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科全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王拥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87-0190,共4页
分析放射科全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的应用情况,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方法 选择2020.5.6~2022.5.6本院门诊收治的接受全数字化X线检查的3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DR检查者共计1064例、CR检查共计1126例、数字化胃... 分析放射科全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的应用情况,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方法 选择2020.5.6~2022.5.6本院门诊收治的接受全数字化X线检查的3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DR检查者共计1064例、CR检查共计1126例、数字化胃肠机摄片者共计930例。深入性分析放射科全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的应用情况。结果 所有受试者中,数字化肠胃机、CR以及DR的摄片成像优良率分别达到了96.77%、99.11%以及97.37%。结论 院方在对患者开展医学影像检查过程中,使用全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能取得满意效果。该法成像品质优良,与此同时能于后期处理过程中,联合影像存储以及通讯功能实现工作效率提升,这一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科 全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 DR CR 数字化胃肠机摄片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放射科数字X线(DR)摄影技术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王拥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01-0004,共4页
分析放射科数字X线(DR)摄影技术的应用情况,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实验选择2020.1.4~2022.1.4在本院放射科接受检查的患者140例为研究样本。针对所有病患实施DR以及X线检查,制定提升DR摄影技术检查结果的方式。... 分析放射科数字X线(DR)摄影技术的应用情况,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实验选择2020.1.4~2022.1.4在本院放射科接受检查的患者140例为研究样本。针对所有病患实施DR以及X线检查,制定提升DR摄影技术检查结果的方式。分析具体结果。结果 本组内,未出现废片。和X线检查相比而言,DR的清晰度明显更高,对比度更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病患中,DR检查共计10例存在小型病变,经影像学图像处理以后,初步认定其为早期肺癌病患。结论 在医院的放射科之内, DR摄影技术为比较理想化的临床诊断方法,其图片的数字化处理程度比较高。有着良好的空间分辨率,这一方案值得于临床内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科 数字X线摄影技术 应用价值 效果分析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关系
3
作者 钱倩 张静 +2 位作者 张欣 邢晓明 边伟林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择210例ACI患者,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90 d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mR...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择210例ACI患者,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90 d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52例、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158例。治疗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NT-proBNP。用Pearson或Spearman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对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NIHSS)评分、空腹血糖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CYP2C19基因多态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ACI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r_(s)=0.362)、血清NT-proBNP水平(r=0.426)与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高NIHSS评分、CYP2C19基因慢代谢型、高血清NT-proBNP水平是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均<0.05)。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0.786、0.861,二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高水平NT-proBNP是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不良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CYP2C19基因多态性 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
下载PDF
度拉糖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
4
作者 肖艳新 赵立威 +1 位作者 李立琴 何姣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2153-2157,共5页
目的观察度拉糖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肥胖T2DM合并NAFLD患者64例,给予度拉糖肽治疗42例(度拉糖肽组),给予利... 目的观察度拉糖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肥胖T2DM合并NAFLD患者64例,给予度拉糖肽治疗42例(度拉糖肽组),给予利拉鲁肽治疗22例(利拉鲁肽组),共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腰围、血脂、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ALT、AST、CRP;计算两组患者BMI、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测定肝脏脂肪衰减值(CAP)及肝/脾CT值,计算肝/脾CT比值。结果治疗2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度拉糖肽组患者体重、BMI、腰围、肝酶、Fib-4、CRP、CAP下降,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肝/脾CT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利拉鲁肽组比较,度拉糖肽组患者体重、BMI、腰围、HOMA-IR和CAP水平降低,肝/脾CT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度拉糖肽组体重、BMI、HbA1C下降水平与CAP下降水平均呈正相关(r=0.412、0.405、0.327,均P<0.05);体重、BMI、FPG、HOMA-IR下降水平与肝/脾CT比值升高水平均呈负相关(r=-0.391、-0.449、-0.539、-0.458,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重、HbA1C下降水平是CAP下降的影响因素(均P<0.05);FPG、BMI下降水平是肝/脾CT比值升高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度拉糖肽能够有效降低肥胖T2DM合并NAFLD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肝脏脂肪含量下降与体重及血糖水平下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型糖尿病 肥胖 度拉糖肽 肝脏脂肪含量
下载PDF
脑脉利颗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钱倩 张静 +3 位作者 边伟林 邢晓明 张欣 高娟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9期1042-1046,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脉利颗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表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脑脉利颗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表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脉利颗粒进行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1周后的疗效,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血清学指标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治疗1周后,2组NIHSS评分、m Rs评分、血清FIB、IL-8、IL-6、hs-CRP、TNF-α水平及全血低、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PT、APTT较治疗前延长,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2组BI、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脉利颗粒可有效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清学指标水平,减轻机体炎症,改善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脉利颗粒 阿加曲班注射液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血清学 生活质量 安全性
下载PDF
双输入模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经皮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成伟 颜林军 +5 位作者 李长云 李晓燕 张乐 杨卓 蒋博民 赵立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 分析双输入模型CT灌注成像(dual-input body CT perfusion imaging,DI-CTP)在肺结节经皮CT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94例接受DI-CTP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I-CTP引导肺结节穿刺阳性率及病理诊断准... 目的 分析双输入模型CT灌注成像(dual-input body CT perfusion imaging,DI-CTP)在肺结节经皮CT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94例接受DI-CTP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I-CTP引导肺结节穿刺阳性率及病理诊断准确率,比较DI-CTP引导穿刺活检与肺动脉灌注指数(PI)对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94例患者中,良性结节30例,恶性结节(周围型肺癌)64例。DI-CTP引导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为89.36%(84/94),穿刺活检阳性率为96.80%(91/94);DI-CTP引导穿刺活检诊断肺结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4.02,均P<0.01)。结论 DI-CTP灌注伪彩图及定量参数分析为肺结节穿刺活检提供了直观影像学依据,提高了肺结节穿刺活检阳性率、病理诊断准确性及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体层摄影术 肺结节 经皮活检术 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YKL-40 NOX2表达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7
作者 南照林 孙玉 +1 位作者 张彦敏 边宁 《安徽医学》 2023年第8期923-928,共6页
目的 探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血清几丁质酶样蛋白40(YKL-40)、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于保定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8例MAFLD患者为MAFLD组,... 目的 探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血清几丁质酶样蛋白40(YKL-40)、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于保定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8例MAFLD患者为MAFLD组,选取同期该院10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肝纤维化程度评估根据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所得肝脏硬度值分为非纤维化组(60例,肝脏硬度值<8.0 k Pa)和纤维化组(48例,肝脏硬度值≥8.0 k Pa)。比较研究对象YKL-40、NOX2及临床资料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MAFLD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YKL-40、NOX2对肝纤维化的预测效能。结果 MAFLD组血清YKL-40、NOX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化组YKL-40、NOX2水平高于非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647,95%CI:1.053~2.575,P=0.029)、HOMA-IR(OR=1.758,95%CI:1.083~2.853,P=0.022)、YKL-40(OR=2.016,95%CI:1.237~3.284,P=0.004)、NOX2(OR=2.292,95%CI:1.388~3.786,P=0.001)是MAFLD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P<0.05)。YKL-40、NOX2单独预测MAFLD患者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0.838,YKL-40联合NOX2预测MAFLD患者肝纤维化的AUC为0.922,优于单一指标(Z_(二者联合-YKL-40)=2.268,P=0.023、Z_(二者联合-NOX2)=1.999,P=0.046)。结论 YKL-40、NOX2在MAFLD患者血清中水平增加,且与肝纤维化相关,YKL-40联合NOX2可作为预测肝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几丁质酶样蛋白40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回生口服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IL-6和IL-18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贾友超 魏亚宁 +2 位作者 申红强 田彦敏 臧爱民 《肿瘤药学》 CAS 2013年第6期447-450,共4页
目的检测回生口服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IL-6和IL-18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化疗组(NP方案化疗+回生口服液,42例)和单纯化疗组(NP方案,40例),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其临床疗... 目的检测回生口服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IL-6和IL-18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化疗组(NP方案化疗+回生口服液,42例)和单纯化疗组(NP方案,40例),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并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和IL-18的水平。结果联合化疗组总有效率为38.1%(16/42),单纯化疗组总有效率35.0%(1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单纯化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和IL-18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623)。与治疗前比较,联合化疗组治疗后血清IL-6和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05)。结论回生口服液辅助治疗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IL-6和IL-18水平,增强其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生口服液 IL-6 IL-18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6
9
作者 董力 马茜 +4 位作者 吕晓艳 殷小平 杨雯 王晓东 边伟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3-289,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COVID-19患者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资料,分析普通型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优势分布以及出现好...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COVID-19患者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资料,分析普通型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优势分布以及出现好转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1例患者中,轻型12例,普通型45例,重型及危重型14例。临床表现方面,重型及危重型(6/14,42.9%;4/14,28.6%)伴乏力、胸闷及呼吸困难较轻型(0;0)及普通型(2/45,4.4%;0)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2);普通型(30/45,66.7%)、重型及危重型(9/14,64.3%)C反应蛋白升高较轻型(2/12,16.7%)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T表现,病变累及范围超过3个肺叶数:重型及危重型(13/14,92.9%)明显高于普通型(26/45,57.8%);重型及危重型(12/14,85.7%)病变分布于两肺外周及中心多于普通型(20/45,44.4%);病变表现为实变、病变内伴小叶间隔增厚,重型及危重型均多于普通型;以上表现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6、0.007、0.004、0.002)。对22例患者进行随访,CT表现达高峰及病情出现好转多发生在发病10 d后(40.9%,45.5%)。结论普通型与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胸部CT在发病部位、病变密度、实变程度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多数COVID-19患者多在发病10 d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临床分型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闭合性腹外伤合并腰椎骨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宝柱 温国会 +2 位作者 姬荣伟 田雷 王新克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A02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闭合性腹外伤合并腰椎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某院收治的闭合性腹外伤合并腰椎骨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闭合性腹外伤合并腰椎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某院收治的闭合性腹外伤合并腰椎骨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治疗指标,分析其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hortform36questionnaire,SF-36)评分和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闭合性腹外伤合并腰椎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和预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微创手术 闭合性腹外伤 腰椎骨折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CT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玉环 吕晓艳 +4 位作者 张见增 安维民 董景辉 郑蒙 董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87-890,89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及CT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确诊的COVID-19患者入院后的胸部CT资料。结果55例患者中,轻型9例(16.4%),普通型32例(58.2%),重型11例(20.0%),危重型3例(5.5%);9例轻型患者胸...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及CT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确诊的COVID-19患者入院后的胸部CT资料。结果55例患者中,轻型9例(16.4%),普通型32例(58.2%),重型11例(20.0%),危重型3例(5.5%);9例轻型患者胸部CT表现呈阴性,其余46例患者胸部CT有不同程度异常表现,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磨玻璃样病变,部分实变,以胸膜下多发。重型及危重型组实变10例(71.4%),比普通型7例(21.9%)多见(P=0.01);重型及危重型组胸膜下向中心扩展病变12例(85.7%),较普通型12例(37.5%)多见(P=0.03)。普通型2例(4.3%)病变累及1个肺叶,44例(95.7%)累及2个及以上肺叶,10例(71.4%)重型及危重型组5个肺叶均受累。病变以双肺下叶多发,右肺下叶43例(93.5%),左肺下叶41例(89.1%),重型及危重型组同时分布于双肺下叶14例(100.0%),高于普通型组15例(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不同临床分型COVID-19患者CT表现病变分布、范围及密度特征存在差异,CT检查为COVID-19早期诊断及治疗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纹理分析在肺癌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晶 张建军 +2 位作者 李伟 刘冲 赵立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0215-0217,共3页
纹理分析是影像组学的一种,它运用一些数学算法定向在图像勾画感兴趣区域,并对该区域进行定量分析,提取该区域的纹理特征,辅助诊断疾病的特征及预后。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多的已发表的文献使用不同的纹理分析技术来区... 纹理分析是影像组学的一种,它运用一些数学算法定向在图像勾画感兴趣区域,并对该区域进行定量分析,提取该区域的纹理特征,辅助诊断疾病的特征及预后。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多的已发表的文献使用不同的纹理分析技术来区分良恶性肺结节、区分肺癌组织亚型、预测治疗结果和治疗反应,以及预测治疗副作用,并可能有助于放疗计划。本文目的是总结目前已发表的文献,并了解纹理分析在肺癌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应用,为今后指导临床实践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分析 肺癌 病理类型 临床分期 预后
下载PDF
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其在X射线影像优化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聂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2期3-4,共2页
医学影像的出现,让医务工作人员拥有了更多的病患诊断手段,极大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医学影像通常采用X射线设备作为照射手段,但是,这种设备所形成的影像,其最终效果很差,病情的具体信息无法有效获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后期处理,... 医学影像的出现,让医务工作人员拥有了更多的病患诊断手段,极大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医学影像通常采用X射线设备作为照射手段,但是,这种设备所形成的影像,其最终效果很差,病情的具体信息无法有效获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后期处理,以满足不同组织部位的诊断需求。本文将会以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的处理方法及所应用到的各类技术为切入点,针对其对X射线影像优化中所产生的效能,做出一定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 X射线影像优化 影像后处理手段
下载PDF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14
作者 聂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27-0029,共3页
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录入接受影像学诊断检查者。共有45例。所有入选者均采用医学影像技术进行诊断(实验组)、传统检查(参照组)。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满意程度等。结果 (1... 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录入接受影像学诊断检查者。共有45例。所有入选者均采用医学影像技术进行诊断(实验组)、传统检查(参照组)。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满意程度等。结果 (1)诊断准确率显示,确诊方面,试验组、参照组依次为43例、34例,前一组有2例漏诊/误诊,后一组有11例,各组确诊率为95.55%、75.55%,前一组漏诊/误诊率更低,诊断准确性更高,P<0.05。(2)试验组满意、一般、不满意患者比例为34:9:2,占比为75.55%、20.00%、4.44%,试验组比值为24:13:8,比例为53.33%、28.88%、17.77%,两组总满意度为95.55%、82.22%,试验组指标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利于提高医学影像诊断效能,并且还可促使患者满意程度提升,有助于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诊断 诊断准确性
下载PDF
回生口服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友超 魏亚宁 +3 位作者 申红强 田彦敏 商琰红 臧爱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期550-552,563,共4页
目的:研究回生口服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已被收治的11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治疗组在支持、对症治疗... 目的:研究回生口服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已被收治的11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治疗组在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回生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支持、对症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经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经给药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与治疗前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较治疗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给药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生口服液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的含量从而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生口服液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