌拉力克组
广海陆棚相
下斜坡亚相
优质烃源岩
Keywords
western Ordos Basin
Wulalike Formation
open shelf facies
lower slope subfacies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长6复杂低渗储层测井评价
张小莉
冯乔
冯强汉
陈凤喜
刘晶晶
孟展
刘广伟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乌拉力克组沉积特征及其控源作用
席胜利
李文厚
黄正良
刘燕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