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药学院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焦淑清 侯巍 +2 位作者 于莲 赵景会 李明秀 《药学教育》 2007年第5期34-35,共2页
分析了目前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就业指导体系。实践证明,该就业指导体系符合高等药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需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体系。
关键词 就业指导体系 三位一体 就业指导专职教师 专业课教师 用人单位
下载PDF
药学与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敬芬 王桂艳 +2 位作者 周淑晶 王旭 李春来 《药学教育》 2000年第1期29-30,共2页
按照教育部“改革领先”,“特别要把重点放在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上”的要求,在“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这一总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我们对药学与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 有机化学教学 教育部 基础教育 专业口径 教育思想 内容 实验教学 药学 对药 指导
下载PDF
提高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江欣 杨立滨 +4 位作者 宗希明 祝红兵 郑淑琴 单静颖 李秀玲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9年第6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药学 物理化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应用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鉴别几组易混中药材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守君 邹桂华 +3 位作者 黄金宝 方洪壮 宗希明 孙长海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80-1683,共4页
目的:应用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鉴别易混中药材。方法:采用H+-Mn2+-CH3COCH3-B rO-3为振荡体系,以待鉴别中药材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中的电位随时间的变化,获得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利用指纹图谱的特征参数进行中... 目的:应用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鉴别易混中药材。方法:采用H+-Mn2+-CH3COCH3-B rO-3为振荡体系,以待鉴别中药材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中的电位随时间的变化,获得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利用指纹图谱的特征参数进行中药鉴别。结果:不同中药底物的化学振荡体系获得各具特色的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并且指纹图谱的重现性良好。结论:可以利用电化学指纹图谱鉴别易混的中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指纹图谱 中药材 鉴别
原文传递
应用电化学指纹图谱优化黄连水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守君 黄金宝 +3 位作者 邹桂华 沈德凤 江欣 于莲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8-272,共5页
以黄连提取液中的总成分为定量指标,应用电化学振荡技术获取不同提取工艺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根据电化学指纹图谱特征参数诱导时间来考察其水溶性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与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对照,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确定黄连提取... 以黄连提取液中的总成分为定量指标,应用电化学振荡技术获取不同提取工艺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根据电化学指纹图谱特征参数诱导时间来考察其水溶性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与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对照,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确定黄连提取的最佳工艺为:采用12倍量的水,提取1.5 h,提取2次.结果表明利用电化学指纹图谱的诱导时间优化中药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指纹图谱 提取工艺 黄连
下载PDF
应用电化学指纹图谱鉴别黄连及其伪品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守君 黄金宝 +2 位作者 兰焕 邹桂华 罗时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2-903,共2页
目的:对黄连及其伪品进行鉴别。方法:通过电化学振荡技术获得黄连及其伪品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根据指纹图谱及其特征参数区别鉴定。结果:黄连及其伪品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差异性明显。结论:应用电化学指纹图谱能直接、快速、准确地鉴别中药。
关键词 电化学指纹图谱 鉴别 黄连
原文传递
大黄酚和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守君 方洪壮 +4 位作者 武冬梅 孙长海 丁立新 赵志宇 单静影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11-415,共5页
在pH=4.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体系中,应用循环伏安法、示差脉冲伏安法和紫外光谱法对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光谱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BSA的存在导... 在pH=4.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体系中,应用循环伏安法、示差脉冲伏安法和紫外光谱法对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光谱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BSA的存在导致大黄酚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峰电位基本不变,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入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5.0×10^-6~1.0×10^-7mol/L,检出限为3×10^-7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牛血清白蛋白 电化学 光谱
下载PDF
黄花败酱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波 沈德凤 +1 位作者 赵萍 李来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706-2707,共2页
目的研究黄花败酱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黄花败酱中的化学成分,用GC-MS法对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鉴别和相对含量测定。结果从黄花败酱的CO2超临界萃取物中共鉴定出41个化合物。结论黄花败酱的CO2... 目的研究黄花败酱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黄花败酱中的化学成分,用GC-MS法对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鉴别和相对含量测定。结果从黄花败酱的CO2超临界萃取物中共鉴定出41个化合物。结论黄花败酱的CO2超临界萃取物中主要含有单萜、倍半萜及其它们的含氧衍生物和脂肪酸及其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败酱 化学成分 超临界萃取物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下载PDF
超声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翠娟 杨治伟 慎爱民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273-277,共5页
 超声化学是声学与化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声学与化学的前沿学科之一.本文综合介绍了超声化学的发展、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领域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超声波 超声化学 研究 应用
下载PDF
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模式的探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淑晶 白术杰 +2 位作者 张义英 刘红 沙靖全 《化工高等教育》 2009年第5期82-84,108,共4页
本文阐述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意义,提出了以"优化的实验内容+绿色化的实验方法+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模式及实施方案,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指出:构建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教... 本文阐述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意义,提出了以"优化的实验内容+绿色化的实验方法+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模式及实施方案,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指出:构建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教学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注意科学性,重在利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实验 绿色化 教学模式 探究
下载PDF
无机化学理论教学考试方式的改革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红 曲凤玉 +2 位作者 李敬芬 栾芳 李锦莲 《药学教育》 2003年第4期51-52,共2页
从改革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出发 ,研究药学与制药工程专业在无机化学理论教学中 ,如何应用更加合理的形式进行教学质量考核 ,从而解决了传统考试中存在的一些消极因素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端正其学习态度 。
关键词 无机化学 理论教学 考试方式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下载PDF
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治伟 刘翠娟 +2 位作者 张宇 刘海燕 王旭 《医学教育探索》 2007年第2期133-135,共3页
本文从高校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高校实验教学中现存的主要矛盾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加以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改革措施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亚硫酸根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卫华 李敬芬 王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49-250,共2页
基于Fe(Ⅲ )氧化SO2 - 3生成Fe(Ⅱ )的反应和鲁米诺 O2 Fe(Ⅱ )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 ,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SO2 - 3的方法 ,方法检出限为 3× 10 - 8g·ml- 1,RSD为 2 % ,方法用于食品中SO2 - 3的测定 。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亚硫酸根 食品分析
下载PDF
糖槭叶的化学成分(英文)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宇 赵宏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1-362,共2页
目的:研究槭树科槭树属植物糖槭(Acer saccharum)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糖槭叶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鉴定其中3个化合物,分别是-3酮基-乌苏烷、3β-羟基-12... 目的:研究槭树科槭树属植物糖槭(Acer saccharum)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糖槭叶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鉴定其中3个化合物,分别是-3酮基-乌苏烷、3β-羟基-12-齐墩果烯、5-烯-7-羟基谷甾醇。结论:本实验所分离并鉴定的化合物为三萜类和甾醇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槭叶 化学成分 三萜化合物 甾体化合物
原文传递
有机化学实验模块式教学结构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旭 刘翠娟 +2 位作者 张宇 杨治伟 张瑞仁 《医学教育探索》 2009年第10期1213-1215,共3页
对有机化学实验模块式教学结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实践证明,这种模块式教学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 模块式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物理化学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锦莲 刘红 李春来 《药学教育》 2004年第1期59-60,共2页
按照药学培养目标、物理化学教学要求以及物理化学学科特点 ,对物理化学考试模式进行了改革 ,提出了综合考试的考试模式。经实践 ,该方法对学生潜能的激发、综合素质的培养都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物理化学 考试模式 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 课堂讨论
下载PDF
药学系2004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焦淑清 侯巍 于莲 《药学教育》 2004年第4期56-58,共3页
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了药学系2004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了专业类别和课程设置对选择就业方向及就业岗位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 专业 就业方向 课程设置 状况分析 就业状况 药学 问卷 调查
下载PDF
偶合反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镓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卫华 章竹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47-1449,共3页
基于Ga(Ⅲ )置换Fe EDTA络合物中Fe 和Fe Luminol O2 产生化学发光的反应 ,建立了置换偶合反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痕量镓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 1.4× 10 - 7~ 1.4× 10 - 5g mL ;检出限为 3×10 - 8g mL ;对 5&... 基于Ga(Ⅲ )置换Fe EDTA络合物中Fe 和Fe Luminol O2 产生化学发光的反应 ,建立了置换偶合反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痕量镓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 1.4× 10 - 7~ 1.4× 10 - 5g mL ;检出限为 3×10 - 8g mL ;对 5× 10 - 6 g mL镓标准溶液进行 11次平行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6 %。方法用于中草药中痕量镓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中草药 测定 痕量分析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景会 李明秀 高鹏宇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3期110-111,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培养学生知、情、信、义、行和开导大学生思想的有效方式,要承担起调适大学生心理重要任务。在新形势下应加强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这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培养学生知、情、信、义、行和开导大学生思想的有效方式,要承担起调适大学生心理重要任务。在新形势下应加强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这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物理化学教学中课题式教学法的探索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春荣 单静颖 《药学教育》 2006年第2期30-31,共2页
探讨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对重点、难点内容沿用讲授式教学法。对有一定基础且易学习掌握的内容,通过教学法改革,以课题研究形式进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 物理化学 课题式 教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