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钢板内固定与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杨朔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61-0064,共4页
对螺钉、微型钢板内固定在后踝关节骨折中的效果行比较分析。方法 纳入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的87例后踝关节骨折患者,以治疗术式为分组依据,为43例应用螺钉内固定的螺钉组与44例行微型钢板内固定的微型钢板组。记录... 对螺钉、微型钢板内固定在后踝关节骨折中的效果行比较分析。方法 纳入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的87例后踝关节骨折患者,以治疗术式为分组依据,为43例应用螺钉内固定的螺钉组与44例行微型钢板内固定的微型钢板组。记录两组康复、炎症反应情况,统计并发症,观察踝关节功能。结果 相比于螺钉组,微型钢板组的初次下床、住院天数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t=3.276、2.759、3.293,P=0.002、0.007、0.001);微型钢板组在术后3d,IL-6、CRP均低于螺钉组(t=5.447、4.514,P<0.001);术后并发症对比,微型钢板组较螺钉组低(2.27%vs13.95%,x2=4.010,P=0.045);微型钢板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螺钉组(t=4.809、4.788、4.861、4.143,P<0.001)。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能将后踝关节骨折患者康复周期缩短,以控制术后炎症反应与并发症,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早期优化,其整体效果优于螺钉内固定,值得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钉内固定 踝关节功能 后踝关节骨折 炎症反应 微型钢板内固定
原文传递
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髋关节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于洋 陆芳 +2 位作者 李亚尼 马稳稳 李浩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87-0090,共4页
探讨针对髋关节骨折患者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所采用的康复护理策略。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共80名,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所有参与者均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在术后接受了... 探讨针对髋关节骨折患者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所采用的康复护理策略。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共80名,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所有参与者均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在术后接受了标准护理。在观察组中,除了标准护理外,还实施了专门的康复护理措施。随后,对比了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 经过康复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髋关节骨折患者,早期介入的康复护理措施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髋关节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多学科协作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于洋 陆芳 +2 位作者 李亚尼 付亚楠 张立朵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74-0177,共4页
分析多学科协作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5例,多学科协作护理)... 分析多学科协作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5例,多学科协作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在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评分为41.54±0.76、7.65±1.43、5.12±0.15,优于对照组60.76±0.98、9.76±1.54、6.76±0.98;两组患者疼痛、恐动及髋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在疼痛评分、恐动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为2.12±0.43、22.56±0.35、75.22±0.32,优于对照组3.11±0.54、29.23±0.22、69.55±0.54。结论 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利于优化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患者恐动程度,同时还可以强化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整体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 恐动症
原文传递
骨科止血带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闫晓强 刘蔚 +3 位作者 高军辉 吴敬峰 温志强 白晓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2期176-178,共3页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各种原因造成正常组织器官缺血,细胞发生缺血性损伤,血流恢复后患者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结构破坏持续加重,未减轻[1]。1骨科止血带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骨科止血带临床应用于肢体手术以达到减少术中出血量,保持术野清...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各种原因造成正常组织器官缺血,细胞发生缺血性损伤,血流恢复后患者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结构破坏持续加重,未减轻[1]。1骨科止血带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骨科止血带临床应用于肢体手术以达到减少术中出血量,保持术野清晰的目的。骨科止血带引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在造成肢体原发部位损伤的同时,还可以导致远隔器官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带 骨科 缺血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保护骨科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最佳剂量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闫晓强 刘蔚 +3 位作者 高军辉 吴敬峰 温志强 白晓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19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保护骨科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最佳剂量。方法将4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对照组各120例。4组麻醉方式相同,各项穿刺及第一次抽血完成即刻,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B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保护骨科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最佳剂量。方法将4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对照组各120例。4组麻醉方式相同,各项穿刺及第一次抽血完成即刻,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B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C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8μ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4组泵注时间均为10min。之后开始上止血带。分别于扎止血带前(T1),松止血带10min(T2),松止血带30min(T3),松止血带60min(T4),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方法检测并对比4组患者各时段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NF-a,IL-8水平。行血气分析检测并对比4组各时段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水平。结果 4组T1时MDA、SOD水平、IL-8水平、Pa O2、PA-aD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各时间段,各组MDA水平、IL-8水平、PA-aDO2水平均高于T1时,但B组、C组升高幅度少于A组,且3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和T4各时段各组SOD水平、Pa O2水平均低于T1时刻,但B组、C组降低幅度少于A组,且3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各时段Pa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各时段Pa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0.8μg/kg均可显著抑制患者的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程度,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保护骨科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反应 炎性反应水平 肺功能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骨科止血带所致远隔器官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闫晓强 刘蔚 +3 位作者 高军辉 吴敬峰 温志强 白晓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5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骨科止血带所致远隔器官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对照组各120例。4组均给予预处理。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B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C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8μg/...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骨科止血带所致远隔器官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对照组各120例。4组均给予预处理。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B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C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8μ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4组泵注时间均为10min。之后开始上止血带。分别于扎止血带前(T1),松止血带10min(T2),松止血带30min(T3),松止血带60min(T4),行血气分析检测并对比4组各时段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水平,检测并比较4组T1、T3、松止血带2h(T5)、松止血带24h(T6)的血NO浓度和血浆ET-1水平。结果 4组T1时段PaO2、PA-aD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段,各组PaO2低于T1时段,但B组和C组的降低幅度均少于A组(P<0.05),B组和C组无差异(P>0.05),且3组降低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T2,T3,T4时段,各组PA-aDO2均高于T1时段,但B组和C组的增高幅度均少于A组(P<0.05),B组和C组无差异(P>0.05),且3组增高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4组各时段PaCO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T1时NO、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T3、T5、T6时NO水平均低于T1时,ET-1水平均高于T1时,且A、B、C组NO、ET-1水平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B、C组NO、ET-1水平波动幅度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NO、ET-1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通过调节NO/ET-1平衡来保护骨科止血带所致远隔器官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且0.6、0.8μg/kg右美托咪定的保护效果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远隔器官肺损伤 右美托咪定
原文传递
两种固定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7
作者 张红新 张羽 +1 位作者 古雪建 白晓亮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83-386,共4页
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和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NS组和空心螺钉组,各15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髋关节Harris... 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和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NS组和空心螺钉组,各15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FNS组短(少)于空心螺钉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股骨颈短缩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空心螺钉固定相比,FNS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螺钉 骨折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闭合复位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在治疗糖尿病足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宝阳 冯港 +1 位作者 孙嘉兴 胡长青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6期194-198,共5页
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糖尿足溃疡是最严重且最普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且治疗困难,保肢率低,治疗效果难以达到患者满意。加之治疗费用高昂,患者经济压力大,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治疗糖尿病足... 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糖尿足溃疡是最严重且最普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且治疗困难,保肢率低,治疗效果难以达到患者满意。加之治疗费用高昂,患者经济压力大,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治疗糖尿病足的常规方式有清创、抗感染、高压氧、干细胞治疗等。胫骨横向骨搬移(tibia transverse transport,TTT)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总结了目前TTT技术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 生物学机制 微循环
下载PDF
腓骨偏心性固定与中心性固定对胫骨远期愈合率的影响
9
作者 范虓 胡长青 +1 位作者 连勇 孙治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腓骨偏心性固定与中心性固定对胫骨远期愈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按腓骨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29例)、B组(26例),2组患者均采用髓内钉中心性固定胫骨骨折,其中A组腓骨行髓内钉内固定术,B组腓骨行钢板内固定术... 目的探讨腓骨偏心性固定与中心性固定对胫骨远期愈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按腓骨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29例)、B组(26例),2组患者均采用髓内钉中心性固定胫骨骨折,其中A组腓骨行髓内钉内固定术,B组腓骨行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胫骨远期愈合时间、胫骨不愈合率及术后随访时间。结果 2组患者均随访6~10个月,术后A组无骨折不愈合患者,B组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4人,其余患者均取得较满意临床效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胫骨愈合时间及胫骨不愈合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 2组胫腓骨骨折治疗效果均较为满意,但应用髓内钉中心性固定患者创伤小,A组胫骨骨折远期愈合率较B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钢板 髓内钉 偏心性固定 中心性固定
下载PDF
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IL-6、HMGB-1、IL-1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智伟 白晓亮 +3 位作者 孔亚荣 裴勃 蒋美超 连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149-152,15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8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8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TLIF组[n=58,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和PTED组(n=64,PTED治疗),比较两组IL-6、HMGB-1、IL-17水平、分析PTED组不同临床特征与病理特征的IL-6、HMGB-1、IL-17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TED组IL-6、HMGB-1、IL-17水平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TED组总有效率(98.44%)高于TLIF组(8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IL-6、IL-17、HMGB-1水平均低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不同年龄、有无糖尿病、手术时间长短、是否吸烟、是否营养不良和是否免疫功能低下之间IL-6、IL-17、HMGB-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BMI、术中出血量多少、有无使用内固定之间IL-6、IL-17、HMGB-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3h、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吸烟为影响PTED组IL-6、IL-17、HMGB-1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PTE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治疗能明显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IL-6、HMGB-1和IL-17水平,且手术疗效确切;而年龄、手术时间、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吸烟等是影响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IL-6、HMGB-1、IL-17水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D 腰椎间盘突出症 IL-6 HMGB-1 IL-17
下载PDF
椎体后缘法超声引导腰椎经椎间孔注射治疗的运用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智伟 白晓亮 +4 位作者 胡长青 陆芳 连勇 康亚娟 孔亚荣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椎体后缘法超声引导腰椎经椎间孔注射治疗的运用效果。方法以该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椎间孔硬膜外注射治疗,根据不同穿刺引导方式分组;40例采用传... 目的探讨椎体后缘法超声引导腰椎经椎间孔注射治疗的运用效果。方法以该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椎间孔硬膜外注射治疗,根据不同穿刺引导方式分组;40例采用传统X线引导,设为对照组;40例采用椎体后缘法超声引导,设为超声组。比较两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时疼痛VAS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超声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1周、1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缘法超声引导腰椎经椎间孔注射操作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缘法 超声引导 经椎间孔注射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阻滞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椎椎间孔镜治疗对疼痛改善、运动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2
作者 陆芳 刘智伟 +2 位作者 康亚娟 孔亚荣 杨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31-0134,共4页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腰椎椎间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应用椎间孔镜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以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腰...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腰椎椎间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应用椎间孔镜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以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腰腿疼痛、功能障碍、JO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好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椎间孔镜治疗可改善患者术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外固定架治疗危重患者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红新 张羽 +5 位作者 古雪建 丁思广 杨朔 胡长青 白晓亮 连勇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6-309,共4页
背景股骨远端骨折合并其他危重症患者往往无法耐受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如行保守治疗,关节面无法复位,会遗留明显后遗症。外固定架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的特点,但其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临床疗效尚无定论。目的探... 背景股骨远端骨折合并其他危重症患者往往无法耐受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如行保守治疗,关节面无法复位,会遗留明显后遗症。外固定架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的特点,但其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临床疗效尚无定论。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架治疗危重患者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5年8月-2019年10月我科收治的合并其他部位损伤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外固定架手术治疗,术后指导患者膝关节康复锻炼。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终末随访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男性患者16例,女性2例。年龄21~75岁,平均42岁。受伤原因:坠落伤7例,交通事故伤9例,重物砸伤2例。采用国际内固定研究会/美国骨科创伤学会分类法,B型骨折2例,C型骨折1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8~18 d,平均14 d。18例骨折患者经术后9~1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5.2个月。HSS评分:优3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7.8%。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功能恢复好的优点,是治疗合并其他部位损伤的股骨远端骨折的可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治疗 骨折愈合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不同关节镜术式对小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帅 连勇 +2 位作者 胡长青 白晓亮 丁思广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1期2274-2278,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克氏针钻孔术和微骨折术对小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五科收治的114例小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钻...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克氏针钻孔术和微骨折术对小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五科收治的114例小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钻孔组(52例)采用关节镜下克氏针钻孔术治疗;微骨折组(62例)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比较两组末次随访的疗效,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踝关节运动评分(AMS)、踝关节Berndt-Harty软骨损伤分期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钻孔组AOFAS评分优良率为88.46%(46/52),微骨折组为91.94%(57/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VAS、AOFAS及AMS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两组间VAS、AOFAS及AMS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AOFAS及AMS评分的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两组治疗前后VAS、AOFAS及AMS评分的变化幅度不同。两组术前、末次随访时踝关节Berndt-Harty软骨损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肌肉损伤、严重不适症状及二次手术等,术后切口一期愈合;钻孔组和微骨折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5%(2/52)比1.61%(1/62)](P>0.05)。结论关节镜下克氏针钻孔术和微骨折术对小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总体疗效及安全性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骨软骨损伤 关节镜手术 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 踝关节运动评分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血清B-ALP、PTH、s-PINP和s-CTX表达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帅 张红新 古雪建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2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患者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激素(PTH)、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s-PINP)和I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s-CTX)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76例老年OPF患者作为OPF组...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患者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激素(PTH)、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s-PINP)和I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s-CTX)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76例老年OPF患者作为OPF组,同期收治80例未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OP)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腰椎(L2-4)、股骨颈、桡骨远端骨密度(BMD)、B-ALP、PTH、s-PINP和s-CTX水平;分析B-ALP、PTH、s-PINP和s-CTX水平与BMD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B-ALP、PTH、s-PINP和s-CTX水平与发生OPF的关系。结果 OPF组腰椎(L2-4)、股骨颈、桡骨远端三个部位BM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F组B-ALP、PTH、s-PINP、s-CT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F组腰椎(L2-4)、股骨颈、桡骨远端三个部位BMD水平与B-ALP、PTH、s-PINP和s-CTX水平呈负相关(P<0.05)。绘制ROC曲线,B-ALP、PTH、s-PINP、s-CTX诊断OPF发生的AUC分别为0.663、0.625、0.729、0.690,四者联合诊断OPF发生的AUC为0.856,高于四者单独诊断AUC值。结论OPF患者血清B-ALP、PTH、s-PINP、s-CTX与BMD密切相关,且对评估OPF发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 B-ALP PTH s-PINP s-CTX
下载PDF
医养结合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恐动症及康复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于洋 马稳稳 +2 位作者 李浩楠 付亚楠 张立朵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15-0118,共4页
评价“医养结合”在患者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选择蚌埠医学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进行全髋置换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按“医养相结合”的方式进... 评价“医养结合”在患者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选择蚌埠医学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进行全髋置换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按“医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并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术后运动恐惧、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2小时疼痛强度,72小时睡眠时间,第一次起床时间,住院天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动眼恐惧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组。2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与手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时Harris评分增加(91.58±8.12)和81.24±8.04(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日常活动能力明显下降,6个月后ADL得分明显降低(15.12±1.53)对16.86±1.67(P<0.05),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医养结合”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短期效果,减少运动恐惧症的发生,并能有效地促进髋关节的功能和日常生活,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模式 髋关节 置换术 恐动症
原文传递
老年转子间骨折临床手术方式对比研究
17
作者 刘智伟 连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6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式。方法:收治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Ⅱ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Ⅲ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Ⅲ组患者的手... 目的:探讨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式。方法:收治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Ⅱ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Ⅲ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Ⅲ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明显短于Ⅰ组和Ⅱ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Ⅰ组和Ⅱ组(P<0.05)。Ⅲ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对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转子间骨折 手术方式
下载PDF
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技术在骨盆前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郎鑫华 连勇 +2 位作者 胡长青 田豆豆 焦天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4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技术在骨盆前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骨盆前环骨折患者80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41例,试验组采用椎弓根钉棒...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技术在骨盆前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骨盆前环骨折患者80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41例,试验组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技术,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技术治疗。准确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评价2组Majeed疗效,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15个月的时间,平均的随访时间为9个月,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6.92%高于对照组的5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发生手术切口的感染,经用药后感染得以控制。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技术的应用能在骨盆前环骨折的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而且此手术方式有操作简单、风险小的优势,可作为一种优选治疗方案应用于骨盆前环骨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棒系统 内固定 骨盆前环骨折
原文传递
锁骨上皮神经单支分布1例报道
19
作者 李珊 胡长青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90-91,共2页
病例女,32岁,因“运动中摔伤致左肩部疼痛、畸形、活动障碍4 h入院”,入院后经查体结合X线诊断为:左侧锁骨中段骨折,给予消肿制动等对症治疗,完善检查后在3 d后实施手术,手术前1 d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术晨禁食水,采取全身麻醉。术中行... 病例女,32岁,因“运动中摔伤致左肩部疼痛、畸形、活动障碍4 h入院”,入院后经查体结合X线诊断为:左侧锁骨中段骨折,给予消肿制动等对症治疗,完善检查后在3 d后实施手术,手术前1 d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术晨禁食水,采取全身麻醉。术中行左侧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切开皮肤、浅筋膜及颈阔肌,在颈阔肌深层寻找锁骨上皮神经,分离保护锁骨上皮神经,经仔细寻找辨认,仅发现1支锁骨上神经分布在锁骨区域,为防止辨别错误术中采用神经刺激仪,最终仍仅发现1支锁骨上神经(图1A),清除骨折周围血凝块及嵌插的软组织,复位骨折并用锁骨中段解剖型钢板固定骨折,彻底冲洗伤口后逐层缝合,缝合时注意躲避锁骨上皮神经,避免其意外损伤,该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神经 骨折
下载PDF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王杰 白晓亮 +2 位作者 张红新 丁思广 连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80-82,共3页
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自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严重多发骨关节创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行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 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自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严重多发骨关节创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行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照组50例患者均在治疗3~6个月后康复,切口愈合良好,未见明显异常。研究组5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恢复行走能力,一年内均未出现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研究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对侧髋臼骨折、踝关节骨折及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6个月内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及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并发症。结论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是一种更加合理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 创伤性关节内骨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