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碳地下生化合成天然气耦合地热利用:技术系统、挑战及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侯正猛 吴林 +10 位作者 张烈辉 方琰藜 黄亮朝 曹成 郭彤楼 谢亚辰 罗志锋 孙伟 罗佳顺 吴旭宁 陈前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1-190,共10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等人工负碳技术将在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现有技术存在实施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为此,首次提出CO_(2)地下生化合成天然气耦合地热利用技术系统,其耦合过程为:①地热利用降低储层...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等人工负碳技术将在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现有技术存在实施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为此,首次提出CO_(2)地下生化合成天然气耦合地热利用技术系统,其耦合过程为:①地热利用降低储层温度,为CO_(2)生化合成天然气营造适宜的地温条件;②CO_(2)生化合成天然气释放反应热,增加储层温度,提升地热利用效率。为区别于传统CCUS技术,将其称为碳捕集、循环利用与封存(CCCUS)技术,并对其技术经济可行性及综合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全球首创的CCCUS技术系统功能包括地下生化合成与储存再生天然气、地热利用、强化天然气开采、CO_(2)地质封存等;②与传统人工负碳技术相比,CCCUS的优势为降低碳捕集难度及成本、提升碳封存效率,同时变废为宝实现碳循环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及碳循环经济;③若在全国常规气藏开展CCCUS,单次循环可利用CO_(2)约4.35×108 t、合成CH4约2178.8×108 m3、储能8675.6×1012 kJ、产生地热(化学反应热)1614.4×1012 kJ,多次循环最终可封存CO_(2)达22.8×108 t。结论认为,CCCUS技术系统为中国碳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可实现碳循环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并可弥补传统CCUS技术的不足,有望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人工负碳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CCUS CCCUS 碳循环经济 强化天然气开采 地下生物甲烷化 再生天然气 天然气地下储存 地热利用
下载PDF
深部地热能系统主要挑战与耦合储能的增强型创新开发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侯正猛 吴旭宁 +5 位作者 罗佳顺 张烈辉 李早元 曹成 吴林 陈前均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中国在中低温地热能直接利用方面早已领先全球,但在深部地热能发电方面却发展缓慢。深部高温高压环境下岩石渗透性降低,深部地热能开采需要建立工程型地热系统(Engineered Geothermal System,EGS),通过水力压裂对储层进行改造,以获得具... 中国在中低温地热能直接利用方面早已领先全球,但在深部地热能发电方面却发展缓慢。深部高温高压环境下岩石渗透性降低,深部地热能开采需要建立工程型地热系统(Engineered Geothermal System,EGS),通过水力压裂对储层进行改造,以获得具有较高渗透性的人工地热储层。由于目前常用的深部地热能储层改造技术主要借鉴油气增产领域的水力压裂工艺,在热储改造效果、地震风险控制、高效取热等方面受到限制。首先总结深部地热能水力压裂的特点为:裂缝破坏主要以剪切机理为主;冷水回灌引起的温差效应产生拉应力会促使裂缝向更远处扩展;持续的注水使注入井井筒压力高于地层压力,有助于保持裂缝处于张开状态。因此,EGS水力压裂不需要使用支撑剂,与依靠支撑剂的油气井增产压裂完全不同。同时,系统剖析EGS面临的发电产能低、注采连通差、诱发破坏性地震以及无补贴难盈利4大难题与挑战。从创新压裂和循环利用层面提出耦合储能的增强型创新开发模式(Regenerative Engineered Geothermal System,REGS),通过数值模拟研究REGS的优点。结果表明,采用水平井非等距、非等面积、非等注水量分段压裂,可以提高注水井与生产井的连通能力。通过优化压裂工艺,采用多段压裂模式,每次压裂初始期间快速提高注水速率,而后期缓慢降低注水速率,避免井筒压力的突然波动,可以达到控制诱发地震震级的目的,避免产生实质性伤害地震。结合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地下存储,既能实现多能互补,又能提高REGS项目生产寿命和盈利能力。研究成果有助于为我国深部地热能热电联产和储能一体化技术的试点和标准化推广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型地热系统 热储改造 支撑剂 诱发地震 耦合储能
下载PDF
混凝土动态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李晓琴 廖俊智 +2 位作者 陈建飞 陆勇 陈前均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51,共10页
混凝土动态强度的增强效应DIF(dynamic increase factor)一般由混凝土霍普金森杆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试验进行测量,而基于不同应变率条件下的试块尺度的SHPB试验结果得到的宏观DIF-关系不能直接应用于数值模型定义。运用... 混凝土动态强度的增强效应DIF(dynamic increase factor)一般由混凝土霍普金森杆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试验进行测量,而基于不同应变率条件下的试块尺度的SHPB试验结果得到的宏观DIF-关系不能直接应用于数值模型定义。运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和K&C混凝土模型,对混凝土SHPB直接拉伸、劈裂和层裂试验进行了模拟研究。提出了局部和非局部损伤模型中引入网格和应变率双修正的DIF-模拟方案,并对混凝土非局部损伤模型中非局部特征长度L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方案进行了讨论。SHPB和混凝土梁冲击试验模拟研究和试验数据的比较结果均表明,提出的分别基于局部和非局部损伤混凝土模型的双修正DIF-模拟方案能够较为准确描述混凝土动态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DIF 应变率 SHPB 有限元分析 局部损伤模型 非局部损伤模型
下载PDF
一种面向未来能源系统的综合能源架构——基于能源多板块智能耦合的绿色能源系统ENSYSCO 被引量:7
4
作者 侯正猛 冯文韬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共11页
为避免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剧烈气候变化给全球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破坏性影响,当今世界的大部分国家正迅速提升其能源生产中可再生资源的比重,以加速能源转型并实现在21世纪中叶达成碳中和的承诺。然而,旧有的能源系统在形成之初并... 为避免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剧烈气候变化给全球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破坏性影响,当今世界的大部分国家正迅速提升其能源生产中可再生资源的比重,以加速能源转型并实现在21世纪中叶达成碳中和的承诺。然而,旧有的能源系统在形成之初并未考虑对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融合,因此在面对此类资源具有的间歇、波动与随机等特性时,其往往较为脆弱。基于对既往智能电网技术和德国提出的能源利用多板块耦合技术进展的总结,同时考虑到大规模地下储能的潜力和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分析和预测的广泛应用,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多板块耦合的清洁能源系统(clean energy systems based on smart sector coupling,ENSYSCO)的面向未来的综合能源架构。首先,ENSYSCO架构通过对电力多元转换/逆转技术(power-to-X-to-power)的应用将能源的生产、消费和存储3大板块紧密耦合在一起。大规模地下储能的引入在大幅提升系统冗余度及灵活性的同时,也令所在国家或地区获得了更加充沛且稳定的能源储备。其次,未来能源系统中出现的各种功能复合体会导致更复杂的供需关系,同时也迫切需要与之适配的多元运输网络。物理与数据混合驱动的轻量化人工智能方法既赋予管理系统强大分析、决策和反馈能力,也令整个系统的运转更高效、坚固且节能。最后,ENSYSCO架构中以地下抽水蓄能为代表的大多数技术都已足够成熟,并且可以立即投入工业化应用。对可再生增强型地热系统和人工智能管理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ENSYSCO架构推动中国更快、更好地实现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架构 多板块耦合 地下储能 智慧能源 碳中和
下载PDF
PVA-ECC单轴拉伸本构关系研究
5
作者 张田 李晓琴 +1 位作者 张莉 黄可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75-579,共5页
根据同一材料配合比PVA-ECC单轴拉伸和单轴压缩试验结果,首先研究了PVA-ECC单轴拉伸强度(f_(tp))与单轴压缩强度(f_(cu70.7)),峰值拉应变和峰值拉应力之间的关系。接着,根据试验分析结果提出PVA-ECC单轴拉伸本构关系,并根据Sidoroff能... 根据同一材料配合比PVA-ECC单轴拉伸和单轴压缩试验结果,首先研究了PVA-ECC单轴拉伸强度(f_(tp))与单轴压缩强度(f_(cu70.7)),峰值拉应变和峰值拉应力之间的关系。接着,根据试验分析结果提出PVA-ECC单轴拉伸本构关系,并根据Sidoroff能量等价原理推导PVA-ECC的拉伸损伤计算表达式。最后,通过对比四点弯曲构件的模拟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拉伸 单轴压缩 本构关系 损伤公式
下载PDF
黄河流域碳排放、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基于Moran’s I与PVAR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建华 施天乐 黄亮朝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8,共9页
论文对黄河流域57个地级市2010—2020年碳排放、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运用Moran’s I和PVAR模型分别探究各地市三要素间的空间相关性及互动关系。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黄河流域三要素耦合协调度有所提升... 论文对黄河流域57个地级市2010—2020年碳排放、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运用Moran’s I和PVAR模型分别探究各地市三要素间的空间相关性及互动关系。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黄河流域三要素耦合协调度有所提升,呈现“西低东高”的分布格局,其中山东及省会城市如郑州、太原等始终维持较高水平,甘肃、宁夏和陕西的部分城市仍处于“中度失调”和“轻度失调”阶段。(2)三要素全局Moran’s I为正且显著,高—高、低—低聚集趋势明显,“高—高”聚集区多位于山东,而“低—低”聚集区多位于甘肃、宁夏及陕西北部。(3)三要素间存在自身加强机制,科技创新能显著抑制碳排放,且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相互促进作用明显,碳排放能减缓科技创新进程,对产业结构优化有一定的倒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碳排放 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优化 耦合协调
原文传递
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中“孔隙尺寸控制沉淀”研究进展、地质意义及鄂尔多斯盆地实例 被引量:9
7
作者 熊鹰 谭秀成 +1 位作者 伍坤宇 王小芳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4-760,共17页
基于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中受孔隙尺寸控制的矿物沉淀和胶结非均质特征的发现与思考,结合当今国内外有关多孔介质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及化学流体动力学研究进展的调研,对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地质意义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归纳。(1)地质环... 基于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中受孔隙尺寸控制的矿物沉淀和胶结非均质特征的发现与思考,结合当今国内外有关多孔介质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及化学流体动力学研究进展的调研,对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地质意义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归纳。(1)地质环境中"孔隙尺寸控制沉淀"现象广泛存在,表现为储集层孔隙的胶结非均质性及其最终形成的"大孔充填而小孔保存"特征。现今研究主要从不同尺度孔隙结构观察、流体-孔隙介质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矿物沉淀实验3个方面开展。(2)受孔隙尺寸控制的非均质沉淀特征可以利用与表面化学相关的动力学模型进行解释,即微孔隙中更大的界面张力和矿物晶体曲率导致矿物的有效溶解度更高,因而更容易保持过饱和状态而不发生沉淀。(3)"孔隙尺寸控制沉淀"现象可使油气储集层发生微孔的选择性保存,在不同尺度孔隙共生的情况下,较大孔隙更倾向于被胶结充填而小孔则更易于被保存,不同的胶结模式对岩石整体渗透率的影响略有不同;该现象在地热储集层开发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研究中也值得重视。最后,结合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集层的非均质胶结特征和孔隙分布,分析总结成岩流体性质、来源及胶结模式差异对孔隙结构演化和优质储集层分布的影响。"孔隙尺寸控制沉淀"现象的发现和重视对于理解流体-岩石复杂作用过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也为储集层成岩作用和孔隙保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点和思考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尺寸 胶结非均质性 成岩作用 过饱和流体 孔隙保存
下载PDF
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天然气产业发展与贡献 被引量:11
8
作者 侯正猛 罗佳顺 +1 位作者 曹成 丁国生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252,共10页
实现碳中和已经成为中国重大国家战略,在此目标导向下,中国的能源供需结构将迎来深刻变革,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的低碳化石能源,肩负着能源消费结构从高碳污染向低碳绿色过渡的重要使命。分析研究天然气对于中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贡献及在... 实现碳中和已经成为中国重大国家战略,在此目标导向下,中国的能源供需结构将迎来深刻变革,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的低碳化石能源,肩负着能源消费结构从高碳污染向低碳绿色过渡的重要使命。分析研究天然气对于中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贡献及在新形势下行业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价值。为此,本文首先对碳中和概念及其内涵和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梳理,阐述了天然气对于“双碳”目标的贡献;同时,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机构、企业和学者对中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前景预测,并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构建了3种发展情景:基准情景、低速情景和高速情景;通过定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对中国“双碳”目标时期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及天然气消费量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天然气的供需两端论述了行业发展的方向和前景。最后,还对天然气在碳中和时代与其他绿色能源的耦合式发展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天然气清洁、便利等特性,应快速提高其使用量及在能源系统中的占比,在碳中和时代替代煤炭成为化石能源中的主体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共同构建起清洁能源体系;2)在假设情景中,预计203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55.14×10^(8)~60.78×10^(8) t(吨标准煤),天然气消费量在5 449×10^(8)~6 006×10^(8) m^(3)之间;206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53.43×10^(8)~68.20×10^(8) t,天然气消费量预计达到5 280×10^(8)~6 740×10^(8) m^(3),天然气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针对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1)在供给端加大对常规天然气探勘开发力度的同时,积极推动对页岩气、煤层气、生物天然气及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和试采,同时,促进进口LNG和管道气等贸易,巩固能源供应安全,丰富供应类型;燃气发电和工业用热将成为天然气在消费端的主要使用途径,尤其在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气电将发挥快速响应等优势承担电网调峰调频作用;工业领域需大力推动以气代煤,提高天然气在高耗能行业的使用量;2)结合可再生能源产业现状从生产、储运、利用3方面提出了天然气产业与风能、太阳能和氢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系统深度耦合发展的思路:天然气开发过程中引入更多电驱设备,大力发展二氧化碳强化页岩气开采、CCUS等负排放技术;重视天然气管网和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尤其是应急调峰能力建设,实现电转气、储氢、碳封存等技术的深度融合;结合新型电网,通过数字和智能技术改造管理和控制模式,实现天然气储集运输及消费的智能化,助力天然气与新能源高质量协同发展,确保“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能源转型 天然气 可再生能源 耦合发展
下载PDF
河南省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技术路线和行动方案 被引量:23
9
作者 侯正猛 熊鹰 +5 位作者 刘建华 曹成 方琰藜 张瑞芹 侯维岩 汤建伟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6,共14页
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农业、工业及能源消费大省,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对推动区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2060年碳中和愿景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长久以来煤炭主导的较单一能源结构导致河南省面临碳排放基数大、生态治理形... 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农业、工业及能源消费大省,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对推动区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2060年碳中和愿景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长久以来煤炭主导的较单一能源结构导致河南省面临碳排放基数大、生态治理形势严峻、能源对外依存度持续增长、可再生能源开发程度低等关键问题。为此,详细梳理了河南省当前的能源供需结构、二氧化碳排放与林业碳汇情况,归纳出河南省碳中和目标导向下的七大行动方案,进而分析和预测能源发展多情景构想下的重点行业碳排放,并提出了河南省碳中和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碳中和战略的实施主要受制于煤炭丰富但油气缺乏的资源禀赋、高耗能和第二产业占比过大等因素;2)需同时从能源革命和经济结构深化调整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侧重煤炭的减量替代和清洁化利用,发展风、光、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储能技术,优化森林结构以提升林业碳汇功能;另一方面,引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适当迁出部分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传统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提升工业和居民生活用能终端电气化水平。3)按照既定政策(保守情景)、能源转型(参考情景)、激进取代(极端情景)3种情景预测河南省分别在2077、2056、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4)中国碳中和愿景的全面实现应鼓励重点省份、行业先行开展改革试点和探索创新,突出地方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低碳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河南省 行动方案 能源转型 碳汇 碳排放预测
下载PDF
云南省碳中和技术路线与行动方案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曹成 侯正猛 +4 位作者 熊鹰 罗佳顺 方琰藜 孙伟 廖建兴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6,共10页
为解决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线和行动方案不明确、不清晰的问题,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分析梳理了云南省的能源结构、碳排放现状、碳排放重点行业、林业碳汇情况等,归纳总结出云南省碳中和目标导向下的技术路线和行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云... 为解决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线和行动方案不明确、不清晰的问题,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分析梳理了云南省的能源结构、碳排放现状、碳排放重点行业、林业碳汇情况等,归纳总结出云南省碳中和目标导向下的技术路线和行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可再生资源丰富,应充分发挥绿色能源优势,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废弃矿山、盐穴、枯竭油气藏等地下空间进行储能,结合二氧化碳生化反应合成甲烷及矿井抽水蓄能等技术,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与能源大规模储存。云南省应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开展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利用等相关设备和技术的研发、推广和标准化生产,并推动能源产、储、运、用一体化建设。云南省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条件,推进碳中和行动方案落实,若采用地质封存技术将六大主要碳排放领域的二氧化碳封存30%,则有望在2037年实现碳中和。研究成果对于碳减排和减缓气候变化具有理论意义,也对云南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云南省 能源转型 碳排放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氢能产业一体化的新型多功能盐穴储氢库 被引量:14
11
作者 方琰藜 侯正猛 +3 位作者 岳也 任利 陈前均 刘建锋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8-135,共8页
为实现“双碳”目标,解决氢能大规模储存难题,结合中国氢能发展趋势,提出了包含盐穴储氢库的3种发展情景下的氢能“制–储–用”一体化方案:情景1,盐穴储存绿氢,用以燃料电池及炼钢炼铁领域;情景2,盐穴储存绿氢及CO_(2)–O_(2)混合气体... 为实现“双碳”目标,解决氢能大规模储存难题,结合中国氢能发展趋势,提出了包含盐穴储氢库的3种发展情景下的氢能“制–储–用”一体化方案:情景1,盐穴储存绿氢,用以燃料电池及炼钢炼铁领域;情景2,盐穴储存绿氢及CO_(2)–O_(2)混合气体,用于地面合成甲烷及甲烷富氧燃烧发电;情景3,盐穴储存合成甲烷,用以除发电以外的其他用途。从盐穴储氢库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了储氢库在3种发展情景下的作用,提出了多功能储氢库的概念:可起到废电利用、电力平衡、氢能安全高效储存、CO_(2)减排等多项作用。以昆明市安宁盐矿及云南省为例,结合云南省水电为主的电力结构,分析了多功能盐穴储氢库在情景1、2中的建设需求:情景1,采用绿氢直接炼钢工艺,需电解绿氢约6.0×10^(5)t,配套多功能盐穴储氢库总气量1.3×10^(8) m^(3),可实现昆钢减排722 t;情景2,针对云南未来电力季节性缺额问题,假设甲烷富氧发电厂提供半年枯期电力,装机200 MW,仅需建设多功能盐穴储氢库总库容4.78×10^(6)m^(3),可消纳水电5.34×10^(8)kW·h,提供枯期发电量2.88×10^(8)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氢能 盐穴储氢 氢能产业 一体化
下载PDF
云南省矿井抽水蓄能电站潜力评估与建设关键技术 被引量:22
12
作者 卢开放 侯正猛 +3 位作者 孙伟 张盛友 方琰藜 高通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6-144,共9页
针对云南省矿井地下空间利用率低、蓄电储能需求日益增长的问题,综合考虑岩石力学、矿山规划、环境、经济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对云南省利用废弃矿井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发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同时,以常规抽水蓄能电站为基础,结合云南省... 针对云南省矿井地下空间利用率低、蓄电储能需求日益增长的问题,综合考虑岩石力学、矿山规划、环境、经济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对云南省利用废弃矿井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发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同时,以常规抽水蓄能电站为基础,结合云南省地质条件、矿产资源分布、矿山地下空间分布特点等,对矿井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时站址的选择、地下空间的稳定、地下空间防渗等关键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开发条件优越,现阶段能够较好地满足云南省电力需求;云南省众多矿山的累积采空区已超过1.5×10^(9)m^(3),其中可利用采空区高达1.2×10^(8)m^(3),为建造井下抽水蓄能电站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云南省矿井抽水蓄能电站年总发电量可达3.29×10^(10)kW·h,根据改造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实例计算可知,改造建设的电站每日抽水5 h,其年发电量将达到1.76×10^(8)kW·h。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废弃矿井改造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产生较好的动静态效益。同时,将“智慧矿山”与废弃矿井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相结合,实现智能一体化抽水蓄能,在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潜力评估 关键技术 采空区 动静态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