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课”背景下PBL联合CBL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董天崴 杨光远 +1 位作者 杨宇 王爽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在“金课”背景下应用以问题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联合以案例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方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的两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在“金课”背景下应用以问题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联合以案例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方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的两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5人,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心血管内科教学方法,实验组采取PBL联合CBL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方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对照组学生考试总体优良率为68.89%,实验组为88.89%(P<0.05);两组教学效果评分相比有显著区别(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学生采取PBL联合CBL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水平,有助于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背景 PBL CBL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 心血管内科
下载PDF
硫化氢及其外源性供体对心血管疾病治疗潜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甜甜 郭丽 张书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硫化氢(H2S)被认为是继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后的第3大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可在哺乳动物组织中合成,并能自由地穿过细胞膜,在包括心血管系统在内的多系统中发挥多种生物作用。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 硫化氢(H2S)被认为是继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后的第3大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可在哺乳动物组织中合成,并能自由地穿过细胞膜,在包括心血管系统在内的多系统中发挥多种生物作用。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内源性H2S和外源性H2S供体化合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心血管疾病发挥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此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H2S以及各种外源性H2S供体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肥大 心力衰竭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疫情背景下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睡眠质量研究
3
作者 王慧 于维仙 +4 位作者 李冬玲 赵兵 李杨 刘擎 李爱歆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疫情背景下一线抗疫医护人员在睡眠质量方面的表现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参加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抗疫工作的60名一线医护人员进行睡眠质量、心理弹性、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其中,睡眠质量调... 目的:研究疫情背景下一线抗疫医护人员在睡眠质量方面的表现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参加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抗疫工作的60名一线医护人员进行睡眠质量、心理弹性、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其中,睡眠质量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心理弹性、心理状态调查采用自评量表进行。结果:疫情背景下,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的PSQI的7个项目中,除睡眠效率、催眠药物以外,其余5项均显示不正常。睡眠质量和睡眠质量总分不正常的比例分别为58.33%、66.67%。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女性PSQI总分高于男性;年龄在40岁以上的医护人员的PSQI总分高于年龄39~40岁组,年龄30~39岁组医护人员的PSQI总分高于年龄<30岁组;护士的PSQI总分高于医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职称方面的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的PSQI总分及除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以外的各项指标均与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呈正相关关系,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关系。结论:疫情背景下,一线抗疫人员在睡眠质量方面呈现出异常情况增多的特点。同时,心理弹性、心理状态(焦虑、抑郁)会对睡眠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提示,要对身处疫情背景下的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的身体机能、心理弹性、心理状态等进行相应的干预,以促进睡眠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一线抗疫医护人员 睡眠质量 心理弹性 心理状态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塞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晓辉 牟春平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心率变异(HRV)的影响。方法:50例AMI患者被随机分成安搏维治疗组和对照组,6个月后两组复查24h动态心电图,获取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时域参数,对心率变异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较照组...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心率变异(HRV)的影响。方法:50例AMI患者被随机分成安搏维治疗组和对照组,6个月后两组复查24h动态心电图,获取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时域参数,对心率变异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较照组心率变异性SDNN、SDANN和PNN50显著增加(P<0.01),而rMSSD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安搏维治疗,能使急性心肌梗塞患者HRV各项指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 性心肌梗塞 心率
下载PDF
不同类型房颤患者血浆CTRP3表达水平及与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
5
作者 刘擎 金鑫馨 +3 位作者 李奕宏 赵娜 王越 张洪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848-385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房颤患者血浆中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3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传统房颤预测标志物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及其对房颤患者近期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房颤患者血浆中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3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传统房颤预测标志物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及其对房颤患者近期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91例房颤患者和30例体检中心体检的窦性心律者分别设为房颤组和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生化、心脏彩超及NT-proBNP等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CTRP3表达水平。对所有房颤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不良事件(心力衰竭、脑卒中等疾病)、心脏彩超、生化指标及NT-proB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射血分数和CTRP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左房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和左房容积指数(LAVI)、NT-proBNP显著增高(P<0.05);阵发性房颤组血浆CTRP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组,而持续性房颤组显著高于永久性房颤组(P<0.05);阵发性房颤组LAVI、NT-proBNP显著低于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组(P<0.05),而持续性房颤组显著低于永久性房颤组(P<0.05);房颤组CTRP3水平与NT-proBNP、LAVI呈负相关(P<0.01,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表明CTRP3在房颤发生不良事件有预测价值,CTRP3+NT-proBNP联合测定可以提高预测准确性。结论房颤患者血浆CTRP3水平显著降低,且其表达降低在不同类型房颤中存在差异,检测血浆CTRP3水平对预测房颤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3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心房重构
下载PDF
移动医疗背景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宋伟龄 高伟勤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期124-126,135,共4页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住院率及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脏康复是治疗CHF的重要措施,运动康复是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在“互联网+”的浪潮下,移动技术与运动康复的结合成为...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住院率及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脏康复是治疗CHF的重要措施,运动康复是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在“互联网+”的浪潮下,移动技术与运动康复的结合成为可能。本文介绍基于移动医疗(mobile health,m-Health)的CHF运动康复模式的可行性,旨在为进一步推广远程运动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移动医疗 心脏康复 运动康复
下载PDF
脑分水岭梗死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朱鸿佳 张淑萍 +1 位作者 齐鹏 冉旭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4期25-27,共3页
脑分水岭梗死(WSI)又称边缘带梗死,也是临床上常见的脑梗死类型,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10%。目前对WSI的病理生理过程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认识,本文从WSI的分型及临床表现、发病机制、预后不良的表现3个方面回顾了近年的研究进展,以期能... 脑分水岭梗死(WSI)又称边缘带梗死,也是临床上常见的脑梗死类型,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10%。目前对WSI的病理生理过程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认识,本文从WSI的分型及临床表现、发病机制、预后不良的表现3个方面回顾了近年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针对性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脑分水岭梗死 分型 发病机制 预后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解思涛 杨军 +1 位作者 许蕾 李文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337-6338,共2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指每晚平均7h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次数≥30次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并伴有嗜睡等临床症状。OSAS可导致和(或)加重高血压,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OSAS和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指每晚平均7h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次数≥30次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并伴有嗜睡等临床症状。OSAS可导致和(或)加重高血压,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OSAS和高血压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PCI术前后血清MMP-9与BNP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赵晓辉 赵晓红 +1 位作者 王慧 牟春平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B型脑利钠肽(BNP)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前、后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AMI患者60例为PCI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B型脑利钠肽(BNP)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前、后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AMI患者60例为PCI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MI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d血浆MMP-9及BNP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检测值进行比较。结果:AMI患者PCI术前MMP-9[(711±169)μg/L∶(216±49)μg/L]及BNP[(329±85)ng/L)∶(29±10)ng/L]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且BNP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r=0.38,P<0.05)。与术前比较,PCI术后血浆BNP明显下降[(329±85)ng/L∶(278±82)ng/L],MMP-9水平明显升高[(711±169)μg/L∶(763±189)μg/L]。结论:MMP-9水平增加可能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可能与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损伤有关。而术前B型脑利钠肽水平升高与炎症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酶B 利钠肽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晓辉 赵桂芝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71-771,共1页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急性心肌梗死 QT间期 离散度 心律失常 心肌细胞 5-核苷酸酶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晓辉 赵桂芝 杨光远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年第3期83-83,共1页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 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阳性...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 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阳性率。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分为3组,急性心机梗死组(AM I)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2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22例。结果:AM I组和UA组患者的H-FABP、CK-M B和hs-HS-CRP阳性率均明显高于SA组(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与H-FABP、CK-M B和hs-HS-CRP的增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MicroRNA-21作为ARVC的生物诊断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洪亮 贾伟佳 +5 位作者 于晓迪 赵南南 彭鹏 张峰 王慧 贾阿娜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年第2期29-30,33,共3页
目的:检测24例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心脏样本microRNA表达谱,根据检测结果选取上调组microRNA-21研究其作为ARVC的生物诊断标志物可能。方法:采用qRT-PCR实验技术S-Poly(A)Plus法检测24例ARVC患者心脏样本的microRNA,对照采... 目的:检测24例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心脏样本microRNA表达谱,根据检测结果选取上调组microRNA-21研究其作为ARVC的生物诊断标志物可能。方法:采用qRT-PCR实验技术S-Poly(A)Plus法检测24例ARVC患者心脏样本的microRNA,对照采用24例正常心肌组织样本;在一个样品中检验表达上调和下调的microRNA,选取表达上调的microRNA-21进一步研究;采用shRNA技术沉默HL-1细胞PKP2基因,构建ARVC细胞模型;采用qPCR技术检测microRNA-21在ARVC细胞模型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icroRNA-21在ARVC细胞模型中的表达情况;预测microRNA-21的靶基因。结果:在ARVC细胞模型中检测发现microRNA-21表达上调(P<0.05);microRNA-21的靶基因。结论:实验证实microRNA参与ARVC的发展,通过细胞学实验研究了microRNA-21在ARVC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发现microRNA-21可能作为ARVC的生物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21 ARVC 靶基因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岑开源 宋仁义 +4 位作者 蒋英全 杜莹 李晶 于海波 覃远文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1065-1068,1077,共5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伴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86例ASTEMI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3例。对照组给予氯...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伴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86例ASTEMI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3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比较术前和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两组患者RBP4和hs-CRP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治疗30 d后的临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不良出血事件。结果在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观察组的RBP4水平低于对照组,在术后第7天、第14天,观察组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MACE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相比,对于老年ASTEMI伴糖尿病患者,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可更有效地降低hs-CRP和RBP4水平,抑制血栓和抗炎效应更优,MACE更少,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糖尿病 替格瑞洛 视黄醇结合蛋白4 高敏C反应蛋白 老年人
下载PDF
两种三维标测系统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厉金海 彭鹏 +2 位作者 张峰 徐建博 金梅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0期1602-160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EnSite Velocity5.0系统与EnSite Velocity4.0系统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两种手术系统分别选取15例患者,通过24h动态心电图记录两组患者术前2d、术后1d、术后3个月心率变异性。结果:E... 目的:探讨应用EnSite Velocity5.0系统与EnSite Velocity4.0系统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两种手术系统分别选取15例患者,通过24h动态心电图记录两组患者术前2d、术后1d、术后3个月心率变异性。结果:EnSite Velocity5.0系统手术组与EnSite Velocity4.0系统手术组患者频消融术后1d SDNN、rMSSD、pNN50%、LF、HF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均可恢复正常。术前2d,术后1d、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系统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对心脏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术后3个月均可恢复正常,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安全的。EnSite Velocity5.0系统不优于EnSite Velocity4.0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心梗后心衰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婉晴 高伟勤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2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同时观察其对基质蛋白酶抑制剂-4(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美洲...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同时观察其对基质蛋白酶抑制剂-4(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美洲大蠊提取物治疗)50例和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50例,治疗10d后,观察两组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生化指标(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脏功能(NT-probnp),舒张末期内径(LVIDd),射血分数(EF),治疗前后的改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均降低,但治疗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降低较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NT-probnp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彩超较治疗前有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有效率较高。结论美洲大蠊提取对心梗后心衰治疗有效,可改善生化指标,短期治疗但对心脏结构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物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脏结构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柴文文 杨光远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冠心病患者58例,选取同期非冠心病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将冠心病患者按照临床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5例,急性心肌梗死(...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冠心病患者58例,选取同期非冠心病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将冠心病患者按照临床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检测实验对象血浆MIF水平,分析MIF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AMI组MIF水平(35.05±9.67)ng/mL和UAP组MIF水平(29.29±12.25)ng/mL与SAP组MIF水平(22.86±9.47)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UAP与对照组MI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与UAP组相比MIF水平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组和UAP组MIF水平均高于SAP组和对照组,AMI和UAP多是由于斑块不稳定引起的,血清MIF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下载PDF
11β-HSD2基因多态性与多种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小芳 吴春丽 +2 位作者 赵茜 李平 李娟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2期105-105,114,共2页
11β-HSD2基因多态性参与了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肾病等疾病发病机制,通过研究11β-HSD2基因多态性与多种疾病遗传机制的关系,将为疾病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11β-HSD2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肾病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雷诺嗪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可欣 杨光远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15-117,共3页
目的雷诺嗪是不完全脂肪酸氧化酶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抗心绞痛药物,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晚钠离子电流(INa),减少钙离子蓄积,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选择性抑制脂肪酸氧化,保护心肌的收缩功能,优化心肌能量供应的代谢。并且,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 目的雷诺嗪是不完全脂肪酸氧化酶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抗心绞痛药物,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晚钠离子电流(INa),减少钙离子蓄积,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选择性抑制脂肪酸氧化,保护心肌的收缩功能,优化心肌能量供应的代谢。并且,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降低神经传导速度及治疗先天性肌肉强直也有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雷诺嗪的研究相关文献,对其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更好的了解雷诺嗪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嗪 缺血再灌注 晚钠电流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11β-HSD2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小芳 朱金玲 +1 位作者 彭博 李娟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期97-97,91,共2页
11β-类固醇脱氢酶2(11 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2,11β-HSD2)基因甲基化的表达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发病机制紧密相关。同时,EH中不同血浆肾素水平的11β-HSD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表达水平不... 11β-类固醇脱氢酶2(11 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2,11β-HSD2)基因甲基化的表达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发病机制紧密相关。同时,EH中不同血浆肾素水平的11β-HSD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表达水平不同。国内外研究表明,11β-HSD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发生参与EH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11β-类固醇脱氢酶2 DNA甲基化 肾素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继发心肌梗死1例
20
作者 厉金海 张峰 +1 位作者 李爱歆 金梅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9期3154-3155,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0岁,2019年4月23日于我院急诊就医,患者自述做饭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咽喉部不适伴呼吸困难、背部疼痛,伴大汗、伴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四肢无力,瘫倒于沙发。既往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规律口服替米...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0岁,2019年4月23日于我院急诊就医,患者自述做饭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咽喉部不适伴呼吸困难、背部疼痛,伴大汗、伴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四肢无力,瘫倒于沙发。既往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规律口服替米沙坦治疗,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性心肌梗死 D-二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