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驱体伪共沉淀法制备CSs(纳米碳球)/Cu触头材料及致密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丁一 祝志祥 +6 位作者 邵文柱 张璐 陈保安 张强 韩钰 陈新 王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35-9141,共7页
通过前驱体伪共沉淀法制备出第二相均匀弥散分布的CSs(纳米碳球)/Cu触头材料,通过研究制备工艺以及第二相含量对CSs/Cu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结构、机械物理性能及接触电阻的影响规律,为高性能铜基低压电器触头材料设计原则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CSS 均匀弥散 铜基触头材料 致密化 接触电阻
下载PDF
脉冲电场下ZnO压敏陶瓷动态击穿过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祝志祥 张强 +8 位作者 朱思宇 卢成嘉 刘艺 杨佳 吴超峰 曹林洪 王轲 高志鹏 朱承治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5-720,共6页
陶瓷电击穿问题涉及热、光、电多场耦合效应,一直是非平衡物理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工作在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备了晶粒尺寸大小不同的氧化锌陶瓷,采用脉冲高压发生装置对陶瓷进行击穿实验,通过对陶瓷击穿过程的分析和对比,研究了ZnO陶... 陶瓷电击穿问题涉及热、光、电多场耦合效应,一直是非平衡物理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工作在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备了晶粒尺寸大小不同的氧化锌陶瓷,采用脉冲高压发生装置对陶瓷进行击穿实验,通过对陶瓷击穿过程的分析和对比,研究了ZnO陶瓷体击穿的时间步骤。结果显示,不同晶粒大小的陶瓷击穿过程均在7μs 之内,典型的压降曲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对应于材料中的气孔击穿和击穿通道初步形成;第二阶段对应于晶界击穿;第三个阶段是导电通道的完全形成。研究数据显示,晶粒击穿过程的持续时间最长,晶界次之,气孔的击穿时间最短。不同烧结温度下,样品晶界和晶粒的击穿时间以及气孔的击穿速度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陶瓷 多晶材料 击穿过程 脉冲电压
下载PDF
因瓦合金研究现状及其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保安 张强 +7 位作者 祝志祥 韩钰 丁一 王瑞红 杨长龙 张宏宇 孙明成 李悦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共3页
因瓦合金是一种具有低膨胀特性的特殊结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介绍了因瓦合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电网的发展需求,介绍了因瓦合金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对因瓦合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因瓦合金 热膨胀系数 强度 绞线
原文传递
超薄取向硅钢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5
4
作者 高洁 何承绪 +3 位作者 杨富尧 马光 韩钰 陈新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9-63,共5页
超薄取向硅钢作为一种应用于中高频工况的重要软磁材料,其研发制备技术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超薄取向硅钢研究进展,系统综述了原始母材特征因素、轧制方式与速比、冷轧压下率、退火制度和气氛、退火磁场和绝缘涂层等因素对带材组织... 超薄取向硅钢作为一种应用于中高频工况的重要软磁材料,其研发制备技术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超薄取向硅钢研究进展,系统综述了原始母材特征因素、轧制方式与速比、冷轧压下率、退火制度和气氛、退火磁场和绝缘涂层等因素对带材组织、织构和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超薄取向硅钢研制的关键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取向硅钢 组织 织构 退火 磁性能
原文传递
0.23 mm薄规格取向硅钢谐波损耗与磁致伸缩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洁 杨富尧 +3 位作者 马光 刘洋 陈新 韩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32-12136,共5页
通过模拟不同含量的3~7次谐波工况,对薄规格取向硅钢(0.23 mm)谐波损耗性能、磁致伸缩进行了研究,并探索了谐波工况下材料的磁畴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励磁场中的谐波成分使薄规格取向硅钢材料磁滞回环面积增大、数量增多,同时引起硅... 通过模拟不同含量的3~7次谐波工况,对薄规格取向硅钢(0.23 mm)谐波损耗性能、磁致伸缩进行了研究,并探索了谐波工况下材料的磁畴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励磁场中的谐波成分使薄规格取向硅钢材料磁滞回环面积增大、数量增多,同时引起硅钢内部磁通密度变化加剧;随着谐波次数或含量增加,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均持续上升,取向硅钢附加损耗明显增大,含量为30%的5次谐波下材料损耗相比于正弦波增加89.7%;谐波引起取向硅钢180°畴细化,90°畴容积分数减小,磁致伸缩振幅λp-p增大,同时振幅蝴蝶曲线出现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23 mm薄规格取向硅钢 谐波损耗 磁致伸缩 磁滞回线 磁畴 磁滞损耗 涡流损耗
下载PDF
α-Al2O3/γ-Al2O3/Teflon AF2400中空纤维油气分离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川 丁一 +6 位作者 刘昕 赵凯美 龚列谦 邢照亮 李武 李广宇 秦兴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78-12182,12189,共6页
快速检出变压器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含量可及时分析变压器的故障种类和程度。但传统油气分离膜的分离效率低,不满足最新标准和人工巡检要求。为了提高分离效率,制备了α-Al2O3/γ-Al2O3/Teflon中空纤维复合膜,并研究了γ-Al2O3及退火温度... 快速检出变压器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含量可及时分析变压器的故障种类和程度。但传统油气分离膜的分离效率低,不满足最新标准和人工巡检要求。为了提高分离效率,制备了α-Al2O3/γ-Al2O3/Teflon中空纤维复合膜,并研究了γ-Al2O3及退火温度对复合膜界面性能和传输阻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γ-Al2O3的加入对整体复合膜气体传输阻力的影响小,且能够有效改善有机/陶瓷复合膜的界面性能。并在330 ℃下退火,可进一步提高复合膜的界面强度。最终制备出的中空纤维分离膜具有更加低的气体传输阻力,可在1 h内使7种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均达到平衡,进一步提高了取气效率,为快速检测变压器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含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 油气分离膜 氧化铝复合膜 气体渗透膜
下载PDF
传感器阵列对变压器油中溶解故障气体H2和C2H2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川 孙亮 +2 位作者 刘昕 易永利 李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8-271,共4页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准确检测C2H2和H2等典型故障气体的组分和浓度,及时发现变压器潜伏性故障,判断变压器的故障类型。由于SnO2稳定的理化性质与优越的导电性能,制备了两种SnO2基体的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材料,发现八面体SnO...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准确检测C2H2和H2等典型故障气体的组分和浓度,及时发现变压器潜伏性故障,判断变压器的故障类型。由于SnO2稳定的理化性质与优越的导电性能,制备了两种SnO2基体的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材料,发现八面体SnO2传感器对C2H2气体敏感,十二面体SnO2对H2气体响应度较高,且结果表明制备的两种气体传感器,交叉干扰较低,可制备成传感器阵列,对H2、C2H2混合气体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 传感器阵列 二氧化锡传感器
原文传递
La元素对ATO/Cu电接触材料润湿性及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丁一 祝志祥 +7 位作者 邵文柱 李维建 许红阳 陈保安 张强 韩钰 陈新 王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04-10109,共6页
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由于其低成本、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力学性能而成为最有希望替代Ag基电接触材料的候选材料。然而增强相与铜基体之间的润湿性较差,降低了铜基电接触材料服役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限制了其应用。采用锑掺... 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由于其低成本、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力学性能而成为最有希望替代Ag基电接触材料的候选材料。然而增强相与铜基体之间的润湿性较差,降低了铜基电接触材料服役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限制了其应用。采用锑掺杂的SnO2(ATO)作为增强相,研究了La元素在不同温度下对Cu和ATO颗粒之间润湿性的影响。同时对La含量不同的铜基复合材料进行组织和性能分析。结果显示,La元素能够有效改善Cu/ATO体系润湿性。随着La元素的增加,材料硬度略有提升,而电导率下降。提高基体中La元素含量,铜基电接触材料的接触电阻降低。此外通过TEM观察发现,La能够与ATO结合生成一种新的化合物。清晰地揭示出,La元素对ATO/Cu电接触材料润湿性及组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电接触材料 合金化 润湿性 接触电阻
下载PDF
Zr含量对Al-Zr合金时效析出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保安 祝志祥 +4 位作者 王瑞红 陈新 韩钰 李红英 肖翔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7-53,共7页
对比研究了Zr添加(0.05,0.15和0.25wt%)对Al-Zr合金固溶态和固溶轧制态时效析出行为、硬度和导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态Al-Zr合金的晶粒尺寸随Zr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但是固溶轧制态Al-Zr合金的晶粒尺寸对Zr添加量不敏感。固溶态AlZr... 对比研究了Zr添加(0.05,0.15和0.25wt%)对Al-Zr合金固溶态和固溶轧制态时效析出行为、硬度和导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态Al-Zr合金的晶粒尺寸随Zr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但是固溶轧制态Al-Zr合金的晶粒尺寸对Zr添加量不敏感。固溶态AlZr合金在350℃时效过程中,由于Al_(3)Zr沉淀相的析出,合金硬度随Zr含量增大而增大,但是更强的点阵畸变场则导致导电率降低。而在固溶轧制态合金的时效中,大量变形位错的存在促进了Al_(3)Zr相的析出,Al-Zr合金在250℃下时效具有比350℃时效更优的硬度和导电率的综合性能。特别是0.25wt%Zr添加的Al-Zr合金,其析出强化可以有效补偿时效过程中位错湮灭引起的硬度降低,保持较高的硬度。综合考虑,固溶轧制态Al-0.25wt%Zr合金经250℃时效25 h后具有最优的硬度(47.5 HV0.5)和导电率(55.6%IACS)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r合金 ZR含量 时效析出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原文传递
纵磁退火处理和张应力对1K101非晶合金薄带磁化特性及损耗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洁 何承绪 +2 位作者 宋文乐 杨富尧 刘洋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43,共5页
研究了纵磁退火处理和张应力对1K101非晶合金薄带磁化特性以及损耗的影响,并采用Kerr方法观测了合金的磁畴形貌。结果表明,张应力驱动淬火态1K101合金感生出宏观单轴各向异性,使带材沿应力方向趋向于易磁化,且铁损下降,这与经纵磁退火... 研究了纵磁退火处理和张应力对1K101非晶合金薄带磁化特性以及损耗的影响,并采用Kerr方法观测了合金的磁畴形貌。结果表明,张应力驱动淬火态1K101合金感生出宏观单轴各向异性,使带材沿应力方向趋向于易磁化,且铁损下降,这与经纵磁退火处理后的带材磁化特征高度相似。通过磁畴观测发现,在张应力作用下,淬火态非晶合金中迷宫样窄小畴的磁畴壁沿应力方向呈Z字形排列,说明沿应力方向磁化时需消耗的外磁场能减少,这对带材软磁性能的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K101非晶合金 张应力 磁化特性 铁损 磁畴 各向异性
原文传递
架空导线用殷钢芯线加工工艺及检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鸿泽 刘建军 +2 位作者 李成钢 祝志祥 张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1-54,共4页
殷钢导线作为一种新型的增容导线已在电网中得到应用,但现有国家和电力行业标准中针对架空导线用殷钢芯线的性能检测实验方法尚不明确,质量管控的依据还不完善。阐述了殷钢芯线的制备工艺,并对市售殷钢芯线进行了取样实验分析。结果表明... 殷钢导线作为一种新型的增容导线已在电网中得到应用,但现有国家和电力行业标准中针对架空导线用殷钢芯线的性能检测实验方法尚不明确,质量管控的依据还不完善。阐述了殷钢芯线的制备工艺,并对市售殷钢芯线进行了取样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架空导线用殷钢芯线的成分与冶金标准存在差异,金相组织中也存在晶界碳化物聚集的问题。由此提出了架空导线用殷钢芯线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检测项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导线 殷钢 加工工艺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化学成分对高强Al-Mg-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保安 张静媛 +4 位作者 祝志祥 韩钰 潘学东 张磊 陈素红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38,共9页
通过电子拉伸试验机、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研究了5种不同合金成分对高强Al-Mg-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5种Al-Mg-Si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导电性能都强烈依赖于合金中Mg和Si含量。随着Mg、Si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 通过电子拉伸试验机、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研究了5种不同合金成分对高强Al-Mg-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5种Al-Mg-Si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导电性能都强烈依赖于合金中Mg和Si含量。随着Mg、Si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增加,同时导电率呈现下降的趋势。Al-0.7Mg-0.5Si和Al-0.6Mg-0.6Si相比,虽然两种合金的Mg、Si原子总量相当,但是由于Mg/Si比不同,导致二者微观组织明显不同,性能存在明显的差异。Ce微合金化使Al-0.7Mg-0.6Si-0.2Ce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获得良好的匹配,175℃时效4 h的抗拉强度达到325 MPa,同时导电率达到56.2%I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导电率
原文传递
架空输电导线的腐蚀与防护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保安 徐中凯 +3 位作者 郑薇 陈新 陈云 祝志祥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58,共5页
针对腐蚀对架空输电导线的影响,概述了国内外对架空输电导线腐蚀行为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目前架空输电导线的几种防护措施。结合我国的电网发展与建设要求,提出了架空输电导线防腐蚀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架空输电导线 腐蚀 防护
下载PDF
工作磁密与直流偏磁对不同厚度取向硅钢片铁损的影响
14
作者 杜鹏宇 张宁 +3 位作者 侯东 何强 聂京凯 孟利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20年第4期339-345,共7页
本文探讨了工作磁密、直流偏磁对0.23 mm与0.27 mm同牌号取向硅钢片铁损的影响,重点对比了不同厚度产品之间的表现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厚度硅钢片铁损均随工作磁密的增加而增加,呈抛物线分布且曲线形状相近。其中,较薄硅钢片的铁损几乎... 本文探讨了工作磁密、直流偏磁对0.23 mm与0.27 mm同牌号取向硅钢片铁损的影响,重点对比了不同厚度产品之间的表现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厚度硅钢片铁损均随工作磁密的增加而增加,呈抛物线分布且曲线形状相近。其中,较薄硅钢片的铁损几乎始终相对较低,体现了低厚度对涡流损耗与剩余损耗的降低效应。然而,这种降低效应因较薄硅钢片的大晶粒尺寸被抵消了较大部分,且随着工作磁密的增加被抵消更多。当施加直流偏磁时,两种厚度样品的铁损均随着直流偏磁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0.23 mm硅钢片在较高直流偏磁情况下(>40 A/m)损耗增加更多。0.23 mm硅钢片在不同工作磁密及直流偏磁下,均表现出更不均匀的铁损分布,体现了粗大组织及相应不均匀的组织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硅钢 铁损 工作磁密 直流偏磁 组织
原文传递
Al-Mg-Si系铝合金导体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保安 潘学东 +7 位作者 赵丽丽 张强 丁一 祝志祥 陈新 彭朝 张磊 陈素红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38-1041,共4页
对Al-Mg-Si合金导体材料的成分、制备工艺以及性能进行了概述,并进行了Al-Mg-Si合金导体材料的研制。指出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铝合金导体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条件下,提高电导率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Al-Mg-Si合金导体材料因调控性... 对Al-Mg-Si合金导体材料的成分、制备工艺以及性能进行了概述,并进行了Al-Mg-Si合金导体材料的研制。指出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铝合金导体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条件下,提高电导率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Al-Mg-Si合金导体材料因调控性能方式多样化,将具备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合金 导体材料 制备工艺 电导率 强度
原文传递
热处理对Fe-Ni合金丝力学性能和膨胀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保安 张强 +6 位作者 王瑞红 韩钰 丁一 祝志祥 陈新 杨长龙 张宏宇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51-1357,共7页
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等组织表征手段以及室温拉伸和热膨胀系数测试等性能测试方法,对比研究了高温退火、低温时效处理对冷拔Fe-Ni合金丝微观组织演变、拉伸强度以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等组织表征手段以及室温拉伸和热膨胀系数测试等性能测试方法,对比研究了高温退火、低温时效处理对冷拔Fe-Ni合金丝微观组织演变、拉伸强度以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始丝材强度高,但是室温热膨胀系数较大;而950℃退火导致晶粒粗化以及位错密度降低,虽然室温热膨胀系数低,但强度不足.相比之下,500℃较低温度的时效处理,能获得最优的强度/热膨胀系数组合(1189 MPa/0. 2×10^(-6)℃^(-1)).对Fe-Ni合金丝相应的强化机制以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讨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细晶强化与位错强化是该合金丝的主要强化机制,而热膨胀系数则主要受溶质原子-位错交互作用影响.揭示出,合适的热处理工艺选择对于Fe-Ni合金丝力学性能/热膨胀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合金 热处理 强度 热膨胀系数
原文传递
Y对Al-Zr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保安 赵丽丽 +10 位作者 张静媛 李新 王瑞红 潘学东 祝志祥 丁一 张强 陈新 韩钰 杨长龙 谭澈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72,共5页
研究了不同Y含量(0.02%,0.05%,0.10%)对Al-0.16Zr合金铸态、轧制态和时效态的微观组织、硬度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Y含量为0.05%和0.10%时,能显著的细化合金晶粒。随着Y含量增加,晶粒细化效果逐渐增强。铸态Al-0.16Zr合金在350℃时... 研究了不同Y含量(0.02%,0.05%,0.10%)对Al-0.16Zr合金铸态、轧制态和时效态的微观组织、硬度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Y含量为0.05%和0.10%时,能显著的细化合金晶粒。随着Y含量增加,晶粒细化效果逐渐增强。铸态Al-0.16Zr合金在350℃时效过程中,Y添加具有显著的时效强化效果,Y含量越高,达到峰值时效所需时间越短。但是由于共格Al3Zr沉淀相的析出,点阵失配畸变场的存在将导致合金电导率降低。而在轧制态合金的时效过程中,位错密度的降低引起退火软化,但是Y的添加仍明显提高了合金的硬度。综合考虑,轧制态Al-0.16Zr-0.10Y合金经350℃×30h时效后具有最优的硬度和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r合金 Y添加 微观组织 硬度 电导率
原文传递
取向硅钢服役过程中绝缘涂层劣化规律与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灵 孟利 +2 位作者 郭大为 陈新 韩钰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4,91,共7页
为了提高电力变压器运行维护效率,跟踪分析了服役时间为0~35年的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配电变压器中取向硅钢绝缘涂层性能及微观形貌特征,并模拟变压器油环境(不同硫质量分数、酸浓度、温度、纸板等)开展了硅钢涂层加速劣化试验,对绝... 为了提高电力变压器运行维护效率,跟踪分析了服役时间为0~35年的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配电变压器中取向硅钢绝缘涂层性能及微观形貌特征,并模拟变压器油环境(不同硫质量分数、酸浓度、温度、纸板等)开展了硅钢涂层加速劣化试验,对绝缘涂层的服役性能进行评价。随着变压器运行时间延长,铁芯中硅钢涂层绝缘电阻及附着性逐步下降,涂层表面粗糙并出现腐蚀坑、裂纹等微观缺陷,且在配电变压器中的腐蚀速率大于高电压等级变压器。初步确立了绝缘涂层加速劣化试验条件与变压器实际运行数十年后涂层状态之间的等效关系,可支撑在役变压器铁芯材料服役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硅钢绝缘涂层 劣化规律 状态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