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冠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3期59-62,共4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采用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6-08收治的72例H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采用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6-08收治的72例H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观察组以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以开颅手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7d优良率、血清炎症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SF-36量表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2组术前和术后7d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8,P<0.05);观察组术后7d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7dNSE、hs-CRP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SF-36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机体炎症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HICH) 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高压氧在不同治疗时机和疗程中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 被引量:12
2
作者 秦国强 王淳良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11期34-36,3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不同时机和疗程中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方法将9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重型颅脑脑外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n=65)与对照组(n=25)。2组患者均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行高压氧治...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不同时机和疗程中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方法将9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重型颅脑脑外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n=65)与对照组(n=25)。2组患者均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行高压氧治疗,观察开始高压氧治疗的不同时机(T1-T3为伤后15 d内、16~30 d内3、1 d以上)和不同高压氧治疗疗程(C1-C4分别为1、2、3、3个以上疗程)的治愈显效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GCS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1、T2和T3不同治疗时机间治愈显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1与C2、C3与C4治愈显效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1、C2与C3、C4治愈显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和持续3个疗程高压氧治疗能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治愈显效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高压氧 时机 疗程
下载PDF
基层护理人员对小创面湿性愈合理论的认知及应用现状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敏清 罗华 +2 位作者 何中华 杜伟娴 赵冠耀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11期122-123,共2页
目的调查基层护理人员对小创面湿性愈合理论的认知及应用现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佛山市高明区16所社区医院中护理人员418名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18份,回收有效问卷407份,针对所属医院、现任科室、职称等基础资料予以收集,并对湿性... 目的调查基层护理人员对小创面湿性愈合理论的认知及应用现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佛山市高明区16所社区医院中护理人员418名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18份,回收有效问卷407份,针对所属医院、现任科室、职称等基础资料予以收集,并对湿性愈合理论相关知识的熟识程度及应用情况予以调查。结果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对小创面湿性愈合理论认知及应用情况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对小创面湿性愈合理论认知及应用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佛山市高明区基层护理人员小创面湿性愈合理论的认知及应用甚少,并不是十分了解如何应用湿性愈合处理伤口,应及时积极推广伤口湿性愈合理论教学,提升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湿性愈合理论应用新理念,增强临床护理人员重视对小创面的处理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护理 应用现状调查 小创面湿性愈合理论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敏清 杜伟娴 +3 位作者 谢翠贤 李家欢 陈彩文 蔡文姿 《内科》 2019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气管切开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GCS评分以及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BP)、心率(HR)、脉搏(R)、CO2分压(PCO2)、尿素氮(BU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氧分压(P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住院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8. 0%)显著低于对照组(32.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00. 0%)显著高于对照组(84.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更好地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减少气管切开术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循证护理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复合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脑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彭才祖 王敏 +2 位作者 黄锦良 严程芬 王冠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8期3177-3179,共3页
目的观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复合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脑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该院96例复合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 目的观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复合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脑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该院96例复合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颅内压、脑灌注量、格拉斯哥量表(GO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颅内压、脑灌注量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颅内压和NIHSS评分均下降,脑灌注量升高;观察组颅内压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脑灌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4、IL-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CP-1、hs-CRP、IL-4水平均升高,TNF-α、IL-2水平均下降,观察组hs-CRP、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CP-1、TNF-α、IL-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颅术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复合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较为显著,有效降低颅内压,促进脑灌注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对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机体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复合型 传统开颅术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治疗结果 脑灌注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施波 杜妙清 +2 位作者 秦国强 王冠 彭才祖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第1期1181-1182,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和对照组(保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统计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和对照组(保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统计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3%vs82.5%,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vs 47.5%,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操作迅速、手术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疗效
下载PDF
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效果观察
7
作者 王冠 黄卫民 彭才祖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效果。方法将2011-01—2015-12间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额下入路显微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治... 目的观察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效果。方法将2011-01—2015-12间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额下入路显微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昏迷评分、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可有效改善GCS评分,提高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 鞍结节脑膜瘤 GCS评分
下载PDF
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在重型颅脑外伤早期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秦国强 漆松涛 +4 位作者 黄卫民 施波 彭才祖 王冠 严程芬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076-2078,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TFPI-1)在重型颅脑外伤早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伤后第1、2、3、5、7天血浆TF、TFPI-1及抗原水平,同法测定20例健康人血浆相应指标作为对照组。结果血...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TFPI-1)在重型颅脑外伤早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伤后第1、2、3、5、7天血浆TF、TFPI-1及抗原水平,同法测定20例健康人血浆相应指标作为对照组。结果血浆TF及抗原水平在伤后第1天即已明显升高,伤后第2天达到峰值,直到第5天一直维持高位;TFPI-1在伤后随时间延长而降低。TF在伤后第1、2、3、5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TF及TFPI-1伤后第2、5天与对照组及伤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的TF和TF抗原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者,预后不良和死亡患者同样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1),而预后不良患者、死亡患者的TFPI-1及TFPI-1抗原均显著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死亡患者的TFPI-1及TFPI-1抗原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动态检测血浆中TF、TFPI-1及抗原有利于了解重型颅脑外伤后继发血管内凝血反应程度,测定上述指标对了解疾病发展趋势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血浆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
下载PDF
睡眠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伴失眠患者睡眠信念和态度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洁峰 何中华 +1 位作者 吴建平 陈敏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20期3749-3754,共6页
目的探讨睡眠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伴失眠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66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伴... 目的探讨睡眠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伴失眠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66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伴失眠患者常规护理干预, 试验组给予冠心病伴失眠患者睡眠认知行为干预。随访6个月, 采用简式睡眠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16)、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分别评估患者睡眠信念和态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冠心病伴失眠患者对失眠后果的估计、对睡眠的担忧、对药物的认知、DBAS-16总分高于对照组〔(15.24±2.12vs 13.24±1.75)、(18.75±3.24vs 16.54±3.16)、(10.45±1.35vs 9.34±1.21)、(48.98±6.15vs 43.48±6.23)〕(t=5.682、3.834、4.794、4.939, P<0.05);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总分低于对照组〔(1.24±0.35vs 1.56±0.40)、(1.42±0.32vs 1.78±0.41)、(0.75±0.12vs 0.94±0.15)、(1.43±0.32vs 1.68±0.41)、(1.34±0.34vs 1.68±0.36)、(7.87±1.12vs 9.41±1.23)〕(t=4.751、5.483、7.829、3.807、5.405、7.297, P<0.05, P<0.01);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性、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SAQ总分高于对照组〔(73.45±9.32vs 65.32±8.65)、(80.32±8.33vs 5.45±9.24)、(91.32±6.30vs 85.45±7.24)、(76.36±8.45vs 70.35±9.20)、(80.98±7.20vs 75.64±8.36)〕(t=5.012、3.086、4.821、3.791、3.822, P<0.05)。结论睡眠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矫正冠心病伴失眠患者睡眠错误认知与态度, 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失眠 认知行为干预 睡眠信念和态度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