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科支撑:应用心理学 被引量:1
1
作者 俞国良 何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10期4-10,共7页
俞国良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有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可能属于基础应用研究的范畴,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学科融合研究... 俞国良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有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可能属于基础应用研究的范畴,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学科融合研究及其研究范式的变革,将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支撑 应用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下载PDF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科支撑:基础心理学 被引量:1
2
作者 俞国良 何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4期4-9,共6页
俞国良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有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可能属于基础应用研究的范畴,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学科融合研究... 俞国良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有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可能属于基础应用研究的范畴,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学科融合研究及其研究范式的变革,将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从2024年1月起,“主编访谈”栏目邀请俞教授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交叉融合研究与学科支撑,以期推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程序的完整性、研究结果的规范性、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以及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支撑 基础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下载PDF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科支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被引量:1
3
作者 俞国良 何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7期4-10,共7页
俞国良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有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可能属于基础应用研究的范畴,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学科融合研究... 俞国良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有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可能属于基础应用研究的范畴,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学科融合研究及其研究范式的变革,将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支撑 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构建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4
作者 俞国良 《现代教学》 2024年第12期1-1,共1页
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是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心理学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是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及其实施的主要理论基础,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衔接性的同时,强调环境中各个要素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是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心理学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是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及其实施的主要理论基础,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衔接性的同时,强调环境中各个要素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因此,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格局须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准确规范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年龄差异性与内容递进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性发展 生态系统理论 心理发展特点 衔接性 递进性 一体化格局 社会心理学
下载PDF
心理健康课程的新诠释:活动理论视角
5
作者 俞国良 何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25期4-11,共8页
推进与深化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心理健康课程入手;提高与促进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效能,则需要从加强心理健康课程活动入手。本期访谈,俞国良教授以列昂节夫提出的活动理论为学理支撑点,深刻剖析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多元属性:它既是综合素质提... 推进与深化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心理健康课程入手;提高与促进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效能,则需要从加强心理健康课程活动入手。本期访谈,俞国良教授以列昂节夫提出的活动理论为学理支撑点,深刻剖析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多元属性:它既是综合素质提升的综合课程,也是塑造正确“三观”的德育课程;既是助力学生成长的成长课程,也是促进“健康与幸福”的辅导课程;更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着眼于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健全人格发展的实践课程。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各学科之基,呼唤系统规划与持续创新,以共同构建学生心灵的坚固防线,引领其健康成长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 活动理论
下载PDF
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从系统视角重新诠释
6
作者 俞国良 何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19期4-11,共8页
在当前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的社会背景下,深入理解与重新诠释心理健康问题的本质和成因,是寻找有效解决途径和制定针对性策略的先决条件。俞国良教授对此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见解,他反对诊断主义、还原主义以及教育万能论等“本本主义... 在当前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的社会背景下,深入理解与重新诠释心理健康问题的本质和成因,是寻找有效解决途径和制定针对性策略的先决条件。俞国良教授对此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见解,他反对诊断主义、还原主义以及教育万能论等“本本主义”倾向,强调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发展系统、一个生态系统,更是一个复杂系统,提倡采用一种创新的系统思维,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卫生健康和社会建设三个领域,并围绕个体、人际、群体、社会和环境五个维度进行“综合治理”。本期访谈将深入探讨俞教授的这些观点,以期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领域的挑战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问题 系统视角 本本主义 生态系统 综合治理
下载PDF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科支撑:心理健康教育学
7
作者 俞国良 何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1期4-10,共7页
俞国良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有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可能属于基础应用研究的范畴,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学科融合研究... 俞国良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有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可能属于基础应用研究的范畴,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学科融合研究及其研究范式的变革,将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从本月起,主编访谈栏目将邀请俞教授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交叉融合研究与学科支撑,以期推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程序的完整性、研究结果的规范性、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以及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支撑 交叉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学 研究范式
下载PDF
“不确定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8
作者 俞国良 何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28期4-10,共7页
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风险与日俱增的现代社会,“不确定性”挑战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威胁已不容忽视,尤其影响儿童、青少年及高敏感人群。本期访谈,俞国良教授将基于不确定管理理论与生命史理论,探讨“不确定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 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风险与日俱增的现代社会,“不确定性”挑战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威胁已不容忽视,尤其影响儿童、青少年及高敏感人群。本期访谈,俞国良教授将基于不确定管理理论与生命史理论,探讨“不确定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访谈中,俞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倡导个体应首先学会“准确识变”,通过调整内在认知框架,减少不合理预期与担忧;进而“科学应变”,通过提升自我认知、情绪调节及问题解决能力,增强个体在不确定环境中的适应力与韧性。同时,俞教授还强调了“家校社”联动的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共同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搭建起坚实的防护网,构建一个充满支持与温暖的“确定性”环境,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在风雨中稳健前行,享受真正的心理健康与幸福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不确定性 环境风险 不确定管理理论 生命史理论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诠释:教育效能视角
9
作者 俞国良 何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22期4-11,共8页
新时代大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能,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本期访谈,俞国良教授依据中职学校和高等学校的调研数据,对心理健康教育效能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指标,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实施效能和教育管理... 新时代大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能,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本期访谈,俞国良教授依据中职学校和高等学校的调研数据,对心理健康教育效能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指标,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实施效能和教育管理效能入手,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内涵进行了重新诠释: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第一受益者,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主要贡献者,管理者是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核心设计者,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集大成者。这一探讨不仅为高校和职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提升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效能 心理健康教育效能 新诠释
下载PDF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科支撑:德育论与课程论
10
作者 俞国良 何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13期4-11,共8页
俞国良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有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可能属于基础应用研究的范畴,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学科融合研究... 俞国良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有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可能属于基础应用研究的范畴,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学科融合研究及其研究范式的变革,将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从2024年1月起,“主编访谈”栏目邀请俞教授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交叉融合研究与学科支撑,以期推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程序的完整性、研究结果的规范性、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以及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支撑 德育论 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数字幸福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11
作者 俞国良 何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31期4-10,共7页
在数字化浪潮中,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数字幸福感不仅关乎个体在数字世界中的情绪体验,更是联接现实与虚拟的桥梁。它强调平衡数字联接与断联,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本期访谈,俞国良教授引入数字幸福感这一新兴观点,系统阐... 在数字化浪潮中,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数字幸福感不仅关乎个体在数字世界中的情绪体验,更是联接现实与虚拟的桥梁。它强调平衡数字联接与断联,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本期访谈,俞国良教授引入数字幸福感这一新兴观点,系统阐述了数字幸福感的概念、与传统幸福感的异同及其动态系统模型,诠释了数字幸福感在未来数字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剖析了数字幸福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可或缺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要重视数字幸福感的功效、建立健全数字心理健康教育、完善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而响应数字心理健康的时代号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幸福感 数字心理健康 数字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科支撑:教育社会学与学校卫生学
12
作者 俞国良 何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16期4-11,共8页
俞国良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有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可能属于基础应用研究的范畴,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学科融合研究... 俞国良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有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可能属于基础应用研究的范畴,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学科融合研究及其研究范式的变革,将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从2024年1月起,主编访谈栏目邀请俞教授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交叉融合研究与学科支撑,以期推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程序的完整性、研究结果的规范性、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以及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支撑 教育社会学 学校卫生学
下载PDF
以专业化建设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13
作者 董奇 《中国基础教育》 2024年第6期1-1,共1页
学生心理健康是中央重视、群众关注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均作了部署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也在该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和创新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发、多发、低龄... 学生心理健康是中央重视、群众关注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均作了部署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也在该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和创新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发、多发、低龄化的态势尚未扭转,相关工作中还存在专业度不高、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导致工作有效性不强。因此,加强专业化建设,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和有效性,是未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 专业化建设 科学化水平 创新探索 党的十九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低龄化 工作有效性
下载PDF
青少年学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溯源分析、影响机制与应对策略
14
作者 王慧 冯廷勇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1,共6页
学业压力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由外部与内部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压力源包括社会内卷、父母不合理期待、学校竞争环境等,内部压力源主要是个体的自我认知、学习期待、学习目标等。为此,一方面需要加强青少年的自我发... 学业压力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由外部与内部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压力源包括社会内卷、父母不合理期待、学校竞争环境等,内部压力源主要是个体的自我认知、学习期待、学习目标等。为此,一方面需要加强青少年的自我发展建设,获得掌控感:包括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提升抗逆力;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提升内驱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获得安全感:包括家庭要与孩子站在一起,做孩子的坚强后盾;学校要营造乐学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学业压力 心理健康
原文传递
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人格发展为核心
15
作者 俞国良 《中国民族教育》 2024年第3期31-31,共1页
心理健康问题的阶段性变化规律与个体人格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相吻合,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人格发展为核心,把握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任务,促进其人格全面、协调、有序发展。幼儿阶段要着重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树立自尊和自信... 心理健康问题的阶段性变化规律与个体人格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相吻合,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人格发展为核心,把握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任务,促进其人格全面、协调、有序发展。幼儿阶段要着重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树立自尊和自信,培养行为习惯以及基本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阶段 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性发展 情绪情感 阶段性变化 个体人格 社会适应能力 有序发展
原文传递
让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落到实处
16
作者 俞国良 《中国民族教育》 2024年第11期34-34,共1页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须关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等实践视角,真正让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实践的基础是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可以从教育使命、教育原则、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须关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等实践视角,真正让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实践的基础是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可以从教育使命、教育原则、教育目标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从教育使命看,必须把社会使命、学校使命和个人使命统一起来。从教育原则看,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强调“四个突出”。一是坚持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突出“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使命 针对性与实效性 社会使命 一体化建设 教育理念 四个突出
原文传递
构建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17
作者 俞国良 《中国民族教育》 2024年第1期12-12,共1页
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是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心理学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是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及其实施的主要理论基础,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衔接性的同时,强调环境中各个要素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是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心理学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是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及其实施的主要理论基础,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衔接性的同时,强调环境中各个要素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因此,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格局须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准确规范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年龄差异性与内容递进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性发展 生态系统理论 心理发展特点 衔接性 递进性 一体化格局 社会心理学
原文传递
课程建设是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关键
18
作者 俞国良 《中国民族教育》 2024年第6期16-16,共1页
心理健康课程一体化是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关键与核心,必须充分发挥课程建设作为主渠道、“生命线”的重要作用。大中小幼心理健康课程一体化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内在逻辑和价值本质。大中小幼心理健康课程一体化是对“... 心理健康课程一体化是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关键与核心,必须充分发挥课程建设作为主渠道、“生命线”的重要作用。大中小幼心理健康课程一体化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内在逻辑和价值本质。大中小幼心理健康课程一体化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坚持,也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过程育人”教育要求的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 立德树人 马克思主义观点 全过程育人 价值本质 一体化建设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原文传递
道德认知发展是心理健康的前提与保证
19
作者 俞国良 《中国民族教育》 2024年第5期12-12,共1页
道德认知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客观心理规律,其发展轨迹与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休戚相关。同时,道德认知健康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也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建立相互衔接、有机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体系,应以促进道德... 道德认知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客观心理规律,其发展轨迹与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休戚相关。同时,道德认知健康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也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建立相互衔接、有机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体系,应以促进道德认知发展为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道德认知 心理规律 认知的发展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体化 相互衔接 发展轨迹
原文传递
加强家校社医协作全社会共同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路 钱丽欣 +9 位作者 宋佳欣 俞国良 边玉芳 乔志宏 王淑英 裴红霞 杨善竑 刘希娅 樊董伟 张淑琴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5,共4页
2024年全国两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热点,围绕心理问题的成因、家校社医协作、学校日常工作改进、家庭关怀提升、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各界代表委员提出了不少建议。近日,本刊记者邀请部分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对此进行... 2024年全国两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热点,围绕心理问题的成因、家校社医协作、学校日常工作改进、家庭关怀提升、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各界代表委员提出了不少建议。近日,本刊记者邀请部分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健康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家校 家庭关怀 关注热点 全国两会 问题的成因 协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