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丽 苏德望 +6 位作者 朱艳丽 杜井峰 刘亮 卓越 吴雯婷 张雪梅 迟男男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收集胃肠道间质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和外科手术(外科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收集胃肠道间质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和外科手术(外科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细胞免疫功能、胃肠激素等。结果 ESD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外科手术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外科手术组(t=21.074、12.018、14.061、11.498,P<0.01);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外科手术组,CD8^+明显低于外科手术组(t=4.788、4.769、3.653、2.340,P<0.05);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含量明显高于外科手术组(t=3.045、7.754,P<0.05)。结论 ESD有助于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可能与缓解手术对免疫功能的抑制、对胃肠激素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细胞免疫 胃肠激素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朱艳丽 杜井峰 +2 位作者 张雪梅 刘亮 程卓鑫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578-579,582,共3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消化内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42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人。试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进行培训。培训结束...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消化内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42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人。试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进行培训。培训结束时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操作、病例分析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员对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学习氛围、教师授课质量的满意率。结果培训结束后,两组学员的理论知识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临床操作能力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员的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及学习氛围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提高学员的临床操作能力、病例分析能力及对教学学习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消化内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食管薄层CT扫描诊断颈段食管异物及不同治疗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雪梅 宋文琦 +2 位作者 朱艳丽 刘亮 卓越 《影像技术》 CAS 2018年第5期35-37,共3页
目的:将食管薄层CT扫描用于颈段食管异物诊断中,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相关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治率。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73例颈段食管异物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存在异物史,术前给予X线、CT扫描检查,明... 目的:将食管薄层CT扫描用于颈段食管异物诊断中,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相关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治率。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73例颈段食管异物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存在异物史,术前给予X线、CT扫描检查,明确异物位置,根据患者异物部位给予不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18例患者进行静脉复合全麻,于硬质食管镜监视下将异物取出。13例患者进行表面麻醉,在胃镜监视下将异物取出。5例患者行颈侧切开术将异物取出。异物为硬币,患者均为儿童,在不实施麻醉情况采用导尿管经口将硬币取出。结论:导致患者出现食管异物的原因包括饮食过快、注意力不集中等,临床应明确异物所处位置,判断机体受损程度,及时给予合理治疗方式,尽量降低并发症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薄层CT扫描 颈段食管异物 颈侧切开术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氧化应激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8
4
作者 苏德望 朱艳丽 +3 位作者 杜井峰 刘亮 张雪梅 田浩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787-178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氧化应激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结直肠癌...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氧化应激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氧化应激反应、能量代谢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患者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RE)、视黄醇蛋白(R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550、3.966、5.897、8.642,P<0.05);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能量代谢波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氧化应激 能量代谢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