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预测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张延隆 王运良 +3 位作者 张娟娟 张一曼 赵紫琪 张红杰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为早期识别肿瘤患者中肌肉减少症高危人群提供筛查工具。方法收集保定市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的肿瘤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对建模组,采用单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为早期识别肿瘤患者中肌肉减少症高危人群提供筛查工具。方法收集保定市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的肿瘤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对建模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肌肉减少症的独立预测因子,构建预测模型。根据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年龄、小腿围、吸烟史、合并糖尿病、肿瘤分期及PG-SGA评分是肿瘤患者发生肌肉减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可建立预测模型方程logit(P)=6.686+0.244x1-0.806x2+1.036x3+1.186x4+1.828x5+2.635x6(x1为年龄,x2为小腿围,x3为吸烟史,x4为合并糖尿病,x5为肿瘤分期,x6为PG-SGA评分),P>27.53%可被认为是肌肉减少症高危人群。结论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拟合度高、区分能力良好及简便无创等优点,可以有效预测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肌肉减少症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晚期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郑淑君 贾喜花 +1 位作者 王运良 郭建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3期94-95,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晚期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探讨其免疫功能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6例晚期肿瘤患者(肿瘤组)及42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并对其作比较。结果:肿瘤组较健康组T细胞亚群CD8... 目的:通过观察晚期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探讨其免疫功能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6例晚期肿瘤患者(肿瘤组)及42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并对其作比较。结果:肿瘤组较健康组T细胞亚群CD8+比值上升,CD4+、CD4+/CD8+比值下降,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比值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亚群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K比值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均低于健康人,其中体液免疫下降较明显,对临床应用提高免疫力药物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马会敏 王运良 田素芝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6期915-916,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态的临床意义。方法 152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态的临床意义。方法 152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易怒、冷漠、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比例均低于对照组(χ2=4.61,4.22,25.13;P<0.05);饮食、睡眠、精神、疾病认知、治疗配合等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21,5.86,6.85,7.30,4.45;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在稳定情绪、疾病认知、治疗配合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晚期肿瘤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心身医学
原文传递
三种肿瘤标志物检测水平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常文龙 赵静 +4 位作者 蔡会欣 卢军栋 李宝新 孙吉瑞 张浩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HE4)及D-二聚体(D-dimer)表达水平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治疗的卵巢癌患者100例,同时选取卵巢囊肿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HE4)及D-二聚体(D-dimer)表达水平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治疗的卵巢癌患者100例,同时选取卵巢囊肿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CA125、的表达,同时对卵巢癌患者进行TNM分期,观察不同分期患者血清内CA125、HE4、D-dimer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HE4、CA125、D-dimer水平(175.31±53.89)pmol/L、(215.3±24.28)U/ml、(522.7±132.6)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50.39±4.12)pmol/L、(41.27±2.36)U/ml、(127.5±78.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卵巢癌TNM级别越高患者血清中的HE4、CA125、D-dimer表达水平也越高,阳性检出率水平也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E4、CA125、D-dimer表达是造成卵巢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E4、CA125、D-dimer表达水平在卵巢癌病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发病等级越高,其血清中HE4、CA125、D-dimer表达水平越高,有利于及时控制和诊断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糖类抗原125 诊断价值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唐汉钧教授治疗肿瘤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喜花 唐汉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335-1336,共2页
从肿瘤发病机理、治疗特点方面介绍唐汉钧教授治疗肿瘤的经验,唐汉钧教授认为肿瘤发病为“本虚标实”,脏腑亏虚是本,痰、瘀、毒阻滞是标,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大法,强调辨证论治,衷中参西、辨病辨证相结合。
关键词 肿瘤 经验 唐汉钧
下载PDF
泛素偶联酶UBE2C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星 魏震 +1 位作者 王前 张恵卿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10期800-804,共5页
泛素偶联酶UBE2C在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增殖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消化道肿瘤的新型治疗靶点和/或预后的标志物。介绍UBE2C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可能的调节机制,与消化道肿瘤关系及临床病理特征。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泛素偶联酶
下载PDF
卡介苗联合药物缓释剂在抗肿瘤方面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嘉琳 林萍萍 +5 位作者 周炳娟 刘书哲 吴艳萍 张颖 高伟敏 薛娟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3-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卡介苗(BCG)联合药物缓释剂的抗肿瘤性。方法建立大鼠肿瘤动物模型并给予不同BCG处理,取新鲜胸腺组织,行胸腺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流式细胞学检测,并取皮下肿瘤常规制备石蜡切片行HE染色,光镜观察肿瘤内的形态变化。结果①造模... 目的初步探讨卡介苗(BCG)联合药物缓释剂的抗肿瘤性。方法建立大鼠肿瘤动物模型并给予不同BCG处理,取新鲜胸腺组织,行胸腺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流式细胞学检测,并取皮下肿瘤常规制备石蜡切片行HE染色,光镜观察肿瘤内的形态变化。结果①造模后7天、14天,注射BCG及BCG结合泊洛沙姆407(P407)组肿瘤组织坏死明显,肿瘤周围有明显的纤维化。②BCG与P407混合液处理组胸腺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而增殖指数明显高于该组;BCG原液在造模后7天时,胸腺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增殖指数明显高于该组,造模后14天时,胸腺细胞凋亡率及增殖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P407可增强BCG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动物模型 卡介苗 泊洛沙姆407(P407) 明胶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转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浩 贾喜花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0-63,共4页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标志,是大多数癌症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肿瘤发生转移是由肿瘤细胞内在的特性改变所决定的,尤其与所处的微环境息息相关。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肿瘤转移 TLRS 多靶点
下载PDF
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在胃肠道肿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周文素 何源源 +5 位作者 郄帅 王玥 滕菲 齐娟 史鸿云 李延红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79-483,共5页
目的探讨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在胃肠道肿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20年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328例普外科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进行分析。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16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 目的探讨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在胃肠道肿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20年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328例普外科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进行分析。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16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参照组患者采用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置管舒适度、留置时间及导管维护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置管后血栓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置管维护时间、留置时间、穿刺次数、穿刺静脉及置管史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静脉、穿刺次数及置管史是影响PICC置管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有效降低并发症、缩短置管及维护时间,患者接受度较高,但血管选择、穿刺次数、置管史是影响患者PICC置管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在普外科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中推广运用同时加强PICC置管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 胃肠道肿瘤 肿瘤管理
下载PDF
基于PET-CT和超声造影构建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模型
10
作者 郭星 柴健 +4 位作者 张建阳 刘冲 陈学谦 李小龙 张惠卿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8期883-888,共6页
目的基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和超声造影参数构建甲状腺癌(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模型,为甲状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16例TC患者,患者术前均进... 目的基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和超声造影参数构建甲状腺癌(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模型,为甲状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16例TC患者,患者术前均进行PET-CT和超声造影检查,并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将其分为发生组(32例)和未发生组(84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并基于PET-CT和超声造影参数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效能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发生组患者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高于未发生组,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低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患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术后131碘治疗占比低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Vmax水平(OR=4.631,95%CI:2.077~10.323)、临床分期(OR=5.427,95%CI:2.653~11.098)是患者发生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I水平(OR=0.254,95%CI:0.136~0.471)、术后131碘治疗(OR=0.306,95%CI:0.110~0.849)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Bootstrap法内部验证,C-index指数为0.836(95%CI:0.734~0.938),预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趋近(P>0.05)。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性为88.10%,AUC为0.881(95%CI:0.794~0.968)(P<0.05)。结论基于PET-CT参数SUVmax和超声造影参数PI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较好的预测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术后复发转移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超声造影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内镜下放射状切开联合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疗效研究
11
作者 王凯悦 杨义超 +3 位作者 张东暄 韩磊 陈玉杰 熊英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0期53-61,共9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探条或球囊扩张术(EBD)、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ERI)和ERI联合食管支架置入术(ESP)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疗效,评估ERI联合ESP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48例食管良性... 目的比较内镜下探条或球囊扩张术(EBD)、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ERI)和ERI联合食管支架置入术(ESP)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疗效,评估ERI联合ESP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48例食管良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镜下治疗方案不同,分为EBD组(n=24)、ERI组(n=17)和ERI+ESP组(n=7)。比较3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再狭窄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RI+ESP组既往内镜治疗次数多于EBD组和E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BD组技术成功23例,临床缓解23例,ERI组技术成功16例,临床缓解15例,ERI+ESP组技术成功7例,临床缓解7例,3组患者技术成功率和临床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时,EBD组、ERI组和ERI+ESP组分别有15、9和1例出现食管再狭窄,3组患者食管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EBD组、ERI组和ERI+ESP组分别有20、13和1例出现食管再狭窄,ERI+ESP组再狭窄率低于EBD组和E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BD组和ERI组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D组术后首次再狭窄时间为74.00(48.75,159.00)d,ERI组为84.00(54.50,195.00)d,ERI+ESP组为250.00(206.00,289.00)d,ERI+ESP组再狭窄时间长于EBD组和E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BD组和ERI组再狭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D组、ERI组和ERI+ESP组分别有5、5和3例出现并发症,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I联合ESP治疗食管良性狭窄,在技术成功率和短期临床缓解率方面,与EBD和ERI相当,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长期再狭窄率明显低于EBD和ERI,再狭窄时间明显长于EBD和E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良性狭窄 内镜下探条或球囊扩张术(EBD) 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ERI) 食管支架置入术(ESP)
下载PDF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Apaf-1、Caspase-9和Bax蛋白表达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丙信 赵霞 +5 位作者 陈雪 周炳娟 赵文明 李金梅 孙吉瑞 张金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检测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细胞凋亡蛋白酶-9(Caspase-9)和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中的表达,分析Apaf-1、Caspase-9和Bax与BL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目的:检测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细胞凋亡蛋白酶-9(Caspase-9)和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中的表达,分析Apaf-1、Caspase-9和Bax与BL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57例non-BLBC(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6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Apaf-1、Caspase-9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BLBC及non-BLBC中Apaf-1、Caspase-9和Bax的表达水平都明显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f-1在BLBC中的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无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相关,Caspase-9和Bax的表达水平和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与BLBC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BLBC组织低表达Apaf-1、Caspase-9和Bax,三者表达分别呈正相关(P<0.01),Apaf-1、Caspase-9和Bax可能与BLB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 APAF-1 CASPASE-9 BAX
下载PDF
前列腺癌组织中Apaf-1和Caspase-9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丙信 赵霞 +2 位作者 贾喜花 刘洋 张金库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检测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和细胞凋亡蛋白酶-9(Caspase-9)在前列腺癌(prostatic carcinoma,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表达,探讨Apaf-1、Caspase-9表达与PCa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 目的检测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和细胞凋亡蛋白酶-9(Caspase-9)在前列腺癌(prostatic carcinoma,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表达,探讨Apaf-1、Caspase-9表达与PCa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PCa和60例BPH组织中Apaf-1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 PCa组中Apaf-1和Caspase-9的阳性率明显低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f-1和Caspase-9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及远处转移无关,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 Apaf-1和Caspase-9在PCa组织中低表达,二者呈正相关(rs=0.645,P<0.01),Apaf-1和Caspase-9可能与PC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良性前列腺增生 APAF-1 CASPASE-9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析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对脑部供血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郭淑芹 管向红 +4 位作者 梁雁玲 王东艳 耿淑美 赵雅培 王冬梅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9期37-39,19,共4页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联合经颅多普勒分析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对脑部供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7月于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的85例颈内动脉单侧狭窄患者,其中轻、中度狭窄者35例,重度狭窄及闭塞者50例,另选择50例颈动脉正常者...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联合经颅多普勒分析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对脑部供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7月于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的85例颈内动脉单侧狭窄患者,其中轻、中度狭窄者35例,重度狭窄及闭塞者50例,另选择50例颈动脉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各组受检者颅内血管的血流频谱形态、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侧枝循环建立情况。结果重度狭窄及闭塞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低于轻、中度狭窄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中度狭窄组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高于对照组和重度狭窄及闭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患者中,侧枝循环建立3条者3例,建立2条者14例,建立1条者例13例。结论将彩色多普勒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可评价颈动脉狭窄引起的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侧枝循环建立情况,有利于即时干预,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超声 经颅多普勒 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 脑部供血
下载PDF
金黄膏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会敏 贾喜花 《河北中医》 2008年第10期1101-1102,共2页
关键词 膏剂 静脉炎 中药疗法 护理
下载PDF
C-met、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水平与晚期胃癌化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运良 李翠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3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met、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水平与胃癌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met、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水平与胃癌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80例。采用SP法检测C-met、EGFR、HER-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C-met、EGFR、HER-2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80例患者病情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31例,病情稳定34例,病情进展12例,有效率(response rate,RR)为42.5%,C-met阳性表达29例,阴性51例;EGFR阳性34例、阴性46例;HER-2阳性32例、阴性48例,出现终点事件的患者17例。C-met、EGFR、HER-2表达为阳性的患者化疗有效率明显要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N分期(P=0.002)、EGFR阳性(P=0.04)、C-met阳性(P=0.02)是胃癌患者死亡、转移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met、EGFR、HER-2阳性表达患者化疗疗效差,C-met、EGFR阳性是患者预后差的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ET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胃癌 化疗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Capn4和Ki-6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东华 贾喜花 +3 位作者 郑淑君 赵霞 张丙信 王晓博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钙蛋白酶小亚基-1(Capn4)和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结肠癌及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apn4和Ki-67的表达,并分析Capn4和Ki-67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a... 目的探讨钙蛋白酶小亚基-1(Capn4)和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结肠癌及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apn4和Ki-67的表达,并分析Capn4和Ki-67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apn4和Ki-67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3%(52/70)和84.3%(59/7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2.9%(8/35)和17.1%(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n4、Ki-67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P>0.05)。Capn4与Ki-67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4,P<0.05)。结论 Capn4和Ki-67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Capn4 KI-67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HMGA1和HMGA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运良 李翠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449-1452,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1,HMGA1)、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2,HMGA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胰腺癌组织和3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HMGA1...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1,HMGA1)、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2,HMGA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胰腺癌组织和3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HMGA1、HMGA2表达,并分析两者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胰腺癌组织中HMGA1和HMGA2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1);HMGA1的表达强度与胰腺癌的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而HMGA 2的表达强度仅与胰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及TNM分期有关(P<0.05);HMGA1和HMGA2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28,P=0.001)。结论 HMGA1、HMGA2在胰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二者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胰腺癌的侵袭和转移,HMGA1及HMGA2联合检测可作为胰腺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高迁移率族蛋白A1 高迁移率族蛋白A2
下载PDF
检测腹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晚期卵巢癌维持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耿淑美 赵素彦 +3 位作者 张晓伟 马旭东 董静 贾喜花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43-448,共6页
目的评价检测腹水中血管内生长因子水平、腹腔灌注顺铂联合沙利度胺在晚期卵巢癌维持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不能耐受联合或强烈化疗、腹水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的晚期卵巢癌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腹腔灌注顺铂(... 目的评价检测腹水中血管内生长因子水平、腹腔灌注顺铂联合沙利度胺在晚期卵巢癌维持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不能耐受联合或强烈化疗、腹水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的晚期卵巢癌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腹腔灌注顺铂(DDP)联合沙利度胺(实验组)患者36例,单纯腹腔灌注顺铂患者(对照组)33例,具体方法如下:腹腔灌注顺铂40~60mg/m2,1次/周,连续应用两次,4周为一周期,同时口服沙利度胺,治疗2个周期评价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72.2%,对照组有效率为46.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2个周期后腹水VEGF水平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VEGF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VEGF的下降幅度。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2个周期后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Ⅲ~Ⅳ级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其它Ⅲ-Ⅳ级不良反应(如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疲倦)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腹水中VEGF水平可提高恶性腹水的诊断率,腹腔灌注化疗药物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卵巢癌恶性腹水有效率高,降低腹水中VEGF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腹水 晚期卵巢癌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志伟 耿淑美 +3 位作者 郭星 张晓伟 李亚 赵素彦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52-454,共3页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 OCC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晚期 OCCA 患者30例均给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每21天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后评价临床效果及不良反...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 OCC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晚期 OCCA 患者30例均给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每21天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后评价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并随访观察生存率。结果30例中完成3个周期化疗者6例,完成4~5个周期化疗者5例,完成6个周期化疗者19例。Ⅲ期与Ⅳ期 OCCA 患者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型与混合型 OCCA 患者中位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混合型 OCCA 患者1 年生存率高于单纯型 OCCA 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大多数为Ⅰ~Ⅱ级,患者可耐受。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适用于二线治疗晚期转移 OCCA 患者,对Ⅳ期、混合型 OCCA 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但本研究样本量小,需增加样本量进一步观察该方案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伊立替康 顺铂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