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山市成年居民骨密度CT定量研究
1
作者 吴伟智 方挺松 +2 位作者 梁振华 祝翠玲 周静仪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13-220,共8页
目的:研究佛山地区成年人椎体骨密度(BMD)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探讨本地区不同年龄段BMD均值及各年龄段骨质疏松症(OP)的发病率。方法:对佛山市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的1 065例(男性648例,女性417例)健康成年人体检者使用定量CT(Q... 目的:研究佛山地区成年人椎体骨密度(BMD)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探讨本地区不同年龄段BMD均值及各年龄段骨质疏松症(OP)的发病率。方法:对佛山市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的1 065例(男性648例,女性417例)健康成年人体检者使用定量CT(QCT)行椎体BMD检测,按年龄段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BMD值进行检验,采用χ2检验和相关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OP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20~29岁、30~39岁、40~49岁及60~69岁、70~79岁不同性别间的B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BMD在青中年时期高于男性。在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男性组及30~39、40~49岁、50~59岁、60~69岁女性组中,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的B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OP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与OP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r男=0.517,r女=0.636)。结论:佛山市健康成年人QCT测量的椎体BMD与性别、年龄相关,在20~29岁达到峰值,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从40~49岁开始,OP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相关性
原文传递
用主页和ACCESS数据库制作简易放射科信息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德刚 张家雄 +2 位作者 李健洪 叶永潮 何灿熙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制作简易放射科信息系统,实现病人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方法放射科主页上链接Access数据库,实现局域网和广域网上数据库资源的共享,通过操作数据库达到放射科病人信息的登记、报告书写、病例随访、借片记录,打印报表,并且能够根据实际... 目的制作简易放射科信息系统,实现病人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方法放射科主页上链接Access数据库,实现局域网和广域网上数据库资源的共享,通过操作数据库达到放射科病人信息的登记、报告书写、病例随访、借片记录,打印报表,并且能够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不断更新.结果经过多位医师2年时间的使用,x线诊断报告数据库中有近3万多例患者的病例资料,DSA报告数据库中有400多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该系统运行稳定,使用方便.结论设计的简易放射科信息系统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也便于患者资料查询,特别是原来手写较多的DSA病程记录和DSA诊断报告,使用数据库后劳动强度减轻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页 ACCESS数据库 放射科信息系统
下载PDF
CT与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中的效能分析
3
作者 李俊 周静仪 蔡世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究CT与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CT、MRI和关节镜检查,通过关节镜检查的结果,评估二者的分级诊断效能,并比较CT与MRI... 目的:探究CT与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CT、MRI和关节镜检查,通过关节镜检查的结果,评估二者的分级诊断效能,并比较CT与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经CT检查诊断的分级结果为Ⅰ级28例,Ⅱ级34例,Ⅲ级及以上18例;经MRI检查诊断的分级结果为Ⅰ级31例,Ⅱ级29例,Ⅲ级及以上20例。与关节镜检查的结果对比,CT的分级诊断准确率为81.25%(65/80),MRI的分级诊断准确率为95.00%(76/80)。MRI检查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Ⅰ级诊断准确率、总准确率要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I均可对膝关节软骨损伤进行分级诊断,但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创伤和损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长骨旺炽性反应性骨膜炎5例临床病理分析
4
作者 谢乐 莫超华 +3 位作者 袁健祥 李红玲 黄颖欣 毛荣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36-1240,共5页
目的探讨长骨旺炽性反应性骨膜炎(florid reactive periostitis,FR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长骨FR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及分子学特征等,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FISH法检测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探讨长骨旺炽性反应性骨膜炎(florid reactive periostitis,FR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长骨FR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及分子学特征等,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FISH法检测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长骨FRP影像学表现为与骨膜相连的肿块影,可见程度不等的骨膜反应。镜下主要包含成熟程度不一的反应性新生骨和增生活跃的成纤维细胞两种成分,成纤维细胞表达vimentin、SMA等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标志物。Ki-67增殖指数为1%~4%。FISH检测可见USP6基因断裂重排。结论长骨FRP属罕见的良性皮质旁骨病变,以显著的骨膜反应和骨旁软组织纤维骨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由于鉴别诊断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与骨旁骨肉瘤等恶性病变的鉴别,其正确诊断具有挑战性,需要全面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评估。治疗方式包括抗炎休息、肿块完整切除等,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旺炽性反应性骨膜炎 长骨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FISH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冠脉易损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何伟红 方挺松 +2 位作者 符熙 劳美铃 肖秀云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4期523-529,共7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测和管理T2DM患者冠脉易损斑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T2DM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及冠脉斑块的CT血管造影(CTA)数据,并以是否存在易损斑块分组,探讨T2DM患者冠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测和管理T2DM患者冠脉易损斑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T2DM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及冠脉斑块的CT血管造影(CTA)数据,并以是否存在易损斑块分组,探讨T2DM患者冠脉易损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相关因素进行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甘油三脂(TG)为T2DM患者出现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9,95%CI 1.02~2.18);范围内时间(TIR)(OR=0.95,95%CI 0.92~0.97)和高密度脂蛋白(HDL)(OR=0.32,95%CI 0.13~0.78)为独立保护因素。TIR、TG、HDL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1、0.69、0.65。联合预测的AUC为0.76,95%CI:0.68~0.83,灵敏度75%,特异度70%。结论:T2DM患者TIR及HDL减低、TG升高时,临床应警惕合并冠脉易损斑块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易损斑块 CT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髓芯减压植骨术联合微创血管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6
作者 符熙 陈兴明 +2 位作者 赵杉杉 郑督宙 朱冬梅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63-68,共6页
目标:评估股骨头髓芯减压植骨术联合微创血管介入治疗塌陷前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保头手术的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非外伤性塌陷前期ANFH,其中43例行股骨头髓芯减压植骨术,45例行微创血管介入治疗,34例行联合治疗,随访至股... 目标:评估股骨头髓芯减压植骨术联合微创血管介入治疗塌陷前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保头手术的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非外伤性塌陷前期ANFH,其中43例行股骨头髓芯减压植骨术,45例行微创血管介入治疗,34例行联合治疗,随访至股骨头塌陷或3年以上,评估三组治疗对ANFH中期结果(关节面塌陷>2 mm)的价值及术后关节面塌陷的危险因素。结果:不同保头手术术后关节面塌陷及塌陷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联合治疗中期关节面塌陷发生率较低,为29.41%,塌陷时间的中位数为24个月。ARCOⅠ、Ⅱ期ANFH保头术后发生关节面塌陷>2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使用类固醇(>2 g/2~3 m)、大量饮酒(>100 g/d)及至少2个凝血因子异常的ANFH患者保头术后关节面塌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RCO分期是ANFH保头手术关节面塌陷>2 m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结论:髓芯减压植骨术联合微创血管介入治疗中期预后效果良好,能有效延缓股骨头塌陷进展,在积极保头手术的同时,应尽量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延迟THA手术的需要,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核心减压 放射学 介入性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MRI诊断 被引量:17
7
作者 夏成德 樊长姝 +1 位作者 赵小梅 方挺松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35-1537,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MRI特征性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MRI表现。所有病例均做SE序列T1WI和FSE序列T2WI。其中4例做了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扫描。结果膝关节骨质侵蚀破坏5例,... 目的探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MRI特征性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MRI表现。所有病例均做SE序列T1WI和FSE序列T2WI。其中4例做了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扫描。结果膝关节骨质侵蚀破坏5例,股骨髁4例,髌骨下缘1例;股骨髁间窝区域、髌下脂肪区和/或髌韧带周围软组织见团块状病灶6例。全部痛风石病灶T1WI均呈低至中等信号;T2WI有2例呈低信号,3例有低信号病灶和低至稍高混杂信号病灶,另2例则为高信号。4例增强后,病灶无强化1例,轻度不均匀强化1例,病灶边缘强化2例。结论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MRI特征性表现常是T1WI和T2WI均呈低至中等信号的肿块状病灶,且具边缘强化,其对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下载PDF
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谢乐 毛荣军 +2 位作者 杨克菲 李俊 韩福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D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骨DF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骨DF好发于青少年,可累及任何骨,长管状骨及下颌骨好发,表现为境界... 目的探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D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骨DF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骨DF好发于青少年,可累及任何骨,长管状骨及下颌骨好发,表现为境界清晰的溶骨性病变且可累及周围软组织,具有良性的形态改变:增生的梭形纤维母细胞及交错的胶原纤维。免疫表型:瘤组织表达vimentin。结论骨DF是一种罕见的形态学呈良性改变,而生物学行为呈侵袭性的骨肿瘤,可复发,结合临床特点,掌握其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可作出正确诊断。外伤、体内激素、染色体畸变可能与骨DF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 临床病理 发病机制
下载PDF
MRI联合X线诊断腕关节不稳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吴伟智 张家雄 +2 位作者 陈兴明 朱冬梅 梁培生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MRI联合X线诊断腕关节不稳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腕关节不稳定患者10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MRI联合X线诊断检查,对照组仅进行X线检查,分析各组的影像学特征并... 目的探讨MRI联合X线诊断腕关节不稳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腕关节不稳定患者10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MRI联合X线诊断检查,对照组仅进行X线检查,分析各组的影像学特征并比较两组的特异性、灵敏性、阳性预测值等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为56.0%(28/5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8.0%(4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阳性预测值为86.0%(43/50)、特异性为88.0%(44/50)、灵敏性为80%(40/50),对照组的阳性预测值为46.0%(23/50)、特异性为56.0%(28/50)、灵敏性为42.0%(21/50),观察组的阳性预测值、特异性、灵敏性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骨病变MRI检查结果中,T1WI轴位像:掌指关节周围滑膜显著增厚,信号减低,呈长或稍长T1信号改变;T1WI冠状位: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双侧腕关节周围滑膜增厚,呈等或稍长T1信号;STIR冠状位像:病灶呈高或稍高信号,病灶部位、形态、范围较T2WI、T1WI像显示更清晰,指骨近端及腕关节、双侧掌骨远端构成骨信号增高,提示骨髓水肿。结论腕关节不稳定进行MRI与X线联合诊断可提高其检测的特异性、灵敏性,提高其阳性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不稳定 磁共振成像 X线 特异性 灵敏性
下载PDF
弹性棒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初期效果 被引量:8
10
作者 曹正霖 周守国 +3 位作者 黄耀渠 付忠泉 王刚 陈志维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评价弹性棒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弹性棒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0例,随访分析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测量和比较手术前后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 目的评价弹性棒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弹性棒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0例,随访分析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测量和比较手术前后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间隙高度、运动范围和髓核MRI T1值。结果所有患者获12个月以上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优良率为80%,术后1年腰痛、下肢放射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手术上、下位节段椎间隙高度、运动范围、髓核MRI T1值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节段运动范围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髓核MRI T1值和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弹性棒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达到满意临床效果,近期不会导致邻近节段退变,可能有利于手术节段髓核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动态固定 弹性棒
下载PDF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甫能 郎江明 +4 位作者 蔡世华 陈苹 麦伟华 劳美铃 魏爱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884-1886,共3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的血管造影特点与临床特点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影响下肢血管病变的因素,为糖尿病足的下肢动脉病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9例糖尿病足患者下肢造影结果,分别对下肢缺血病变动脉部位、数量及血管狭窄程度与糖...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的血管造影特点与临床特点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影响下肢血管病变的因素,为糖尿病足的下肢动脉病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9例糖尿病足患者下肢造影结果,分别对下肢缺血病变动脉部位、数量及血管狭窄程度与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38例患者存在下肢血管病变,其中膝上动脉病变共26例(66.7%),膝下动脉病变共33例(84.6%),混合病变21例(53.8%)。单纯膝下动脉病变共12例(30.8%),单纯膝上动脉病变共5例(12.8%),单纯膝下动脉病变与单纯膝上动脉病变两组糖尿病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7.4)年vs(3.4±2.7)年,P<0.05]。膝下动脉主干(胫前、胫后及腓动脉)中单支血管闭塞病变13例(33.3%),双支闭塞13例(33.3%),三支闭塞8例(20.5%)。胫前动脉及胫后动脉病变分别为35例(89.7%)及33例(84.6%),发生率高于腓动脉病变的27例(69.2%)及足背动脉病变的26例(66.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膝上动脉病变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吸烟及LDL-C;影响膝下动脉病变的主要因素有糖尿病病程、年龄。结论我国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随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加。糖尿病足患者膝上及膝下动脉病变均较严重,膝下动脉病变往往较膝上动脉病变更为严重,严重影响下肢远端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下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颅面骨骨肉瘤的CT和MRI诊断及鉴别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邓磊 邹玉坚 +1 位作者 曾雪伟 秦耿耿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颅面骨骨肉瘤的CT和MRI征象。方法:收集2005年8月到2017年11月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面骨骨肉瘤的术前CT(14/15)、MRI(6/15)资料,男女比3:2,平均年龄42.8岁。原发性骨肉瘤8例,继发性骨肉瘤7例。对病灶部位、边界、内部成分、... 目的:探讨颅面骨骨肉瘤的CT和MRI征象。方法:收集2005年8月到2017年11月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面骨骨肉瘤的术前CT(14/15)、MRI(6/15)资料,男女比3:2,平均年龄42.8岁。原发性骨肉瘤8例,继发性骨肉瘤7例。对病灶部位、边界、内部成分、瘤骨、周围软组织分别进行分析。结果:病灶位于上颌骨6例,下颌骨4例,鞍区2例,颞颌关节1例,同时累及颧骨及上颌骨、下颌骨1例,同时累及蝶骨和鞍区1例。CT图像显示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骨皮质部分或全部突破,有瘤骨形成者7例,其中5例为团块状瘤骨。MRI平扫信号多样,强化均匀或不均。结论:颅面骨骨肉瘤均出现不同程度骨破坏,伴瘤骨的概率较高,且常继发于放疗后和长期的骨化性纤维瘤,CT+MRI可较好地鉴别骨肉瘤和多种良恶性骨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骨 骨肉瘤 CT MRI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吉东 方挺松 +2 位作者 彭加友 林永强 韦庆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技术在下肢动脉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行CTA检查的32例下肢动脉损伤患者,利用LEONARDO工作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方式包括曲面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并与...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技术在下肢动脉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行CTA检查的32例下肢动脉损伤患者,利用LEONARDO工作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方式包括曲面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并与原始图像相结合,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32例患者病变血管的程度、范围以及形态良好,血管轮廓在CTA重建图像中十分清晰。出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患者占4例,出现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占2例,出现腘动脉瘤的患者占5例,出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患者占21例。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损伤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损伤 曲面多平面重建 容积重建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钙化性腱膜纤维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乐 毛荣军 +2 位作者 王娟 付记乐 韩福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3,47,共5页
目的探讨钙化性腱膜纤维瘤(calcifying aponeurotic fibroma,CA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CAF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AF好发于青少年的手掌与足底,常为缓慢生长的孤立性无痛结节。镜下可... 目的探讨钙化性腱膜纤维瘤(calcifying aponeurotic fibroma,CA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CAF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AF好发于青少年的手掌与足底,常为缓慢生长的孤立性无痛结节。镜下可见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散在分布的钙化小灶及软骨小岛。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vimentin、HHF-35、Calponin、S-100和CD68等。结论 CAF是一种罕见的具有局部侵袭性的软组织肿瘤,结合临床特点、特征性组织学形态可确诊。反复微小创伤及间充质细胞分化可能与CAF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钙化性腱膜纤维瘤 临床病理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骨原发假肌源性(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衣利磊 刘壮盛 +3 位作者 谢乐 周守国 张家雄 王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7-422,共6页
目的:探讨骨假肌源性(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瘤(PHE/ES-HE)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骨原发PHE/ES-HE患者的临床、X线、CT、MRI及病理资料。结果:6例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31.8岁;... 目的:探讨骨假肌源性(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瘤(PHE/ES-HE)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骨原发PHE/ES-HE患者的临床、X线、CT、MRI及病理资料。结果:6例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31.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患病部位不同程度疼痛,病程3个月~5年。3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共31个骨骼病灶。1例病变位于右髂骨,5例位于右侧下肢。所有病灶均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增强有明显强化。3个单发病灶的密度、信号不均,边缘有骨质硬化,相邻骨皮质中断,周围形成明显软组织肿块,病灶内部均见残存骨嵴及囊变,1例可见钙化;28个多发病灶中19个密度、信号均匀,15个可见硬化边,内部均无骨嵴、囊变或钙化。6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均误诊,其中2例误诊为多发性骨髓瘤,2例误诊为骨巨细胞瘤,1例误诊为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误诊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病理标本镜下可见增生的卵圆形或圆形的上皮样细胞及梭形细胞,未见血管腔隙形成,仅1例可见少量胞质内空泡形成,间质内多见散在炎症细胞,免疫组化检查:FLi-1(+),CD31部分(+),FⅧα部分(+),AE1/AE3部分(+),CD34(-)。结论:骨PHE/ESHE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虽具有一定特征,但术前影像学检查易误诊,需与多发性骨髓瘤、骨巨细胞瘤等疾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瘤 假肌源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长骨内生软骨瘤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加友 孙洋 +1 位作者 王吉东 方挺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88-1690,共3页
目的探讨长骨内生软骨瘤的影像特点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长骨内生软骨瘤的X线、CT、MR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30例病灶均为单发,股骨21例,胫骨3例,肱骨3例,腓骨2例,桡骨1例;骨端4例,干骺端10例,骨干16... 目的探讨长骨内生软骨瘤的影像特点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长骨内生软骨瘤的X线、CT、MR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30例病灶均为单发,股骨21例,胫骨3例,肱骨3例,腓骨2例,桡骨1例;骨端4例,干骺端10例,骨干16例。X线平片30例,表现为囊状骨质破坏,形态不一的钙化灶(28/30)。CT 26例,病灶内均出现不同程度钙化。MRI 22例,T1WI呈低等信号(16/22)、混杂信号(6/22),T2WI呈高信号(8/22)、混杂信号(14/22),8例DESS序列呈明显高信号,病灶边缘呈分叶状(16/22);肿瘤呈中心强化(3/15)、边缘强化(12/15);侵蚀骨内膜(5/15)。结论长骨内生软骨瘤呈非浸润性生长,具有软骨MRI信号,分叶状或花环状边缘,有轻微骨膨胀和骨内膜侵蚀。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与高分化软骨肉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软骨瘤 X 线摄影 计算机断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病理
下载PDF
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桂宁 张家雄 霍敏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5期731-733,共3页
目的:分析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4例均有X线平片,20例CT扫描,12例MRI检查。结果:24例中,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22例),病灶周围硬化边(15例),病灶内明显的斑... 目的:分析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4例均有X线平片,20例CT扫描,12例MRI检查。结果:24例中,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22例),病灶周围硬化边(15例),病灶内明显的斑点状及片状钙化(14例)。20例CT均显示清晰骨质破坏及硬化边,伴有明显的斑点/片状钙化(18例),骨膜反应(5例)及周围软组织肿胀(9例)。12例MRI显示边界清楚的长T1、长短混杂T2信号,5例可见明显的骨髓水肿,3例显示骨膜反应,增强4例强化较明显。结论: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多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分析X线、CT、MRI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母细胞瘤 X线摄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骨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性肿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俊 谢乐 +4 位作者 彭加友 黄钰坚 郭伟超 杨怡 张家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骨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性肿瘤的CT和MRI征象。方法:收集2007年11月到2017年12月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性肿瘤的术前CT(8/8)、MRI(3/8)资料,男女比4:4,平均年龄38.9岁。结果:8例病灶有4例位于股骨粗隆间或粗... 目的:探讨骨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性肿瘤的CT和MRI征象。方法:收集2007年11月到2017年12月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性肿瘤的术前CT(8/8)、MRI(3/8)资料,男女比4:4,平均年龄38.9岁。结果:8例病灶有4例位于股骨粗隆间或粗隆下方,1例位于股骨颈及粗隆间,其余3例位于腓骨中上段或胫骨。7例病灶边界清晰。除1例病灶表现为透亮的膨胀性骨破坏以外,其余7例病灶全部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区伴厚薄不一的硬化边缘,其中4例内部还可见骨嵴或骨间隔。行MRI检查的3例,在T1WI、T2WI上信号皆不均匀,分别为低信号、等或高信号中夹杂片状或条状更高信号区域,强化方式为不均匀强化。结论:LSMFT好发于粗隆间,典型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减低区伴厚硬化边,骨皮质完整,偶可膨胀生长。与FD鉴别困难时,建议加做压脂T1WI和T2WI判断其内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性肿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拟定Ⅰ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4
19
作者 颜小琼 张家雄 +4 位作者 黄钰坚 朱通伯 王峻山 彭柯文 肖汉新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拟定强直性脊柱炎 (AS)的早期 (Ⅰ期 )影像学诊断标准。方法 :14 63例骶髂关节CT检查中 ,正常 2 84例 ,AS 1179例 ,Ⅰ期 483例 ,并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 ,以及治疗前后影像学对比观察。结果 :正常骶髂关节 :①关节面光整 ,骨皮质密... 目的 :拟定强直性脊柱炎 (AS)的早期 (Ⅰ期 )影像学诊断标准。方法 :14 63例骶髂关节CT检查中 ,正常 2 84例 ,AS 1179例 ,Ⅰ期 483例 ,并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 ,以及治疗前后影像学对比观察。结果 :正常骶髂关节 :①关节面光整 ,骨皮质密度均匀 ,厚薄一致 ;②关节间隙宽度呈左右、上下对称一致 ;③紧靠关节面骨皮质的松质骨小梁清晰可辨。Ⅰ期AS的影像学表现为 :①髂骨侧关节面骨皮质模糊 ,浓密不均 ,部分骨皮质消失或完全消失 ;②髂骨侧紧靠骨皮质的松质骨小梁难以辨认 ;③关节间隙狭窄。Ⅰ期AS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可完全痊愈 ,未经治疗的Ⅰ期变为Ⅱ期 ,即关节面出现缺损。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影像学诊断 骶髂关节 临床分期 骨质破坏
下载PDF
骨非霍奇金淋巴瘤影像诊断 被引量:6
20
作者 彭加友 张家雄 +2 位作者 史德刚 何灿熙 颜小琼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9期671-674,共4页
目的 :探讨骨非霍奇金淋巴瘤影像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的X线、CT及MR表现。结果 :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13例 ,继发性 7例 ;B细胞源性 18例 ,T细胞源性 1例 ,组织细胞性 1例。... 目的 :探讨骨非霍奇金淋巴瘤影像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的X线、CT及MR表现。结果 :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13例 ,继发性 7例 ;B细胞源性 18例 ,T细胞源性 1例 ,组织细胞性 1例。 14例侵犯单骨 ,6例侵犯多骨 ,共侵犯 2 9个骨骼 ,其中骨盆 10例次 ( 10 / 2 9) ,股骨 6例次 ( 6/ 2 9) ,脊柱6例次 ( 6/ 2 9)。X线及CT表现为溶骨型 6例 ,浸润型 4例 ,硬化型 1例 ,混合型 7例 ,囊状膨胀型 2例。 6例MRI检查 4例呈长T1、长T2 信号 ,1例呈中等混杂T1、长T2 信号 ,1例呈等T1、混杂T2 信号 ,增强后均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骨皮质广泛破坏及中断 8例 ,筛孔样破坏 4例 ,皮质完整 8例。全部有软组织肿块 ,14例呈环形 ,包绕病骨生长 ,并超越骨病变的范围 ,3例呈梭形 ,3例呈局限性。 7例有骨膜反应 ,5例合并病理性骨折。结论 :本病最常发生于骨盆、股骨及脊柱 ,多侵犯单骨 ,亦可多骨发病 ,常表现为浸润性、溶骨性及混合性骨破坏。骨破坏范围广泛 ,骨皮质破坏较轻或完整 ,巨大软组织肿块 ,并包绕病骨周围生长是其影像学特点 ,可能与肿瘤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有关 ,后者可控制广泛的破骨活性。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和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非霍奇金淋巴瘤 影像学 肿瘤 X线摄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