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信阳株的分离鉴定及遗传演化分析
1
作者 焦凤超 李鑫鑫 +7 位作者 李迎晓 雷震 董建国 赵瑜 何书海 赵聘 曲哲会 黄立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87,共8页
为了解信阳地区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的遗传变异特性,对信阳市发生疑似肝炎的金定雏鸭进行9种常见病毒PCR/RT-PCR检测,同时采集病鸭肝脏组织无菌处理后,尿囊腔接种10日龄SPF鸭胚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和VP1基因序列分析。... 为了解信阳地区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的遗传变异特性,对信阳市发生疑似肝炎的金定雏鸭进行9种常见病毒PCR/RT-PCR检测,同时采集病鸭肝脏组织无菌处理后,尿囊腔接种10日龄SPF鸭胚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和VP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到1株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HAV3),命名为HNXY23;接种病毒的鸭胚发育不良,死亡胚体全身呈出血水肿;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表明,分离株HNXY23属于DHAV3 GⅠ基因型,与2022年分离株HB-1、HZ-1、HZ-2和HZ-3亲缘关系较近;利用DNAMAN软件比对31株DHAV3 VP1氨基酸位点变异情况,发现在184、187、195、206和209位这5个氨基酸位点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差异。本研究结果丰富了信阳地区DHAV3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为进一步研究DHAV3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肝病毒3型 VP1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重组分析
下载PDF
新型鹅细小病毒信阳株的全基因组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焦凤超 张鑫 +8 位作者 李迎晓 雷震 曲哲会 董建国 赵瑜 何书海 李洵 黄立 赵聘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19,共8页
为了解信阳地区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的遗传变异特性,对疑似NGPV感染麻鸭病例进行病原检测,采集肝脏和脾脏无菌处理后接种SPF鸭胚,成功分离到1株NGPV,命名为HNXY21株,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和VP1基因重组鉴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 为了解信阳地区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的遗传变异特性,对疑似NGPV感染麻鸭病例进行病原检测,采集肝脏和脾脏无菌处理后接种SPF鸭胚,成功分离到1株NGPV,命名为HNXY21株,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和VP1基因重组鉴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表明,分离株HNXY21和其他9株NGPV同处于鹅细小病毒(GPV)组内的一个独立分支上,与山东分离株SD0316(GenBank登录号:MN415969)核苷酸同源性最高;VP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与经典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相比,有8个氨基酸位点突变;通过Simplot软件对VP1基因进行重组分析表明,分离株HNXY21 VP1基因存在重组信号,其潜在的主要亲本为山东分离株SD0316和弱毒疫苗株SYG61v。本研究结果丰富了NGPV的分子生物学资料,为进一步研究NGPV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鹅细小病毒 遗传变异 重组
下载PDF
1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左春生 李迎晓 +7 位作者 徐光科 李洵 饶丹 吴海港 刘锦妮 黄立 赵聘 焦凤超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5期221-225,共5页
为了解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流行情况,对信阳地区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共鉴定到1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其中血清1型、2型和10型菌株依次为3、4、2株,未定血清型菌株5株;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雏... 为了解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流行情况,对信阳地区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共鉴定到1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其中血清1型、2型和10型菌株依次为3、4、2株,未定血清型菌株5株;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雏鸭均具有致病性。对11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链霉素和头孢曲松较为敏感,对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磺胺异噁唑、多黏菌素B和多西环素耐药性较高;生物被膜检测结果表明,14株菌株中有8株为强生物被膜形成株,2株为弱生物被膜形成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分离鉴定 血清型 药敏试验 生物被膜
下载PDF
五种植物精油对鸭疫里默氏菌体外抑菌效果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左春生 徐光科 +5 位作者 焦凤超 李迎晓 吴海港 何敏 黄立 赵聘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55-58,共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五种天然主要植物精油(桉叶油、肉桂油、紫苏油、陈皮油、薄荷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分别用几种植物精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然后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植物精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最小抑菌浓... 本试验旨在研究五种天然主要植物精油(桉叶油、肉桂油、紫苏油、陈皮油、薄荷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分别用几种植物精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然后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植物精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桉叶油、肉桂油、陈皮油、紫苏油、薄荷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78.12、156.24、78.12、156.24、312.5μL/L。经分析可知,桉叶油、肉桂对鸭疫里默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最佳(P<0.05),紫苏、陈皮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次之(P<0.05),薄荷油效果最差(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鸭疫里默氏菌 抑菌活性 最小抑菌浓度(MIC)
下载PDF
病死蓝孔雀胚中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5
作者 焦凤超 李迎晓 +7 位作者 李洵 徐光科 赵瑜 饶丹 刘锦妮 吴海港 黄立 赵聘 《家禽科学》 2021年第4期33-37,共5页
2019~2020年,河南省某蓝孔雀繁育基地连续出现死胚增多、出雏率下降等情况,通过对送检蓝孔雀死胚进行细菌病原学检测,结果共检出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四种细菌,分离率分别为38.82%、17.65%、17.65%和16.47%。... 2019~2020年,河南省某蓝孔雀繁育基地连续出现死胚增多、出雏率下降等情况,通过对送检蓝孔雀死胚进行细菌病原学检测,结果共检出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四种细菌,分离率分别为38.82%、17.65%、17.65%和16.47%。其中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分离率为16.47%、绿脓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分离率为10.59%、奇异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分离率为5.88%。由此可见,四种细菌单独或混合感染可能是引起该孵化场死胚增多、出雏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孔雀 绿脓杆菌 大肠杆菌 阴沟肠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应用羽毛无损鉴别鹌鹑早期性别的方法
6
作者 李治利 易先国 +3 位作者 李岩 闫艳霞 赵云焕 秦清明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19,共6页
试验旨在探寻一种无损、价廉、耗时短,可用于大批量鹌鹑早期性别鉴定的方法。采用4种不同方法(试剂盒法、加热法、碱裂解法和碱裂解-乙醇洗涤法)提取鹌鹑羽毛样品的基因组DNA,使用凝胶电泳检验DNA质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和纯度;... 试验旨在探寻一种无损、价廉、耗时短,可用于大批量鹌鹑早期性别鉴定的方法。采用4种不同方法(试剂盒法、加热法、碱裂解法和碱裂解-乙醇洗涤法)提取鹌鹑羽毛样品的基因组DNA,使用凝胶电泳检验DNA质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和纯度;选择最佳的羽毛DNA提取方法,应用PCR法检测3日龄鹌鹑的性别。基因组DNA提取电泳结果显示,仅碱裂解-乙醇洗涤法提取的DNA与试剂盒提取的DNA出现条带的位置相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表明,试剂盒法获得的DNA浓度值远低于其他3种方法,其中碱裂解法浓度最高;OD_(260)/OD_(280)比值以试剂盒法和碱裂解-乙醇洗涤法(裂解10 min)为高,OD_(260)/OD_(230)比值以试剂盒法最高,碱裂解-乙醇洗涤法(裂解10 min)次之。PCR结果显示,除碱裂解法原液无目的条带外,其余各组均出现目的条带;碱裂解法操作步骤少、时间最短,加热法和碱裂解-乙醇洗涤法次之。综合分析选择碱裂解-乙醇洗涤法对70只鹌鹑进行性别鉴定,羽毛PCR鉴定性别结果与性腺解剖结果的符合率为100%,卡方分析检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4种方法均可以用来处理鹌鹑羽毛样品,并用于鹌鹑的性别鉴定,其中碱裂解-乙醇洗涤法耗时更短、效果好、性价比更高,可用于大批量鹌鹑的早期性别鉴定,也适合用于其他使用PCR开展定性方面的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提取 性别鉴定 鹌鹑
下载PDF
鸭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其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迎晓 焦凤超 +6 位作者 张李敏 杨露露 李洵 刘锦妮 吴海港 黄立 赵聘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3-77,共5页
从信阳市部分规模化鸭场疑似大肠杆菌感染病料中,通过传统分离培养及phoA基因检测,分离得到19株大肠杆菌。对分离菌进行种系发育分群、动物致病性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系统发育分子分群结果显示,19株分离菌中10株(52.63%)属于B2群,7株(3... 从信阳市部分规模化鸭场疑似大肠杆菌感染病料中,通过传统分离培养及phoA基因检测,分离得到19株大肠杆菌。对分离菌进行种系发育分群、动物致病性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系统发育分子分群结果显示,19株分离菌中10株(52.63%)属于B2群,7株(36.84%)属于D群,1株(5.26%)属于B1群,1株(5.26%)属于A群。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高致病性菌株9株(47.38%),中致病性菌株7株(36.84%),低致病性菌株3株(15.78%)。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ompT、iroN、hlyF、iutA和Iss五种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均为89.47%;fimC、marA和irp2基因检出率为63.16%;fyuA基因检出率为4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 毒力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