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云凤 张冬迅 +2 位作者 朱静 裴育 杨丽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8期2754-2756,共3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探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股骨颈、髋总和、腰椎L1~4的骨密度值增幅、总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股骨颈...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探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股骨颈、髋总和、腰椎L1~4的骨密度值增幅、总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股骨颈、髋总和、腰椎L1~4骨密度值增幅(2.0%~2.5%)整体比对照组对应的股骨颈、髋总和、腰椎L1~4骨密度值增幅高(1.5%~1.9%)。对照组女性和男性患者股骨颈的骨密度、髋总和的骨密度、腰椎L1~4的骨密度治疗总有效率均在75.0%~80.0%,而观察组女性和男性患者股骨颈的骨密度、髋总和的骨密度、腰椎L1~4的骨密度治疗总有效率均在95.0%~100.0%。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安全可靠,能够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得到明显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内分泌失调 综合治疗
下载PDF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生殖内分泌指标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冬迅 赵新翠 胡艳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2期121-122,共2页
目的研究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生殖内分泌差异。方法将医院收治的青春期PCOS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胰岛素抵抗(IR)程度划分为IR组(46例)与非IR组(40例),检测2组生殖内分泌指标,包括FSH(促卵泡生... 目的研究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生殖内分泌差异。方法将医院收治的青春期PCOS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胰岛素抵抗(IR)程度划分为IR组(46例)与非IR组(40例),检测2组生殖内分泌指标,包括FSH(促卵泡生成素)、LH(促黄体生成素)、T(睾酮)及SHBG(性激素结合蛋白),比较2组上述指标水平并测定F-G评分(多毛评分)、BMI(体重指数)及WHR(腰臀围比值)。结果 IR组与非IR组比较T水平更高,LH、SHBG与FSH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IR组与非IR组比较BMI、FG评分及WHR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春期PCOS非IR者与IR者生殖内分泌指标存在较大差异,为此需注重调节胰岛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胰岛素抵抗 生殖内分泌
原文传递
保定市5个社区857例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云良 张润兰 +3 位作者 赵连臣 王君 李志红 王海燕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7期4-5,共2页
目的:分析患有2型糖尿病社区居民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02-06/2004-07选择保定市5个生活小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以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对每位受检者的智能精神状态进行测验,每位患者分别由2名医师评分,... 目的:分析患有2型糖尿病社区居民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02-06/2004-07选择保定市5个生活小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以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对每位受检者的智能精神状态进行测验,每位患者分别由2名医师评分,取均数作为最后量表评分。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身高、体质量、家族史、发病年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降糖药物、低血糖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情况、糖尿病并发症等资料。以各项调查指标为自变量,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为因变量的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包括定向力、识记、注意和计算、回忆、语言5个方面的检查,满分为30分,分数≤26为认知功能障碍。按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和认知功能正常组(27~30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全部资料并进入结果分析。①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分30分115例,27~29分539例,≤26分203例,即认知功能障碍组203例,认知功能正常组654例。②认知功能障碍组病程、体质量质数、-5收缩压、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年龄、舒张压、餐后2h血糖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1)。③以各项调查指标为自变量,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危险因素依次为年龄(标准偏回归系数0.3128)、餐后2h血糖(0.3096)、舒张压(0.3026)、空腹血糖(0.2904)、病程(0.2672)、体质量指数(0.2308)、胆固醇(0.2006)等。结论:年龄老化、高血压、餐后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并发认知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超重、血脂异常、病程等也是发病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疾病 代谢性 精神状态检查表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铁死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肖艳新 刘岩 +1 位作者 许岭翎 周亚茹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2期260-264,共5页
铁死亡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主要特征为铁过载及脂质过氧化。铁死亡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铁过载可通过芬顿反应产生大量活性氧,在脂氧合酶的作用下,肝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从而诱导肝细... 铁死亡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主要特征为铁过载及脂质过氧化。铁死亡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铁过载可通过芬顿反应产生大量活性氧,在脂氧合酶的作用下,肝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从而诱导肝细胞死亡,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阻断铁死亡可能成为保护肝细胞的治疗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质过氧化 铁过载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风险联合预测模型建立
5
作者 张天昊 王晓妍 +4 位作者 安杰 李金 李锦行 姜战武 郝志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312-315,共4页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建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风险联合预测模型。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38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分为正常组和损伤组,两...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建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风险联合预测模型。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38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分为正常组和损伤组,两组资料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独立危险因素。最后依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预测模型,并评估此模型的性能。结果显示,38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21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5.44%)。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8例(发生率2.07%),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3例(发生率3.37%)。单因素分析显示:甲状腺切除方式、手术次数、显露喉返神经和精细化被膜解剖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甲状腺切除方式(OR=2.743,95%CI:1.028~7.272,P<0.05)、手术次数(OR=4.512,95%CI:1.324~15.376,P<0.05)、显露喉返神经(OR=0.230,95%CI:0.081~0.658,P<0.05)和精细化被膜解剖(OR=0.332,95%CI:0.116~0.951,P<0.05)是喉返神经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风险预测模型AUC(0.929,95%CI:0.889~0.968,P<0.05),优于其他指标,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最大的约登指数为0.701时对应的ROC曲线最佳界值为0.109,此时敏感度为0.857,特异性为0.844。结果表明,行甲状腺全切、多次手术史能增加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在手术中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和精细化被膜解剖可以明显降低喉返神经的损伤。联合预测模型对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以通过该模型对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尽早对高危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喉返神经损伤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8
6
作者 许娜 郭淑芹 +6 位作者 张云良 马竞轩 王翯 白广芹 提素芳 黄一茜 杜亚涛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住院患者137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4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45例;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4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住院患者137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4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45例;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45例。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SFRP-5,同时测定空腹静脉血糖(FBG)、血脂、肝肾功能、UAER。比较各组间的指标差异。结果 4组SFRP-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血清SFRP-5的水平低于对照组,B组、C组血清SFRP-5水平高于A组,C组血清SFRP-5水平高于B组(均P<0.05)。血清SFRP-5水平与舒张压(DBP)、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素氮(BUN)、肌酐(CR)、UAER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肾小球滤过率(GFR)、总胆红素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UAER、HOMA-IR、空腹血糖(FBG)、空腹血糖(FBG)、尿酸(UA)、收缩压(SBP)、TG是SFRP-5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2DM患者血清SFRP-5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两者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并可能成为糖尿病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新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
下载PDF
高压氧辅助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7
作者 曹琳琳 姚明言 +1 位作者 尹尧 展倩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辅助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突发性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全科医疗科及耳鼻咽喉科就诊的6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辅助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突发性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全科医疗科及耳鼻咽喉科就诊的6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糖皮质激素、扩血管改善循环及营养神经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HBO辅助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纯音听阈、血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纯音听阈、血糖、NLR、PLR指标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纯音听阈、血糖、NLR、PL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听阈增益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综合疗效(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针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突发性聋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与炎性指标,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且安全性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中老年 2型糖尿病 突发性聋
下载PDF
保定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带cuff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晓东 李欣悦 +2 位作者 李宝新 王向东 唐冠英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1年第5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带cuff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的危险因素,为防控透析导管血流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本地区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使用带cuff透析导管行维持性血液...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带cuff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的危险因素,为防控透析导管血流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本地区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使用带cuff透析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CRBSI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置管时间、空腹血糖、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白蛋白(albumin, Alb)、红细胞计数(erythrocyte count, RBC)、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等临床指标,并将筛查出的有意义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发生CRBSI 26例,发生率为2.4/千导管日;检出病原菌29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最高(占34.48%),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占13.79%);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年龄、导管留置时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b与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发生CRBSI有关(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发生CRBSI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65岁(OR=2.731)、导管留置时间>90 d(OR=5.627)、空腹血糖≥12 mmol/L(OR=7.035)、糖化血红蛋白≥10%(OR=6.571)、Hb<80 g/L(OR=3.469)、Alb<35 g/L(OR=5.049)。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带cuff透析导管患者CRBSI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大、导管留置时间长、血糖浓度高及Hb、Alb水平低,提示应对高危人群开展积极的防控工作,以降低带cuff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cuff透析导管 糖尿病 血液透析滤过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血清25(OH)D、RBP、COX-2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李瑞雪 韩璐璐 +4 位作者 尹飞 李妍 周雪 郭淑芹 李志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884-886,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足(DF)患者血清25(OH)D、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环氧合酶-2(COX-2)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该院确诊的60例老年DF患者作为DF组,另选取该院糖尿病不合并DF老年患者(NDF)及同期健...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足(DF)患者血清25(OH)D、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环氧合酶-2(COX-2)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该院确诊的60例老年DF患者作为DF组,另选取该院糖尿病不合并DF老年患者(NDF)及同期健康志愿者各60例作为NDF组和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血清25(OH)D、RBP、COX-2水平,以及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清25(OH)D、RBP、COX-2水平间差异。分析血清25(OH)D、RBP、COX-2水平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25(OH)D、RBP、COX-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P和COX-2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DF组、NDF组、对照组,25(OH)D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NDF组、DF组,随着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升高,患者RBP、COX-2水平明显升高,25(OH)D水平明显降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RBP、COX-2水平呈正相关(r=0.612、0.339,P<0.05),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r=-0.652,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DF患者的25(OH)D、RBP、COX-2水平的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视黄醇结合蛋白 环氧合酶-2 糖尿病足 相关性
下载PDF
能量代谢通路TNAP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表达及对脂肪细胞功能调控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李芳 李志红 +1 位作者 姚明言 尹飞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894-899,共6页
目的探究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TNAP)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表达情况及对脂肪细胞新型功能通路非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鸢尾素(Irisin)调控的机制。方法队列试验:选取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 目的探究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TNAP)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表达情况及对脂肪细胞新型功能通路非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鸢尾素(Irisin)调控的机制。方法队列试验:选取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并收集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通过ELISA法检测两组人群血清TNAP和能量代谢分子UCP1和鸢Irisin表达水平。细胞学实验:将脂肪细胞3T3-L1分为3组,对照组、NC组(转染NC质粒)、和试验组(转染si-TNAP质粒),诱导3T3-L1成脂肪定向分化,油红O染色检测各组细胞成脂肪分化能力,检测各组细胞葡萄糖消耗水平和三酰甘油消耗水平,通过qPCR法能量代谢通路分子UCP1和Irisin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UCP1和Iris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队列试验: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血清TNAP表达水平升高,UCP1和Iris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细胞学实验: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细胞成脂肪能力增加;葡萄糖消耗和三酰甘油产生能力显著增加(P<0.001);q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细胞UCP1和Irisin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01),Western blot实验表明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细胞UCP1和Iris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结论TNAP可能通过抑制能量代谢通路UCP1/Irisin影响脂肪细胞的能量代谢,并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能量代谢 脂肪细胞
下载PDF
度拉糖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
11
作者 肖艳新 赵立威 +1 位作者 李立琴 何姣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2153-2157,共5页
目的观察度拉糖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肥胖T2DM合并NAFLD患者64例,给予度拉糖肽治疗42例(度拉糖肽组),给予利... 目的观察度拉糖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肥胖T2DM合并NAFLD患者64例,给予度拉糖肽治疗42例(度拉糖肽组),给予利拉鲁肽治疗22例(利拉鲁肽组),共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腰围、血脂、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ALT、AST、CRP;计算两组患者BMI、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测定肝脏脂肪衰减值(CAP)及肝/脾CT值,计算肝/脾CT比值。结果治疗2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度拉糖肽组患者体重、BMI、腰围、肝酶、Fib-4、CRP、CAP下降,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肝/脾CT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利拉鲁肽组比较,度拉糖肽组患者体重、BMI、腰围、HOMA-IR和CAP水平降低,肝/脾CT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度拉糖肽组体重、BMI、HbA1C下降水平与CAP下降水平均呈正相关(r=0.412、0.405、0.327,均P<0.05);体重、BMI、FPG、HOMA-IR下降水平与肝/脾CT比值升高水平均呈负相关(r=-0.391、-0.449、-0.539、-0.458,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重、HbA1C下降水平是CAP下降的影响因素(均P<0.05);FPG、BMI下降水平是肝/脾CT比值升高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度拉糖肽能够有效降低肥胖T2DM合并NAFLD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肝脏脂肪含量下降与体重及血糖水平下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型糖尿病 肥胖 度拉糖肽 肝脏脂肪含量
下载PDF
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OH-D3、BMP2、RBP4及超声骨密度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昭 韩璐璐 +6 位作者 马静静 宋宁宁 姚明言 王生海 李志红 郭畑灿 宋茜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超声骨密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A组,40例DN... 目的分析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超声骨密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A组,40例DN微量尿蛋白患者为B组,40例DN大量尿蛋白患者为C组,4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4组骨代谢指标[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I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骨密度指标(股骨近端骨密度)、血清25-OH-D3、BMP2、RBP4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3、BMP2、RBP4与骨代谢指标、骨密度指标相关性。结果C组PINP水平为(24.53±6.02)μg/L,低于B组、A组、对照组[(28.97±5.11)、(32.59±5.81)、(33.54±5.46)μg/L],β-CTX水平为(420.15±42.86)μg/L,高于B组、A组、对照组[(387.65±49.87)、(326.87±42.07)、(336.58±36.1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股骨近端骨密度为(0.71±0.11)g/cm2,低于B组、A组、对照组[(0.86±0.17)、(0.88±0.21)、(0.90±0.18)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25-OH-D3、RBP4水平分别为(7.26±2.09)、(4.92±1.33)μg/L,低于B组[(12.38±2.84)、(7.42±2.21)μg/L]、A组[(12.99±3.01)、(7.67±2.06)μg/L]、对照组[(10.36±2.47)、(5.97±1.59)μg/L],BMP2水平为(40.07±5.81)μg/L、高于B组、A组、对照组[(37.11±5.29)、(34.05±6.27)、(33.25±6.1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25-OH-D3、RBP4与PINP、股骨近端骨密度呈正相关(P<0.05),与β-CTX呈负相关(P<0.05);BMP2与PINP、股骨近端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与β-CTX呈正相关(P<0.05)。结论DN患者随病情进展,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下降,血清25-OH-D3、BMP2、RBP4水平与骨密度、骨代谢有关,早期通过测定以上因子水平可敏感反映DN患者骨质变化,以便对骨质疏松尽早预防和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25-羟维生素D3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视黄醇结合蛋白4 骨代谢 骨密度
下载PDF
血清3-硝基酪氨酸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变化及与代谢指标的关系
13
作者 禹远航 李志红 +3 位作者 李娜 乔普丹 张圆圆 李宝新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3期22-26,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3-硝基酪氨酸在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体内的水平变化,同时分析3-硝基酪氨酸与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46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T2DM组)... 目的 探讨血清3-硝基酪氨酸在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体内的水平变化,同时分析3-硝基酪氨酸与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46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T2DM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4例作为对照组(NC组)。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C肽等生化指标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测定法检测两组3-硝基酪氨酸血清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3-硝基酪氨酸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体质指数、收缩压、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C肽、空腹胰岛素、3-硝基酪氨酸水平较N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3-硝基酪氨酸水平较高组与水平较低组相比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3-硝基酪氨酸水平与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3-硝基酪氨酸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影响了T2DM的发生发展,这一结果可为今后T2DM患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及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血清 3-硝基酪氨酸 关系研究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对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靖 舒民 +4 位作者 姚明言 臧燕伟 朱晓娟 李瑞雪 贾辛未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靶向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对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中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存在冠脉高血栓负荷并且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靶向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对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中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存在冠脉高血栓负荷并且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0例采用血栓抽吸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血栓抽吸。比较2组术中冠脉血流、心肌灌注、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TIMI血流3级比例、术后心肌染色分级(MBG)3级比例、术后2 h 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校正TIMI计帧数(cTFC)和无复流(NR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靶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可以改善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且不增加脑卒中、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 重组人尿激酶原 高血栓负荷 预处理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关系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菲 李志红 +5 位作者 郭淑芹 赵连臣 卢瑞琦 董静 马文彬 尹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404例,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甲功正常组)291例,SCH组113例,比较2组一般情况及各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促甲状腺激素(TSH)...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404例,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甲功正常组)291例,SCH组113例,比较2组一般情况及各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促甲状腺激素(TSH)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CH组女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TC、TG、LDL-C、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较甲功正常组明显升高,空腹血糖[(6.03±1.32)mmol/L vs(7.61±0.93)mmol/L]、HDL-C[(1.25±0.46)mmol/L vs(1.41±0.49)mmol/L]、D-二聚体[(0.23±0.11)mg/L vs(0.55±0.27)mg/L]显著降低(P<0.05)。TSH、年龄、收缩压、LDL-C、纤维蛋白原、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且TSH与纤维蛋白原、TC、TG、LDL-C、脂蛋白(a)、C反应蛋白、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D-二聚体、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SCH发生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高TSH是T2DM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颅内动脉硬化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胆固醇 LDL 脂蛋白(A) C反应蛋白质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骨疏康颗粒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及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宝新 周雪 +3 位作者 梁璇璇 常文龙 赵树霞 张云良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55-2657,共3页
目的:观察骨疏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合并抑郁症及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合并抑郁症及骨质疏松的患者共105例,随机... 目的:观察骨疏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合并抑郁症及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合并抑郁症及骨质疏松的患者共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诺和灵30R笔芯皮下注射及钙尔奇D 600 mg q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骨疏康颗粒10 g bid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和骨密度指标、躯体部分生活质量评分和HAMD-17评分。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清Ca、ALP、OC显著高于对照组,β-CTX、PT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股骨Ward三角及L2~L4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2、4、6月末观察组患者的HAMD-17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疏康颗粒治疗T2DM合并抑郁症及骨质疏松,能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和骨密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疏康颗粒 2型糖尿病 抑郁症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高糖刺激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MP-2,TIMP-2,MT1MMP 和CTGF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姚芳 李志红 +3 位作者 闫喆 刘青娟 段惠军 郄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11-817,共7页
目的观察高糖刺激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抑制物-2(TIMP-2)、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动态变化以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HBZY-1肾小球系膜细... 目的观察高糖刺激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抑制物-2(TIMP-2)、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动态变化以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HBZY-1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低糖(5.5mmol/L葡萄糖)组、高糖(30mmol/L葡萄糖)组和渗透压对照(5.5mmol/L葡萄糖+24.5mmol/L甘露醇)组,24、48、72、96h后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MMP-2、TIMP-2、MT1-MMP及CTGF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Ⅳ型胶原的含量。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低糖组相比,高糖组MMP-2的表达在24h时略有升高,较低糖组增加10%±4%(P<0.05),至48h时则较低糖组减少42%±2%,其后随时间延长表达持续降低,至96h时较低糖组减少78%±2%;MT1-MMP表达在24h开始下降并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与低糖组相比较,在刺激的24h,高糖组MT1-MMP表达下降了29%±3%,随后持续下降,至96h则下降了78%±9%(P<0.01)。高糖组各时间点TIMP-2和CTGF表达均较低糖组增高,其中CTGF的表达在高糖刺激的24h即显著增高,为低糖组的201%±24%,随后持续增高,至培养96h为低糖组的484%±51%(P<0.01);TIMP-2的表达在24h时较低糖组增加55%±3%,且随时间延长呈增高趋势(P<0.01)。MMP-2、TIMP-2、MT1-MMP和CTGF的mRNA表达与相应蛋白的表达趋势基本一致。与低糖组相比,高糖组细胞上清中的Ⅳ型胶原于24h即有增加,且持续增高至96h(P<0.05)。低糖组和渗透压对照组组内、组间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高糖刺激早期可小幅诱导MMP-2的表达增强,但长期高糖刺激则可抑制MMP-2和MT1-MMP的表达及活化,同时促进系膜细胞TIMP-2和CTGF的表达。DN中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积聚可能是由于上述细胞因子和蛋白酶引起细胞外基质代谢失衡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和神经肽Y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宝新 张云良 +4 位作者 张鑫 常文龙 王翯 马爽 郭淑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瘦素和神经肽Y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DS组)45例、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分级高血压组(DH组)152例。DH组包括2型糖尿病合... 目的探讨血清中瘦素和神经肽Y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DS组)45例、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分级高血压组(DH组)152例。DH组包括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级(DH1组)47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级(DH2组)51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级(DH3组)54例。另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S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瘦素和神经肽Y水平。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两者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DS组瘦素和神经肽Y水平较NS组均升高,且随血压分级增加,DH1、DH2、DH3组瘦素和神经肽Y水平均高于DS组,均以DH3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瘦素和神经肽Y均与收缩压、空腹血糖呈正相关,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收缩压和空腹血糖均是瘦素和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时,血清瘦素和神经肽Y水平均升高,且随着血压分级的增加升高明显,表明两者可能共同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神经肽Y 2型糖尿病 不同分级 高血压
下载PDF
利拉鲁肽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19
作者 曹小会 贾丽艳 胡艳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利拉鲁肽组、肾炎康复片组以及联合用药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利拉鲁肽组在常规治...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利拉鲁肽组、肾炎康复片组以及联合用药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利拉鲁肽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治疗,肾炎康复片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肾炎康复片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及肾炎康复片口服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12周,对比糖代谢指标、肾功能及炎性因子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空腹血糖(FPG)、饭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利拉鲁肽组、肾炎康复片组,利拉鲁肽组低于肾炎康复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利拉鲁肽组、肾炎康复片组,肾炎康复片组低于利拉鲁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利拉鲁肽组、肾炎康复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肾炎康复片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水平,减少肾脏的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利拉鲁肽 肾炎康复片 糖代谢指标 肾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预处理联合冠脉内注射前列地尔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的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姚明言 贾辛未 +4 位作者 解俊敏 王艳飞 赵淑君 吴艳民 张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21-3025,共5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预处理联合冠脉内注射前列地尔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3月医院使用PCI方法进行早期治疗的ACS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预处理联合冠脉内注射前列地尔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3月医院使用PCI方法进行早期治疗的ACS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7例患者,A组给予PCI手术治疗,B组在A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预处理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前列地尔,对两组PCI治疗前后的心肌灌注缺损指数(CSI),室壁运动指数(WMSI),矫正TIMI帧数(cTFC)进行比较,对两组PCI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比较,对两组PCI治疗前后的血清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进行比较,对两组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情况进行比较,对两组的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A组的CSI从(2.22±0.23)级降低到(1.58±0.13)级,WMSI从(1.98±0.31)级降低到(1.61±0.22)级,cTFC从(72.15±6.01)帧降低到(37.25±3.58)帧,B组的从CSI(2.23±0.24)级降低到(1.11±0.15)级,WMSI从(1.99±0.32)级降低到(1.14±0.18)级,cTFC从(72.32±5.89)帧降低到(28.41±3.91)帧,B组的变化幅度大于A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6.233,11.336,11.432,P<0.05),经过治疗后,A组的CRP从(8.29±1.83)mg/L升高到(14.93±2.81)mg/L,IL-6从(32.21±4.35)μg/L升高到(61.28±4.91)μg/L,B组的CRP从(8.31±2.01)mg/L升高到(11.23±2.35)mg/L,IL-6从(31.81±4.07)μg/L升高到(45.61±5.13)μg/L,B组的变化幅度小于A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925,15.128,P<0.05),经过治疗后,A组的NO从(70.81±5.26)μmol/L降低到(41.35±4.67)μmol/L,ET-1从(68.34±4.77)μmol/L升高到(116.21±5.81)μmol/L,B组的NO从(69.91±6.03)μmol/L降低到(54.25±5.27)μmol/L,ET-1从(69.91±5.12)μmol/L升高到(94.81±5.09)μmol/L,B组的变化幅度小于A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2.56,18.994,P<0.05),A组的复发率高于B组[17.02%(8/47)VS. 4.26%(2/4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5),两组的心律失常[6.38%(3/47)VS. 2.13%(1/47)],心力衰竭[4.26%(2/47)VS. 2.13%(1/47)],再发心肌梗死[8.51%(4/47)VS. 2.13%(1/47)],再发心绞痛[10.64%(5/47)VS. 4.26%(2/47)],发生率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261,0.000,0.845,0.617,P>0.05),A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总人数比例高于B组[23.4%(11/47)VS. 8.51%(4/4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87,P<0.05)。结论:使用参附注射液预处理联合冠脉内注射前列地尔干预接受早期PCI手术的ACS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降低无复流现象发生的风险,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前列地尔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