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中医院妇产科64例盆腔炎患者盆腔液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吴喜英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6期849-851,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妇产科盆腔炎患者盆腔液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该类疾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信丰县中医院妇产科64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盆腔液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 目的:分析医院妇产科盆腔炎患者盆腔液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该类疾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信丰县中医院妇产科64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盆腔液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64例盆腔炎患者盆腔液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0株(占62.5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18株(占37.50%,主要为粪肠球菌);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较低(<10.00%),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链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00%,对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0%。结论:医院盆腔炎患者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中尤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临床在抗感染治疗时应尽量选用敏感性强的抗菌药物,以确保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病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原文传递
中医治疗肾小球肾炎8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勇志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11期46-46,48,共2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医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与观察。方法:将我院近些年来接收的87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通过我们用中医手段治疗肾小球肾炎患者后,87例患者中,有48名患者痊愈,痊愈率为55.1...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医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与观察。方法:将我院近些年来接收的87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通过我们用中医手段治疗肾小球肾炎患者后,87例患者中,有48名患者痊愈,痊愈率为55.17%,总有效患者为76例,总有效率为87.35%。结论:通过我们治疗87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分析出中医能有效的治疗肾小球肾炎患者,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 肾炎 中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予以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探究
3
作者 殷球明 曾海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5例。常规治疗组应用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5例。常规治疗组应用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的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心律失常发作频率(12.3±2.8)次/d、持续时间(20.8±1.2)min/d少于常规治疗组的(22.6±1.2)次/d、(30.5±1.5)min/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低于常规治疗组的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老年
下载PDF
西医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高飞 冯新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8期966-967,共2页
目的探讨西医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7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西医单独治疗(对照组48例)以及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观察组49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 目的探讨西医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7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西医单独治疗(对照组48例)以及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观察组49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8%)与对照组(75.0%)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医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西医 中医辨证分型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联合高流量氧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部炎症介质的影响
5
作者 李良捷 郭秀梅 张小芬 《医疗装备》 2024年第6期81-83,87,共4页
目的评估无创呼吸机治疗联合高流量氧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部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医院确诊的60例ARD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试... 目的评估无创呼吸机治疗联合高流量氧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部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医院确诊的60例ARD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试验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联合高流量氧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部炎症介质[包括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氧合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和氧合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肺部炎症介质水平、氧合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炎症介质水平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高流量氧疗对ARDS患者肺部炎症介质的改善效果优于单一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明显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提高氧合指标和氧合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 高流量氧疗 急性F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部炎症介质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结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6
作者 杨舒宏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6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33例。两组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a水平低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6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33例。两组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独活寄生汤 小针刀
下载PDF
中医不同证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勇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6期465-465,共1页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急性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6月到2010年6月我院199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医辨证分型为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病人的颈部动脉超声显示不稳定斑块占44%,肝阳暴亢...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急性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6月到2010年6月我院199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医辨证分型为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病人的颈部动脉超声显示不稳定斑块占44%,肝阳暴亢型脑梗死病人的颈部动脉超声显示不稳定斑块占42%,两种证型相近,但在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两种证型中颈部动脉超声都显示有明显的动脉硬化。结论:颈部动脉的不稳定斑块和急性脑梗死有着很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中医不同证型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中医整体康复在腰椎后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陈锡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36期5161-5162,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术后采用中医整体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4例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实施中医整体康复干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依从性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JOA评分、疼痛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结...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术后采用中医整体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4例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实施中医整体康复干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依从性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JOA评分、疼痛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腰椎后路术后实施中医整体康复干预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手术 中医整体康复 依从性 JOA评分 疼痛评分
下载PDF
自拟方中药漱口液预防重症监护室中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新辉 刘富秀 +1 位作者 夏珍玉 胡高飞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6-47,51,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漱口液对于重症监护室(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1年6月于ICU科室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共计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自拟方中药漱口液治疗;...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漱口液对于重症监护室(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1年6月于ICU科室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共计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自拟方中药漱口液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治疗。对比VAP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口臭评分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P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的口腔疱疹、口腔真菌、口臭和口腔溃疡发生率分别为3.33%、3.33%、6.67%、0.0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0%、23.33%、26.67%、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口臭评分为(0.34±0.05)分,低于对照组的(0.95±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为(12.52±1.24)d,对照组为(16.40±1.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自拟方中药漱口液可以有效预防VAP,且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方中药漱口液 ICU 经口气管插管 VAP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王丛英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5期2244-2246,共3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在原发性高血压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原发性高血压并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在原发性高血压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原发性高血压并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持续1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心脏功能、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酶激酶(C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可增强原发性高血压并CHF治疗效果,促进血压下降,改善血清学指标,利于心功能改善,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慢性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酒石酸美托洛尔
下载PDF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细菌性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路妹 张成纲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0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肺炎(BP)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肺炎患儿73例,根据BP判定结果分组,并收集两组基线资料,检测血清hs-CRP、PCT水平,观察hs...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肺炎(BP)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肺炎患儿73例,根据BP判定结果分组,并收集两组基线资料,检测血清hs-CRP、PCT水平,观察hs-CRP、PCT水平与新生儿BP的关系,重点分析血清hs-CRP、PCT联合检测在新生儿BP中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73例肺炎患儿中,BP为41例,占56.16%;非BP为32例,占43.84%;两组日龄、性别、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组血清hs-CRP、PCT水平均高于非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PCT水平高表达可能是新生儿BP的风险因子(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血清hs-CRP、PCT水平诊断新生儿BP的曲线下面积(AUC)>0.70,联合预测AUC>0.80,当取最佳阈值时可获得最佳诊断价值。结论血清hs-CRP、PCT联合检测在新生儿BP早期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临床可据此对BP患儿进行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细菌性肺炎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滋阴补髓汤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形成标志物及骨密度的影响
12
作者 杨舒宏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8期996-998,共3页
目的研究滋阴补髓汤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形成标志物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信丰县中医院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3)、观察组(n... 目的研究滋阴补髓汤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形成标志物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信丰县中医院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3)、观察组(n=43),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治疗方案,基于此,观察组术后接受滋阴补髓汤治疗,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两组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及股骨颈的骨密度,骨形成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结果治疗后,两组OD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两组股骨颈、腰椎的骨密度值均升高,血清ALP、BGP、PⅠN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更高(P<0.05)。结论滋阴补髓汤能够提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密度,改善骨形成标志物,维护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脊柱 骨折 压缩性 经皮椎体成形术 滋阴补髓汤 骨形成标志物 骨密度
下载PDF
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效果分析
13
作者 张成钢 王细华 李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4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采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80例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患者,随机编号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中医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以治疗前后的...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采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80例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患者,随机编号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中医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以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分别为(5.76±1.13)mg/L、(18.55±1.19)pg/ml、(5.03±1.18)pg/ml、(7.03±1.12)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8.56±1.25)mg/L、(29.63±1.24)pg/ml、(5.87±1.32)pg/ml、(13.24±1.4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p根除率8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复发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患者可缓解其临床症状,消除炎性反应,提高Hp根除率进而改善生活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不换金正气散 炎性因子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植入聚丙烯补片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谌衍福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9期2943-2945,共3页
目的探究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应用聚丙烯补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普外科就诊的腹股沟疝患者68例,均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术中植入聚酯补片,观察组术中植... 目的探究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应用聚丙烯补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普外科就诊的腹股沟疝患者68例,均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术中植入聚酯补片,观察组术中植入聚丙烯补片。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评分和氧化应激指标,并比较并发症率。结果两组围术期指标(补片固定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及术后12 h、1 d及2 d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1 d、2 d及7 d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术前降低,丙二醛(MDA)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聚酯补片,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应用聚丙烯补片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影响更小,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聚丙烯补片 聚酯补片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15
作者 何魏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23期3577-3579,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60例疑似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60例疑似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心室率及R-R间隔时间。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14%(34/35)、96.00%(24/25)、96.67%(58/60),较常规心电图检查的77.14%(27/35)、68.00%(17/25)、73.33%(44/6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常规心电图检查而言,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心室率更低,而R-R间隔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更高,可为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动态心电图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知柏地黄汤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术后临床观察
16
作者 罗森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1期4185-4188,共4页
目的 研究知柏地黄汤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信丰县中医院收治的被确诊为膀胱癌并实施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膀胱灌注治疗,... 目的 研究知柏地黄汤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信丰县中医院收治的被确诊为膀胱癌并实施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膀胱灌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知柏地黄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癌术后患者采用知柏地黄汤联合膀胱灌注治疗临床效果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淋 膀胱癌 知柏地黄汤 膀胱灌注
下载PDF
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观察
17
作者 罗森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3期4600-4602,共3页
目的探究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桂枝茯苓... 目的探究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尿动力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癃闭 前列腺增生症 健脾补肾活血汤 桂枝茯苓丸
下载PDF
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温针灸在风湿寒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8
作者 刘伟军 邱万平 王德顺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温针灸在风湿寒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1月信丰县人民医院及中医院收治的68例风湿寒性关节炎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益... 目的:探讨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温针灸在风湿寒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1月信丰县人民医院及中医院收治的68例风湿寒性关节炎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益赛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温针灸及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类风湿因子(RF)水平、生活质量(SF-36)评分、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皮疹、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6.47%)(P<0.05);(2)治疗后2组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CRP、R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1%)与对照组(8.8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及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炎,可调节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下调CRP、RF表达水平,提升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具有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寒性关节炎 益赛普 桂枝附子汤 温针灸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临床路径对小儿神经外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影响
19
作者 黄辉云 袁海平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9期918-921,共4页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对医院小儿神经外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实施临床路径前,48例)和2021年8月—2022年7月(实施临床路径后,48例)...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对医院小儿神经外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实施临床路径前,48例)和2021年8月—2022年7月(实施临床路径后,48例)医院小儿神经外科收治的96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和分析临床路径实施前后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情况,并对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手术患者临床路径实施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较实施前略有减少(32例vs 36例),但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方面存在较大不同(P<0.05);在用药时机方面,实施临床路径前后亦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实施临床路径后用药时机为术前30~60 min的例数较前明显增加(26例vs 8例,P<0.05);在用药疗程方面,实施临床路径前后亦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实施临床路径后疗程≤24 h的例数较前明显增加(27例vs 15例,P<0.05),而疗程>24 h的例数则较前明显减少(3例vs 16例,P<0.05);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在品种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和术中该追加而未追加等方面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较前都明显减少(P<0.05)。结论:临床路径的实施确实有效改善了医院小儿神经外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从而提升了医院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进而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类切口手术 临床路径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 小儿神经外科
原文传递
经椎弓根入路不同植骨材料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 被引量:5
20
作者 邱南海 王力 +3 位作者 余铭 苗瑞瑞 黄碧玉 张文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2期8406-8411,共6页
背景:对于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的骨质缺损,可以选择自体髂骨、自体肋骨、钛网加同种异体骨等多种植骨材料。目的:对比椎弓根入路不同植骨材料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方法:纳入40例胸椎结核患者,其中18例伴有截瘫,15例存在后凸畸形,... 背景:对于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的骨质缺损,可以选择自体髂骨、自体肋骨、钛网加同种异体骨等多种植骨材料。目的:对比椎弓根入路不同植骨材料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方法:纳入40例胸椎结核患者,其中18例伴有截瘫,15例存在后凸畸形,经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一期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根据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髂骨组、自体肋骨组、钛网加同种异体骨组。治疗后随访24个月,观察病灶愈合、植骨融合、截瘫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结论:自体髂骨组植骨融合时间短于自体肋骨组、钛网加同种异体骨组(P<0.05),后两组间植骨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组均未发生植骨块及钛网脱落、断裂与移位,无骨不连及假关节等现象,无结核病灶复发。截瘫与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经3-6个月的对症治疗,肌力基本恢复,脊柱后凸畸形基本矫正。表明自体髂骨治疗效果最好,自体肋骨、钛网加同种异体骨治疗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结核 脊柱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胸椎结核 植骨材料 胸椎椎弓根入路 病灶清除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