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保山市粳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锦艳 钏兴宽 +4 位作者 李国生 康洪灿 周兴王 尹正钦 何荣满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2022年在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进行粳稻区域试验。结果表明,13个参试新品种(系)综合性状较好的有4个:岫21鉴50、岫21鉴78、岫21鉴40和岫21鉴54,建议以上这4个水稻新品种(系)在保山... 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2022年在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进行粳稻区域试验。结果表明,13个参试新品种(系)综合性状较好的有4个:岫21鉴50、岫21鉴78、岫21鉴40和岫21鉴54,建议以上这4个水稻新品种(系)在保山市适宜区域扩大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新品种 区域试验 保山市
下载PDF
保山市保玉系列品种选育推广工作成效及对策
2
作者 谢志坚 孟静娇 +4 位作者 刘婷婷 陈国斌 杨建国 杨纪明 李琰聪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2期130-133,共4页
保山市是云南省西部的玉米主产区,近年来保山市依托项目支持,针对原推广应用品种种性退化、抗病性下降、单产低等问题,积极开展优良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生产技术研究,在新品种选育推广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本文作者通过对2021-2023年保山... 保山市是云南省西部的玉米主产区,近年来保山市依托项目支持,针对原推广应用品种种性退化、抗病性下降、单产低等问题,积极开展优良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生产技术研究,在新品种选育推广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本文作者通过对2021-2023年保山市自育保玉系列品种在云南省示范推广情况的调查,总结了示范推广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进行了优势和效益分析,思考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为进一步探索和推动本地玉米选育推广工作指明了方向,以期带动高原特色现代玉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保玉系列品种 选育 推广 保山市
下载PDF
保山市玉米“保玉16号”不同用途种植密度试验
3
作者 刘婷婷 谢志坚 +1 位作者 陈国斌 李琰聪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54-56,共3页
探究保玉16号在保山市中海拔区域作不同用途种植的最适密度。结果表明,在保山市中海拔区域,保玉16号种植密度6.75万株·hm~(-2)时鲜生物产量最高,该品种收获整株作青贮饲料最适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保玉16号种... 探究保玉16号在保山市中海拔区域作不同用途种植的最适密度。结果表明,在保山市中海拔区域,保玉16号种植密度6.75万株·hm~(-2)时鲜生物产量最高,该品种收获整株作青贮饲料最适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保玉16号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时籽粒产量最高,该品种收获籽粒作粮食或饲料最适种植密度为5.70万~6.0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玉16号 种植密度 产量 影响
下载PDF
保山市啤酒大麦新品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付正波 刘猛道 +3 位作者 字尚永 赵加涛 杨向红 方可团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2期75-78,共4页
在云南省啤酒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有12个参试品种,以平均产量达393.6 kg/亩为对照,在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性状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其中5个参试品种的产量比对照产量高,从综合性状和产量上分析,云玉啤1号、保大麦17... 在云南省啤酒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有12个参试品种,以平均产量达393.6 kg/亩为对照,在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性状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其中5个参试品种的产量比对照产量高,从综合性状和产量上分析,云玉啤1号、保大麦17号、12YD-3是较适合保山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啤酒大麦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大麦 新品种 抗逆性
下载PDF
保山市育成大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猛道 赵加涛 +5 位作者 杨志明 杨向红 付正波 字尚永 尹宏丽 方可团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3期153-155,共3页
根据大麦品种审定(登记)证书,对保山市1991年以来审定(登记)品种的育种方法和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保山市大麦育种方法以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穿梭育种并存;大麦产量持续增加;株高持续降低;穗实粒数、千粒重缓慢增加;... 根据大麦品种审定(登记)证书,对保山市1991年以来审定(登记)品种的育种方法和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保山市大麦育种方法以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穿梭育种并存;大麦产量持续增加;株高持续降低;穗实粒数、千粒重缓慢增加;二棱大麦有效穗持续增加,多棱大麦有效穗变化不大;生育期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农艺性状 演变规律 育种方法
下载PDF
保山市玉米抗病育种发展思考与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孟静娇 谢志坚 +2 位作者 刘婷婷 陈国斌 李琰聪 《中国种业》 2024年第8期38-41,共4页
近年来,保山市积极推进玉米抗病育种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面临新的考验。在当前新发病害影响玉米生产的形势下,为进一步探索和推动本地玉米育种工作,总结了保山市玉米抗病育种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形势,思考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条... 近年来,保山市积极推进玉米抗病育种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面临新的考验。在当前新发病害影响玉米生产的形势下,为进一步探索和推动本地玉米育种工作,总结了保山市玉米抗病育种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形势,思考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条件,并探讨了发展方向,为促进保山市玉米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以期带动高原特色现代玉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病 育种 发展 保山 新形势
下载PDF
保山市草果生产现状调查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郑家文 番学好 +1 位作者 段如斌 杨兆春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5期129-131,135,共4页
草果又称草豆蔻,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草本植物,作为一种调味香料和常用中药材,草果在市场上历来都是供不应求的畅销商品。由于草果必须要在光、热、水、肥条件合适的原始天然林下才能生长,对生长的条件和环境要求较高,所以在世界上适... 草果又称草豆蔻,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草本植物,作为一种调味香料和常用中药材,草果在市场上历来都是供不应求的畅销商品。由于草果必须要在光、热、水、肥条件合适的原始天然林下才能生长,对生长的条件和环境要求较高,所以在世界上适合种植草果的地区并不多,在我国仅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的部分山区可以种植草果。我们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市草果生产现状,同时提出我市近年在草果丰产栽培技术方面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生产现状 丰产栽培技术 坐花坐果 采收加工
下载PDF
保山市优质双低油菜密度肥料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8
作者 杜新雄 杨家贵 +2 位作者 杨和团 牛文武 许金波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10期62-64,共3页
为探讨优质双低油菜品种在保山市的适宜种植密度和肥料运筹,实现良种和良法配套,进行了油菜密度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为14.40万株/hm2,全生育期施肥:纯N 138.00 kg/hm2、纯P120.00 kg/hm2、纯K 183.60 kg/hm2、纯B 1.65 kg/hm2的处理... 为探讨优质双低油菜品种在保山市的适宜种植密度和肥料运筹,实现良种和良法配套,进行了油菜密度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为14.40万株/hm2,全生育期施肥:纯N 138.00 kg/hm2、纯P120.00 kg/hm2、纯K 183.60 kg/hm2、纯B 1.65 kg/hm2的处理综合性状最理性,产量达3 797.25 kg/hm2,可作为保山油菜密度肥料优化栽培模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密度 肥料 优化栽培模式
下载PDF
保山市杂交玉米品种布局研究
9
作者 谢志坚 李琰聪 +1 位作者 邵立斌 刘婷婷 《种子科技》 2015年第12期28-28,共1页
根据保山市不同海拔区域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作者对杂交玉米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及推广情况,对全市玉米品种布局提出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 抗病 良种 布局 建议
下载PDF
保山市食用豆类抗逆减灾集成技术研究初报
10
作者 牛文武 赵兴顺 +4 位作者 徐卫杰 李丽花 王朝庆 李绍贤 张建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2期228-230,共3页
近年来保山市冬春干旱加重,冬春连旱已成常态化,而且干旱中还往往伴生霜冻灾害,已成为制约秋播作物生产的两个主要因子。保山市农科所通过开展多项食用豆类抗逆减灾新技术试验,加强抗逆技术研发力度及高效生产技术示范推广,为冬季农业... 近年来保山市冬春干旱加重,冬春连旱已成常态化,而且干旱中还往往伴生霜冻灾害,已成为制约秋播作物生产的两个主要因子。保山市农科所通过开展多项食用豆类抗逆减灾新技术试验,加强抗逆技术研发力度及高效生产技术示范推广,为冬季农业增产增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豆 抗逆减灾 策略 技术
下载PDF
保山市麦类播种面积变化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11
作者 郑家文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期47-49,共3页
根据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和"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通过大量调查研究认为,保山市粮食产能应该适当"去库存"和"去产能",农民收入的短板应该尽快"补起来"。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 根据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和"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通过大量调查研究认为,保山市粮食产能应该适当"去库存"和"去产能",农民收入的短板应该尽快"补起来"。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保山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全市麦类播种面积的变化就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种植结构 特色农业 农民收入
下载PDF
保山市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静娇 谢志坚 +2 位作者 陈国斌 杨纪明 杨建国 《中国种业》 2021年第8期63-65,共3页
在推进农业绿色化、高效化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新阶段,依靠增加科技投入,实施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玉米产业的重要途径。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结合本市的玉米生产情况及特殊的生态条件,经过多年探索及试验示范,成功总结... 在推进农业绿色化、高效化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新阶段,依靠增加科技投入,实施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玉米产业的重要途径。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结合本市的玉米生产情况及特殊的生态条件,经过多年探索及试验示范,成功总结出几项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今后保山市及类似生态区域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绿色高产 栽培技术 推广应用 保山市
下载PDF
不同地膜覆盖在保山市夏玉米生产中的比较应用研究初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静娇 杨建国 杨纪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5期100-103,共4页
用兴玉101玉米品种为材料,以露地栽培为对照,通过普通膜和降解膜覆盖示范,研究两种地膜覆盖对玉米增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地膜覆盖均能有效缩短玉米生育期,促使玉米提前出苗,提早成熟;能够提高玉米出苗率,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 用兴玉101玉米品种为材料,以露地栽培为对照,通过普通膜和降解膜覆盖示范,研究两种地膜覆盖对玉米增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地膜覆盖均能有效缩短玉米生育期,促使玉米提前出苗,提早成熟;能够提高玉米出苗率,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使株高、穗位高增加;能够促进穗的生长发育,果穗更长而粗,秃尖缩短,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从而显著提高单穗粒重和产量。相比露地栽培,每亩普通地膜覆盖的玉米产量达897.3 kg,显著提高产量12.6%,降解膜覆盖的产量为852.0 kg,显著增产6.9%。同时,本试验所用降解膜仅3个月左右便已完全降解,诱导期仅18 d,降解过快,影响其增温保墒性能,因此无普通膜覆盖综合表现优良,但也具有与普通膜类似的覆盖效果,鉴于其环保优势和生态效益,建议地膜栽培技术中尽可能采用降解膜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保山市 降解膜 夏玉米 影响
下载PDF
干旱对保山市夏玉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
14
作者 尹鹏熙 赵毕昆 《种子科技》 2016年第4期39-40,共2页
介绍了保山市2015年夏季干旱对玉米生产造成的影响,分析了补救的有效措施,利于借鉴,以期把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 干旱 夏玉米 影响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保山市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加涛 刘猛道 +3 位作者 杨向红 付正波 方可团 赵有超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67,80,共4页
大麦种质资源在大麦生产和育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因此筛选鉴定出优质种质资源迫在眉睫。为筛选优异的种质资源,对保山228份大麦资源生育期、株高、穗部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鉴定筛... 大麦种质资源在大麦生产和育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因此筛选鉴定出优质种质资源迫在眉睫。为筛选优异的种质资源,对保山228份大麦资源生育期、株高、穗部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鉴定筛选出特早熟材料8份;矮秆材料10份;特多粒型材料3份,多粒型材料19份;千粒重大于60g的二棱稀有大粒型材料2份,千粒重大于55g的二棱特大粒型材料10份,千粒重大于45g的多棱材料8份;高产材料10份;高抗白粉病材料17份;高抗条纹病材料206份。为今后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大麦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种质资源 评价
下载PDF
保山市啤饲大麦连作迟熟粳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家文 刘猛道 +1 位作者 康洪灿 钏兴宽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6-98,共3页
种植业是农作物通过周期性的对土地利用而实现的,在一年内究竟怎样安排前后茬作物,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通过调整作物结构及品种布局与综合栽培技术配套应用,在市内中... 种植业是农作物通过周期性的对土地利用而实现的,在一年内究竟怎样安排前后茬作物,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通过调整作物结构及品种布局与综合栽培技术配套应用,在市内中海拔区探索成功啤饲大麦连作一季迟熟粳稻一年22.5t/hm2栽培技术,经多年多点实践证明,该项研究成果有望在保山市中海拔区进行示范推广,也可供市外相近生态区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饲大麦 一季迟熟粳稻 中海拔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保山市大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加涛 刘猛道 +1 位作者 杨向红 付正波 《中国种业》 2016年第6期40-42,共3页
通过对保山市农科所保存的76份多棱大麦种质和152份二棱大麦种质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二棱大麦种质中,与产量相关程度大小依次为有效穗、千粒重、穗长、穗实粒数、株高;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是有... 通过对保山市农科所保存的76份多棱大麦种质和152份二棱大麦种质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二棱大麦种质中,与产量相关程度大小依次为有效穗、千粒重、穗长、穗实粒数、株高;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是有效穗、千粒重、穗实粒数、穗长、株高。在多棱大麦种质中,与产量相关程度大小依次为有效穗、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是有效穗、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因此在大麦新品种选育中,应该以提高有效穗为主,多棱大麦兼顾多粒型、密穗型种质,二棱大麦兼顾大粒型、大穗型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性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保山市啤饲大麦育种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加涛 刘猛道 +2 位作者 郭勉艳 字尚永 方可团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年第3期69-71,共3页
保山市啤饲大麦育种起步早,育种工作者经过20多年的努力,在种质资源收集、引种、杂交育种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保山市啤饲大麦育种现状,找出啤饲大麦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在今后啤饲大... 保山市啤饲大麦育种起步早,育种工作者经过20多年的努力,在种质资源收集、引种、杂交育种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保山市啤饲大麦育种现状,找出啤饲大麦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在今后啤饲大麦育种工作中筛选出高产、稳产、抗性广、适应性强的啤饲大麦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饲大麦 育种现状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浅析保山市早秋大麦发展成效及丰产栽培集成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加涛 刘猛道 +2 位作者 杨向红 付正波 字尚永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2期267-269,共3页
保山市常年种植旱地大麦1.47万hm^2,但保山市旱地大麦生产中,干旱导致减产或绝收的困局日趋严重,云南省农科院和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深入研究,提出"早秋大麦"一词,即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的大麦;集成"四早一增"... 保山市常年种植旱地大麦1.47万hm^2,但保山市旱地大麦生产中,干旱导致减产或绝收的困局日趋严重,云南省农科院和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深入研究,提出"早秋大麦"一词,即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的大麦;集成"四早一增"以及"不同耕作模式"创新技术促进抗旱减灾,促使保山市早秋大麦生产成效显著,根据研究经验,提出了"早秋大麦丰产栽培集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秋大麦 提早播种 成效显著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保山市玉米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0
20
作者 邵思全 段家友 李琰聪 《中国种业》 2010年第10期24-26,共3页
针对保山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选育和推广多抗、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搞好抗旱保苗;增加投入,培肥地力;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推广行之有效的先进实用技术等措施,指导玉米生产实践,促进玉米生产发展。
关键词 保山市 玉米生产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