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
作者 钱绮华 莫雪芳 张志清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10期2184-2189,共6页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1至12月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诊疗的112名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1至12月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诊疗的112名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 Scale for Self-care,SESS)、牙科恐惧量表(Dental Fear Scale,DFS)和牙科焦虑量表(Dental Anxiety Scale,DAS)调查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情况。结果: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SESS的平均得分为53.10±8.74,处于中等水平以下;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居住地区、DFS和DAS均与SESS评分有回归关系。结论: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相对较差,临床医护人员应注意评估患者的个体特点和心理变化情况,并加强心理支持,以提升其口腔保健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老年 自我效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口腔手术显微镜应用于隐裂牙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张静 施亮 +2 位作者 蔡超雄 张志清 赵望泓 《广东牙病防治》 2015年第7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手术显微镜在隐裂牙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36颗无龋、无充填、无牙周疾病的患牙,采用隐裂牙的一般诊断方法和染色法结合口腔手术显微镜进行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裂纹深度对隐裂牙分类治疗,其中58颗中浅层无牙... 目的探讨口腔手术显微镜在隐裂牙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36颗无龋、无充填、无牙周疾病的患牙,采用隐裂牙的一般诊断方法和染色法结合口腔手术显微镜进行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裂纹深度对隐裂牙分类治疗,其中58颗中浅层无牙髓炎临床症状的隐裂患牙,经调牙合后在显微镜下磨除隐裂裂隙,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后行全冠修复;78颗近髓或有牙髓炎、根尖周炎症状的隐裂牙,在显微镜下一次性完成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所有病例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 136颗患牙中有15颗患牙通过隐裂牙的一般诊断方法无法明确诊断,采用染色法结合口腔手术显微镜检查后诊断,58颗中浅层隐裂牙,成功46颗,成功率79.31%;78颗近髓或有牙髓炎、根尖周炎症状的隐裂牙,成功73颗,治疗成功率93.59%。结论口腔手术显微镜的应用对隐裂牙的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裂牙 口腔手术显微镜 全冠修复
下载PDF
X线头影测量不调值对口腔正畸诊断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颖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6期1682-1683,共2页
目的:探讨X线头影测量不调值对口腔正畸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50例,通过模型分析和头颅定位侧位片FMIA值的测量,计算出X线投影测量不调值;结果:拥挤度相同9例(18.00%),拥挤度减少37例... 目的:探讨X线头影测量不调值对口腔正畸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50例,通过模型分析和头颅定位侧位片FMIA值的测量,计算出X线投影测量不调值;结果:拥挤度相同9例(18.00%),拥挤度减少37例(74.00%),拥挤度增加5例(10.00%)。通过模型分析算出总拥挤度(57.83±10.85),和模型分析结合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FMIA值的测量总拥挤度(61.03±1.31),模型分析得出诊断结果和模型分析结合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FMIA值的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IA测量值直接影响总体的不调值,对于口腔正畸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头影测量不调值 口腔正畸诊断 影响分析
下载PDF
212例全牙列重症牙周病松动牙保存修复初探 被引量:22
4
作者 施亮 梁锐雄 +1 位作者 卢伟光 张娟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一种全牙列晚期牙周病重度松动牙保存修复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药物+高压氧+手术+金瓷全牙列固定桥”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通过临床212例应用证明,该方法能够保存重度松动的患牙, 控制牙周病的发展, 恢复牙列的形态和功... 目的:初步探讨一种全牙列晚期牙周病重度松动牙保存修复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药物+高压氧+手术+金瓷全牙列固定桥”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通过临床212例应用证明,该方法能够保存重度松动的患牙, 控制牙周病的发展, 恢复牙列的形态和功能。结论:全牙列晚期牙周病重度松动牙必须采用治疗与修复相结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重度松动牙 金瓷全牙列固定修复术
下载PDF
MTA根尖封闭法治疗窦道型顽固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静 蔡超雄 +1 位作者 刘艳 施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MTA根尖封闭法治疗窦道型顽固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来我科就诊的窦道型顽固性根尖周炎患者60例(66颗),用Protaper根管预备成形清理,将MTA封闭根尖炎症吸收区后,热牙胶根管充填、树脂修复患... 目的:探讨MTA根尖封闭法治疗窦道型顽固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来我科就诊的窦道型顽固性根尖周炎患者60例(66颗),用Protaper根管预备成形清理,将MTA封闭根尖炎症吸收区后,热牙胶根管充填、树脂修复患牙外形。结果:术后1周复诊,66颗患牙术后疼痛评价均为1级,即完全无疼痛。术后6~12个月复查,58例患者、64颗患牙均无自觉症状,窦道愈合消失,X线片显示根尖周稀疏区缩小或消除,呈骨性愈合。另2例患者因故未能复诊。结论:MTA根尖封闭法治疗窦道型顽固性根尖周炎,术后窦道消除不反复,根尖周愈合情况良好,患者就诊次数少,疗程短,省时及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道型顽固性根尖周炎 MTA 根尖封闭 根管再治疗 热牙胶根管充填
下载PDF
颌间Ⅲ类矫形力对青春期恒河猴颌骨长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丽艳 徐芸 林珠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颌间Ⅲ类矫形力对恒河猴上、下颌骨长度改变的影响。方法:选用青春发育期恒河猴6只,实验组4只,对照组2只。实验动物分别于上颌骨颧额缝、颧颞缝、颧颌缝两侧,下颌骨髁突颈、下颌角及颏下点打银汞合金标记点。实验组戴颌间Ⅲ类... 目的:探讨颌间Ⅲ类矫形力对恒河猴上、下颌骨长度改变的影响。方法:选用青春发育期恒河猴6只,实验组4只,对照组2只。实验动物分别于上颌骨颧额缝、颧颞缝、颧颌缝两侧,下颌骨髁突颈、下颌角及颏下点打银汞合金标记点。实验组戴颌间Ⅲ类双阻板磁力矫冶器,对照组不戴。矫治前、后拍头颅侧位片。矫治前、处死动物后测量标记点间距离的变化,对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矫治前、后上颌骨长度明显增加,颧额缝、颧颞缝、颧颌缝间距增宽;下颌骨长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颌间Ⅲ类矫形力可促进上颌骨生长发育,抑制下颌骨水平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间Ⅲ类矫形力 颌骨长度 影像学 恒河猴
原文传递
NTN/PGLA导管修复面神经缺损对兔面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魏海刚 邱雅 +3 位作者 李蜀光 许彪 陈蕾 陈玉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研究面神经低位切断伤后,应用重组NTN(Neurtuin)神经营养因子/PGLA导管修复,对兔面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手术制作新西兰兔左侧面神经低位切断伤+自体神经修复模型,右侧低位切断伤+NTN/PGLA修复模型,运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 目的:研究面神经低位切断伤后,应用重组NTN(Neurtuin)神经营养因子/PGLA导管修复,对兔面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手术制作新西兰兔左侧面神经低位切断伤+自体神经修复模型,右侧低位切断伤+NTN/PGLA修复模型,运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追踪标记,甲苯胺蓝染色对面运动神经元的分布、数量和形态进行定性、定量观察。结果:术后早期,NTN/PGLA的修复有效改善细胞形态,伤后5周存活神经元细记数明显比自体神经移植多(P<0.05);伤后10、14周,NTN/PGLA的保护作用减弱,NTN/PGLA侧与自体神经移植侧存活神经元记数无显著性差异,HRP逆行追踪NTN/PGLA侧于术后10周成功标记到FMN,且两侧标记的细胞数无明显差异。术后14周自体神经移植侧标记细胞出现神经元的分布异位,而NTN/PGLA侧仅1例出现。结论:成年动物(兔)面神经低位切断伤后引起面运动神经元死亡其形式以凋亡为主,兼有坏死;应用NTN/PGLA导管的修复早期对FMNs有明显保护作用,长期则可达到与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相当的效果;且神经元分布异位明显少于自体神经移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N PGLA 面神经 神经元 细胞死亡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蔡超雄 张继平 +2 位作者 施亮 张宇红 陈烈金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11期1897-1898,共2页
目的了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的矫治效率。方法选择成年患者36例,其中隐形矫治和固定矫治患者各18例,对比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对倾斜牙与扭转牙的矫治效率,以及两种矫治方法的治疗时间。结果固定矫治技... 目的了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的矫治效率。方法选择成年患者36例,其中隐形矫治和固定矫治患者各18例,对比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对倾斜牙与扭转牙的矫治效率,以及两种矫治方法的治疗时间。结果固定矫治技术在倾斜牙扶正治疗、扭转牙扭正治疗和矫治总时间与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比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矫治技术仍是正畸治疗效率较高的方法,而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亦是正畸治疗项目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固定矫治 矫治效率
下载PDF
双牙弓前突矫治前后软硬组织侧貌变化的美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丽艳 许艳华 +1 位作者 施亮 刘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9-1120,共2页
目的:探讨双牙弓前突病例拔牙矫治前后颜面美学的变化。方法:选择双牙弓前突的患者共38例,其中男14例、女24例,年龄14~45岁(平均26岁),均对称拔除第一双尖牙矫治,种植体支抗,矫治前后拍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记录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双牙弓前突病例拔牙矫治前后颜面美学的变化。方法:选择双牙弓前突的患者共38例,其中男14例、女24例,年龄14~45岁(平均26岁),均对称拔除第一双尖牙矫治,种植体支抗,矫治前后拍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记录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前后软硬组织测量值U1/NA、L1/NB、U1/SN、NLA、UL-EL、LL-EL都有明显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SNA、SNB、ANS、PNS-A变化不明显;MP/FH、Y axis只有轻微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牙弓前突患者拔牙矫治后均由开唇露齿面相达到正常的直面型,在颜面美学研究方面变化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牙弓前突 正畸治疗 美学研究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3种不同金属与Filtek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建鸿 黄辉 +2 位作者 章福保 石连水 朱洪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研究经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PS)偶联剂处理的3种不同金属的粘接表面对FiltekZ350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用失蜡铸造法制备镍铬合金、纯钛、金钯合金试件各12个,共36个。每种金属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个... 目的研究经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PS)偶联剂处理的3种不同金属的粘接表面对FiltekZ350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用失蜡铸造法制备镍铬合金、纯钛、金钯合金试件各12个,共36个。每种金属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个。实验组用γ-MPS对粘接面进行处理后与Filtek Z350树脂粘接,对照组粘接面不用γ-MPS处理。测试每组试件断裂时的剪切力,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试件断面的形貌。结果镍铬合金实验组、纯钛实验组较相应对照组的剪切强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金钯合金实验组与其对照组的剪切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内比较:纯钛组剪切强度高于镍铬合金组,两者又均高于金钯合金组(P<0.01)。所有试件均为黏结断裂。与对照组相比,镍铬合金和纯钛实验组断裂面有较多的树脂突,而金钯合金实验组断裂面树脂突较少。结论γ-MPS可以提高金属和树脂的粘接力,但和金属成分有关。γ-MPS能增加纯钛、镍铬合金与树脂的粘接性能,但不能认为γ-MPS可以增加金钯合金与树脂的粘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 镍铬合金 金钯合金 树脂 粘接 剪切强度
下载PDF
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静 何凯辉 +2 位作者 蔡超雄 张娟 张宇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来我科就诊的265例、306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随机分为治疗组165颗患牙,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141颗患牙,行传统多次性根管治疗术;...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来我科就诊的265例、306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随机分为治疗组165颗患牙,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141颗患牙,行传统多次性根管治疗术;对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共治愈160颗,占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共治愈134例,占总有效率95.04%,两组患者术后1周疼痛及6-12个月后治愈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的术后疼痛及根尖周愈合率与多次疗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患者复诊次数少,疗程短,省时及医疗费用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 镍钛器械热牙胶根管充填
下载PDF
静磁场对大鼠面颌骨骼肌细胞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丽艳 许艳华 林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847-849,共3页
目的: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CSM)技术观察静磁场作用下骨骼肌细胞胞浆内Ca2+浓度的变化。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面颌骨骼肌细胞,利用LCSM测定180、280、360mT磁场分别作用12、36、60h后,大鼠面颌骨骼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 目的: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CSM)技术观察静磁场作用下骨骼肌细胞胞浆内Ca2+浓度的变化。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面颌骨骼肌细胞,利用LCSM测定180、280、360mT磁场分别作用12、36、60h后,大鼠面颌骨骼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结果:12h组各磁场强度的骨骼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无明显变化。36h组细胞内Ca2+浓度均有增加,且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细胞内Ca2+浓度增加明显。60h组细胞内Ca2+浓度增加均非常明显,各磁场强度组相互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磁场促使大鼠面颌骨骼肌细胞胞浆内Ca2+浓度增加,与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磁场 大鼠面颌骨骼肌细胞 LCSM Ca2+浓度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的早期矫治新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丽艳 张自清 +1 位作者 施亮 张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8-800,共3页
目的:研究铸造连冠式磁力功能矫治器对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治疗组选择骨性反颌病例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8~12岁,平均10.3岁),均戴铸造连冠式磁力功能矫治器5—8个月(平均6.5个月);对照组选择16例... 目的:研究铸造连冠式磁力功能矫治器对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治疗组选择骨性反颌病例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8~12岁,平均10.3岁),均戴铸造连冠式磁力功能矫治器5—8个月(平均6.5个月);对照组选择16例前来就诊,仅有轻度Ⅲ类面型,咬合关系I类,但是不需要处理,随诊观察的患者。拍前后头颅侧位片,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上颌骨长度明显增加,前牙覆合覆盖正常.骨性Ⅲ类侧貌改变较明显。结论:铸造连冠式磁力功能矫治器对早期骨性Ⅲ类错合的矫治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 早期矫治 铸造连体冠 磁力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涂层种植体材料的抗菌活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蜀光 陈玉婷 +3 位作者 魏海刚 李婉霞 张继平 陈蕾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种植体表面涂层材料的抗菌性能,为种植体表面材料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种植体周围炎可疑致病菌株牙龈卟啉单胞菌(Pg)、血链球菌(Ss)、金黄色葡萄球菌(Sa),以TC4(钛合金)为对照组比较两种... 目的:通过研究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种植体表面涂层材料的抗菌性能,为种植体表面材料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种植体周围炎可疑致病菌株牙龈卟啉单胞菌(Pg)、血链球菌(Ss)、金黄色葡萄球菌(Sa),以TC4(钛合金)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材料的抗菌效果,并采用时效法测试时间长短对材料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采用贴膜法对Nano-TiO2涂层试件抗菌效果进行定量测试,对Pg、Ss、Sa的抗菌率分别为94.02%、99.34%、98.72%,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时效法测试时间长短对材料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材料表面细菌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材料对3种可疑口腔致病菌均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其抗菌性能优于TC4材料;其抗菌效果无时间依赖性,具有一定的抗菌稳定性和持久性,对于种植体周围炎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抗菌 种植体
下载PDF
静磁场作用下骨骼肌细胞形态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丽艳 许艳华 林珠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0-321,324,F0002,共4页
目的研究静磁场对大鼠面颌骨骼肌细胞生长形态的影响以及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将传代培养的SD大鼠面颌骨骼肌细胞分别加磁,强度为180、280、360mT,作用时间为12、36、60h,照相记录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180mT和280mT磁场强度对细胞... 目的研究静磁场对大鼠面颌骨骼肌细胞生长形态的影响以及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将传代培养的SD大鼠面颌骨骼肌细胞分别加磁,强度为180、280、360mT,作用时间为12、36、60h,照相记录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180mT和280mT磁场强度对细胞有明显的促增值作用,细胞形态正常;360mT的磁场强度在36h之内对细胞的增殖作用较明显,作用至60h时,部分细胞发生坏死,细胞形态由梭形变成无规则的悬浮细胞。结论静磁场对大鼠面颌骨骼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且细胞的损伤程度与磁场强度和作用时间成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磁场 骨骼肌细胞 形态学 细胞培养技术
下载PDF
两种口内直接法制作铸造桩核方法的临床研究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凯辉 陈烈金 +2 位作者 张娟 刘艳 卢伟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24-27,共4页
目的比较富士快速自凝树脂口内直接法与嵌体蜡口内直接法制作铸造桩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门诊患者203例,共316颗患牙根管治疗后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富士快速自凝树脂口内直接法与嵌体蜡口内直接法制作铸造桩核。对2组制作法的代型... 目的比较富士快速自凝树脂口内直接法与嵌体蜡口内直接法制作铸造桩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门诊患者203例,共316颗患牙根管治疗后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富士快速自凝树脂口内直接法与嵌体蜡口内直接法制作铸造桩核。对2组制作法的代型制取时间、就位情况、密合度以及固位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富士快速自凝树脂口内直接法组制作的桩核155颗成功,成功率98.1%;嵌体蜡口内直接法组制作的铸造桩核124颗,成功率78.5%,经χ2检验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9.417,P<0.01)。结论采用富士快速自凝树脂口内直接法制作铸造桩核的临床操作时间短且适合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士快速自凝树脂 嵌体蜡 口内直接法 铸造桩核
下载PDF
Nance腭托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病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超雄 张宇红 陈烈金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59-61,共3页
目的评价Nance腭托增强后牙支抗,用于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病例拔牙减数后,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Nance腭托增强上后牙支抗,测量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矫正后26例患者磨牙呈... 目的评价Nance腭托增强后牙支抗,用于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病例拔牙减数后,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Nance腭托增强上后牙支抗,测量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矫正后26例患者磨牙呈中性关系,前牙内收覆覆盖正常,侧貌改善;X线头影测量显示U1-L1、U1-SN、U1-NA、L1-NB、IMPA、FMIA改变显著。结论 Nance腭托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 Nance腭托 方丝弓 头影测量
下载PDF
双重冠连接不同时期固定桥修复牙列缺损 被引量:3
18
作者 施亮 何凯辉 陈烈金 《广东牙病防治》 2008年第11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将不同时期固定桥连接成一体,共同受力,行使咀嚼功能的方法。方法选取临床病例2例,在新桥体的末端设计成1个双重冠,覆盖相邻原有固定桥上已开窗的基牙,黏接固位,使不同时期固定桥连接成一复合桥体共同受力。结果应用双重冠连接... 目的探讨将不同时期固定桥连接成一体,共同受力,行使咀嚼功能的方法。方法选取临床病例2例,在新桥体的末端设计成1个双重冠,覆盖相邻原有固定桥上已开窗的基牙,黏接固位,使不同时期固定桥连接成一复合桥体共同受力。结果应用双重冠连接不同时期固定桥,能形成一个新的稳固的复合固定桥,临床初期效果良好。结论以双重冠将松动牙与相邻固定桥连接的方法简便易行,有一定临床应用需求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冠 固定桥 连接
下载PDF
重度牙周病全牙列金瓷固定桥修复的前牙美学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施亮 彭赤飞 张宇红 《广东牙病防治》 2007年第9期419-420,共2页
目的探讨重度牙周病全牙列金瓷固定桥修复中前牙的美学修复。方法对3种因重度牙周病导致的前牙临床牙冠异常病例提出相应的3种美学修复方法:牙体过长者,应用义龈瓷恢复原牙长度和原牙龈;间隙过大者,利用视错觉和适当增加牙数的方法消除... 目的探讨重度牙周病全牙列金瓷固定桥修复中前牙的美学修复。方法对3种因重度牙周病导致的前牙临床牙冠异常病例提出相应的3种美学修复方法:牙体过长者,应用义龈瓷恢复原牙长度和原牙龈;间隙过大者,利用视错觉和适当增加牙数的方法消除过大的间隙;前牙反牙合者,排成正常牙合或者对刃牙合。结果对215个牙列追踪观察,最长5年,最短1年,总有效率98.81%。结论采用上述方法处理3种因重度牙周病导致前牙临床牙冠异常的病例,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桥 全牙列 牙周病 前牙 美学
下载PDF
一个后磨牙分离残根以两个前磨牙修复方法的三维光弹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施亮 李燕萍 《广东牙病防治》 1997年第4期17-18,共2页
一个后磨牙分离残根以两个前磨牙修复效果理想,本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探讨这种修复方法的可行性。采取三维光弹应力分析法,将修复牙与正常牙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应力切片、冻结和加载,应用正射和斜射相结合的方法测出修复牙和正常牙的六个... 一个后磨牙分离残根以两个前磨牙修复效果理想,本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探讨这种修复方法的可行性。采取三维光弹应力分析法,将修复牙与正常牙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应力切片、冻结和加载,应用正射和斜射相结合的方法测出修复牙和正常牙的六个应力分量,并将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总体上修复牙和正常牙应力基本相似,而修复牙的两个牙的邻校面处的应力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光弹分析 残根 前磨牙 后磨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