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6篇文章
< 1 2 2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131,共1页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由原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的铁道建筑系、桥梁与隧道工程系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学院设有8个系、1个土木综合实验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长江学...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由原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的铁道建筑系、桥梁与隧道工程系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学院设有8个系、1个土木综合实验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长江学者创新团队,4个国家实验教育中心。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3693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00余名,在职硕士研究生400余,博士研究生40名。学院现有教职工159名,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4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40名。学院建筑面积17000余平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 全日制硕士 学院建筑 全日制本科生 综合实验 长江学者 省部级重点 创新团队
原文传递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4-144,共1页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由原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的铁道建筑系和桥梁与隧道工程系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学院没有8个系、1个土木综合实验中心、三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者创新团队,4个国家实践教育中心。
关键词 西南交通大学 工程学院 兰州 重点实验室 隧道工程 实验中心 实践教育 建筑系
原文传递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讨——以兰州交通大学工程教育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海涌 李海军 +1 位作者 李海莲 吴国祥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成果导向、持续质量改进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推动工程教育,进一步提升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兰州交通大学工程教育为例,阐述了工程教...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成果导向、持续质量改进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推动工程教育,进一步提升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兰州交通大学工程教育为例,阐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讨,并从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推行分层分类培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鲍学英 王恩茂 黄山 《高等建筑教育》 2011年第4期49-53,共5页
文章以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依据专业建设历史沿革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凝练了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中形成的特色和优势,确定了专业建设的目标和预期成果,为学校工程管理省级特色专业的建设明确了方向。
关键词 工程管理 特色专业 专业建设
下载PDF
兰州交通大学工程造价新专业建设成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鲍学英 王琳 靳春玲 《价值工程》 2018年第10期207-209,共3页
以兰州交通大学工程造价新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专业定位,在此基础上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教学成果、教学促进科研等4个方面分析了兰州交通大学工程造价新专业建设的成效;最后分析了新专业建设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建... 以兰州交通大学工程造价新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专业定位,在此基础上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教学成果、教学促进科研等4个方面分析了兰州交通大学工程造价新专业建设的成效;最后分析了新专业建设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建设的重点。分析结果可以为同类学校工程造价新专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造价 新专业 建设成效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兰州交通大学校园区城市雨洪模拟及LID效果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碧云 任建民 +1 位作者 张进丽 王元元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2,共4页
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从海绵城市视角出发,利用美国暴雨管理模型(SWMM)建立兰州交通大学校园雨洪径流模型,针对研究区水资源短缺和城市内涝的矛盾,选择适合研究区的LID措施,模拟研究区在不同LID措施下不同重现期时的雨洪调控效果。结果表... 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从海绵城市视角出发,利用美国暴雨管理模型(SWMM)建立兰州交通大学校园雨洪径流模型,针对研究区水资源短缺和城市内涝的矛盾,选择适合研究区的LID措施,模拟研究区在不同LID措施下不同重现期时的雨洪调控效果。结果表明,LID措施组合布置时对研究区径流的消减作用最好,其中径流总量消减率和径流峰值消减率最高可达58.9%、57.0%;峰现时间最大可推迟12min。在小重现期降雨下,LID措施的雨洪调控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雨洪模拟 LID 海绵城市
原文传递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春芬 王恩茂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结合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进程和课程设置,通过分层次、系列地组织开放性实验,达到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并对学生学习阶段中工程技术应用的全过程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开放性实验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基础工程课程教学体会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建琴 刘廷滨 丁小军 《高等建筑教育》 2017年第4期56-59,共4页
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根据课程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历,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剖析工程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认识到基础工程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渠道提... 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根据课程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历,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剖析工程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认识到基础工程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输送具有扎实基础知识、较强综合能力和社会意识的工程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工程 工程案例 课程教学
下载PDF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蔺鹏臻 虞庐松 《高等建筑教育》 2018年第1期94-96,共3页
结合新时期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总体要求,根据工程教育的特点,基于"实践中创新、创新中实践"的认识论基本规律,探讨采用课内与课外、现实与虚拟、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立体化教育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实践创新... 结合新时期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总体要求,根据工程教育的特点,基于"实践中创新、创新中实践"的认识论基本规律,探讨采用课内与课外、现实与虚拟、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立体化教育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系统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土木工程 创新实践能力
下载PDF
“线桥隧一体化”土木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蔺鹏臻 虞庐松 宁贵霞 《高等建筑教育》 2018年第2期18-22,共5页
结合土木工程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建设,借鉴国际工程教育最新理念,立足学校铁路交通专业传统优势和特色,在既有土木工程"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创办"线桥隧一体化"土木工程卓越计划班,实行"依托大... 结合土木工程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建设,借鉴国际工程教育最新理念,立足学校铁路交通专业传统优势和特色,在既有土木工程"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创办"线桥隧一体化"土木工程卓越计划班,实行"依托大工程、校企联培、实践创新并举"的育人模式,构建了与《华盛顿协议》相匹配的土木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标准,形成了以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为核心的校企"3+1"联合培养课程体系,并以"校企双轨"模式建立了实践和创新基础平台建设新机制,优化了师资配置,完善了涵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跟踪和控制体系。成功培养了首批77名基础扎实、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土木工程卓越计划毕业生,推动了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为新时期应用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示范作用,具有辐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体系 工程教育
下载PDF
指导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铁道工程方向毕业设计的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建琴 栾红 《教学研究》 2012年第6期82-84,共3页
通过指导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铁道方向毕业设计的实践,对其中的教学环节进行了总结与思考。以新建铁路精伊霍线精河至伊犁段路基设计为例,从设计选题、教师指导、学生考核、进度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相关经验,目的是为了提高毕业... 通过指导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铁道方向毕业设计的实践,对其中的教学环节进行了总结与思考。以新建铁路精伊霍线精河至伊犁段路基设计为例,从设计选题、教师指导、学生考核、进度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相关经验,目的是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培养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为尽快适应未来工作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 道路与铁道方向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协同多专业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丽娜 宁贵霞 +2 位作者 韩峰 张延杰 王丽娟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年第5期79-81,共3页
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理念,研究企业专家与校内指导教师联合指导、多专业方向协同育人的"线、桥、隧"一体化毕业设计团队化指导模式。从团队构建、设计选题、指导实施、专业衔接、思政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一个... 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理念,研究企业专家与校内指导教师联合指导、多专业方向协同育人的"线、桥、隧"一体化毕业设计团队化指导模式。从团队构建、设计选题、指导实施、专业衔接、思政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一个完整毕业设计周期的指导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工科类毕业设计改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毕业设计 校企联合 团队化指导
下载PDF
土木工程测量中excel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王丹英 周立波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8年第12期63-66,71,共5页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办公软件中的excel工具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由于其有数据处理功能强大、操作方便、数据交换性强、学习容易掌握等优点,将其用于土木工程测量数据处理会是一种有力的手段。以角度和弧度的转化方法为基础,将excel方便地...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办公软件中的excel工具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由于其有数据处理功能强大、操作方便、数据交换性强、学习容易掌握等优点,将其用于土木工程测量数据处理会是一种有力的手段。以角度和弧度的转化方法为基础,将excel方便地应用到导线坐标计算、条件平差等测量数据处理中,给测量学习者和工作者一些启迪,促使更实用的计算方法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测量 EXCEL 弧度 导线坐标 条件平差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学督导体系研究
14
作者 王恩茂 程耀芳 +1 位作者 王起才 宁贵霞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2008年第1期9-10,共2页
以兰州交通大学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督导的具体做法为例,介绍了其在教学督导理念、组织机构及具体实施上的一些体会,探讨了如何搞好教学督导工作,从而促进实验区教... 以兰州交通大学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督导的具体做法为例,介绍了其在教学督导理念、组织机构及具体实施上的一些体会,探讨了如何搞好教学督导工作,从而促进实验区教学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教学督导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系统性课外辅助教育模式的探索
15
作者 蔺鹏臻 张慧 宁贵霞 《高教论坛》 2008年第5期130-132,共3页
本文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的特点,提出了以补充课堂教学为目标,以"休闲学习"、"欣赏学习"、"创新学习"、"趣味学习"为主要特点的系统性课外辅助教育模式。并提出了该系统的组成,探讨了该系统的基... 本文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的特点,提出了以补充课堂教学为目标,以"休闲学习"、"欣赏学习"、"创新学习"、"趣味学习"为主要特点的系统性课外辅助教育模式。并提出了该系统的组成,探讨了该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实施的关键技术环节。以土木工程专业的系统性课外辅助教育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实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辅助教育 课外 土木工程 休闲教育
下载PDF
山区铁路工程节能设计关键要素识别研究
16
作者 闫林君 杨继兴 +2 位作者 鲍学英 王起才 郭海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3-374,共12页
为从设计源头减少山区铁路工程能源消耗总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充分发挥铁路绿色发展优势,开展山区铁路工程节能研究,识别山区铁路工程节能设计关键要素非常重要。首先,分析山区铁路工程能源消耗,梳理山区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等重点... 为从设计源头减少山区铁路工程能源消耗总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充分发挥铁路绿色发展优势,开展山区铁路工程节能研究,识别山区铁路工程节能设计关键要素非常重要。首先,分析山区铁路工程能源消耗,梳理山区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等重点工程的节能要点。在此基础上,提取山区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要素和能源消耗要素,并根据各要素属性特点,明确其量化指标,建立山区铁路工程−能源消耗要素及指标体系。其次,结合CRITIC-熵权法与C-OWA算子法构建“山区铁路工程−能源消耗”双层复杂网络模型,依次确定各要素节点重要度、节点间影响强度和节点综合重要度,用以识别山区铁路工程节能设计关键要素。最后,以某山区重大铁路工程某标段为例,验证方法模型并识别出该标段影响施工阶段的节能设计关键要素为:隧道作业设备选型、隧道出渣控制、隧道通风方式选择;影响运营阶段的节能设计关键要素为:曲线半径设置、线路纵坡设置、线路坡度设置、节能坡设置、客站供热设计、客站体形设计。经验证,构建的山区铁路工程−能源消耗要素及指标体系符合山区铁路工程特点,“山区铁路工程−能源消耗”复杂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识别出的节能设计关键要素及其优化建议可为山区铁路工程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铁路工程 节能设计 复杂网络 C-OWA算子 铁路能源消耗
下载PDF
山区铁路隧道工程资源环境影响效应评估研究
17
作者 闫林君 陈慧鑫 +2 位作者 鲍学英 王起才 李亚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3-1623,共11页
山区地质复杂、环境敏感、生态脆弱,致使铁路隧道建设难度大,且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面临较高要求。绿色设计作为绿色建设的先行环节,对减少隧道建设对资源环境的扰动作用,达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目的起关键引领作用。为定量评... 山区地质复杂、环境敏感、生态脆弱,致使铁路隧道建设难度大,且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面临较高要求。绿色设计作为绿色建设的先行环节,对减少隧道建设对资源环境的扰动作用,达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目的起关键引领作用。为定量评估山区铁路隧道工程的资源环境影响效应、衡量隧道设计的绿色程度,提出一种山区铁路隧道工程资源环境影响效应分析方法。首先,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Driving force-State-Response,DSR),以隧道设计参数为驱动力指标、资源环境状况为状态指标、隧道设计措施为响应指标,构建山区铁路隧道工程资源环境影响效应评估指标体系,并建立各指标分级标准;其次,运用一种具有自学习自调整能力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对隧道工程的资源环境影响效应进行评估;再次,以驱动力指标和响应指标为分析对象,运用考虑指标间关联关系及叠加效应的敏感性分析法,甄别对隧道工程资源环境影响效应优化具有重要影响的隧道设计因素;最后,以某山区铁路隧道工程为例,得到该隧道工程的资源环境影响效应值为4.7157,对应等级为较好,表明该隧道工程绿色设计水平较好,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较合理、环境保护力度较大,可为其他类似工况隧道工程的绿色设计提供借鉴。此外,分析结果显示,注浆加固效果是导致该隧道工程资源环境影响效应变化最敏感的因素,其次为清污分流比例,可着重从这2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以实现隧道工程资源环境影响效应的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山区铁路隧道工程资源环境影响效应评估及明确隧道工程优化设计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铁路隧道工程 资源环境影响效应 “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改良红层工程性能与环境耐久性研究进展
18
作者 甘季中 张宪魁 +6 位作者 穆彦虎 张微 张坤 毛云程 陈敦 刘兆温 张轩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红层在我国东南、西南、西北地区广泛分布,因其膨胀收缩性、遇水崩解性、岩体软弱性等特点,往往不能直接作为填料应用于路基工程,必须进行物理或化学改良处理。通过文献调研,本文从红层崩解机理、工程改良方法、改良效果及环境耐久性等... 红层在我国东南、西南、西北地区广泛分布,因其膨胀收缩性、遇水崩解性、岩体软弱性等特点,往往不能直接作为填料应用于路基工程,必须进行物理或化学改良处理。通过文献调研,本文从红层崩解机理、工程改良方法、改良效果及环境耐久性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并结合现有研究,提出未来应加强环境荷载(如干湿、冻融作用)及静、动荷载单独或耦合作用下改良红层的耐久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 工程性能 物理改良 化学改良 环境耐久性
下载PDF
山区铁路桥隧工程关键节材要素均衡优化
19
作者 鲍学英 肖岚月 +2 位作者 万炳彤 李亚娟 贺振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6-1155,共10页
为在经济可承受范围内提升山区铁路的节材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NSGA-Ⅱ的关键节材要素双目标均衡优化方法。首先,以断面超挖、喷射混凝土类型选择、围岩变形预留、桩基扩孔、桩头超封5个桥隧工程关键节材要素为决策变量,以CO_(2)减排量... 为在经济可承受范围内提升山区铁路的节材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NSGA-Ⅱ的关键节材要素双目标均衡优化方法。首先,以断面超挖、喷射混凝土类型选择、围岩变形预留、桩基扩孔、桩头超封5个桥隧工程关键节材要素为决策变量,以CO_(2)减排量最大、建造成本增加值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山区铁路桥隧工程关键节材要素均衡优化模型;其次,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出Pareto均衡解集;再次,耦合主客观元素组合的综合赋权法与TOPSIS法对Pareto均衡解集进行科学决策,得到考虑决策者偏好的关键节材要素最佳组合,并分析决策者偏好对最佳组合的影响;最后,以某山区铁路工程某标段为例,系统地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及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优化前相比,最佳组合能实现CO_(2)减排12.622万t,对应建造成本增加了24.833万元,优化效率达到50.8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铁路 桥隧工程 关键节材要素 均衡优化 NSGA-Ⅱ算法
下载PDF
山区铁路工程“路基-环境”绿色关键要素识别研究
20
作者 鲍学英 沈杜华 +3 位作者 郭海东 李亚娟 贺振霞 万炳彤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7-795,共9页
为推动山区铁路路基工程与环境之间绿色优质协调发展,提出一种铁路“路基-环境”耦合关系分析及关键要素确定方法。首先,构建“路基-环境”交互影响网络,引入木桶理论构建绿色要素集;然后,运用系统耦合模型,测算系统耦合协调度并评估组... 为推动山区铁路路基工程与环境之间绿色优质协调发展,提出一种铁路“路基-环境”耦合关系分析及关键要素确定方法。首先,构建“路基-环境”交互影响网络,引入木桶理论构建绿色要素集;然后,运用系统耦合模型,测算系统耦合协调度并评估组合状态,分析铁路路基与环境的绿色协调状况;最后,借助复杂网络理论,以要素为节点,要素间影响强度为连边,形成协同、影响、扩散多层复杂关联网络,采取spearman和二维云模型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多层网络要素耦合强度,并结合节点删除法确定铁路“路基-环境”的关键要素集。以某铁路路基为例进行研究,得出铁路路基与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之间的结论,因此应对路基边坡植被防护、路堑开挖尺寸、路堤填筑尺寸、路基边坡工程防护4个关键要素加以重点管理,以实现铁路路基工程绿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路基工程 木桶模型 系统耦合 复杂网络 关键要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