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没食子酸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瘤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何文飞 何大维 +3 位作者 马超 赵丹 张永波 卞则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研究没食子酸抑制小鼠模型中人神经母细胞瘤增殖的作用以及对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方法建立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免疫活性C57BL/6j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配成4组,每组10只:①PBS荷瘤对照组,按PBS0.5ml/只,腹腔注射,作为阴性... 目的研究没食子酸抑制小鼠模型中人神经母细胞瘤增殖的作用以及对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方法建立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免疫活性C57BL/6j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配成4组,每组10只:①PBS荷瘤对照组,按PBS0.5ml/只,腹腔注射,作为阴性对照;②没食子酸组,按250mg/kg,1次/2d给药,连续2周;③环磷酰胺组,按75mg/kg给药,每周2次,连续2周,作为阳性对照;④没食子酸+环磷酰胺组,没食子酸在环磷酰胺给药前24h给药,没食子酸与环磷酰胺独立给药,剂量和时间同前。药物均9:00腹腔注射给药,每周监测相对肿瘤体积(RTV),治疗时间共2周,次日处死小鼠,称体质量和瘤质量(Wt)、计算抑瘤率(IR),BrdU标记检测移植瘤细胞增殖。结果没食子酸组、环磷酰胺组、没食子酸+环磷酰胺组在2周的移植瘤瘤质量分别为(4559.0±677.7)、(2117.0±749.6)、(637.7±319.6)mg,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6.94%、70.72%、91.18%,与PB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没食子酸+环磷酰胺组瘤质量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给药组肿瘤增殖指数分别为0.1229±0.0219、0.1076±0.0156、0.0413±0.0130,与PBS组肿瘤增殖指数(0.2308±0.075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没食子酸+环磷酰胺组与没食子酸组或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没食子酸具有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移植瘤增殖、协同环磷酰胺抗肿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 人神经母细胞瘤 肿瘤增殖指数 环磷酰胺
原文传递
重庆地区过敏性疾病儿童吸入性变应原分布特点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红梅 李博 +3 位作者 罗征秀 罗健 蒋永慧 刘恩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特点,协助过敏性疾病预防及治疗。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5年5月-2009年9月共13 841例过敏性疾病患儿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特点,协助过敏性疾病预防及治疗。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5年5月-2009年9月共13 841例过敏性疾病患儿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吸入性变应原特点。结果:13 841例患儿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80.3%,其中阳性率最高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67.6%(9 356例)、屋尘螨67.5%(9 341例)、热带螨42.8%(5 921例)。2005-2009年间,螨类阳性率及阳性程度除2006年明显增高外,其余4年均较稳定。随年龄增大,粉尘螨、屋尘螨、热带螨、德国蟑螂、美洲大蠊、猫毛、狗毛阳性率逐渐增高,而花粉Ⅰ组、霉菌Ⅳ组和豚草阳性率逐渐降低。聚类分析将13种变应原分为4大类:屋尘螨、粉尘螨为1类,热带螨为1类,德国蟑螂为1类,其余9种变应原为1类。结论:粉尘螨、屋尘螨、热带螨始终是重庆地区5年以来最常见吸入性变应原。不同年龄患儿变应原阳性率不同。热带螨与粉尘螨、屋尘螨临床特征有差别,针对热带螨的特异性脱敏治疗在亚热带地区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点刺试验 吸入性变应原 尘螨 聚类分析 儿童
下载PDF
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心脏发育相关转录因子及下游心脏肥大标志基因的时序性表达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罗漫 吴晓云 +2 位作者 郑敏 刘玲娟 田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4-401,共8页
目的观察在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心脏发育相关转录因子及下游心脏肥大标志基因时序性表达规律,为心肌肥大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干预心肌细胞,用CCK-8、细胞计数仪、免疫组化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直径及表面积,用... 目的观察在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心脏发育相关转录因子及下游心脏肥大标志基因时序性表达规律,为心肌肥大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干预心肌细胞,用CCK-8、细胞计数仪、免疫组化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直径及表面积,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用ISO成功构建心肌细胞肥大模型。ISO干预后,GATA结合蛋白4(GATA4)、肌细胞增强因子2C(MEF2C)、GATA5、脑钠肽(BNP)、心房利钠因子(ANP)于24h开始升高,P300、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T-框蛋白5(TBX5)于12h开始升高,血清应答因子(SRF)、β-MHC mRNA于6h开始升高(P<0.05);其中GATA4、α-MHC、β-MHC、SRF、P300 mRNA表达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至干预72h GATA4、SRF、α-MHC、β-MHC、P300 mRNA表达仍高于正常(P<0.05),而MEF2C降至正常(P>0.05);GATA5、TBX5、ANP、BNP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持续升高(P<0.05),而NKX2.5 mRNA(P>0.05)无明显变化。ISO干预48h后,GATA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HEY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在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MEF2C的时序表达规律与心脏发育过程相似,而GATA4、GATA5、SRF、TBX5的时序性表达规律与心脏发育过程不完全一致,提示其在心肌细胞肥大由代偿转为失代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GATA4、MEF2C、SRF与乙酰化酶P300的时序性表达规律相似,提示在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其时序性表达可能受P300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肥大 心脏发育相关转录因子 心脏肥大标志基因 时序性表达
下载PDF
骨盆三联截骨术加股骨近端截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3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邓学海 刘传康 +3 位作者 李明 罗聪 曹豫江 瞿向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285-128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骨盆三联截骨术加股骨近端粗隆下短缩旋转内翻截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疗效。方法观察2007年2月至2010年5月该科运用骨盆三联截骨术加股骨近端粗隆下短缩旋转内翻截骨LCP内... 目的探讨应用骨盆三联截骨术加股骨近端粗隆下短缩旋转内翻截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疗效。方法观察2007年2月至2010年5月该科运用骨盆三联截骨术加股骨近端粗隆下短缩旋转内翻截骨LCP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DDH 32例(34髋)的疗效。结果术后按Mckay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20髋,良10髋,可4髋,差0髋,优良率为88.2%。结论该联合术式治疗大龄儿童DDH疗效可靠,能使股骨头获得良好的覆盖,LCP固定坚强、稳定,股骨颈矫正角度满意,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适用于大龄儿童髋臼发育不良或半脱位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儿童(6~14岁)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婴儿肺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泽伟 余加林 +1 位作者 刘晓红 李腾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3017-3019,3022,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早产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婴儿,分为足月儿组(n=34例)、BDP组(n=22例)及非BDP早产儿组(n=25例)。平均纠正胎龄38周时(37~41周),在安静睡眠状态下,运用超声流量仪,采用反复呼吸气体洗出法进行...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早产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婴儿,分为足月儿组(n=34例)、BDP组(n=22例)及非BDP早产儿组(n=25例)。平均纠正胎龄38周时(37~41周),在安静睡眠状态下,运用超声流量仪,采用反复呼吸气体洗出法进行功能残气量(FRC/kg)、通气不均匀性和潮气呼吸等肺功能参数的检测。结果 BPD组、非BPD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比较,FRC/kg降低,代表肺通气均匀性的肺清除指数(LCI)增高,呼吸频率(RR)增快,呼气达峰时间比(TPTEF/TE)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BPD组与非BPD早产儿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D及非BPD早产儿在婴儿早期均存在功能残气量和通气效率降低及小气道阻塞,以BPD患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呼吸功能试验 婴儿
下载PDF
苦参碱和川芎嗪抑制白血病细胞侵袭转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林淑仪 戴碧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及川芎嗪对低氧(3%O2)培养条件下人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aji细胞、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细胞,低氧环境下继续培养24 h后,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0.15、0.2、0.25 g/... 目的探讨苦参碱及川芎嗪对低氧(3%O2)培养条件下人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aji细胞、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细胞,低氧环境下继续培养24 h后,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0.15、0.2、0.25 g/L苦参碱或0、0.1、0.15、0.2 g/L川芎嗪处理,以常氧培养不加药物的细胞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以RT-PCR方法检测HIF-1α、VEGF mRNA的表达。结果低氧环境下Raji细胞和K562细胞的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HIF-1α、VEGF mRNA的表达均较常氧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0.15、0.2、0.25 g/L苦参碱均有效抑制低氧环境下Raji细胞的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下调HIF-1α、VEGF mRNA的表达(P<0.05)。0.2、0.25 g/L苦参碱均有效抑制低氧环境下K562细胞的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下调HIF-1α、VEGF mRNA的表达(P<0.05)。0.1、0.15、0.2 g/L川芎嗪均有效抑制Raji细胞、K562细胞的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下调HIF-1α、VEGF mRNA的表达(P<0.05),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苦参碱和川芎嗪能有效抑制低氧环境下Raji细胞和K562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细胞内HIF-1αmRNA的表达,从而减少VEGF mRNA的生成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苦参碱 川芎嗪 侵袭转移 HIF—1α VEGF
下载PDF
实验室室间质评染色体检测水平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希 陈园园 +7 位作者 牟琴 杨静 范玲 张大勇 王治国 豆虎 邹琳 包黎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917-2919,共3页
目的分析参加美国病理学会(CAP)室间质评的能力比对检验(PT)后,染色体检测水平的变化。方法分析2011-2014参加CAP PT的结果,并根据CAP评审结果,得出该实验室细胞遗传学染色体质控测试的准确率,并通过分析该实验室参加CAP前后的染色... 目的分析参加美国病理学会(CAP)室间质评的能力比对检验(PT)后,染色体检测水平的变化。方法分析2011-2014参加CAP PT的结果,并根据CAP评审结果,得出该实验室细胞遗传学染色体质控测试的准确率,并通过分析该实验室参加CAP前后的染色体条带水平、异常检出率及染色体检测失败率,评估CAP室间质评项目对提高该实验室染色体检测水平的作用。结果 2011-2014年该实验室参加CAP PT测试10次,共分析病例59例,判断染色体核型正确率为100%,核型描述正确率为95.1%。该实验室临床病例染色体检测结果显示:外周血染色体的异常检出率为18.9%,骨髓染色体的异常检出率为25.9%,初诊白血病异常率为66.8%;外周血染色体及骨髓染色体检测的失败率分别为0.5%、5.0%;参加CAP后,外周血及骨髓染色体检测失败率均下降,染色体条带平均水平均提高,与参加CAP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加高水平的室间质评项目可以提高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检测的临床分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遗传学 室间质评 能力比对检验
下载PDF
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正常儿童心房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计晓娟 白永虹 +1 位作者 易岂建 郭鹏飞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15-317,共3页
目的应用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分析正常儿童左、右心房和房间隔的机械功能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正常儿童30例,取心尖四腔心切面,清楚显示左、右心房和房间隔,测量并计算心房及房间隔运动参数。结果正常儿童心房及房间隔的运动参数随心动周期... 目的应用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分析正常儿童左、右心房和房间隔的机械功能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正常儿童30例,取心尖四腔心切面,清楚显示左、右心房和房间隔,测量并计算心房及房间隔运动参数。结果正常儿童心房及房间隔的运动参数随心动周期呈动态变化:心房壁在心室收缩期末最薄,于心室舒张期增厚,至心室舒张末期最厚;房间隔于心室收缩期末期突向右房,于心室舒张末期突向左房。左、右心房壁及房间隔厚度、增厚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右心房最大横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房最大横径缩短幅度大于右心房(P<0.05)。结论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可以动态分析正常儿童心房运动特点,为心房功能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房功能 儿童 正常
下载PDF
新基因MTB139在儿童结核临床分离株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
9
作者 苏薇 黄延风 +3 位作者 许红梅 朱朝敏 郑改焕 郭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检测并验证新基因MTB139在儿童结核临床分离株中的表达,通过比较其在不同耐药性结核结核分枝杆菌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与结核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 目的:检测并验证新基因MTB139在儿童结核临床分离株中的表达,通过比较其在不同耐药性结核结核分枝杆菌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与结核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的方法检测60例临床结核分离株(9例耐多药株,24例非耐多药株,27例敏感株)中基因MTB139的表达。结果:60例结核分离株样本中有7例检测到MTB139基因的阳性表达,3个组(耐多药组、非耐多药组、敏感组)结核菌株中MTB139基因阳性表达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其中耐多药组MTB139基因阳性表达率(5例,阳性表达率55.56%)明显高于非耐多药组(1例,阳性表达率4.17%)及敏感组(1例,阳性表达率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2),非耐多药组与敏感组MTB139基因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1.000)。结论:新基因MTB139在耐多药结核菌株有高表达,可能与结核耐多药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因MTB139 结核结核分枝杆菌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耐多药性
原文传递
骨发育相关基因在SEDT中差异表达的研究
10
作者 胡玉娟 熊丰 +2 位作者 朱高慧 罗庆 朱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分别靶向增强和干扰人软骨细胞(human chondrocytes-articular,HC-a)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Xlinked 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L)基因,骨再生PCR芯片检测细胞内骨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观察干扰后基因表达谱... 目的:分别靶向增强和干扰人软骨细胞(human chondrocytes-articular,HC-a)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Xlinked 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L)基因,骨再生PCR芯片检测细胞内骨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观察干扰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分别转入前期构建的靶向增强SEDL的腺病毒质粒p Ad5-SEDL和靶向干扰SEDL的慢病毒质粒LVsi SEDL到293T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p Ad5-SEDL和重组慢病毒LV-si SEDL,扩增重组腺病毒,收集病毒液,检测病毒滴度。将重组腺病毒、重组慢病毒以最适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分别感染HC-a,实验分4组:增强组(HC-a/p Ad5-SEDL,重组腺病毒p Ad5-SEDL感染HC-a增强SEDL基因表达)、增强阴性对照组(HC-a/空载体(p Ad5),空白腺病毒p Ad5感染HC-a作阴性对照)、干扰组(HC-a/LV-si SEDL,重组慢病毒LV-si SEDL感染HC-a干扰SEDL基因表达)、干扰阴性对照组(HC-a/空载体(LV),空白慢病毒LV感染HC-a作阴性对照),通过QPCR检测HC-a中SEDL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C-a中sedlin蛋白表达,验证是否成功干扰或增强SEDL基因表达,收集4组细胞m RNA进行骨再生PCR芯片(含84个基因)检测。结果:(1)收获高滴度重组腺病毒p Ad5-SEDL,病毒滴度为2.6×1011 pfu/ml。并使重组腺病毒p Ad5-SEDL和重组慢病毒LV-si SEDL成功感染HC-a。(2)HC-a SEDL基因表达量中增强组(2.14±0.36)较增强阴性对照组(1.21±0.25)增高(P=0.022),干扰组(0.86±0.11)较干扰阴性对照组(1.34±0.06)降低(P=0.003);sedlin蛋白表达量中,增强组(0.56±0.04)较增强阴性对照组(0.37±0.05)增高(P=0.006),干扰组(0.13±0.02)较干扰阴性对照组(0.36±0.04)降低(P=0.001)。(3)基因芯片结果:HC-a内SEDL基因干扰后,芯片结果显示:基因上调21个,下调5个。HC-a内SEDL基因增强后,骨再生PCR芯片结果显示:基因上调27个,下调12个。干扰组的差异表达基因中,在增强组中呈反向变化,且与软骨发育相关的基因有5个:COL2A、BMP3、FLT1、GDF10、IGF1。结论:通过增强及沉默软骨细胞内SEDL基因,发现骨发育相关基因中COL2A、BMP3、FLT1、GDF10、IGF1出现差异表达,可能与SEDL基因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 基因芯片 基因重组病毒
原文传递
提高mdr1基因体外转染骨髓造血细胞效率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洪思琦 郭振华 王佚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mdr1基因体外转染兔骨髓造血细胞的条件及转染后在细胞中的功能性表达。方法:秋水仙碱(90ng/ml)筛选含人mdr1cDNA的产病毒包装细胞PA317-HaMDR1/A,制备浓缩病毒上清液并转染兔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用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柔... 目的:探讨mdr1基因体外转染兔骨髓造血细胞的条件及转染后在细胞中的功能性表达。方法:秋水仙碱(90ng/ml)筛选含人mdr1cDNA的产病毒包装细胞PA317-HaMDR1/A,制备浓缩病毒上清液并转染兔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用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柔红霉素(daunorubicin DNR)排出试验检测mdr1基因的整合及功能性表达。结果:经秋水仙碱筛选后,产病毒包装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表达增强;外源性mdr1基因能成功的导入兔骨髓造血细胞,转染2日、4日的转染率分别为22%、37%;转入的mdr1基因能发挥药物外排泵的功能。结论:采用浓缩病毒上清转染法能成功的将外源性mdr1基因导入兔骨髓造血细胞中并获得稳定的功能性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dr1基因转染骨髓造血细胞后自体回输在大剂量化疗中对骨髓保护作用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基因 转染 造血细胞
下载PDF
新生期肺炎链球菌肺炎对VA的影响及其与肺部免疫及气道反应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永露 田琴琴 +6 位作者 陈云秀 彭欣 张祺煜 李媛媛 田小银 张光莉 罗征秀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13-1020,共8页
目的研究新生期肺炎链球菌肺炎(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neumonia,S.pp)对维生素A(VA)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肺部免疫及气道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Balb/c小鼠出生后第7天鼻腔滴注2×10~7CFU肺炎链球菌5μl建立新生期S.pp模型,对照组滴注... 目的研究新生期肺炎链球菌肺炎(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neumonia,S.pp)对维生素A(VA)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肺部免疫及气道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Balb/c小鼠出生后第7天鼻腔滴注2×10~7CFU肺炎链球菌5μl建立新生期S.pp模型,对照组滴注等量PBS,新生期肺炎链球菌肺炎补充VA组(S.pp+VA)感染后口饲补充VA,每天1次,连续4天,对照组给予等量VA溶解溶质菜籽油。收集感染后第7、14、21、28天肺组织、血清、肝脏组织标本,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监测组织中VA水平。小鼠成年后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体积描记法检测小鼠肺功能,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IL-4、IL-5、IL-13、IL-17A、INF-γ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的CD4+T细胞亚群Th1、Th2及Foxp3^+Treg。结果 S.pp组小鼠肺组织VA持续降低至感染后4周,血清VA降低直至感染后2周恢复正常,而肝脏中V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S.pp+VA组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较S.pp组显著减轻,S.pp+VA组BALF中IL-4、IL-5、IL-13及IL-17A水平显著低于S.pp组(P<0.05),IFN-γ则显著增高(P<0.01),肺组织Th1、Foxp3^+Treg显著高于S.pp组(P<0.01),Th2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Th1/Th2比值显著增高(5.7 vs 1.7,P<0.001))。S.pp+VA组小鼠气道反应性显著低于S.pp组(P<0.001)。结论新生期肺炎链球菌肺炎致肺部VA水平持续降低至成年期,肺炎后补充VA能减轻新生期肺炎链球菌肺炎后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促进Foxp3^+Treg表达、纠正Th1/Th2失衡,抑制成年期气道高反应性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肺炎 新生期 维生素A 免疫反应 气道反应性
原文传递
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大鼠网膜素水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攀攀 瞿平 +3 位作者 毕杨 陈洁 张蔓 刘友学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48,共5页
人群调查发现肥胖人群网膜素水平较正常人群低,而正常及肥胖大鼠血清网膜素水平及其基因表达情况尚不清楚.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和高脂组(n=30),分别喂养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6 w后从高脂组选取体重增长最快的20只,再从中随机抽... 人群调查发现肥胖人群网膜素水平较正常人群低,而正常及肥胖大鼠血清网膜素水平及其基因表达情况尚不清楚.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和高脂组(n=30),分别喂养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6 w后从高脂组选取体重增长最快的20只,再从中随机抽取10只继续喂养高脂饲料,12 w后两组各剩9只,采用全自动生化仪ADVIA2400测定血糖及血脂、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及网膜素水平、RT-PCR检测网膜脂肪组织网膜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高脂组大鼠体重、体重增加值、肥胖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胰岛素、血清网膜素水平及网膜脂肪组织网膜素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首次发现肥胖大鼠血清网膜素水平及网膜脂肪组织中网膜素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大鼠显著增高,与人群调查结果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膜素 肥胖大鼠 高脂饲料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儿童重症肌无力Th1/Treg细胞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志新 黄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儿童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Th1/Treg细胞转录因子表达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52例MG患儿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T-bet...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儿童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Th1/Treg细胞转录因子表达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52例MG患儿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T-bet和FOXP3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ELISA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儿T-bet 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而激素治疗前组与治疗后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激素治疗前组FOXP3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激素治疗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素治疗前后组无显著性差异。T-bet mRNA与FOXP3 mRNA的表达比值,激素治疗前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激素治疗后组与健康对照组及治疗前组比较I,FN-γ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健康对照组与治疗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组之间I,L-6和TGF-β1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bet mRNA和FOXP3 mRNA在MG患儿中表达异常,表明Th1和Treg细胞参与了MG的发病,经激素治疗后免疫功能有所恢复;本组患儿IL-6和TGF-β1的浓度无明显异常,提示这些患儿免疫功能紊乱程度较轻,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而在一定情况下I,FN-γ在治疗后其水平升高可能对机体发挥着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肌无力 T-BET FOXP3 干扰素-γ
下载PDF
HGF/c-Met轴介导EPCs治疗大鼠HPAH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辉科 秦廷江 +5 位作者 杜明成 刘盈贝 何瑞靖 栾果 普金海 安永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06-1512,共7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c-Met轴介导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移植入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HPAH)大鼠对大鼠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c-Met轴介导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移植入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HPAH)大鼠对大鼠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构建HPAH模型大鼠;大鼠骨髓原代EPCs提取、培养和鉴定;构建c-Met腺病毒并转染EPCs;将大鼠分为c-Met-EPCs细胞组、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前2组大鼠通过尾静脉分别输注c-Met-EPCs细胞和EPCs细胞,后2组大鼠输注生理盐水;饲养一周后检测平均肺动脉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 PAP)和右心室肥大指数(right ventricle hypertrophy index,RVHI);透射电镜检测肺动脉超微结构改变,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肺小动脉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Griess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结果:c-Met-EPCs细胞组、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和正常组4组大鼠的mPAP值分别为(23.17±3.07)、(30.85±3.15)、(33.55±5.47)、(20.30±1.99)mmHg;RVHI值分别为(32.48±2.38)%、(37.54±4.42)%、(38.53±2.81)%、(26.05±3.05)%;血清ET-1值分别为(69.45±6.32)、(95.76±7.31)、(99.14±8.39)、(62.35±6.06)ng/L;血清NO值分别为(99.63±11.40)、(56.07±3.32)、(48.83±6.56)、(125.50±12.26)μmol/L。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大鼠的mPAP、RVHI和血清ET-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c-Met-EPCs细胞组较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明显降低(P<0.05)。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大鼠的血清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Met-EPCs细胞组较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明显升高(P<0.05)。透射电镜显示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内皮细胞中断不连续,而c-Met-EPCs细胞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不显著。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肺血管重构明显,而c-Met-EPCs细胞组肺血管重构减轻。结论:HGF/c-Met轴介导内皮祖细胞移植入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后可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力和和改善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T-1释放和促进NO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肝细胞生长因子 C-MET 内皮祖细胞
原文传递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儿童迁延性肺炎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莹 黄英 +5 位作者 李渠北 代继宏 舒畅 袁小平 赵华 符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儿童迁延性肺炎诊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12月入院的迁延性肺炎患儿,对其中105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与40例未行此术的患儿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05例行纤维支气管镜...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儿童迁延性肺炎诊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12月入院的迁延性肺炎患儿,对其中105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与40例未行此术的患儿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05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支气管内膜炎症,其中单纯性气管支气管内膜炎43例,62例同时存在呼吸道基础疾病,呼吸中心中气管支气管软化32例、气管支气管狭窄19例、支气管开口异常6例。支气管肺泡灌洗组治愈85例,治愈率80.95%;对照组治愈22例,治愈率5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术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儿童迁延性肺炎有重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价值,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 迁延性肺炎 儿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619例儿童哮喘肺功能FEV1和PEF与小气道的关系 被引量:27
17
作者 吴雪郡 黄英 +1 位作者 王莹 龚财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00-1902,1906,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间、肺功能检查指标中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及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与小气道各项指标相关性。方法选择3~13岁缓解期哮喘患儿619例,分为3~5岁(314例)、6~9岁(207例)和10~14岁(98例)三...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间、肺功能检查指标中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及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与小气道各项指标相关性。方法选择3~13岁缓解期哮喘患儿619例,分为3~5岁(314例)、6~9岁(207例)和10~14岁(98例)三组,采用肺功能仪测定哮喘患儿的FEV1和PEF等呼吸生理参数。结果缓解期哮喘患儿大气道功能指标均以PEF异常率最高,异常率均〉85%;小气道功能指标异常率在不同年龄段及性别间有所不同,6~9岁男、女性哮喘患儿均以用力呼气25%流量(MEF25)异常率最高,3~5岁和10~14岁男性患儿以MEF25异常率最高,女性以用力呼气50%流量(MEF50)异常率最高。3~5岁女性哮喘患儿FEV1与MEF25相关系数(r)为0.19(P〉0.01),与用力呼气75%流量(MEF75)r为0.492(P〈0.01),其余哮喘患儿FEV1与小气道各项指标r值均大于0.5(P〈0.01);3~5岁女性哮喘患儿PEF与MEF25的r值为0.086(P〉0.05),与MEF50的r值为0.447(P〈0.01),3~5岁男性哮喘患儿PEF与MEF25的r值为0.431(P〈0.01),与MEF50的r值为0.482(P〈0.01),其余哮喘患儿PEF与小气道各项指标r值均大于0.5(P〈0.01)。结论除3~5岁女性哮喘患儿MEF25与FEV1、PEF无相关关系外,其余小气道指标与FEV1及PEF均呈正相关关系,这种正相关显示肺功能FEV1及PEF对辅助诊断哮喘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肺功能 第一秒最大呼气量 最大呼气流速峰值 小气道
下载PDF
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213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2
18
作者 刘爱良 黄英 +3 位作者 杨洋 舒畅 代继宏 李渠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26-729,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SAP)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患儿近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213例住院SA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13例SAP患儿中6个月~2岁155例(72.8%),男女比率为2.7∶1,冬春季发病达158... 目的总结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SAP)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患儿近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213例住院SA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13例SAP患儿中6个月~2岁155例(72.8%),男女比率为2.7∶1,冬春季发病达158例(74.2%)。213例均有发热,体温在39.1℃~41.0℃者172例(80.8%),热程>2周者161例(75.6%)。起病初即有咳嗽205例(96.2%),喘息120例(56.3%),肺部同时出现湿啰音及哮鸣音139例(65.3%)。肺部影像学显示发病初期间质改变63例(92.6%);极期节段性实变80例(54.4%),伴胸腔积液33例(22.4%),伴胸膜改变25例(17.0%);恢复期实变较前吸收50例(68.5%)。213例均有并发症,合并呼吸衰竭175例(82.2%),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0例(4.7%)。肺外并发症中主要为循环系统疾病(64.3%)和消化系统疾病(44.1%),以心肌炎和腹泻最多见。年龄、ARDS、2种以上并发症对治疗效果有影响(P<0.05)。结论儿童SAP发热时间长,热度高,临床表现重,多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疑诊SAP时应尽早完善病原学及胸部影像学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腺病毒 并发症 儿童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病毒滴度及其气道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臧娜 谢晓虹 +5 位作者 邓昱 李思敏 倪科 罗艳 王莉佳 刘恩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924-1927,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小鼠肺部病毒滴度及其所致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环磷酰胺100 mg/kg腹腔注射后,随机分为对照组、RSV感染组、白藜芦...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小鼠肺部病毒滴度及其所致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环磷酰胺100 mg/kg腹腔注射后,随机分为对照组、RSV感染组、白藜芦醇腹腔注射组、白藜芦醇雾化组,每组8只。环磷酰胺处理5 d后,给予RSV滴鼻建立RSV感染模型,并在RSV感染1 h后给予白藜芦醇30 mg/(kg.d)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5 d后检测小鼠清醒状态下气道阻力,处死小鼠研究肺部RSV病毒滴度、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肺部病理组织炎症及评分。结果白藜芦醇不同方式给药,干预组肺部RSV病毒滴度均显著低于RSV感染组(P<0.01),BALF中细胞总数白藜芦醇干预组明显低于RSV感染组(P<0.05),而白藜芦醇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肺组织炎症病理评分:白藜芦醇干预组明显低于RSV感染组(P<0.01),白藜芦醇干预组清醒状态小鼠气道高反应(吸入乙酰甲胆碱浓度12.5~50.0 mg/ml时)较单纯RSV感染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白藜芦醇不同方式给药均能够减轻RSV诱发的肺部炎症及气道高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RSV感染后肺部病毒滴度,减少RSV在体内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RSV 气道炎症 气道高反应
原文传递
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早期肺组织细胞因子变化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姜小丽 杨宝辉 +4 位作者 杨婷 王莉佳 符州 刘恩梅 罗征秀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4-489,共6页
目的建立非致死性肺炎链球菌肺炎小鼠模型,探讨感染后72 h内肺组织细胞因子变化在清除肺炎链球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灭菌PBS稀释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肺炎链球菌标准株D39,对SPF级雌性Balb/c鼠(6~8周,15~18 g)滴鼻,收集Balb/c鼠支气... 目的建立非致死性肺炎链球菌肺炎小鼠模型,探讨感染后72 h内肺组织细胞因子变化在清除肺炎链球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灭菌PBS稀释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肺炎链球菌标准株D39,对SPF级雌性Balb/c鼠(6~8周,15~18 g)滴鼻,收集Balb/c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进行菌落计数、细胞分类计数,取肺组织进行菌落计数、病理学检查及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感染2 h后BALF中细菌数量逐渐下降,72 h基本清除。肺匀浆细菌量于感染后6 h达高峰,6~24 h明显下降,72 h大部分细菌已清除。BALF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感染后2 h开始增加,12 h达高峰,48 h降至正常水平;淋巴细胞百分比在感染后2 h开始增加,6 h达高峰,24 h逐渐降至正常水平。肺组织在感染后6 h出现炎症细胞浸润,48 h达高峰,随后炎症逐渐减轻,肺组织结构开始恢复。肺组织匀浆中的促炎因子IFN-γ、TNF-α、IL-6、IL-1及IL-17于感染后2 h明显增高(P〈0.05),其中IFN-γ、TNF-α、IL-6及IL-1在6 h后逐渐降至正常,IL-17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感染12 h后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之后逐渐降至正常;抗炎因子TGF-β与IL-10于感染后2 h明显增高(P〈0.05),其中TGF-β于感染后6 h达高峰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而IL-10一直持续在较高水平直至感染后48 h才开始下降(P〈0.05)。结论肺组织感染后早期细胞因子变化除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外,可能在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也有重要作用,促炎及抗炎因子的动态平衡在清除细菌的同时也避免了过强的炎症反应所导致的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肺炎 细胞因子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