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山市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19
1
作者 柯扬 何家雄 潘志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2-834,共3页
目的:调查佛山市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凸的患病情况,以提高对脊柱侧凸的防治水平。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以佛山市五区18798名7~15岁学生为对象,应用脊柱侧凸三检法进行普查。Cobb角≥10°者确诊为脊柱侧凸。结果:18798名受检学生... 目的:调查佛山市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凸的患病情况,以提高对脊柱侧凸的防治水平。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以佛山市五区18798名7~15岁学生为对象,应用脊柱侧凸三检法进行普查。Cobb角≥10°者确诊为脊柱侧凸。结果:18798名受检学生中三检阳性156例,阳性率8.3‰,男性患病率6.9‰,女性患病率9.7‰,Cobb角10~19°129例,20~39°21例,39°及以上者6例。以特发性侧凸居多(150例),侧凸节段以胸腰段为多,其次为胸段、腰段及双弯。结论:佛山市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女性患病率较高,且侧弯角度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患病情况 青少年 普查
下载PDF
两种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岑景盛 涂泽松 +1 位作者 谭志韵 李宁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切口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记录两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痂形成... 目的比较两种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切口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记录两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开始部分负重行走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开始部分负重行走时间观察组均短(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膝关节屈曲、伸直活动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更利于骨折愈合、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切口 切开复位 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三角肌结节指数联合术前因素构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失效的风险预测模型
3
作者 徐大星 纪木强 +3 位作者 涂泽松 许伟鹏 徐伟龙 牛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99-3305,共7页
背景: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是三大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是国内大部分医生治疗难以复位和复杂骨折类型的首选,但术后发生复位失效的概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的:探讨三角肌结节指数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 背景: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是三大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是国内大部分医生治疗难以复位和复杂骨折类型的首选,但术后发生复位失效的概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的:探讨三角肌结节指数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术前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和验证临床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符合标准的接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治疗的153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术后复位失效分为复位失效亚组和复位维持亚组。采用先单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风险因素,通过R语言构建列线图,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法重抽样1000次后,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关联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和影响曲线评价其拟合优度、区分度、校准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13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55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模型外部验证组,评价预测模型的稳定性和准确度。结果与结论:①训练组153例患者中,44例患者出现钢板内固定术后复位失效,失效率为2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角肌结节指数[OR=9.782,95%CI(3.798,25.194)]、骨折端内翻成角移位[OR=4.209,95%CI(1.472,12.031)]、肱骨内侧柱粉碎[OR=4.278,95%CI(1.670,10.959)]是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②基于独立风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训练组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0.812(P=0.976),曲线下面积=0.830[95%CI(0.762,0.898)];校准图结果表明模型预测风险和实际发生风险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和临床影响曲线结果表明列线图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③预测模型在验证组预测术后复位失效总正确率86%,曲线下面积=0.902[95%CI(0.819,0.985)];④提示三角肌结节指数<1.44、肱骨内侧柱粉碎、骨折端内翻成角移位是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独立风险因素;⑤此次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内、外部验证表明该模型区分度、准确度和临床适用度较高,可用于个性化预测和筛选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高危人群,模型的阈值风险概率高于65%时的预测高风险人数和实际发生人数高度匹配,临床医生应采用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老年人 骨折内固定 三角肌结节指数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机器学习分析肱骨近端内侧柱不稳定骨折术后失效的风险因素
4
作者 徐大星 纪木强 +3 位作者 涂泽松 许伟鹏 徐伟龙 牛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295-5301,共7页
背景: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内侧柱不稳定型骨折的首选,但骨折复位失效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准确的风险因素评估有利于筛选高风险患者和临床决策的选择。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4种预测模型,分析筛选出最优模型... 背景: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内侧柱不稳定型骨折的首选,但骨折复位失效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准确的风险因素评估有利于筛选高风险患者和临床决策的选择。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4种预测模型,分析筛选出最优模型并按照风险变量对结局变量影响的权重评分排序,探讨其对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262例肱骨近端内侧柱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年龄(60.6±10.2)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手术治疗,根据术后5个月随访是否发生复位失效分为复位失效组(n=64)和复位维持组(n=198)。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模型变量及其分类,将数据集随机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按照5折交叉检验获取最优超参数,构建逻辑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极端梯度提升4种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在测试集用AUC、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F1得分观察不同算法的表现,综合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将表现最佳的模型利用SHAP评估重要风险变量,并对其临床指导意义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①两组间三角肌结节指数、骨折类型术前骨折端合并内翻畸形、肱骨头下干骺端碎片长度、术后复位情况、肱骨近端内侧柱皮质支撑情况、肱骨距螺钉置入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4种机器模型中综合表现能力最好的是极端梯度提升,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和F1分数分别为0.885,0.885和0.743,其次是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两种模型表现能力基本持平,逻辑回归的综合表现能力最差;在最优模型中利用SHAP解释工具发现三角肌结节指数、肱骨内侧柱皮质支撑、骨折类型、骨折复位质量、肱骨距螺钉状态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重要影响因素;③利用机器学习分析临床问题的准确性优于传统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在处理高维度数据时机器学习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多变量交互和共线性问题;利用SHAP解释工具不但可以明确各个变量的重要性,也可得到各变量中哑变量对结局影响的详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内侧柱不稳定 机器学习 影响因素 SHAP解释工具
下载PDF
骨科门诊换药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实施成效 被引量:5
5
作者 黄群兴 黎庆卫 +2 位作者 虞小萍 莫菊英 吴雪芬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52-54,共3页
目的建立骨科门诊换药信息系统,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联合计算机信息工程师采用PowerBuilder、Java、HTML5等语言开发骨科门诊换药信息系统,并接入到医院HIS系统和收费管理系统。将2014年3月(实施前)在我院骨科门诊接受换药治疗的1 ... 目的建立骨科门诊换药信息系统,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联合计算机信息工程师采用PowerBuilder、Java、HTML5等语言开发骨科门诊换药信息系统,并接入到医院HIS系统和收费管理系统。将2014年3月(实施前)在我院骨科门诊接受换药治疗的1 123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4月(实施后)的1 43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平均换药用时、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伤口换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换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骨科门诊换药信息化系统可有效提升临床工作效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门诊 换药 信息化平台 治疗端 换药时间 满意度
下载PDF
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灿辉 吴征杰 +5 位作者 曾焰辉 何影浩 司徒晓鹏 杜雪莲 洪石 何家雄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2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2019年7月于佛山市中医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Tile B、C型骨盆骨折患者112名。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组和传统透视辅助微创...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2019年7月于佛山市中医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Tile B、C型骨盆骨折患者112名。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组和传统透视辅助微创手术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置钉时间、螺钉非计划置入比例、位置偏移率、骶髂螺钉置入误差范围以及螺钉位置偏移程度。术后比较两组患者Matta评分、复位质量、末次Majeed评分、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置钉时间、螺钉偏移位置以及骶髂螺钉置入误差范围都明显少于传统透视辅助微创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结果对比分析显示,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组术后满意率、功能恢复情况都明显优于传统透视辅助微创手术组(P<0.05)。同时,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透视辅助微创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螺钉位置偏移程度以及螺钉非计划置入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针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骨科机器人 微创手术 复位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玉龙散与活血散缓解骨科慢性疼痛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江丽娇 梁瑞媚 +3 位作者 梁丽谊 熊洁 张晶晶 柯泽春 《护理学报》 2013年第6期56-58,共3页
目的研究玉龙散与活血散对缓解骨科慢性疼痛的不同效果。方法将305例住院骨科慢性疼痛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99例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活血散组100例在常规基础上加活血散煮敷,玉龙散组106例在常规基础上加玉龙散煮敷;比较... 目的研究玉龙散与活血散对缓解骨科慢性疼痛的不同效果。方法将305例住院骨科慢性疼痛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99例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活血散组100例在常规基础上加活血散煮敷,玉龙散组106例在常规基础上加玉龙散煮敷;比较3组患者用药前、用药3 d及7 d后解除膏药1 h内疼痛程度。结果3组患者用药前与用药3 d及7 d后组内及组间疼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用药3 d后对照组与活血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玉龙散组及活血散组与玉龙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用药7 d后对照组与活血散组、对照组与玉龙散组及活血散组与玉龙散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玉龙散与活血散均有助于缓解骨科慢性疼痛,但玉龙散起效更快,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慢性疼痛 玉龙散 活血散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严素敏 陈丽华 +1 位作者 刘翠欢 黄泳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08年1至12月我科收治的500例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分期健康教育。结果500例患者未发生特异性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伤残率大幅度降低,收效良好。结论健康教育是骨科病人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08年1至12月我科收治的500例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分期健康教育。结果500例患者未发生特异性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伤残率大幅度降低,收效良好。结论健康教育是骨科病人康复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骨科护理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及展望 被引量:7
9
作者 涂泽松 陈志维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56-58,共3页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管内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因骨性或纤维性增生、移位导致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根或血管而产生临床症状的综合征。据病因可有先天性和继发性之分,前者多由于椎管各构件发育不良所致,后者则...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管内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因骨性或纤维性增生、移位导致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根或血管而产生临床症状的综合征。据病因可有先天性和继发性之分,前者多由于椎管各构件发育不良所致,后者则多因退变、外伤、脊柱畸形、炎症、肿瘤等导致。本病是慢性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占椎管内疾病第二位,属骨伤科疑难病证。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5年内中医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情况作一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中医 中药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中医护理方法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杜雪莲 陈玉梅 林梅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9期1273-1274,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法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耳穴压豆、音乐疗法、自我放松与有节律的按摩,对照组采用PCA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不良反...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法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耳穴压豆、音乐疗法、自我放松与有节律的按摩,对照组采用PCA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不良反应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睡眠质量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法可减轻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下肢骨折 术后疼痛
下载PDF
好及施巴布剂在骨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志维 张兆华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巴布剂 软组织损伤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创伤骨科微场景健康教育平台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雪莲 黄泳梅 +1 位作者 罗乙舒 蔡伟琼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332-1334,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微场景健康宣教平台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健康宣教内容相同,对照组采用口头宣教、派发宣传册等传统宣教方式,观察组通过创伤骨科微场景健康宣教平台进行宣...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微场景健康宣教平台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健康宣教内容相同,对照组采用口头宣教、派发宣传册等传统宣教方式,观察组通过创伤骨科微场景健康宣教平台进行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健康宣教内容掌握率、护士健康宣教时间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各项宣教内容的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护士每次宣教时间、宣教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建立创伤骨科微场景健康教育平台对创伤骨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宣教内容的掌握率,减少护士宣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科 健康宣教 微场景健康教育平台
下载PDF
肘关节异位骨化术后的中医康复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永展 陈渭良 +1 位作者 陈逊文 吴征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40-841,共2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异位骨化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法。方法:对收治随访的60例肘关节异位骨化术后康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后分为中医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中医康复组受伤后就诊时间最长12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不诊时... 目的:探讨肘关节异位骨化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法。方法:对收治随访的60例肘关节异位骨化术后康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后分为中医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中医康复组受伤后就诊时间最长12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不诊时间8.9个月。术前肘关节的活动范围(9.86°±6.78°)。对照组受伤后就诊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11个月。平均就诊时间8.1个月,术前肘关节的活动范围(9.93°±6,86°)。治疗后随访时间1—6年,平均随访时间4年6月。结果:术后中医康复组的活动度(101.00°±14.51°),对照组的活动度(84.16°±27.39°)。中医康复组肘关节活动度增加(91.13°±16.84°),对照组肘关节活动度增加(74.23°±26,65°)。结论:肘关节异位骨化术后结合中药辨症施治内服、舒筋活络的中药外用,采用主动的锻炼和夹板固定制动相结合的中医康复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异位骨化 中医康复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期康复疗法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功能恢复及血清IL-6、IL-18、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魏锦辉 荆丽波 陈晓琳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409-141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期康复疗法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功能恢复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60例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期康复疗法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功能恢复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60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单双数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疗法,观察组患者予以中医辨证分期康复疗法。治疗4周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估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IL-6、IL-18、CRP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95.07±9.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51±9.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6、IL-18、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IL-18、CRP水平分别为(173.59±17.36)pg/mL、(153.06±15.52)pg/mL、(5.11±0.52)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33±21.45)pg/mL、(182.39±18.33)pg/mL、(7.39±0.7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期康复疗法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有效降低其血清IL-6、IL-18、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老年 中医辩证 分期康复疗法 膝关节功能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8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中医辨证施膳在骨折卧床便秘的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梅 钟佩珍 关露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15期121-122,共2页
目的:通过中医辨证施膳,解决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痛苦。方法:对65例骨折卧床伴便秘病人按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单日为对照组30例,行骨科卧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指导病人进食粗纤维、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等。双日为观察组35例,按照中医... 目的:通过中医辨证施膳,解决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痛苦。方法:对65例骨折卧床伴便秘病人按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单日为对照组30例,行骨科卧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指导病人进食粗纤维、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等。双日为观察组35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进行饮食指导。结果:观察组治疗便秘有效率达88.57%,对照组有效率为43.3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骨折卧床病人便秘进行中医辨证施膳,有效缓解便秘现象,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收到了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便秘 中医辨证 饮食调护
下载PDF
评“CT引导下骶髂关节注射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通伯 颜小琼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8期488-488,共1页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辨证 中医辨证治疗 骶髂关节 CT引导下 关节注射 关节周围 关节间隙 注射针头 国外文献
下载PDF
骨科外固定支架对骨生长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韶东 何风春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1期17-18,共2页
目的研究骨科外固定支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5月在骨科住院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采用静态固定和动态固定外固定支架的骨折端生长情况进行分析,观察骨折端是否出现局部性的骨质疏松、迟... 目的研究骨科外固定支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5月在骨科住院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采用静态固定和动态固定外固定支架的骨折端生长情况进行分析,观察骨折端是否出现局部性的骨质疏松、迟缓愈合、病理骨折等。结果共282例,其中静态固定组191例,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35.1%(67/191),迟缓愈合率为19.9%(38/191),病理骨折率为7.9%(15/191)。动态固定组中,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19.8%(18/73),迟缓愈合率为7.7%(7/91),没有发生再骨折的情况。统计分析各项指标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支架外固定是一种治疗四肢骨折有效的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规范合理的外固定支架动态固定对骨折的愈合具有明显的正相影响,能够有效降低应力遮挡,提高骨折生长质量,加快骨折愈合,减少再次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固定支架 骨生长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骨科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惠秀 谭艳庆 +3 位作者 董鸿雁 傅秋媛 潘绵 李雪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8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对骨科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180例骨科围术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传统护理基础上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辅助临床... 目的探讨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对骨科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180例骨科围术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传统护理基础上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辅助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干预后,干预组围术期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3.3%)、患者满意度(95.6%)均优于对照组(13.3%、8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围术期患者规范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围术期 危急值报告制度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中医手法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截瘫患者尿潴留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康玉闻 陈玉梅 +2 位作者 韩月明 刘莉 刘凡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22期80-82,共3页
目的:了解中医手法按摩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截瘫患者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脊柱外科两年来选取的80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膀胱功能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手法按摩,包括摸腹、按揉腹部、点按穴位、推八... 目的:了解中医手法按摩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截瘫患者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脊柱外科两年来选取的80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膀胱功能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手法按摩,包括摸腹、按揉腹部、点按穴位、推八髎,两组分别就膀胱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疗效、泌尿系感染及尿路结石方面评价患者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疗效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泌尿系感染和尿路结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膀胱功能训练是帮助截瘫患者恢复膀胱功能最有效的方法,配合中医手法按摩会取得更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手法按摩 膀胱功能训练 截瘫
下载PDF
中医正骨手法整复结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卓伟 高峻青 陈浩宇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10期69-70,共2页
目的:研究中医正骨手法整复联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中医正骨手法整复,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微型外固... 目的:研究中医正骨手法整复联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中医正骨手法整复,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交叉克氏钉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指关节功能活动评估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整复联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指关节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外固定支架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正骨手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