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探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魏文轩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1-52,75,共3页
低碳经济已经在我国全面展开,而我国企业对低碳经营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战略管理层面,十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文章论述了基于低碳经济进行战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战略愿景、战略目标、战略实施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将发展低碳经... 低碳经济已经在我国全面展开,而我国企业对低碳经营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战略管理层面,十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文章论述了基于低碳经济进行战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战略愿景、战略目标、战略实施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企业战略管理全过程的对策,以期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企业战略管理 创新
下载PDF
论中国地方政府层级改革与农村管理体制创新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新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4,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是侧重于从横向调整政府的部门设置,没有从纵向减少政府的层级设置。目前,我国“地区”一级建制逐渐演变成了实体型政府,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而过去以议事、决策、行政、司法、财政为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是侧重于从横向调整政府的部门设置,没有从纵向减少政府的层级设置。目前,我国“地区”一级建制逐渐演变成了实体型政府,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而过去以议事、决策、行政、司法、财政为一体的县级行政体系被肢解,逐渐形成了“双重衙门体制”;乡镇政府长期处于责任大、权利小、效率低的被动施政状态;村民自治一直受到地方行政权力的制约,且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结果造成有些农村地区出现“权力真空”。因此,下一步应按“撤地、强县、精乡、实村”的整体改革思路,撤消“地区”建制,强化县级政府的功能,精简乡镇政府机构和人员,充实和保障村民自治必要的经费供给,建立和完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国情的地方行政体制和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政府 层级改革 农村行政管理体制
下载PDF
中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新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9,137,共7页
在整个20世纪的“现代国家政权建设”中,我国出现了四种新型的乡镇行政管理模式,即晚清至民国时期推行的所谓“乡镇自治”、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议行合一制”的乡镇基层政权、“政社合一制”的人民公社和“乡政村治”的二元体制模式。中... 在整个20世纪的“现代国家政权建设”中,我国出现了四种新型的乡镇行政管理模式,即晚清至民国时期推行的所谓“乡镇自治”、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议行合一制”的乡镇基层政权、“政社合一制”的人民公社和“乡政村治”的二元体制模式。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有限剩余根本无法支撑一个全面渗透穷乡僻壤的庞大国家机器和现代工业体系,致使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频繁变动且反复无常。下一步的乡镇政府体制改革基本方向和总体目标应该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方式,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加快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制型、民主型、服务型乡镇基层政府,不断提高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乡镇体制改革 乡镇自治 议行合一 政社合一 乡政村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小农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新光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2008年第3期40-44,共5页
中国农村现行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实质是一种"自给自足型小农经济",它与"营利型家庭农场"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农场排挤小农场是不可逆转的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中国农村现行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实质是一种"自给自足型小农经济",它与"营利型家庭农场"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农场排挤小农场是不可逆转的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并没有过时,所谓"小农经济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下一步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这是国内理论界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经济 自给自足型 家庭农场制 营利型 现代农业
下载PDF
论中国政府层级改革与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新架构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新光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1,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的4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是侧重于从横向调整政府的部门设置,但却没有从纵向减少政府的层级设置。而目前我国“地区”一级建制逐渐演变成了实体型政府,其工作重心也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过去由议事、决策、行政、司法、财... 改革开放以来的4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是侧重于从横向调整政府的部门设置,但却没有从纵向减少政府的层级设置。而目前我国“地区”一级建制逐渐演变成了实体型政府,其工作重心也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过去由议事、决策、行政、司法、财政为一体的县级行政体系被肢解,逐渐形成了“双重衙门体制;”乡镇政府又长期处于责任大、权利小、效率低的被动施政状态;村民自治也一直受到了地方行政权力的制约,且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结果是造成乡村社会出现了管理上的“权力真空”。因此,中国下一步应按“撤地、强县、精乡、实村”的整体改革思路,撤消“地区”建制,强化县级政府功能,精简乡镇的政府机构和人员,充实村民自治必要的经费供给,建立和完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国情的地方行政体制和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体制改革 地方政府管理 撒地 强县 精乡 实村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新光 《兰州学刊》 2007年第1期60-64,共5页
我国在整个20世纪的“现代国家政权建设”中,出现了四种新型的乡镇行政管理模式:即晚清至民国时期推行的所谓“乡镇自治”,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议行合一制”、“政社合一制”、“乡政村治”三种基层政权组织形式。但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 我国在整个20世纪的“现代国家政权建设”中,出现了四种新型的乡镇行政管理模式:即晚清至民国时期推行的所谓“乡镇自治”,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议行合一制”、“政社合一制”、“乡政村治”三种基层政权组织形式。但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有限剩余根本无法支撑一个全面渗透穷乡僻壤的庞大国家机器和现代工业体系,造成了国家行政权的下沉与“以农养政”时代的制度设计、经济上的工业化与政治上的民主化的严重对立,致使我国建构现代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频繁变动且反复无常。从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农民彻底告别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后农业税时代。下一步,我国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总体目标是: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方式,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加快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国情的法制型、民主型、服务型的乡镇基层政府,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乡镇体制改革 乡镇自治 议行合一 政社合一 乡政村治
下载PDF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管理: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玲 张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7-31,共5页
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将会对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不仅是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又是理解我国金融业整体系统性风险的关键。次贷危机凸显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将会对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不仅是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又是理解我国金融业整体系统性风险的关键。次贷危机凸显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为了规避风险,应该借鉴国际通行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银行业的现实情况,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从推动市场化改革、减少对房地产业依赖、扩大非利差收入等方面入手,不断降低商业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监管 系统性风险
下载PDF
论中国地方政府新架构与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新光 《开放导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2,共5页
我国农村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党政权力高度一体化与地方政府体制高度统一的金字塔式权力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一级已经演变成了实体型政府,其工作重心也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而过去由议事、决策、行政、司法、财政为一体的... 我国农村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党政权力高度一体化与地方政府体制高度统一的金字塔式权力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一级已经演变成了实体型政府,其工作重心也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而过去由议事、决策、行政、司法、财政为一体的县级行政体系却被肢解,逐渐形成了“双重衙门体制”;乡镇政权基本处于一种责任大、权利小、效率低的被动施政状态;村民自治又一直受到地方行政权力的制约,自身也缺乏财力的保障,几乎变成了“空壳民主”。下一步,中国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从高度集权走向合理分权,按照地、县、乡、村四级连动的整体改革思路,撤消地区一级,强化县一级,精简乡一级,充实村一级,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及中国国情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共财政制度,提高整个社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政治体制改革 地方行政管理 撤地 强县 精乡 实村
下载PDF
区域协调与先发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研究——基于两区域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彭荣胜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23,共6页
准确把握区际关系,是科学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前提与基础。在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时,区际关系会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先发区域经济发展构成影响:将引致区域消费结构断裂,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会因此受阻,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因市场... 准确把握区际关系,是科学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前提与基础。在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时,区际关系会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先发区域经济发展构成影响:将引致区域消费结构断裂,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会因此受阻,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因市场需求不足而减缓;后发区域会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对先发区域的经济增长形成桎梏;产业的梯度转移延迟,降低了先发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动力和压力;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市场分割和产业同构现象进一步加剧,大大弱化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导致先发区域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到遏制。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先发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需求,先发区域应当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先发区域 后发区域 区域联系
下载PDF
马恩关于小农制历史命运的科学论断过时了吗——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有关讨论的回顾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新光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6-26,共11页
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来的100多年,国际理论界一直围绕"小农制趋于衰亡"和"小农经济富有生命力"的认识分歧争执不下。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又平添了关于中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是前进还是倒退,它与人民公社体制下的... 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来的100多年,国际理论界一直围绕"小农制趋于衰亡"和"小农经济富有生命力"的认识分歧争执不下。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又平添了关于中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是前进还是倒退,它与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大集体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孰优孰劣的争论。事实上,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发展历史已经表明,大农场(户)排挤小农场(户)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当今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谓"小农经济的理想国"。我国下一步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已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 现代小农制 土地集中 资本集中 技术密集 社会化服务
下载PDF
科学技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国平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81,共4页
本文从分析我国农业现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 ,论述了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 农业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教育体制 农业科学技术
下载PDF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及管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国平 《经济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32-133,共2页
人力资本在当代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日益突出。文章试图通过分析新时期人力资本的特点 ,提出人力资本投资和管理的建议 ,揭示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与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企业 人力资本 投资 管理 资源配置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新光 《长江论坛》 2006年第5期52-60,共9页
在整个20世纪的“现代国家政权建设”中,我国相继出现了四种新型的乡镇行政管理模式:晚清至民国时期推行的所谓“乡镇自治”、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议行合一制”乡镇基层政权、“政社合一制”人民公社和“乡政村治”二元体制模式。这一时... 在整个20世纪的“现代国家政权建设”中,我国相继出现了四种新型的乡镇行政管理模式:晚清至民国时期推行的所谓“乡镇自治”、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议行合一制”乡镇基层政权、“政社合一制”人民公社和“乡政村治”二元体制模式。这一时期,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有限剩余无法支撑一个全面渗透穷乡僻壤的庞大国家机器和现代工业体系,由此造成国家行政权的下沉与“以农养政”时代的制度设计、经济上工业化与政治上民主化的严重对立,最终导致现代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频繁变动且反复无常。从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农民彻底告别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后农业税时代。我国下一步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方式,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加快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国情的法制型、民主型、服务型乡镇基层政府,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乡镇自治 议行合一 政社合一 乡政村治
下载PDF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珍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税收筹划即节税。是指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从多种纳税议案中进行科学合理地事前选择和规划,利用税法给予的对己有利的可能选择与优惠政策,选出合适的方法,来达到延缓或减轻税负的一种合法行为。合理的节税方法不但可以降低企业的... 税收筹划即节税。是指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从多种纳税议案中进行科学合理地事前选择和规划,利用税法给予的对己有利的可能选择与优惠政策,选出合适的方法,来达到延缓或减轻税负的一种合法行为。合理的节税方法不但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实现税后利润的最大化,而且还能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 税收筹划 财务决策 融资租赁 资本结构 权益资本 投资决策 利润分配
下载PDF
河南省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特色培育的难点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迎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9-30,共2页
文章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四方面入手分析了河南省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特色培育的难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 学科特色 培育
下载PDF
中部经济崛起中城市群的选择与培育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荣胜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88-89,共2页
选择与培育区域发展的城市群,是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重要保证。综合考虑中部城市群的发展现状与地理位置,应当把武汉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作为建设的重点,通过国家的政策扶持促使它们迅速成长为中部地区的发展龙头。
关键词 增长极 城市群 中部地区
下载PDF
服务业发展对地方经济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迎君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0-53,共4页
通过采用1978~2009年上海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时间序列资料,用HP滤波法分析了服务业发展对上海地方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三次产业构成的上海国民经济总量中,服务业波动性最小但其相对波动性仍大于上海国民经济的增长波动。即... 通过采用1978~2009年上海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时间序列资料,用HP滤波法分析了服务业发展对上海地方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三次产业构成的上海国民经济总量中,服务业波动性最小但其相对波动性仍大于上海国民经济的增长波动。即虽然服务业相对于农业、工业对上海国民经济的稳定贡献大,但当前大力发展上海服务业仍是不利于地方经济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经济波动 HP滤波分析
原文传递
服务业发展与宏观经济波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迎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11-112,共2页
服务业发展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密切。目前,对服务业发展能否缓和宏观经济波动还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在定性分析前提下,采用1978-2008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时间序列资料,用HP滤波法分析了服务业发展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结果表... 服务业发展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密切。目前,对服务业发展能否缓和宏观经济波动还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在定性分析前提下,采用1978-2008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时间序列资料,用HP滤波法分析了服务业发展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服务业的增长波动性大于国民经济的波动性,服务业的相对波动性是国民经济的1.2258倍。即服务业比重的提高,不仅不利于中国经济稳定,相反会加剧经济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经济波动 HP滤波分析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中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新光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10期47-56,共10页
20世纪,我国相继出现了4种新型的乡镇行政管理模式。由于传统小农经济的有限剩余无法支撑一个全面渗透穷乡僻壤的庞大国家机器和现代工业体系,造成国家行政权的下沉与“以农养政”时代的制度设计、经济上的工业化与政治上的民主化的严... 20世纪,我国相继出现了4种新型的乡镇行政管理模式。由于传统小农经济的有限剩余无法支撑一个全面渗透穷乡僻壤的庞大国家机器和现代工业体系,造成国家行政权的下沉与“以农养政”时代的制度设计、经济上的工业化与政治上的民主化的严重对立,导致乡镇行政管理体制频繁变动且反复无常。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后农业税时代后,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总体目标是: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方式,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加快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国情的法制型、民主型、服务型乡镇基层政府,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乡镇行政 体制改革 议行合一 政社合一
原文传递
浅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义保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3Z期289-289,共1页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后,一方面它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统一国内市场并继续对外开放,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的市场、农业、金融、信息及战略资源安全带来风险。因此,我们要制定经济安...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后,一方面它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统一国内市场并继续对外开放,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的市场、农业、金融、信息及战略资源安全带来风险。因此,我们要制定经济安全领域的政策、法规,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经济规则的制定,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市场安全 农业安全 信息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