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琪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年第14期185-185,189,共2页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选择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8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择时间为2017年8月~2018年9月,将入选对象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4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43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结...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选择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8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择时间为2017年8月~2018年9月,将入选对象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4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43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和SDS评分经过对比后,分数之间并无统计学意义产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经过对比,分数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确保患者的积极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超声参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张涛 翟爱丽 +3 位作者 李晶培 樊晓然 尚琳 朱继红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超声参数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分析其预测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风险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术中大出血者记为观察组(35例),出血量少... 目的超声参数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分析其预测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风险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术中大出血者记为观察组(35例),出血量少者记为对照组(85例)。检测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并进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指标及HCG水平。采用多因素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结合超声参数的logistic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分级、病灶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为(31.58±3.89)cm,较对照组大,残余肌层厚度为(0.98±0.23)cm,较对照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较大、残余肌层较薄及血流分级为3级为主要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45(95%CI:0.888~0.97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29%和88.24%。结论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根据病灶大小、残余肌层厚度及血流分级等超声参数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患者术中大出血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妊娠 超声参数 预测价值 大出血 LOGISTIC回归模型
下载PDF
血清LH、AMH、FSH水平与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妊娠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晶培 张涛 朱继红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68-70,共3页
目的 探究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抗缪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生成素(FSH)与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妊娠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CSP患者,均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统计术后3年再妊娠情况,收集术后3年内患者临床资料(年... 目的 探究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抗缪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生成素(FSH)与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妊娠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CSP患者,均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统计术后3年再妊娠情况,收集术后3年内患者临床资料(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月经恢复时间及瘢痕病灶直径);术前及术后第1、3、6个月经周期第2~4 d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LH、AMH、FSH;用Logistic回归分析CSP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妊娠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用曲线下面积分析血清LH、AMH、FSH水平对CSP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妊娠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后3年再妊娠53例(再妊娠组),再妊娠率61.6%(53/86);未妊娠33例(未妊娠组)。两组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月经恢复时间及病灶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1、3、6个月经周期妊娠组LH、FSH水平低于未妊娠组,AMH水平高于未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血清LH、AMH、FSH水平均与CSP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妊娠独立相关(P均<0.05)。术后第6个月经周期血清LH、AMH、FSH预测CSP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妊娠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6、0.757、0.826,三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血清LH、AMH、FSH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三者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第6个月经周期血清LH、AMH、FSH联合检测对CSP患者再妊娠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妊娠 剖宫产 子宫动脉栓塞术 黄体生成素 抗缪勒管激素 促卵泡生成素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亚琴 马晨霞 任重远 《现代临床护理》 2005年第2期27-28,46,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2002年1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35例和开腹手术组37例,观察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至出院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2002年1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35例和开腹手术组37例,观察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至出院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手术至出院时间均较开腹手术组短,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减少,各项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对腹腔干扰小,出血少,恢复快,比开腹手术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治疗 观察及护理 2003年6月 2002年1月 腹腔镜治疗 术中出血量 疗效 开腹手术 手术时间 出院时间 护理要点 离床活动 活动时间 统计学 术后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Ki-67及VEGF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淼 闫风彩 +1 位作者 钱智 刘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396-1399,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Survivin、Ki-67及VEGF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宫颈癌,2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Survivin、Ki-67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从慢性宫...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Survivin、Ki-67及VEGF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宫颈癌,2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Survivin、Ki-67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从慢性宫颈炎组到宫颈癌组,Survivin、Ki-67及VEGF表达率逐渐升高。Survivin、Ki-67及VEGF的表达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相关。同时Survivin、VEGF的表达又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相关。Survivin表达与Ki-67及VEGF表达呈正相关(r1=0.671,P<0.01;r2=0.738,P<0.01)。结论:Survivin、Ki-67及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宫颈癌的局部浸润活性和转移潜能,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免疫组织化学 SURVIVIN KI-67 VEGF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克罗米芬抵抗状况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倩 李力 +3 位作者 刘倩 赵丹 刘伟 卢志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2期3398-3400,共3页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妇女克罗米芬抵抗状况,指导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21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抵抗克罗米芬将所有患者分为抵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妇女克罗米芬抵抗状况,指导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21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抵抗克罗米芬将所有患者分为抵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免疫功能及糖代谢相关指标。结果抵抗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舒张压及双卵巢窦卵泡数分别为(66.47±11.94)kg、(26.79±3.95)kg/m^2、(77.05±8.46)mm Hg、(38.05±7.99)个,痤疮及多毛症发病率分别为15.22%、10.87%,C反应蛋白、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0.39±0.56)mg/dL、(14.96±11.64)μIU/mL、(3.68±3.21)个,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质量、BMI、舒张压、双卵巢窦卵泡数、痤疮、多毛症、C反应蛋白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可能是PCOS患者克罗米芬抵抗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克罗米芬 促排卵 药物抵抗
下载PDF
脐动脉血流预测胎儿脐带绕颈及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玉洁 张兰英 郑春松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1年第1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脐动脉 脐带绕颈 胎儿 预后
下载PDF
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亚琴 马晨霞 刘焕巧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21-722,共2页
关键词 孕产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 护理
下载PDF
VEGF、VEGFR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汪丛敏 李力 +4 位作者 李英惠 吴小华 张金库 宋素格 刘金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fit-1和KDR)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及VEGFR在45例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结果:45倒卵巢癌中VEGF、fit-l...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fit-1和KDR)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及VEGFR在45例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结果:45倒卵巢癌中VEGF、fit-l和KD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68.9%,88.9%。Ⅲ~Ⅳ期卵巢癌中VEGF强阳性表达率93.5%(29/31)高于Ⅰ~Ⅱ期卵巢癌35.7%(5/14)(P=0.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VEGF强阳性表达率69.2%(9/13)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27.8%(5/18)(P〈0.05)。随着卵巢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腹水量及残瘤组织的增加,VEGF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而不同组织类型卵巢癌中,VEGF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EGF与卵巢癌发展有关,能促进肿瘤生长、局部侵袭及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青年女性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钱智 李淼 周荣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青年女性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青年女性肺癌组52例及正常对照组28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的病例,采用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青年女性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青年女性肺癌组52例及正常对照组28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的病例,采用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后处理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青年女性肺癌组52例中49例可以重建出支气管动脉(BA),显示率为94.2%,平均2.5支/人;正常对照组28例中22例可以重建出BA,显示率为78.6%,平均1.3支/人。青年女性肺癌组BA显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青年女性肺癌组重建BA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青年女性肺癌组同侧BA管径较正常对照组BA明显增粗(P<0.01)。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是青年女性肺癌的重要检查方法,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T血管造影 支气管动脉
下载PDF
128层CT与超声在评价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致左心功能改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红伟 王丽丽 +5 位作者 李艳 张洪胜 郝继伟 李伟 王素娟 周志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888-891,共4页
目的:探讨128层CT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左室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和整体心功能指标相应数据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将104例心肌桥患者,按检查方法分为CT组和超声组,测量评估指标分别为:左心室收缩末期最大内径、... 目的:探讨128层CT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左室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和整体心功能指标相应数据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将104例心肌桥患者,按检查方法分为CT组和超声组,测量评估指标分别为:左心室收缩末期最大内径、舒张末期最大内径和短轴收缩率(FS),腱索水平室间隔(IVS)收缩末期厚度、舒张末期厚度、收缩率、运动度,腱索水平左室后壁(LVPW)收缩末期厚度、舒张末期厚度、收缩率和运动度,左心室收缩末期(ESV)、舒张末期容积(EDV)和射血分数(EF)。将CT和超声各相关数进行两样本的t检验及相关性比较分析。结果:CT和超声的左心室功能各指标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均大于0.7。结论:128层CT与心脏超声在评价心肌桥患者腱索水平左心室肌段的收缩功能、EDV、ESV和EF等指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将CT作为客观评价该类患者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在CT组和超声组腱索水平IVS运动度、LVPW收缩末期厚度和EF各自的相关性显著高于其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心肌桥/诊断 心室功能障碍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超声心功描记术
下载PDF
24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盆腔病变的腹腔镜诊治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素格 朱继红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女性不孕症 腹腔镜检查 盆腔病变 诊治分析 输卵管通畅 镜下治疗 同时进行 临床资料
下载PDF
抗-SSA抗体阳性人群临床特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亚平 刘欣 +7 位作者 宋文杰 李淼 郭艳蒲 郝英霞 郭艳敏 李玉兰 张志强 郭淑芹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18-1420,共3页
目的通过探讨抗-SSA抗体阳性人群临床特点,揭示该抗体的疾病预警价值,以利于自身免疫病(AID)的早期发现。方法对体检检测抗-SSA抗体阳性人群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调查。结果(1)抗-SSA抗体阳性人群男女比例差异很... 目的通过探讨抗-SSA抗体阳性人群临床特点,揭示该抗体的疾病预警价值,以利于自身免疫病(AID)的早期发现。方法对体检检测抗-SSA抗体阳性人群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调查。结果(1)抗-SSA抗体阳性人群男女比例差异很大,男女比例为1∶2.95。不同性别少年组阳性率差异不大;中青年组女性阳性率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抗-SSA抗体阳性组疲劳乏力、腹部不适、关节肿痛、皮肤病变、口干、眼干、淋巴结症状等均明显高于阴性组。(3)抗-SSA抗体阳性组实验室检查,血液有形成分减低,尿常规异常,血沉增快,肝功酶类升高,Ig G升高,C_3、C_4降低,RF升高等均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对于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淋巴结、关节等组织器官反复出现病变患者及早行抗-SSA等自身抗体检测,以利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AID的早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SSA抗体 临床特征 早发现 阳性人群
下载PDF
臭氧液对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清除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小松 赵更力 +6 位作者 董燕 杨英捷 赵春梅 柏家英 宋洁 陈丽君 毕蕙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臭氧液阴道冲洗治疗对于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单一亚型感染的清除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在4家医院将263名HPV单一亚型感染病除外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二级(CIN2)及以上的研究对象经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臭氧... 目的探讨臭氧液阴道冲洗治疗对于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单一亚型感染的清除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在4家医院将263名HPV单一亚型感染病除外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二级(CIN2)及以上的研究对象经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臭氧连续阴道冲洗一周组(A组,92例)、臭氧间断阴道冲洗4天组(B组,87例)以及空白对照组(C组,84例),并在治疗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进行随访,阳性的HPV亚型转阴者为有效,未转阴者视为无效。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的处理效果。结果 (1)研究对象于阴道冲洗3个月后首次随访,A、B、C组有效的比例分别为66.3%(61/92)、57.5%(50/87)和51.2%(43/84),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2=4.196,P=0.123);(2)研究对象于6个月后第2次随访,三组间有效的比例分别为58.6%(17/29)、41.2%(14/34)和20.5%(8/39),其中A组有效率显著高于C组(χ2=10.415,P=0.005);(3)三组研究对象随访两次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9%(79/92)、74.7%(65/87)和61.9%(52/84)。A组与C组相比,疗效增加了38.8%(χ2=13.251,P<0.001);B组与C组相比,疗效增加了20.7%,但无统计学差异(χ2=3.245,P>0.05);A组与B组比较,疗效增加了15.0%,但无统计学差异(χ2=3.538,P>0.05)。结论虽然HPV感染大多可自然清除,但对于反复HPV感染者或HPV持续感染并有焦虑情绪的患者,应用臭氧液阴道连续冲洗一周可作为加速HPV病毒清除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液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随机对照 清除
下载PDF
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结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娜 段志敏 +2 位作者 朱继红 李亚 李淼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结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的剖宫产术后CSP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按治疗方法分为介入... 目的:探讨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结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的剖宫产术后CSP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按治疗方法分为介入组和腹腔镜组,其中介入组(30例)患者先行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术,再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腹腔镜组(30例)患者行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后再行清宫术,比较2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后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血h 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和总住院费用均低于介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腹痛、高热和白细胞升高的发生率均低于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结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CSP,治疗效果满意、安全有效,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瘢痕妊娠 剖宫产术 腹腔镜 治疗
下载PDF
斑蝥酸钠维生素B6联合PT方案对卵巢癌组织淋巴管生长因子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亚 张涛 +4 位作者 郭艳蒲 刘莉 朱继红 赵颖 胡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701-1703,1706,共4页
目的:研究斑蝥酸钠维生素B6联合PT方案对卵巢癌组织淋巴管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接诊的80例卵巢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仅采用PT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在采用PT化疗方案之外,再加用注射中... 目的:研究斑蝥酸钠维生素B6联合PT方案对卵巢癌组织淋巴管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接诊的80例卵巢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仅采用PT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在采用PT化疗方案之外,再加用注射中药斑蝥酸钠维生素B6。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情况、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分型变化、淋巴细胞总数以及不良反应方面分别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提高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生活质量降低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病情情况提高者例数明显比对照组高,而实验组病情情况降低者例数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淋巴细胞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淋巴细胞总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各项生化指标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结论 :采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联合PT方案对卵巢癌组织进行治疗,能有效抑制淋巴管生长因子,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顺铂 紫杉醇 斑蝥酸钠维生素B6
下载PDF
3种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卢志茹 张丽娜 李英惠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疗效。方法:选择绝经后妇女317例,随机分成3组。A组(104例)口服补佳乐(2 mg),连服5 d,术前3 h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手术开始后使用丁卡因胶浆3 g进行表面麻醉。B组(112例)... 目的:探讨3种不同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疗效。方法:选择绝经后妇女317例,随机分成3组。A组(104例)口服补佳乐(2 mg),连服5 d,术前3 h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手术开始后使用丁卡因胶浆3 g进行表面麻醉。B组(112例)使用米索前列醇及丁卡因联合,方法及剂量同A组。C组(101例)手术开始后单纯使用丁卡因胶浆。记录3组节育器取出术中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及取器成功率。结果:3组一次性取出节育器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85,P<0.05)。3组节育器取出术中疼痛程度、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分别为144.366和31.567,P<0.05)。结论: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前应用补佳乐、米索前列醇及术中配伍丁卡因,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取器的一次成功率,减少术后阴道出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宫内避孕器 米索前列醇 丁卡因
下载PDF
IMP3基因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梅娜 曹雪霞 +7 位作者 张娜 董静 赵敏英 崔娜 宋洁 刘莉 谢祯芳 刘玉娜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8期137-142,共6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基因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使核糖核酸(mRNA)结合蛋白,表达于胚胎组织和恶性肿瘤组织,在成人组织中几乎不表达。IMP家族成员包括IMP1、IMP2及IMP3,在结合、运输及稳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基因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使核糖核酸(mRNA)结合蛋白,表达于胚胎组织和恶性肿瘤组织,在成人组织中几乎不表达。IMP家族成员包括IMP1、IMP2及IMP3,在结合、运输及稳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胚胎形成的早期,IMP家族成员在RNA的转录、稳定细胞的生长、DNA的复制、转录、细胞的移行等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IMP3基因过度表达于恶性肿瘤的组织中,但在癌组织的周边良性组织中却没有发现。因此,IPM3基因很可能会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而引起关注,故此重点阐述IMP3基因在骨肉瘤、胰腺癌、肾细胞癌、子宫内膜癌及宫颈腺癌等肿瘤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3 表达 骨肉瘤 胰腺癌 肾细胞癌 子宫内膜癌 宫颈腺癌
下载PDF
药物流产结局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梅云 张红杰 +1 位作者 朱继红 高敬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4年第2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结局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药物流产后因不全流产或失败行手术干预者为病例组,以药物流产后完全流产者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影响药物流产结局的因素。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结局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药物流产后因不全流产或失败行手术干预者为病例组,以药物流产后完全流产者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影响药物流产结局的因素。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病例组32例,对照组17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手术流产史(χ2=4.691,P=0.030)、药物流产的地点(χ2=13.487,P=0.000)、药物流产的孕周(χ2=6.747,P=0.009)、药物流产前是否诊断为阴道炎(χ2=22.153,P=0.000)对药物流产是否完全流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药物流产的地点(OR=3.693,P=0.009)和药物流产前是否诊断为阴道炎(OR=4.520,P=0.000)是药物流产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私立诊所行药物流产妇女比选择公立医院或计划生育诊所,更可能发生流产不全或失败;患有阴道炎的妇女发生药物流产不全或失败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流产 流产结局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城乡之间孕妇贫血状况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丛敏 杜润青 +2 位作者 李力 任重远 刘秀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7-318,共2页
目的:了解我市城乡之间孕妇贫血现状,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9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贫血总患病率为19.11%,其中城市、乡村分别为13.94%、27.32%(χ2=15.87,P<0.01)。孕早期城乡孕妇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47%... 目的:了解我市城乡之间孕妇贫血现状,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9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贫血总患病率为19.11%,其中城市、乡村分别为13.94%、27.32%(χ2=15.87,P<0.01)。孕早期城乡孕妇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47%、1.97%(χ2=0.34,P>0.05);孕中期分别为9.21%、14.33%(χ2=5.41,P<0.05);孕晚期分别为10.00%、19.41%(χ2=12.83,P<0.01)。妊娠期贫血患病率随孕产次增多而增高(χ2=99.1,P<0.001),但城乡之间无差别(P>0.05)。结论:应加强我市围产期保健,特别是农村孕妇应重点宣教,减少妊娠次数,增加孕期保健知识,有效预防妊娠期贫血。从妊娠20周常规补铁,降低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贫血 城乡 贫血状况 妊娠期贫血 贫血患病率 孕期保健知识 围产期保健 干预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