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应力对取向硅钢片综合磁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小军 张凌云 +2 位作者 刘洋 董立春 仪卓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776-5787,共12页
变压器铁心在运行时长期承受外施应力和高频激励的影响,由此导致的振动噪声和铁损问题日益严峻。为深入研究取向硅钢片在不同频率和应力下的综合磁性能,该文搭建了软磁材料综合磁性能测量平台,首先利用单片磁特性测量装置和应力施加装置... 变压器铁心在运行时长期承受外施应力和高频激励的影响,由此导致的振动噪声和铁损问题日益严峻。为深入研究取向硅钢片在不同频率和应力下的综合磁性能,该文搭建了软磁材料综合磁性能测量平台,首先利用单片磁特性测量装置和应力施加装置,得到了工频下拉应力和压应力对取向硅钢片磁致伸缩、磁滞回线及铁损特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应力和不同激励共同影响下硅钢片综合磁性能的变化趋势,得到了不同激励、应力对取向硅钢片磁特性、磁致伸缩特性及噪声特性的影响规律。测量结果及其分析表明,拉应力对硅钢片的磁性能影响相对较小,而压应力对其影响较大;在压应力作用下,随着频率的升高取向硅钢片的磁致伸缩量有所减小,但频率、谐波含量、谐波次数和压应力的增大均导致取向硅钢片噪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损 磁致伸缩 机械应力 振动 噪声
下载PDF
因瓦合金研究现状及其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陈保安 张强 +7 位作者 祝志祥 韩钰 丁一 王瑞红 杨长龙 张宏宇 孙明成 李悦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共3页
因瓦合金是一种具有低膨胀特性的特殊结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介绍了因瓦合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电网的发展需求,介绍了因瓦合金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对因瓦合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因瓦合金 热膨胀系数 强度 绞线
原文传递
特高压输电导线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棒耐应力腐蚀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兰逢涛 白会涛 +1 位作者 孙晓光 朱承治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88,共4页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具有优异的综合特性,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被逐步推广应用,但是特高压线路对导线碳纤维复合芯棒耐酸性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对于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耐酸性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研究了环氧树脂浇注体、不同种类玻纤拉挤芯棒的...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具有优异的综合特性,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被逐步推广应用,但是特高压线路对导线碳纤维复合芯棒耐酸性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对于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耐酸性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研究了环氧树脂浇注体、不同种类玻纤拉挤芯棒的耐酸腐蚀性能,对比了不同供应商的产品性能,发现芯棒耐酸性取决于环氧树脂基体本身以及芯棒外层的玻纤种类。不同供应商提供的环氧树脂浇注体长期耐酸性能差异较大,E-CR玻纤复合材料芯棒较E玻纤具有更高的抗应力腐蚀性能,研究结果为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特高压线路中的设计及安全使用提供了试验基础和选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 环氧树脂浇注料 耐酸性能 应力腐蚀
下载PDF
差压式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叶青 宋洁 +1 位作者 邓占锋 李宝让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7-239,共3页
差压式质子交换膜(PEM)电解制氢技术是国际上电解制氢的研究热点,是适合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先进技术。综述了差压式制氢与常压制氢以及均压式制氢相比所具有的优势。以差压式制氢结合机械压缩的模式对外高压供氢,从综合效率最优角度,综述... 差压式质子交换膜(PEM)电解制氢技术是国际上电解制氢的研究热点,是适合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先进技术。综述了差压式制氢与常压制氢以及均压式制氢相比所具有的优势。以差压式制氢结合机械压缩的模式对外高压供氢,从综合效率最优角度,综述了差压式制氢最优压力的选择。针对差压式制氢存在氢气渗透影响运行安全与效率的问题,从质子交换膜抑制氢渗透改性、在氧侧增加催化手段两个方面综述了氢气渗透的缓解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 差压式 效率 渗透
下载PDF
输电杆塔用热镀锌钢在模拟东南沿海大气环境中的加速腐蚀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经中 王晓芳 +5 位作者 陈云 郑奇凯 郝文魁 杨丙坤 黄路遥 黄松强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57-62,共6页
为探讨室内中性盐雾+周浸加速试验对热镀锌钢的加速性以及室外曝露试验与室内加速试验的相关性,通过腐蚀动力学、腐蚀产物宏观形貌、微观组织以及物相组成等方面的表征,研究了输电杆塔用热镀锌钢在室内中性盐雾+周浸加速试验与东南沿海... 为探讨室内中性盐雾+周浸加速试验对热镀锌钢的加速性以及室外曝露试验与室内加速试验的相关性,通过腐蚀动力学、腐蚀产物宏观形貌、微观组织以及物相组成等方面的表征,研究了输电杆塔用热镀锌钢在室内中性盐雾+周浸加速试验与东南沿海地区高温高湿的大气环境室外曝露试验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相对于室外大气曝露试验,经过5个周期的中性盐雾+周浸试验,热镀锌钢平均腐蚀速率明显增大,腐蚀加速比为416.1,中性盐雾+周浸可以快速模拟热镀锌钢从服役到失效的过程;SEM和XRD结果表明室内加速试验后期形成Zn_(5)(OH)_(8)Cl_(2)·H_(2)O和NaZn_(4)(SO_(4))Cl(OH)_(6)·6H_(2)O复合腐蚀产物层,与室外曝露试验的腐蚀过程及腐蚀产物相近,腐蚀产物相对致密,能够起到进一步阻止基体金属被腐蚀的作用,室内中性盐雾+周浸加速腐蚀能够反映热镀锌钢在东南沿海地区室外大气环境的腐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钢 大气腐蚀试验 室内加速腐蚀试验 相关性
下载PDF
UPFC多通道高速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6
作者 王翔 慕小斌 +1 位作者 戴凤娇 袁佩娥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69,共7页
为了满足UPFC实际工程中高速、稳定的控制要求,基于自研的多通道总线技术控保平台,构造了UPFC在dq0坐标系下端口受控的耗散哈密顿(PCHD)模型,得到误差能量函数。从最本质的能量角度出发,采用注入虚拟阻尼的方法设计了UPFC的电流内环控制... 为了满足UPFC实际工程中高速、稳定的控制要求,基于自研的多通道总线技术控保平台,构造了UPFC在dq0坐标系下端口受控的耗散哈密顿(PCHD)模型,得到误差能量函数。从最本质的能量角度出发,采用注入虚拟阻尼的方法设计了UPFC的电流内环控制器,加快了误差能量的耗散,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功率外环采用PI控制提供内环所需期望电流,提高了系统抗扰能力,实现了对有功和无功的解耦控制。最后结合工程案例,搭建了二十七电平UPFC的RTDS实验,验证了能量平衡控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FC 多通道总线 控保平台 PCHD模型 RTDS 能量平衡控制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用电力电子电容器的测试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储松潮 黄云锴 +5 位作者 潘焱尧 汪威 张翀 李仁山 邢照亮 潘毓娴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4,共6页
本文讨论了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对电力电子电容器的要求,利用热稳定性试验、耐久性试验、冲击放电试验、寄生电感试验等手段检测电容器的主要性能,评估电容器是否符合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需求。通过工程应用比较,国产电容器表面温度低于进... 本文讨论了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对电力电子电容器的要求,利用热稳定性试验、耐久性试验、冲击放电试验、寄生电感试验等手段检测电容器的主要性能,评估电容器是否符合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需求。通过工程应用比较,国产电容器表面温度低于进口电容器。另外,文章还讨论了柔性直流输电用电容器的保护及其高可靠性和长寿命发展方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电容器 柔性直流输电 试验与应用
下载PDF
金属化Al2O3涂覆聚丙烯薄膜及其电容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储松潮 潘毓娴 +7 位作者 黄云锴 潘焱尧 梁志扬 束长青 汪威 石兆峰 张翀 邢照亮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67,72,共7页
为了提高聚丙烯薄膜的介电常数,利用陶瓷涂覆技术,在电容器用BOPP薄膜表面涂覆上一定厚度的Al2O3涂层,涂覆后,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从2.2提高到2.8(1 000 Hz)。把涂覆复合薄膜进行金属化蒸镀,制作成电容器,并进行了复合薄膜及其电容器相... 为了提高聚丙烯薄膜的介电常数,利用陶瓷涂覆技术,在电容器用BOPP薄膜表面涂覆上一定厚度的Al2O3涂层,涂覆后,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从2.2提高到2.8(1 000 Hz)。把涂覆复合薄膜进行金属化蒸镀,制作成电容器,并进行了复合薄膜及其电容器相关性能测试。虽然涂覆复合薄膜的击穿强度有所下降,但电容器的损耗角正切增加不大。另外,涂覆复合薄膜电容器具有良好的自愈性能,可实现电容器"隔离自愈",能有效防止电容器自愈击穿短路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BOPP 涂覆 AL2O3 隔离自愈
下载PDF
电工级聚丙烯粒子国产化及其薄膜和电容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储松潮 黄云锴 +8 位作者 潘毓娴 张翀 邢照亮 潘焱尧 吴建章 胡志坤 汪威 戴熙瀛 唐兵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2年第5期64-69,共6页
本文研究了国产化电工级聚丙烯粒子主要技术要求,并将其制作成薄膜及电容器;分别与进口粒子及由其制作的薄膜和电容器进行了比较,国产化电工级聚丙烯粒子与进口粒子还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进一步改善提高。
关键词 电工级聚丙烯粒子 BOPP 薄膜电容器国产化
下载PDF
液态金属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奇 刘双宇 +2 位作者 王博 徐丽 李宝让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53-2057,共5页
液态金属电池是一类具备低成本长寿命潜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并网、削峰填谷、调频辅助服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面向未来的热点储能技术之一。基于现阶段规模储能对储能技术成本、寿命等方面的实际要求,结合液态金... 液态金属电池是一类具备低成本长寿命潜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并网、削峰填谷、调频辅助服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面向未来的热点储能技术之一。基于现阶段规模储能对储能技术成本、寿命等方面的实际要求,结合液态金属电池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液态金属电池的基本性质,以成本和能量转换效率为基准优选关键材料体系,简述关键材料体系及器件研究水平,并根据液态金属电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并展望了液态金属电池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并网 大规模储能技术 液态金属电池 关键材料 成本
下载PDF
不同封装形式压接型IGBT器件的电-热应力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辉 龙海洋 +3 位作者 姚然 王晓 钟懿 李金元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6-81,共6页
基于多物理场建模对比分析全压接和银烧结封装压接型IGBT器件的电-热应力。首先根据全压接和银烧结封装压接型IGBT的实际结构和材料属性,建立3.3 kV/50 A压接型IGBT器件的电-热-力多耦合场有限元模型;其次仿真分析额定工况下2种封装IGB... 基于多物理场建模对比分析全压接和银烧结封装压接型IGBT器件的电-热应力。首先根据全压接和银烧结封装压接型IGBT的实际结构和材料属性,建立3.3 kV/50 A压接型IGBT器件的电-热-力多耦合场有限元模型;其次仿真分析额定工况下2种封装IGBT器件的电-热性能,并通过实验平台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然后研究了3.3 kV/1500 A多芯片压接型IGBT模块的电-热应力,并探究了不同封装压接型IGBT器件电-热应力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比较了2种封装压接型IGBT器件内部的电-热应力随夹具压力和导通电流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银烧结封装降低了压接型IGBT器件的导通压降和结温,提升了器件散热能力;但银烧结封装也增大了IGBT芯片表面的机械应力,应力增大对IGBT器件疲劳失效的影响亟需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接型IGBT 全压接封装 银烧结封装 多物理场建模 电-热应力分析
下载PDF
蒸镀Al2O3复合聚丙烯薄膜及其电容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潘毓娴 储松潮 +6 位作者 黄云锴 潘焱尧 石兆峰 张翀 邢照亮 汪威 束长青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30,共6页
为提升聚丙烯薄膜击穿场强,将氧化铝蒸镀在聚丙烯薄膜表面,形成复合介质薄膜。将蒸镀氧化铝的薄膜进行金属化蒸镀,制成电容器,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虽然复合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无明显变化,但电容器的击穿场强上升。复合薄膜电容... 为提升聚丙烯薄膜击穿场强,将氧化铝蒸镀在聚丙烯薄膜表面,形成复合介质薄膜。将蒸镀氧化铝的薄膜进行金属化蒸镀,制成电容器,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虽然复合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无明显变化,但电容器的击穿场强上升。复合薄膜电容器具有良好的自愈性能,可实现"隔离自愈",可有效地防止由于出现超限自愈而导致的电容器短路击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BOPP 真空蒸镀 氧化铝 隔离自愈
下载PDF
盘型悬式瓷绝缘子串电路模型及电力传输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洪达 李卫国 +4 位作者 李卫国 张慧媛 陈艳 高泽盟 刘骁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85,共7页
为了给输电线路低压侧杆塔上的在线监测设备供电,提出了一种新型沿盘型悬式瓷绝缘子串进行电力传输的方法,以盘型悬式瓷绝缘子串作为能量传输的载体,将输电线路上在线取能装置获得的电能通过高频变换的方式传递杆塔一侧。文中以500 kV... 为了给输电线路低压侧杆塔上的在线监测设备供电,提出了一种新型沿盘型悬式瓷绝缘子串进行电力传输的方法,以盘型悬式瓷绝缘子串作为能量传输的载体,将输电线路上在线取能装置获得的电能通过高频变换的方式传递杆塔一侧。文中以500 kV线路为例建立输电线路三维仿真模型,通过Maxwell矩阵计算得出绝缘子与输电线路之间的杂散电容。再通过Multisim软件搭建绝缘子串分布参数电路模型,研究电路模型的电力传输特性,分析了劣化绝缘子与杂散电容对绝缘子串能量传输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频率为38 MHz电能可以通过绝缘子串传递到另一侧,能量传输效率为74.576%,且绝缘子劣化与外界环境变化对于其传输特性影响可以忽略。由此可见,利用盘型悬式瓷绝缘子串作为能量传输载体为杆塔在线监测设备供电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设备 电力传输 绝缘子串 载体
下载PDF
高压直流XLPE绝缘材料及电缆关键技术展望 被引量:52
14
作者 陈新 李文鹏 +3 位作者 李震宇 张翀 关健昕 钟力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77-1585,共9页
为推动高压直流电缆技术发展,对目前交联聚乙烯高压直流电缆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指出了聚乙烯主绝缘材料、电缆工厂接头及附件是制约高压直流电缆发展的主要瓶颈。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料的研究需要聚焦到交联聚乙烯的微观... 为推动高压直流电缆技术发展,对目前交联聚乙烯高压直流电缆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指出了聚乙烯主绝缘材料、电缆工厂接头及附件是制约高压直流电缆发展的主要瓶颈。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料的研究需要聚焦到交联聚乙烯的微观结构和电气性能之间的关联关系,如何从聚乙烯基料的分子链结构、结晶形态控制等角度出发并结合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纯净化工艺来实现技术突破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高压直流电缆本体及工厂接头的电场、老化寿命设计理论要在传统经验设计参数的基础上,同时要基于材料的基本性能、空间电荷以及尺寸和形状效应等进行优化发展。高压直流电缆附件要在附件与电缆本体的匹配技术、关键部件设计及安装工艺方面开展深入研究。该综述可为高压XLPE直流绝缘材料、电缆工厂接头及附件的研制及性能优化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交联聚乙烯 电缆 附件 工厂接头
原文传递
高纯度双酚S环氧树脂/双氰胺/改性咪唑潜伏体系固化行为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苏畅 张军营 +1 位作者 杨威 程珏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以乙醇溶液中沉淀的方法制备了高环氧值、低氯含量的结晶性双酚S型环氧树脂,利用盐酸-丙酮滴定法、红外、核磁、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等手段对树脂的分子结构和环氧值等进行分析表征。以双氰胺为固化剂,采用DSC、TGA、DMA等分析手段... 以乙醇溶液中沉淀的方法制备了高环氧值、低氯含量的结晶性双酚S型环氧树脂,利用盐酸-丙酮滴定法、红外、核磁、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等手段对树脂的分子结构和环氧值等进行分析表征。以双氰胺为固化剂,采用DSC、TGA、DMA等分析手段对固化行为及固化物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双酚S环氧树脂纯度高,w(氯离子)<0.01%(相对环氧树脂质量而言),环氧值大于0.50(理论值0.55);加入促进剂w(咪唑)=1%(相对环氧树脂质量而言),体系固化温度降低至151.16℃,固化体系活化能84.80 kJ/mol,反应级数0.92,为近似一级反应;固化物导热系数为0.46 W/(m·K),电阻率为4.063×1011Ω·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92.86℃;双酚S环氧/双氰胺/咪唑体系是一种热稳定性高、绝缘导热性能良好的潜在电子封装基体树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封装 环氧模塑料 双酚S环氧树脂 双氰胺
原文传递
结构型阻燃聚氨酯硬质泡沫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强 张卓 +2 位作者 杨威 张均 姜志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1-214,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在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结构阻燃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了RPUF阻燃机理,并对结构型阻燃RPUF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氨酯硬质泡沫 结构阻燃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林正得 舒圣程 +9 位作者 李傲 吴明亮 杨明阳 韩钰 祝志祥 陈保安 丁一 张强 王强 戴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9-477,共9页
石墨烯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力学性能,是铜基复合材料理想的增强体。传统的粉末冶金工艺很难解决石墨烯在铜基体中的分散问题,以及石墨烯与铜基体结合性差的难题。随着近些年研究者对石墨烯?铜界面问题深入的探索,一些新的制备工... 石墨烯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力学性能,是铜基复合材料理想的增强体。传统的粉末冶金工艺很难解决石墨烯在铜基体中的分散问题,以及石墨烯与铜基体结合性差的难题。随着近些年研究者对石墨烯?铜界面问题深入的探索,一些新的制备工艺不断出现。本文系统地介绍和对比了近几年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概述了关于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机理,并对未来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铜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增强机理 综述
下载PDF
前驱体伪共沉淀法制备CSs(纳米碳球)/Cu触头材料及致密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一 祝志祥 +6 位作者 邵文柱 张璐 陈保安 张强 韩钰 陈新 王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35-9141,共7页
通过前驱体伪共沉淀法制备出第二相均匀弥散分布的CSs(纳米碳球)/Cu触头材料,通过研究制备工艺以及第二相含量对CSs/Cu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结构、机械物理性能及接触电阻的影响规律,为高性能铜基低压电器触头材料设计原则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CSS 均匀弥散 铜基触头材料 致密化 接触电阻
下载PDF
大功率中频变压器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景刚 张珂 +3 位作者 陈武 赵国亮 陈智 董阔军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7,共14页
在交直流混合配网、电力机车牵引及工业特种电源等电能变换领域,大功率中频变压器作为关键设备,因其体积与功率密度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对中频变压器的建模与设计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制造工艺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介绍了大... 在交直流混合配网、电力机车牵引及工业特种电源等电能变换领域,大功率中频变压器作为关键设备,因其体积与功率密度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对中频变压器的建模与设计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制造工艺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介绍了大功率中频变压器的应用背景,并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的样机研制工作;分章节阐述了中频变压器的损耗计算与优化,寄生参数建模与控制、干式中频变压器绝缘以及新型热管理技术;最后,对大功率中频变压器领域目前存在的挑战与热点问题作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中频变压器 损耗 寄生参数 绝缘 热管理
下载PDF
混合型补偿装置抑制风电次同步振荡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于弘洋 王英沛 +3 位作者 王飞跃 赵国亮 邓占锋 高本锋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8-74,共7页
传统风电经固定串补(FSC)外送系统常引发次同步振荡(SSO)问题,威胁系统的安全运行。基于风电串补系统SSO的发生机理,提出一种由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与FSC组成的混合串联补偿(HSC)装置结构的附加控制策略。充分利用SSSC的控制灵活性... 传统风电经固定串补(FSC)外送系统常引发次同步振荡(SSO)问题,威胁系统的安全运行。基于风电串补系统SSO的发生机理,提出一种由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与FSC组成的混合串联补偿(HSC)装置结构的附加控制策略。充分利用SSSC的控制灵活性,使其输出次同步电压与线路次同步电流同相位,SSSC等效为系统振荡频率下的正电阻。通过HSC装置提升系统总电阻处于正值区间,进而避免系统发生SSO。介绍了HSC附加阻尼控制(SSDC)策略的结构及原理,并给出了参数整定方法。在PSCAD/EMTDC平台上搭建了华北某实际风电经HSC外送系统时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HSC装置可以有效抑制SSO,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保持线路串补度不变,提高SSSC补偿度可增强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串补 次同步振荡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混合串联补偿 附加阻尼控制 SSSC补偿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