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裂纹深度检测的非接触光声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邓进 姜文鑫 +4 位作者 李海洋 李兵 潘强华 张晓彤 那雪璐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03-140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超声宽带透射系数和的表征参数,实现了表面裂纹深度的定量检测。通过有限元仿真与实验测量方法,从时域和频域分析了激光产生的瑞利波与表面裂纹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宽带透射系数和作为表征裂纹深度的物理参数,并建立... 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超声宽带透射系数和的表征参数,实现了表面裂纹深度的定量检测。通过有限元仿真与实验测量方法,从时域和频域分析了激光产生的瑞利波与表面裂纹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宽带透射系数和作为表征裂纹深度的物理参数,并建立了其与表面缺陷深度之间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脉冲激光产生的瑞利波对金属表面裂纹深度变化十分敏感,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可用于精确判断表面裂纹的深度。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工件表面裂纹的非接触检测提供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表面裂纹 瑞利波 深度检测
下载PDF
斜裂纹定量检测的全光学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邓进 刘艺灏 +4 位作者 李海洋 李兵 潘强华 张晓彤 那雪璐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0-98,共9页
该文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斜裂纹与激光超声表面波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建立斜裂纹与激光超声作用的二维仿真模型,分析裂纹处透射波声场的频谱特征;并对不同深度、不同角度、不同宽度的斜裂纹进行仿真计算,实现采用透射... 该文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斜裂纹与激光超声表面波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建立斜裂纹与激光超声作用的二维仿真模型,分析裂纹处透射波声场的频谱特征;并对不同深度、不同角度、不同宽度的斜裂纹进行仿真计算,实现采用透射系数对斜裂纹几何参数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超声表面波透射系数随斜裂纹深度呈线性变化,深度越大,透射系数越小,且这种变化与倾斜角度无关。同时,当斜裂纹深度大于0.5 mm且倾斜角度在45°~90°和90°~135°范围内,此时透射系数与倾斜角度呈线性关系。此外,透射系数随着裂纹宽度的增大而减小,且这种变化与深度、倾斜角度无关。该文研究结果可为激光超声定量检测斜裂纹的深度、宽度与角度提供有力的仿真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学 激光超声 有限元仿真 斜裂纹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蛛网形微通道结构优化
3
作者 卫红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98-3703,共6页
为解决现有微通道散热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电子散热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蛛网型微通道热沉结构,并对其几何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来提升蛛网形微通道热沉的综合性能。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对热沉的槽宽、翅宽、槽深设计变... 为解决现有微通道散热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电子散热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蛛网型微通道热沉结构,并对其几何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来提升蛛网形微通道热沉的综合性能。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对热沉的槽宽、翅宽、槽深设计变量进行响应曲面分析,拟合出蛛网形微通道的温度与压降函数;以拟合后的两函数为目标函数,用多目标粒子群寻优算法得到Pareto解集,并使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从Pareto解集中进行选择。结果表明,Pareto解集为不同状况下的最优解,温度与压降函数的多元统计系数R^(2)分别为0.9996和0.9984,表明拟合函数的精确度高。优化后的结构与原设计相比,不仅平均温度降低了3 K,压降也降低了1514 Pa,综合性能显著提升,表明合理的通道结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微通道热沉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热沉 响应面拟合 粒子群优化算法 热阻函数 压降函数
下载PDF
二次负压降尘装置的外流场正交实验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魏秀业 王欣东 +1 位作者 杨延龙 郭小勇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6-158,共3页
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对二次负压降尘器喷管外的速度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通过正交优化试验,观察分析喷管外速度流场的仿真结果,得出在其他工况一定的情况下,喷嘴口径、喉管长度、喷射水压和渐扩管扩散角度对喷管外部速度流场的影响... 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对二次负压降尘器喷管外的速度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通过正交优化试验,观察分析喷管外速度流场的仿真结果,得出在其他工况一定的情况下,喷嘴口径、喉管长度、喷射水压和渐扩管扩散角度对喷管外部速度流场的影响变化。各因素对喷管外速度流场降为零的距离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喷射水压、喷嘴口径、渐扩管角度和喉管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降尘 水射流卷吸 速度流场
原文传递
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二维精密定位平台设计及分析
5
作者 杜健 祝锡晶 李婧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7,共9页
为解决柔性精密定位平台位移放大倍数小、输出刚度低以及运动耦合位移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二维精密定位平台。首先,利用模块法、弹性梁理论及柔度矩阵法对精密定位平台进行了静力学建模,并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对其进... 为解决柔性精密定位平台位移放大倍数小、输出刚度低以及运动耦合位移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二维精密定位平台。首先,利用模块法、弹性梁理论及柔度矩阵法对精密定位平台进行了静力学建模,并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建模。然后,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精密定位平台的位移放大倍数、输出刚度、耦合位移和固有频率进行了有限元仿真。最后,通过搭建精密定位平台实验装置来测试其性能参数,并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精密定位平台静力学模型及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表明所设计的精密定位平台具有位移放大倍数大、输出刚度高及解耦性能强的优点。研究结果为柔性精密定位平台实现大行程位移输出和良好的解耦能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定位平台 有限元仿真 固有频率 输出刚度
下载PDF
基于微量油膜附水滴技术的切削参数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永姜 曹一明 +1 位作者 吴维粱 许向川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2-936,共5页
为探索研究微量油膜附水滴(Oils on Water,OoW)技术在切削中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选出较适宜的切削用量,通过进行浇注乳化液和OoW切削液的切削工件表面粗糙度对比试验,分析了两种切削液的冷却润滑性能,再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为探索研究微量油膜附水滴(Oils on Water,OoW)技术在切削中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选出较适宜的切削用量,通过进行浇注乳化液和OoW切削液的切削工件表面粗糙度对比试验,分析了两种切削液的冷却润滑性能,再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作为优化变量,表面粗糙度(Ra)作为响应性能指标,设计中心复合实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了相对应的响应分析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使用OoW进行切削润滑,能够更明显地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通过研究工艺参数间的交互作用,得到了各工艺参数间的最优组合为:切削速度为119.97 m/min,进给量为0.14 mm/r,背吃刀量为0.4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油膜附水滴 表面粗糙度 响应曲面法 参数优化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超声作用下碳化硅CMP流场特性分析
7
作者 王泽晓 叶林征 +4 位作者 祝锡晶 刘瑶 啜世达 吕博洋 王栋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针对目前碳化硅抛光效率低、表面质量差等加工难题,采用超声辅助CMP(UCMP)加工工艺对其表面进行光滑无损化抛光。为探究超声辅助对CMP流场的影响,以超声振动下的抛光流场特性为研究对象,基于可实现k−ε模型对超声作用下的抛光流场特性... 针对目前碳化硅抛光效率低、表面质量差等加工难题,采用超声辅助CMP(UCMP)加工工艺对其表面进行光滑无损化抛光。为探究超声辅助对CMP流场的影响,以超声振动下的抛光流场特性为研究对象,基于可实现k−ε模型对超声作用下的抛光流场特性进行分析,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究不同超声频率、超声振幅、液膜厚度对抛光流场内速度、压力的影响,且开展CMP和UCMP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超声频率对抛光液流场有明显地促进作用,随着超声频率从20 kHz增大到40 kHz,流场最大速度从324.10 m/s增大到698.20 m/s,最大压力从177.00 MPa增大到1580.00 MPa;与CMP相比,UCMP后碳化硅晶片可获得更好的抛光质量与更高的材料去除率,其表面粗糙度R_(a)、材料去除率R_(MRR)分别为3.2 nm和324.23 n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 碳化硅 流体动力学仿真 化学机械抛光
下载PDF
基于FEM-SPG耦合的盾构滚刀破岩仿真研究
8
作者 肖毅凯 董磊 《煤矿机械》 2025年第1期196-199,共4页
隧道施工过程中岩石在盾构滚刀破岩力的作用下会发生破碎,传统的有限元方法(FEM)无法探究这一现象。为解决使用FEM面临网格畸变及无法同时分析岩石破碎的问题,引入光滑粒子伽辽金(SPG)分析方法,通过FEM和SPG耦合的方式建立了滚刀回转切... 隧道施工过程中岩石在盾构滚刀破岩力的作用下会发生破碎,传统的有限元方法(FEM)无法探究这一现象。为解决使用FEM面临网格畸变及无法同时分析岩石破碎的问题,引入光滑粒子伽辽金(SPG)分析方法,通过FEM和SPG耦合的方式建立了滚刀回转切削岩石模型。结果表明:FEM-SPG方法能够有效地展示岩石的密实核破碎过程及岩渣飞溅的现象。通过与CSM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发现仿真得到的滚刀垂直力与CSM模型相比误差为1.8%,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该方法与模型能够为滚刀精准破岩研究及分析岩石破碎机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滚刀 破岩力 回转切削岩石模型 FEM-SPG
原文传递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危化品车辆运输路径优化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凯月 温海骏 +2 位作者 陈跃鹏 孟华严 巨雨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14676-14681,共6页
针对危化品物流管控成本高、安全隐患检测困难、不确定因素较多等特点,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建立孪生数据驱动下的危化品物流配送系统整体框架,实现对驾驶员疲劳状态及车辆故障预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根据物理参数实现对危化品车辆调度物... 针对危化品物流管控成本高、安全隐患检测困难、不确定因素较多等特点,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建立孪生数据驱动下的危化品物流配送系统整体框架,实现对驾驶员疲劳状态及车辆故障预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根据物理参数实现对危化品车辆调度物理空间的精准模拟与迭代优化。构建单一配送中心,带有时间窗约束的路径优化模型,以配送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结合孪生数据动态调整客户服务时间,采用遗传算法内核利用MATLAB求解数学模型。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危化品物流调度过程中由于动态不安全因素对危化品运输成本带来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优化 数字孪生技术 遗传算法 危化品物流
下载PDF
基于Mindlin理论的功率超声纵弯谐振变幅器设计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付俊帆 秦慧斌 吕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9-266,共8页
多种材料的阶梯环盘负载与变幅杆共同组成了功率超声纵弯谐振变幅器,在超声加工、超声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为了快速准确地对纵弯谐振变幅器进行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Mindlin理论的变幅器设计方法。基于Mindlin理论求出了中厚环盘单... 多种材料的阶梯环盘负载与变幅杆共同组成了功率超声纵弯谐振变幅器,在超声加工、超声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为了快速准确地对纵弯谐振变幅器进行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Mindlin理论的变幅器设计方法。基于Mindlin理论求出了中厚环盘单元的位移、转角、弯矩和剪力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振动单元间的连续条件和边界条件,建立了纵弯谐振变幅器的振动模型与频率方程。基于该振动模型,利用MATLAB/GUI开发了纵弯谐振变幅器尺寸设计软件。通过理论计算设计了纵弯谐振变幅器,并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阻抗分析试验和超声谐振试验。仿真与试验的结果证明,基于Mindlin理论的纵弯谐振变幅器设计方法所设计的纵弯谐振变幅器的谐振频率与设计频率相符合,具有较好的设计精度,可为变幅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dlin理论 纵弯谐振 超声变幅器 阶梯环盘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的低碳制造铣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曹一明 刘永姜 +1 位作者 许向川 苗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18-124,共7页
为了对低碳制造铣削工艺的加工参数进行优化,降低碳排放量的同时有效保障产品质量,选取主轴转速、进给速度、铣削深度和铣削宽度作为优化变量,碳排放量、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作为响应性能指标,通过设计中心复合实验,利用Design-Exper... 为了对低碳制造铣削工艺的加工参数进行优化,降低碳排放量的同时有效保障产品质量,选取主轴转速、进给速度、铣削深度和铣削宽度作为优化变量,碳排放量、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作为响应性能指标,通过设计中心复合实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相对应的响应分析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研究了工艺参数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主轴转速为999. 98 r/min,进给速度为490. 51 mm/min,铣削深度为0. 30 mm,铣削宽度为49. 99 mm时,响应最优,可见对低碳制造铣削工艺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优化 响应曲面法 低碳制造 铣削工艺 交互作用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的自振脉冲空化射流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韡 侯帅豪 +1 位作者 祝锡晶 邵云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7-71,共5页
为增加低渗透性能煤层气的采前预抽取量,提高深部煤层的开采效率,采用信号分析法从射流振荡状态研究自振脉冲空化射流特性。基于水声传感技术获取淹没环境中声发射信号,利用频谱分析法研究围压下自振脉冲空化射流冲击砂砖块产生的空化噪... 为增加低渗透性能煤层气的采前预抽取量,提高深部煤层的开采效率,采用信号分析法从射流振荡状态研究自振脉冲空化射流特性。基于水声传感技术获取淹没环境中声发射信号,利用频谱分析法研究围压下自振脉冲空化射流冲击砂砖块产生的空化噪声,分析不同压力下随时间变化时主要破坏频率,通过声功率谱(PSD)及空化噪声能量变化探讨冲蚀效果。结果表明,钻孔率随钻孔时间增加而降低且孔深存在临界深度。水中射流脉动的频率范围为11. 44~17. 14 k Hz,砂砖主要破碎频谱范围为38. 74~46. 05 k Hz。随冲蚀时间增大,声发射信号能量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此外,射流频谱分析和PSD方法对射流性质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自振脉冲空化射流 钻孔率 声发射 声功率谱
下载PDF
双向内外管压差流量计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樊宝桐 孟江 王燕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9年第3期11-14,共4页
针对传统的双向内外管压差流量计仿真软件FLUENT二次开发难度较大、仿真过程复杂等问题,选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代替FLUENT,提高了仿真的效率,并方便后续利用MATLAB进行二次开发。以节流件异径比k、扩散角θ和节流件的大管半径R3... 针对传统的双向内外管压差流量计仿真软件FLUENT二次开发难度较大、仿真过程复杂等问题,选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代替FLUENT,提高了仿真的效率,并方便后续利用MATLAB进行二次开发。以节流件异径比k、扩散角θ和节流件的大管半径R3个优化目标为例,设计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利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分别使用COMSOL与FLUENT进行仿真,两种软件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双向内外管压差流量计的仿真中COMSOL可以代替FLU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内外管压差流量计 COMSOL仿真软件 FLUENT仿真软件 二次回归正交试验 误差比
下载PDF
内嵌式双球转子延期解除保险时间仿真及模拟实验研究
14
作者 吴晓军 方帆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66-169,187,共5页
针对传统的球转子隔爆机构延期解除保险时间较短,无法满足小口径引信安全要求的问题,研究了内嵌式双球转子延期解除保险的原理,完成了关键参数的设计,并通过仿真说明,在典型的弹道环境下内嵌式双球转子延期解除保险装置的延期解除保险... 针对传统的球转子隔爆机构延期解除保险时间较短,无法满足小口径引信安全要求的问题,研究了内嵌式双球转子延期解除保险的原理,完成了关键参数的设计,并通过仿真说明,在典型的弹道环境下内嵌式双球转子延期解除保险装置的延期解除保险距离大于20m.通过设计相关实验说明内嵌式双球转子延期解除保险装置的延期解除保险距离满足引信安全设计准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口径弹药引信 内嵌式双球转子 延期解除保险
下载PDF
电场诱导压印模具的套刻制备及其实验
15
作者 黎相孟 田洪淼 祝锡晶 《电加工与模具》 2020年第1期70-74,共5页
电场诱导压印技术的关键在于能实现压印光刻胶的正向复形,对电场诱导模具的制备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光刻、刻蚀和SU-8胶套刻的方法,实现了电场诱导压印模具的制备,通过Comsol仿真分析了电场分布,设计了支架高度与模具微结构... 电场诱导压印技术的关键在于能实现压印光刻胶的正向复形,对电场诱导模具的制备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光刻、刻蚀和SU-8胶套刻的方法,实现了电场诱导压印模具的制备,通过Comsol仿真分析了电场分布,设计了支架高度与模具微结构高度,展示了几种不同形状、尺寸的模具结构,并对结构进行了表征。基于电场诱导模具搭建了试验平台,并在导电模具和基材之间施加电场,通过SEM观察成形结果得到,该结果与预计的电场诱导压印复制结构相似,验证了电场诱导套刻模具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诱导 压印模具 紫外光刻 套刻 等离子体刻蚀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煤矸石分选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石亦琨 李峥 +2 位作者 李润田 党长营 曾志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传统的煤矸石分选方法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以及安全性不足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目标检测算法的智能选矸已经成为矸石分选的重要研究方向。为实现矸石与煤块的高效分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与深度学... 传统的煤矸石分选方法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以及安全性不足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目标检测算法的智能选矸已经成为矸石分选的重要研究方向。为实现矸石与煤块的高效分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以YOLOv5s模型为基础,首先,在主干部分中加入卷积注意力模块(CBAM)用于提高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在颈部网络部分采用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结构(BiFPN)来增强网络的多尺度特征融合,避免漏检与误检现象的发生;再次,在预测部分使用EIoU函数作为改进后模型的损失函数,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最后,在训练前对原有数据集进行扩充,使模型的泛化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平均检测精度为95.3%,较原模型提高了2.1%,能够有效地替代人工分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分选 深度学习 YOLOv5s模型 BiFPN结构 损失函数
下载PDF
一种基于惯性致动的四足压电移动机器人研究
17
作者 李运菲 祝锡晶 +1 位作者 李婧 高国栋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1-746,754,共7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双晶梁的L型压电驱动器,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将L型压电驱动器应用于压电移动机器人的研制。压电移动机器人由4个周向分布的L型压电驱动器和连接平台组成,结构简单紧凑,可实现2自由度平面内大范围高精运动。对压电移动... 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双晶梁的L型压电驱动器,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将L型压电驱动器应用于压电移动机器人的研制。压电移动机器人由4个周向分布的L型压电驱动器和连接平台组成,结构简单紧凑,可实现2自由度平面内大范围高精运动。对压电移动机器人进行加工和装配,并搭建测试平台对压电移动机器人的运动输出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压电移动机器人具有兼顾高精度、快速度、高稳定性和强承载能力的良好综合性能,其运动分辨率为1μm,最大运动速度可达46 mm/s,承载能力可达75 g,在微纳操作、晶圆缺陷检测和超精密加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致动 微型机器人 压电驱动器 模块化设计 运动特性
下载PDF
小型载具驱动电机性能仿真与试验研究
18
作者 李雨玥 祝锡晶 +2 位作者 崔学良 赵韡 王林祥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根据小型电动载具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的特点和测试要求进行台架机械结构和数据采集模块设计,并利用被测电机与矢量控制(FOC)变频器搭建了电机性能测试台。通过控制被测电机的运行负载进行效率特性等试验,测试外转子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的基... 根据小型电动载具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的特点和测试要求进行台架机械结构和数据采集模块设计,并利用被测电机与矢量控制(FOC)变频器搭建了电机性能测试台。通过控制被测电机的运行负载进行效率特性等试验,测试外转子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的基本特性,同时通过ANSYS Motor-CAD软件进行电机电磁性能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被测电机的效率为80%~95%,有限元仿真和测试所得的驱动电机特性曲线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测试 电机对拖测试台架 小型载具 永磁同步驱动电机 ANSYS Motor-CAD电机仿真
下载PDF
三维桥式放大机构的柔性微定位平台的研究与改进
19
作者 赵智全 祝锡晶 +1 位作者 李婧 崔佳俊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159,共8页
在微定位平台的设计中,引入能够产生高位移放大倍数的三维桥式放大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能够有效减少输出端寄生位移的四杆对称式导向机构,从而使所设计的微定位平台能够充分结合二者优势。根据应变能理论、卡氏第二定理、拉格朗日定... 在微定位平台的设计中,引入能够产生高位移放大倍数的三维桥式放大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能够有效减少输出端寄生位移的四杆对称式导向机构,从而使所设计的微定位平台能够充分结合二者优势。根据应变能理论、卡氏第二定理、拉格朗日定理,建立该微定位平台的静动态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平台关键尺寸对平台位移放大倍数的影响;并通过计算获得了最优参数下的放大倍数和固有频率,其值分别为19.90和193.26 Hz。通过有限元方法验证了放大倍数和固有频率,其相对误差分别为4.3%和5.9%,从而证明了所改进的微定位平台的优越性能以及理论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为放大机构的柔性微定位平台的数学模型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桥式放大机构 四杆对称式柔性机构 柔性微定位平台 卡氏第二定理 有限元 仿真
下载PDF
高应变率下金属动态行为表征和断裂研究
20
作者 张哲伟 尚宏春 +2 位作者 赵文 燕超 杨臻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6,共7页
用5种加载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两种晶体结构金属的应变率效应,结合Drucker屈服方程和MMC断裂准则,分别用Johnson-Cook、Zerilli-Armstrong和Modified Johnson-Cook硬化模型标定试验数据。结果表明:DP80钢和OFHC的预测误差最小的模型分别为... 用5种加载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两种晶体结构金属的应变率效应,结合Drucker屈服方程和MMC断裂准则,分别用Johnson-Cook、Zerilli-Armstrong和Modified Johnson-Cook硬化模型标定试验数据。结果表明:DP80钢和OFHC的预测误差最小的模型分别为ZA BCC模型和MJC模型。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和标定结果一致,但应变率越高,温升效果越明显。冲击试验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件断裂形貌基本一致,所建立的模型能准确地反应金属的动态失效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行为 应变率效应 韧性断裂 参数标定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