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碳中毒成批伤医院救护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朱劲松 陈哲 +4 位作者 杨红伟 董晓红 都继微 曹玉杰 赵爱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0期40-42,共3页
目的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成批伤的救治成功率及资源利用率。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成批伤救护模式的构建及用ExtendSim软件仿真实践优化的效果。方法收集黑龙江省东部地区6所综合性医院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593例一氧化碳成批伤患者资料,利用Ext... 目的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成批伤的救治成功率及资源利用率。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成批伤救护模式的构建及用ExtendSim软件仿真实践优化的效果。方法收集黑龙江省东部地区6所综合性医院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593例一氧化碳成批伤患者资料,利用ExtendSim软件仿真建立一氧化碳中毒成批伤救护模式,找出瓶颈因素,改进模式相应参数进行优化。结果确立6例一氧化碳中毒成批伤的救治模式,模型仿真结果显示设备配备和人员配置能保证各救护环节等待时间在限定值内,资源利用率达到39.94%。结论利用ExtendSim软件仿真构建并优化一氧化碳中毒成批伤救护模式,能为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成批伤 救护模式 人力配置 仿真建模
下载PDF
重症监护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明慧 房丽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8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实施重症监护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治疗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流程护理,观察组实施重症监护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 目的探讨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实施重症监护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治疗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流程护理,观察组实施重症监护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干预前PaCO2、PaO2指标分别为(11.76±2.36)mmHg,(6.92±2.63)mmHg)与对照组分别为(12.03±2.85)mmHg,(6.73±2.44)mmHg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PaCO2、PaO2指标分别为(8.13±1.77)mmHg,(11.24±1.84)mmHg)优于对照组(9.89±1.63)mmHg,(9.62±1.73)mmHg(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67%)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重症监护护理能够改善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提高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护理 呼吸衰竭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危重症监护室护士有创血压监测技能掌握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房丽 李明慧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1期16-17,共2页
目的 研究危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有创血压监测的技能掌握现状及改进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6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进行工作的28名护士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根据自制的技能调查表研究护士有创血压监测技能的掌握现状,并且根据现状结果对应进... 目的 研究危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有创血压监测的技能掌握现状及改进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6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进行工作的28名护士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根据自制的技能调查表研究护士有创血压监测技能的掌握现状,并且根据现状结果对应进行技能教学,在1年之后,观察护理人员的技能掌握情况。结果 根据调查表显示,技术规范、系统动力反应性校准、波形识读和有创动脉血压的生理及其影响的因素较为难懂,平均技能得分为(69.09±5.55)分;经过1年的教学之后,护理人员的平均技能得分为(89.19±5.36)分,分数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结论 应该对危重症监护室护士强化技术规范、系统动力反应性校准、波形识读和有创动脉血压的生理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学习,帮助危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克服较难掌握的技能现状,以此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监护室 有创血压监测 技能掌握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预防危重症机械通气合并肥胖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红伟 朱劲松 +1 位作者 纪祥英 黄杉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7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预防危重症机械通气合并肥胖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综合ICU收治的危重症机械通气合并肥胖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预防危重症机械通气合并肥胖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综合ICU收治的危重症机械通气合并肥胖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肌力、生活自理能力、临床指标、ICU获得性衰弱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肌力评定法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RC肌力评定法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危重症机械通气合并肥胖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预防ICU获得性衰弱,恢复其肌力与生活自理能力,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肥胖 机械通气 ICU获得性衰弱
下载PDF
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体位改变对IC-ECG定位中P/R振幅的影响
5
作者 陈哲 李明慧 +3 位作者 邹会敏 代明 李竹 宋锐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上臂置入PICC时,体位改变对IC-ECG中P/R振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重症医学科因病情需要置入PICC导管的105例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心腔内电图下PICC导管尖端定位时,置管侧手臂外展90°...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上臂置入PICC时,体位改变对IC-ECG中P/R振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重症医学科因病情需要置入PICC导管的105例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心腔内电图下PICC导管尖端定位时,置管侧手臂外展90°为对照组,置管侧手臂内收身体两侧为观察组。心腔内电图出现正向最高P波后回撤导管,使P波略低于R波视为导管尖端到达上腔静脉最佳位置,观察患者平卧手臂摆放角度由外展90°转换内收身体两侧时,心腔内电图P/R振幅及导管留置长度。结果:对照组P/R振幅由80%变为负正双向波形,观察组P/R振幅由30%~50%增高至80%~100%,P波波幅明显增高、导管尖端平均向右心房方向移动2~3cm;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结论:心腔内电图定位PICC尖端位置的过程中,患者置管侧手臂内收于身体侧位时,P波振幅明显高于置管标准体位,手臂外展90°定位的P/R振幅为80%~100%时,应再拔出导管2~3cm,使P波振幅为R波振幅的30%~50%,以保证携带导管患者手臂平时处于内收于躯体侧体位时,导管始终处于安全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体位改变 PICC 超声引导 心腔内电图定位
下载PDF
重症监护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卞晓莉 陈哲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1期138-139,共2页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住院部进行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将6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重症监护护...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住院部进行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将6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重症监护护理。对比两组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后的血气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护理有利于其血气指标的改善,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重症监护 护理
下载PDF
活血化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常红 陈颖 +3 位作者 邢惠娟 孙威 杨颖 王洪志 《陕西中医》 2021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及颅内血流动力学、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及颅内血流动力学、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氧代谢、平均血流量(Qm)、双侧大脑动脉平均血流流速(Vm)、脑血流峰值时间(TTP)、血管阻力指数(RI)、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SjvO2均明显降低,SaO2及CERO2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更为显著(均P<0.05)。治疗4周后,两组Qm、Vm均升高,TTP、RI、DA、NE、5-HT均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Qm、Vm均高于对照组,TTP、RI、DA、NE、5-HT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90.70%高于对照组76.74%(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DA、NE、5-HT等神经递质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活血化瘀汤 急性期 血流动力学 神经递质
下载PDF
贝伐单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国麟祺 陈颖 +4 位作者 曲义坤 周晓红 夏伟滨 徐剑 滕欣丽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894-897,916,共5页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靶向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贝...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靶向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贝伐单抗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MMP-2、MMP-9水平及肠黏膜屏障功能,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血清MMP-2、MMP-9、D乳酸、降钙素原、Ig A水平及尿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L/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血清MMP-2、MMP-9、D乳酸、降钙素原、Ig A水平均低于化疗前,尿L/M均高于化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及腹泻的严重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化疗加用贝伐单抗靶向治疗,可有效降低晚期胃癌患者血清MMP-2、MMP-9水平,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贝伐单抗 肠黏膜屏障功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广藿香提取物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相关耐药基因表达及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华威 梅梅 +1 位作者 陈颖 刘媛媛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6期1840-1843,共4页
目的探讨广藿香提取物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相关耐药基因表达及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Ishikawa细胞株,给予8 nmol/L浓度的2,3,7,8-四氯苯二噁英稀释液诱导后,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分别加入0.1 mg/ml的紫杉醇、0.1 mg/ml... 目的探讨广藿香提取物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相关耐药基因表达及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Ishikawa细胞株,给予8 nmol/L浓度的2,3,7,8-四氯苯二噁英稀释液诱导后,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分别加入0.1 mg/ml的紫杉醇、0.1 mg/ml的紫杉醇和0.1 mg/ml的广藿香提取物、0.1 mg/ml的紫杉醇和1.0 mg/ml的广藿香提取物,比较3组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 1B1(CYP1B1)、多药耐药(MDR-1)及多耐药相关蛋白(MRP)-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情况以及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 A组、B组、C组细胞的CYP1B1、MDR-1、MRP-1 mRNA以及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P<0.05)。A组、B组、C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亦依次升高(P<0.05)。结论广藿香提取物可以有效下调CYP1B1、MDR-1以及MRP-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提高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广藿香提取物 紫杉醇 细胞色素P450 1B1 多药耐药基因 多耐药相关蛋白
下载PDF
小白菊内酯对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隽东 迟南南 +3 位作者 徐建博 张天英 杨义 汪凤山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6期2088-2093,共6页
目的 探讨小白菊内酯(PTL)对胰腺癌细胞系SW1990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将SW1990细胞分为对照组、10 μmol/L PTL组、20 μmol/L PTL组、40 μmol/L PTL组,各PTL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PTL,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生理盐水。干预48 h后,... 目的 探讨小白菊内酯(PTL)对胰腺癌细胞系SW1990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将SW1990细胞分为对照组、10 μmol/L PTL组、20 μmol/L PTL组、40 μmol/L PTL组,各PTL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PTL,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生理盐水。干预48 h后,检测4组细胞的增殖情况、迁移能力、侵袭能力,以及细胞周期蛋白激酶4(CDK4)、E-钙黏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10 μmol/L PTL组、20 μmol/L PTL组、40 μmol/L PTL组SW1990细胞平板克隆形成率依次降低,划痕的间距依次增大,侵袭细胞个数依次减少,且CDK4、E-钙黏素、MMP-2、MMP-9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依次降低(均 P <0.05)。结论 PTL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DK4、E-钙黏素、MMP-2、MMP-9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小白菊内酯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 E-钙黏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葛瑞林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及血液中TRX和ASK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建博 张茹冰 +3 位作者 陈颖 陈哲 刘隽东 陈振栋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3期1064-1067,1071,共5页
目的探讨葛瑞林(Ghrelin)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组织及血液中硫氧还蛋(TRX)和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6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CHF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只。... 目的探讨葛瑞林(Ghrelin)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组织及血液中硫氧还蛋(TRX)和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6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CHF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只。观察组给予尾静脉注射Ghrelin,对照组给予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在第2、20、45天时,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情况。第45天时,多道生理仪检测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TRX及p ASK1表达水平;RT-PCR检测TRX及ASK1mRNA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在第2、20、45天时,对照组心肌细胞损伤均比观察组明显。第45天时,对照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比观察组更明显;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较对照组高(均P<0.05);观察组ASK1免疫组化面积比和ASK1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RX免疫组化面积比和TRX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Ghrelin可下调CHF心肌组织中ASK1的表达,上调TRX表达,从而改善CHF心脏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肌 病理学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消化系统基础与疾病课程整合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2
作者 尚进才 孙佳斌 +2 位作者 吕鑫 苏德望 王星权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5期10-11,共2页
目的将整合教学模式应用在临床消化系统疾病教学中,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医院60名医学生,通过随机数字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30名,对照组医学生采用传统常规教学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整合教学法,对对照... 目的将整合教学模式应用在临床消化系统疾病教学中,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医院60名医学生,通过随机数字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30名,对照组医学生采用传统常规教学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整合教学法,对对照组和试验组带教后的改善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医学生临床知识及操作能力取得成绩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临床带教满意度、带教老师及患者满意度均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教学法在临床消化系统学带教中应用效果明显,比传统常规教学方式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基础 疾病课程 整合 教学改革 探索 实践 效果
下载PDF
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岳彩芳 陈颖 王平 《黑龙江科学》 2014年第9期62-62,共1页
流行性出血热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病程较长。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合并全身多脏器衰竭,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参与使机体处于免疫失衡状态,短期存活率差,患者死亡率随衰竭器官数的增加而增加,可高达70%。... 流行性出血热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病程较长。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合并全身多脏器衰竭,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参与使机体处于免疫失衡状态,短期存活率差,患者死亡率随衰竭器官数的增加而增加,可高达70%。当前急性肾损伤导致全球范围内每年数百万重症患者死亡,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为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治疗"空间"和清除炎性介质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连续性 肾脏 出血热 肾功 衰竭
下载PDF
Hedgehog信号通路中PTCH1和GLI1蛋白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国麟祺 陈颖 +3 位作者 滕欣丽 夏伟滨 徐剑 曲义坤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6期1020-1022,共3页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占消化道肿瘤的3%,侵袭性强,恶性程度最高,死亡率高,预后差,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1]。Hh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中Hh通路的是异常活跃的,在ICC参与了...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占消化道肿瘤的3%,侵袭性强,恶性程度最高,死亡率高,预后差,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1]。Hh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中Hh通路的是异常活跃的,在ICC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Ptch1和GLI1蛋白呈高表达状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通路 胆管细胞癌 PTCH1 HEDGEHOG
下载PDF
微生态调节剂对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干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冰冰 岳彩芳 +3 位作者 玄春艳 邹晓军 孙雪茜 孙晓鹏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调节剂对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初诊SL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SLE的规范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采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 目的探讨微生态调节剂对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初诊SL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SLE的规范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采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评估患者疾病活动程度。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IgA、IgG、补体C3、补体C4、ALT、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及粪便球杆比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IgA、IgG、ALT、AST、Scr、BUN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补体C3、C4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粪便球杆比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WBC计数、Hb、PLT计数、粪便球杆比及观察组治疗前后WBC计数、Hb、PLT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A、IgG、AST水平、粪便球杆比、SLEDAI评分及24 h尿蛋白均低于对照组,补体C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调节剂干预治疗后,初诊SLE患者机体炎症及免疫反应被抑制、尿蛋白减少,并发消化系统症状少,且微生态调节剂的肝肾不良反应小,较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微生态调节剂
下载PDF
ICU患者护理安全用药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红伟 朱劲松 +1 位作者 陈哲 邹会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22期194-198,共5页
在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中ICU患者护理安全用药是临床护理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用药失误是最常见的错误类型,患者容易遭受用药失误的风险;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适用的ICU患者安全用药评价体系,有助于减少用药失误的发生,有效保障住院... 在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中ICU患者护理安全用药是临床护理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用药失误是最常见的错误类型,患者容易遭受用药失误的风险;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适用的ICU患者安全用药评价体系,有助于减少用药失误的发生,有效保障住院患者安全;从而使ICU护理差错风险得到最大程度降低,有利于节约医疗卫生资源,为医院护理管理提供信息及决策的支持。本文介绍国内外ICU护理用药安全的现状,综述了ICU患者护理安全用药评价体系在国内及国外医院护理管理中的研究进展,提出关注ICU护理安全用药管理评价及措施,对预防ICU护理不良事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构建一套完整的ICU护理用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失误 护理风险 ICU患者 用药安全 不良事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岳彩芳 陈颖 王平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3期5312-5312,共1页
流行性出血热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病程较长。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合并全身多脏器衰竭,大量细胞因子和炎性反应介质的参与使机体处于免疫失衡状态,短期存活率差,患者死亡率随衰竭器官数的增加而增加,可... 流行性出血热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病程较长。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合并全身多脏器衰竭,大量细胞因子和炎性反应介质的参与使机体处于免疫失衡状态,短期存活率差,患者死亡率随衰竭器官数的增加而增加,可高达70%。当前急性肾损伤导致全球范围内每年数百万重症患者死亡,发病率正逐年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急性肾功能衰竭 连续性肾脏替代
下载PDF
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颖 岳彩芳 +2 位作者 徐健博 孙佳斌 王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4期2858-2859,共2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取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A组(假手术组)、B组(脓毒症模型组)以及C组(血必净治疗组),每组12只。A组只进行开腹关腹操作,其余同B组;B组采用盲肠结扎并穿孔的方法造模;C组造模... 目的观察并分析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取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A组(假手术组)、B组(脓毒症模型组)以及C组(血必净治疗组),每组12只。A组只进行开腹关腹操作,其余同B组;B组采用盲肠结扎并穿孔的方法造模;C组造模后立刻通过腹腔注射血必净4 ml/kg。观察12h后检测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cTnI(血清肌钙蛋白)、IL-1β(白细胞介素-1β)以及BNP(脑钠肽)的含量,留取并观察左心室心肌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1)脓毒症状态下的TNF-α、cTnI、IL-1β以及BNP的水平明显升高,注射血必净后明显降低;(2)C组心肌组织的损害程度较B组明显改善。结论血必净可以改善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的功能,可能与其下调IL-1β、TNF-α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脓毒症 心肌细胞
下载PDF
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岳彩芳 陈颖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4期584-584,共1页
流行性出血热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病程较长。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合并全身多脏器衰竭,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参与使机体处于免疫失衡状态,短期存活率差,患者死亡率随衰竭器官数的增加而增加,可高达70%。... 流行性出血热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病程较长。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合并全身多脏器衰竭,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参与使机体处于免疫失衡状态,短期存活率差,患者死亡率随衰竭器官数的增加而增加,可高达70%。当前急性肾损伤导致全球范围内每年数百万重症患者死亡,发病率正逐年上升[1]。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为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治疗'空间'和清除炎性介质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连续性 肾脏替代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 急性肾功能衰竭 重症患者 溶质清除率 急性肾损伤 多脏器衰竭 营养支持 炎症介质 炎性介质 细胞因子 死亡率 免疫失衡 力学稳定 病程较长 血流动 可合并 发病率
下载PDF
体外测量联合EKG技术在PICC尖端定位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哲 卞晓莉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期112-113,共2页
目的研究体外测量联合EKG技术在PICC尖端定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进行PICC置管的5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采用体外测量联合EKG技术进行PICC置管,在确定导管尖端后,送患者进行传统的X线尖端定位,然后对导管置入的不... 目的研究体外测量联合EKG技术在PICC尖端定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进行PICC置管的5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采用体外测量联合EKG技术进行PICC置管,在确定导管尖端后,送患者进行传统的X线尖端定位,然后对导管置入的不同长度、胸片定位后导管置入的不同长度以及体外测量的不同长度等指标进行记录,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准确率达到92%(25例),参照组的准确率是64%(25例),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的体外测量来说,EKG技术与体外测量的创新结合,可以有效提高PICC置管在尖端定位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心电图电位法技术 体外测量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X线尖端定位 评估效果 准确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