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神经外科联合术后伽马刀治疗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明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9期3721-3722,共2页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确诊的28例窦旁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根据肿瘤基底附着位置及生长方向行不通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其中12例单纯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对照组),另16例术后1~3个月经MRI复查,根据Simpson分...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确诊的28例窦旁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根据肿瘤基底附着位置及生长方向行不通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其中12例单纯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对照组),另16例术后1~3个月经MRI复查,根据Simpson分级,对术后Ⅱ~Ⅲ级患者实施伽马刀治疗(研究组),计量为8~20Gy。术后随访12个月,调查肿瘤复发情况、患者死亡情况。两组患者手术治疗Simpson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研究组复发1例(6.25%),对照组复发4例(33.33%),研究组复发率显著更低(P<0.05)。针对窦旁脑膜瘤显微神经外科术后残余肿瘤联合实施伽马刀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旁脑膜瘤 显微神经外科 伽马刀 复发率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明军 张琦玮 +2 位作者 王维峰 杨波 李顺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5709-5714,共6页
神经干细胞存在于人类神经系统中,具有自我更新、活跃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向脑内病变部位迁移以及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疗法已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新策略,其目的是替代、修复或加强受损的细... 神经干细胞存在于人类神经系统中,具有自我更新、活跃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向脑内病变部位迁移以及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疗法已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新策略,其目的是替代、修复或加强受损的细胞或器官的生物学功能,是基因疗法的一种理想的靶细胞。应用主要集中以下几方面:①直接细胞移植进行替代治疗,神经干细胞作为细胞移植的来源,可以通过神经干细胞的体外移植或体内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与已经存在的细胞结构整合到一起。②作为基因载体,携带治疗作用的报告基因进行移植,从而达到细胞替代和基因治疗的双重作用。③通过对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研究,诱导自身的神经干细胞分化进行神经自我修复。可广泛应用于脑外伤、脑血管病后脑功能损伤、脑瘤及其他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联合移植 颅脑损伤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c-Fos活性、疼痛反应以及血清神经可塑性调节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聂晶 杨占双 +3 位作者 杨松 康晓明 梅梅 王鹤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5期1628-1631,共4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c-Fos活性、疼痛反应及血清神经可塑性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72例HIE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其病情将其分为重度组(29例)、中度组(30例... 目的探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c-Fos活性、疼痛反应及血清神经可塑性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72例HIE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其病情将其分为重度组(29例)、中度组(30例)及轻度组(13例),选取同期行体格检查的3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4组新生儿基因c-Fos活性,使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对4组患儿疼痛度进行评估,比较4组新生儿左侧海马生长相关蛋白(GAP-43)及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A)的灰度值,4组新生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IE患儿实施常规吸氧、神经营养、降低颅内压等治疗,比较治疗前后HIE患儿c-Fos活性、NIPS评分、GAP-43、Nogo-A灰度值、IL-6、CRP及TNF-α水平。结果①c-Fos活性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NIPS评分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GAP-43及Nogo灰度值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0.05);②IL-6、CRP及TNF-α水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HIE患儿c-Fos活性、NIPS评分均出现下降,GAP-43、Nogo-A灰度值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后HIE患儿IL-6、CRP及TNF-α均出现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HIE患儿病情的加重c-Fos活性增加,疼痛及炎性反应加重,同时血清神经可塑性调节因子水平降低;经治疗后c-Fos活性降低,疼痛及炎性反应减轻,血清神经可塑性调节因子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C-FOS 疼痛反应 神经可塑性调节因子
下载PDF
腰间盘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顺业 周洪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显微外科治疗 腰间盘病变 腰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 手术操作 手术效果 适应症 同类型 并发症
下载PDF
S-100B与神经系统疾病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福义 杨波 +1 位作者 李明军 李树民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9年第2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S—100B 脑血管疾病 颅脑损伤 精神疾病
下载PDF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下OSBC干预在外科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广福 杨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7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背景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organ-systems-based curriculum,OSBC)干预模式在外科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佳木斯大学外科基础课程轮转的实习生86名为对象... 目的探讨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背景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organ-systems-based curriculum,OSBC)干预模式在外科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佳木斯大学外科基础课程轮转的实习生86名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名。对照组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联合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背景下OSBC干预模式,两组均完成4个月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质量及实习生对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教学4个月后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及教学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4个月后自我管理、热爱学习及自我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4个月后服务意识、学习态度、人际沟通能力、知识应用及动手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是否有助于提升临床应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是否提高、理论知识是否能与临床紧密结合三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背景下OSBC干预模式用于外科基础课程中,能提高学生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获得较高的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 医学教程 干预模式 外科基础课程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冯晨 冯华 +1 位作者 温宏丽 刘劲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用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分别加入0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和80μmol/L的塞来昔布进行处理。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U251细胞增殖水平及抑制...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用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分别加入0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和80μmol/L的塞来昔布进行处理。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U251细胞增殖水平及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随塞来昔布浓度的增加,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水平明显降低,增值抑制率升高。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塞来昔布对U251细胞增殖抑制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细胞凋亡率检测显示,80μmol/L塞来昔布处理48 h的U251细胞凋亡率(17.86%)较0μmol/L(11.23%)增高(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抑制人胶质瘤细胞U251的生长和增殖,促进U251的凋亡发生,以80μmol/L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U251 细胞 塞来昔布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的应用
8
作者 李明军 张琦玮 +1 位作者 杨波 李顺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20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细胞起源 神经胶质 多向分化 上皮细胞 胚胎早期 哺乳动物
下载PDF
神经内镜内手术治疗脑室出血 被引量:2
9
作者 何伟明 李英夫 彭玉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第4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内手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05~2015-05收治的80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组各40例,常规治疗组20例患者选用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神...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内手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05~2015-05收治的80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组各40例,常规治疗组20例患者选用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组40例患者选用神经内镜脑室血肿清除术。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神经内镜组的治疗疗效90%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出血与传统侧脑室外穿刺引流术相比疗效更加确切且术后并发症后遗症较少,患者恢复速度较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脑室出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湘 刘劲睿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4期69-71,共3页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脑卒中的15%,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残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的特点。实施正确、合理的救治措施是降低脑卒中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手术适应征、手术时机以及手...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脑卒中的15%,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残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的特点。实施正确、合理的救治措施是降低脑卒中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手术适应征、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方式三方面,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脑挫裂伤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伟波 刘劲睿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第2期64-64,66,共2页
目的:分析额叶脑挫裂伤术后给予静脉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的临床疗效。方法:把2013-12~2014-12在我院神经外科作了额叶脑挫裂伤手术的患者126例随机划分成63例单唾治疗组和63例没有应用单唾的对照组。治疗组在手术后生... 目的:分析额叶脑挫裂伤术后给予静脉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的临床疗效。方法:把2013-12~2014-12在我院神经外科作了额叶脑挫裂伤手术的患者126例随机划分成63例单唾治疗组和63例没有应用单唾的对照组。治疗组在手术后生命监测下即给予临床相应治疗并且静脉应用单唾,对照组手术后在生命监测下即给予一般相应临床治疗,我们把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时间都设定为14d。治疗组患者手术术后进行NIHSS评分并且记录并且在静脉应用单唾后再进行NIHSS评分并且记录。对照组也做相应NIHSS评分并且记录。通过以上方法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并分析。结果:通过对单唾治疗组和无单唾治疗组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发现单唾治疗组评分要比无单唾治疗组要高,其有临床有临床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挫裂伤术后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脑挫裂伤手术后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脑挫裂伤 手术后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神经恢复
下载PDF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跃华 杨福义 +1 位作者 廉晓宇 杨文佳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研究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小鼠血浆内皮素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00只健康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创伤对照组和1次/d高压氧疗组,利用自由落体原理制成重型颅脑损伤模型,观测伤后1次/d高压氧治疗后8,24,48,72,96h血浆内皮素... 目的:研究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小鼠血浆内皮素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00只健康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创伤对照组和1次/d高压氧疗组,利用自由落体原理制成重型颅脑损伤模型,观测伤后1次/d高压氧治疗后8,24,48,72,96h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组血浆内皮素含量:大鼠伤后8,24,48,72,96h为(199.84±20.34),(200.38±21.17),(203.12±19.11),(206.81±21.54),(211.24±23.57)ng/L较同期对照组犤(231.32±17.18),(234.03±18.24),(240.39±16.37),(254.32±17.25),(268.91±36.65)ng/L犦显著降低(t=3.72~5.46,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浆内皮素活性升高,高压氧治疗通过纠正脑缺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皮细胞产生、释放内皮素,从而减轻了脑水肿和血管痉挛避免了脑继发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重型颅脑损伤 大鼠 血浆 内皮素 治疗 干预措施
下载PDF
持续腰大池引流结合美罗培南鞘内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33
13
作者 崔大勇 鲁质成 +3 位作者 綦斌 郭云宝 邬巍 杨福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30-931,共2页
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1~4〕,术后颅内感染是困扰神经外科医师的难题之一。抗生素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死亡率高。在常规静脉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往往需要反复腰穿,不仅病人痛苦大,而且治疗效果也不尽理想。本文... 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1~4〕,术后颅内感染是困扰神经外科医师的难题之一。抗生素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死亡率高。在常规静脉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往往需要反复腰穿,不仅病人痛苦大,而且治疗效果也不尽理想。本文就我院应用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及应用美罗培南静脉注射、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感染 持续腰大池引流 美罗培南鞘内注射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高压氧康复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11
14
作者 廉晓宇 刘晓霞 +3 位作者 于海洋 任成涛 王跃华 杨福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35-536,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患者高压氧康复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患者入院后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3周、6个月脑出血病损评分(SIAS)肢体运动积分情况。结...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患者高压氧康复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患者入院后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3周、6个月脑出血病损评分(SIAS)肢体运动积分情况。结果:康复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SIAS肢体运动积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下肢改善尤为显著(P<0.01)。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患者采用高压氧康复治疗不仅可行,而且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高压氧 康复治疗 对照组 疗效 早期患者 SIAS 观察 肢体运动 常规治疗
下载PDF
丙戊酸镁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31
15
作者 杨慧 王丽华 +3 位作者 王昆祥 李洪滨 关雪莲 陈伟达 《医学综述》 2017年第6期1231-1234,共4页
目的探究丙戊酸镁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癫痫患者124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每次250 mg,每... 目的探究丙戊酸镁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癫痫患者124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每次250 mg,每日2次;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莫三嗪片治疗,每次25 mg,每2日1次,14 d后增加至25 mg/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3个月、治疗开始后3个月及治疗开始后4~6个月的癫痫月平均发作情况及治疗6个月疾病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94%(57/62)比79.04%(49/62)](P<0.05)。两组患者治疗开始3个月、治疗开始4~6个月的月平均癫痫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3个月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下降速度更快[研究组:(8.1±2.2)次/月、(3.3±0.7)次/月比(13.9±3.9)次/月;对照组:(9.8±2.4)次/月、(5.8±1.1)次/月比(14.1±4.3)次/月],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升高速度更快[研究组:(78±12)分、(94±13)分、(64±10)分;对照组:(72±11)分、(84±15)分比(66±11)分],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过程中累计出现皮疹、腹泻及嗜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29%(7/62)比12.91%(8/62),14.52%(9/62)比12.91%(8/62),17.75%(11/62)比11.29%(7/62),P>0.05]。结论丙戊酸镁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拉莫三嗪 丙戊酸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出血后炎症反应与Th17细胞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明石 李晓飞 +2 位作者 李明军 毕胜 王德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146-4147,共2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出血后炎症反应与Th17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SHR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5只。胶原酶大脑尾状核注射制备大鼠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HICH)模型。出血后48 h,冰上取脑。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组织中T...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出血后炎症反应与Th17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SHR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5只。胶原酶大脑尾状核注射制备大鼠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HICH)模型。出血后48 h,冰上取脑。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组织中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脑组织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组织中Th17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同时IL-6和TNF-α分泌水平明显升高。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炎症反应的诱导和发生与Th17细胞的参与密切相关,Th17细胞促进了脑出血后的病理进程;可能部分通过诱导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分泌增加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脑出血 炎症反应 TH17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宋广福 杨宏伟 +3 位作者 遇常红 宣兆博 李晓飞 张世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590-5591,共2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症状形成之后,必须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必须严格把握手术时机,这对于提升病人存活率、加快其神经功能恢复速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比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 高血压性脑出血症状形成之后,必须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必须严格把握手术时机,这对于提升病人存活率、加快其神经功能恢复速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比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66例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病人,男女比例为40∶36;年龄44~79岁,平均(60±4.09)岁;患病时间11~2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手术时机 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
下载PDF
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对C_6胶质瘤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静波 李英夫 +2 位作者 何伟铭 田静岩 綦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探讨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对昆明小鼠皮下C6胶质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昆明小鼠皮下C6胶质瘤模型,将32只接种成瘤后的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Ⅰ组生理盐水、Ⅱ组榄香烯、Ⅲ组VEGF多克隆抗体、Ⅳ组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 目的探讨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对昆明小鼠皮下C6胶质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昆明小鼠皮下C6胶质瘤模型,将32只接种成瘤后的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Ⅰ组生理盐水、Ⅱ组榄香烯、Ⅲ组VEGF多克隆抗体、Ⅳ组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治疗后定期测量肿瘤的大小,计算抑制率,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切片,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Ⅱ组、Ⅲ组、Ⅳ组的抑制率分别为(43.2±3.6)%、(41.3±2.9)%、(51.9±4.1)%,Ⅳ组的抑制率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实验组肿瘤标本见到较多的坏死灶,其中肿瘤细胞可见较多的核破裂,肿瘤组织坏死程度和血管的减少量Ⅳ组多于Ⅲ组和Ⅱ组。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46±0.19)%、(12.9±1.70)%、(11.7±1.70)%、(19.4±1.32)%,Ⅳ组较Ⅱ组、Ⅲ组的凋亡率高(P<0.05)。结论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联合应用能更好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具有协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胶质瘤 榄香烯 VEGF多克隆抗体 凋亡率
下载PDF
高压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廉晓宇 李英夫 李显伟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将60只模型动物随机等分为SAH组和SAH+HBO组,用显微测量法测量基底动脉管径,比色法测...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将60只模型动物随机等分为SAH组和SAH+HBO组,用显微测量法测量基底动脉管径,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中的Ca2+含量。结果模型制作成功后96h测量基底动脉直径,结果显示:经HBO治疗后,脑血管痉挛的程度明显缓解。SAH组NO、NOS含量在术后24h及96h均降低,而经HBO治疗后则增高。SAH组Ca2+含量在术后24h及96h增高,经HBO治疗后则降低。结论高压氧能够缓解SAH后脑血管痉挛程度,改善受损的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颅内 高压氧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丽华 杨慧 +3 位作者 王国辉 宁树君 侯丽淳 李洪滨 《医学综述》 2017年第2期-,共4页
目的探究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AD患者96例,按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给予多奈哌齐每次5 mg、每日1次治疗;对照组给予氢溴酸加... 目的探究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AD患者96例,按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给予多奈哌齐每次5 mg、每日1次治疗;对照组给予氢溴酸加兰他敏每次8 mg、每日2次,与早餐及晚餐同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评分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远期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6%(44/48)比75.0%(36/48)](P<0.05)。两组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呈上升趋势,且研究组上升速度更快,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ADL评分较治疗前均上升趋势,且研究组上升速度更快;ADAS-cog评分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下降速度更快。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能够提高AD的远期治疗效果,显著改善AD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与服用氢溴酸加兰他敏相比并未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多奈哌齐 远期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