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力系统机电振荡的发电侧惯量评估
1
作者 任智强 田铭兴 +1 位作者 姜宇 邢东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0-878,共9页
新能源发电设备接入发电侧会导致发电侧呈现“弱惯量”特征,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利用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测量机电振荡响应,提出基于小扰动下机电振荡参数的发电侧惯量评估方法.根据惯量响应过程的特点,推导与各发电机惯量有关的... 新能源发电设备接入发电侧会导致发电侧呈现“弱惯量”特征,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利用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测量机电振荡响应,提出基于小扰动下机电振荡参数的发电侧惯量评估方法.根据惯量响应过程的特点,推导与各发电机惯量有关的不平衡功率分配公式.根据多机系统小信号状态方程与特征根的关系,推导多机系统发电侧惯量计算公式.介绍单机系统发电侧惯量的计算方法,阐述惯量计算公式中的惯量比与固有振荡频率的测量方法.通过单机系统、双机互联系统、WSCC3机9节点系统、10机39节点系统仿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个系统中的发电侧惯量评估值与实际值接近,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侧惯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发电侧惯量评估 惯量响应 机电振荡 小信号状态方程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我国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现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金阳 田铭兴 +1 位作者 任丽苗 张国栋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58-64,共7页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现状事关既有线改进和新线设计.分析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现状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基于广泛收集的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实测数据,对谐波电压、谐波电流、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功率因数四个电能质量...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现状事关既有线改进和新线设计.分析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现状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基于广泛收集的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实测数据,对谐波电压、谐波电流、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功率因数四个电能质量技术指标超标站点数目的占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普速电气化铁路存在较大的电能质量问题,而高速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较好,提出加装补偿设备是解决普速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问题的有效手段.可供我国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提升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实测数据 统计 电气化铁路
下载PDF
基于带电颗粒动态积污的绝缘子电场分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成学 吕邦欢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55,170,共10页
为了研究带电污秽颗粒对绝缘子表面积污、电场分布的影响及空气域电晕放电现象,以FXBW-35/70绝缘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搭建了AC-DC、湍流、带电颗粒相互作用及颗粒运动的耦合风洞模型,进行了带... 为了研究带电污秽颗粒对绝缘子表面积污、电场分布的影响及空气域电晕放电现象,以FXBW-35/70绝缘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搭建了AC-DC、湍流、带电颗粒相互作用及颗粒运动的耦合风洞模型,进行了带电颗粒对绝缘子表面积污、电场和空气域电晕放电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风速越大,迎风区积污速度快于其他区面;粒径增大时,迎风面积污严重,背风区积污很小,侧风区基本无变化;染污中迎风区伞裙表面的电位和电场畸变最为严重,背风区次之,染污后伞裙表面电位、电场有所缓和,迎风区较背风区严重;染污中,靠近高压端和低压端的一大一小伞裙周围空气域存在电晕放电风险,且在靠近高、低压端第一片大伞裙会发生电晕放电;染污后,靠近低压端的大伞裙根部1 mm范围、靠近高压端的整个大伞裙周围和小伞裙根部存在电晕放电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带电颗粒 Comsol Multiphysics 电场分布 电晕放电
下载PDF
计及车载储能的牵引网有功协调运行与网压波动抑制策略
4
作者 苏照旭 甘永忠 +1 位作者 田铭兴 刘源涛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7,共8页
针对机车在起动、制动过程中对牵引网网压造成冲击引起网压不稳定的问题,首先提出计及线路电阻值参数受地理气候参数影响的牵引网最优潮流计算方法;其次,在车载超级电容电力机车的框架内提出网压波动抑制策略;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分析3种... 针对机车在起动、制动过程中对牵引网网压造成冲击引起网压不稳定的问题,首先提出计及线路电阻值参数受地理气候参数影响的牵引网最优潮流计算方法;其次,在车载超级电容电力机车的框架内提出网压波动抑制策略;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分析3种极端地理气象情景下供电范围内的机车端网压分布。结果表明,牵引网沿线地理气候参数对机车端网压影响不可忽略,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所提策略进行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在有限的储能容量下对牵引网机车网压波动进行较好抑制,在供电范围内可避免机车端网压超过或低于牵引变流器允许网压范围,避免牵引封锁,提高机车运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封锁 机车端网压波动抑制 地理气候条件 车载储能
下载PDF
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挡风墙对接触网正馈线气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友鹏 王彤 +1 位作者 赵珊鹏 王思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28-1636,共9页
为研究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挡风墙对接触网正馈线气动特性的影响,基于流体力学建立正馈线流场模型,分别针对无墙和有墙的情况,分析正馈线在不同风速下气动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挡风墙对气流有较强的汇聚作用,大幅增加了正馈线周... 为研究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挡风墙对接触网正馈线气动特性的影响,基于流体力学建立正馈线流场模型,分别针对无墙和有墙的情况,分析正馈线在不同风速下气动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挡风墙对气流有较强的汇聚作用,大幅增加了正馈线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随着来风速度的增大,挡风墙后正馈线处风攻角也随之增大,当风速达到15 m/s 及以上时,攻角基本稳定在29°~30°之间。有墙条件下正馈线升力及阻力系数幅值加大且呈现无规律振荡,挡风墙对正馈线气动力的增大效应是导致正馈线发生低频高幅舞动的主要原因。挡风墙外形尺寸对于正馈线气动特性有重要影响,选择合适的高度和截面宽度可一定程度改善正馈线气动特性,以减少舞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高铁接触网 大风区 正馈线 挡风墙 气动特性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光/储/燃料电池微电网能量管理 被引量:19
6
作者 田铭兴 路涛涛 +1 位作者 贾志博 高云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95,共7页
为提高微电网自主参与电网运行和管理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光/储/燃料电池微电网。针对逆变器VSG控制与前级分布式电源及附加储能单元的协调配合问题,以储能荷电状态(SOC)为依据,分别设计了光伏和燃料电池VSG... 为提高微电网自主参与电网运行和管理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光/储/燃料电池微电网。针对逆变器VSG控制与前级分布式电源及附加储能单元的协调配合问题,以储能荷电状态(SOC)为依据,分别设计了光伏和燃料电池VSG的能量管理策略,使微电网响应电网需求参与一次调频且提供惯性的同时,实现了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输出、燃料电池发电的燃料平衡调节以及储能单元SOC的安全可控。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能量管理方案能够实现VSG控制与分布式电源及储能的协调配合,在并/离网下都能保证微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微电网 能量管理 恒功率 下垂控制
下载PDF
基于无电流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6
7
作者 滕青芳 崔宏伟 +2 位作者 朱建国 郭有光 田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针对无任何相电流传感器的三相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提出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无电流传感器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PTC)策略。为了进行电流反馈以实现高精度控制,两个相电流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为此采用ESO技术构造无电流传感器... 针对无任何相电流传感器的三相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提出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无电流传感器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PTC)策略。为了进行电流反馈以实现高精度控制,两个相电流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为此采用ESO技术构造无电流传感器,以实现对PMSM驱动系统相电流和时变定子电阻的快速准确估计;为了减小转矩和磁链脉动、提高控制性能,给出PMSM驱动系统的MPTC设计方法。所设计基于ESO无电流传感器的MPTC策略能够使PMSM驱动系统不仅可靠稳定运行,而且具有满意的动态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PMSM驱动系统 扩张状态观测器 无电流传感器
下载PDF
大风区接触网低风压正馈线设计及防舞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友鹏 张永丰 +1 位作者 赵珊鹏 王思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494-3504,共11页
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接触网正馈线易在挡风墙影响下发生大幅舞动,造成线索疲劳断股,金具磨损加剧,危及行车安全。为探究低风压导线对于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接触网正馈线无覆冰舞动的适应性,基于低风压导线运行机理,遵循低风压导线开发的关键... 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接触网正馈线易在挡风墙影响下发生大幅舞动,造成线索疲劳断股,金具磨损加剧,危及行车安全。为探究低风压导线对于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接触网正馈线无覆冰舞动的适应性,基于低风压导线运行机理,遵循低风压导线开发的关键要求和正馈线现场实际应用需求,设计一种适用于兰新高铁大风区段的低风压正馈线。基于流体力学的建立包含挡风墙与不同结构的低风压正馈线模型,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不同风载荷下不同结构低风压正馈线的气动力参数和周围流场,对比分析了低风压正馈线气动力系数与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在整个测试风速范围内,中心角θ=45°的6种低风压正馈线的风阻力系数均小于常规正馈线,当凹槽半径与正馈线半径之比r/R=0.14时,低风压正馈线的防舞效果最显著,降阻率达到25.86%。然而低风压正馈线的降阻率与绞线表面粗糙度并不是严格呈正比例关系,r/R=0.15时正馈线的阻力系数大于r/R=0.14时的阻力系数,所以低风压正馈线设计的关键在于探寻合适的结构参数。气流在低风压正馈线模型背风面凹槽内产生小漩涡,气流与壁面摩擦产生起到反推作用的摩擦阻力,且小漩涡延缓了气流与壁面的分离,减小了负压区面积,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低风压正馈线起到了降阻的效果。低风压正馈线可为大风区接触网附加导线的舞动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区 正馈线舞动 低风压正馈线 风阻力系数 防舞有效性
下载PDF
基于图像灰度梯度特征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66
9
作者 闵永智 岳彪 +1 位作者 马宏锋 肖本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0-229,共10页
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检测钢轨表面缺陷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易受光照变化、钢轨表面反射不均和锈迹等因素的影响。为此,提出了基于图像灰度梯度特征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在设计钢轨表面缺陷检测装置的基础上,分析了钢轨图像中不同... 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检测钢轨表面缺陷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易受光照变化、钢轨表面反射不均和锈迹等因素的影响。为此,提出了基于图像灰度梯度特征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在设计钢轨表面缺陷检测装置的基础上,分析了钢轨图像中不同区域的灰度和梯度特征;然后,基于双边滤波思想设计了背景平滑滤波器,利用局部灰度和梯度变化信息自适应调整不同特征区域的平滑程度,对原图像平滑得到背景图像;最后,将原图像与背景图像差分,通过对差分图像阈值分割并利用连通区域标记法,实现钢轨表面缺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凸显图像缺陷部分的同时,有效减弱光照变化、钢轨表面反射不均和锈迹的影响,对不同轨道环境下的疤痕和裂纹缺陷均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缺陷漏检率和误检率分别为5.79%和6.84%,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钢轨表面缺陷 双边滤波 图像平滑 图像差分
原文传递
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的解耦工作模式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铭兴 李进 +2 位作者 高原 柳轶彬 闵永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0-627,共8页
由于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ontrollable reactor of transformer type,CRT)各绕组之间存在电磁耦合,各控制绕组电流不能保持在其额定值,造成了绕组材料的浪费.为了解决该问题,基于多绕组工作模式的思想提出了解耦工作模式及其实现方案.首... 由于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ontrollable reactor of transformer type,CRT)各绕组之间存在电磁耦合,各控制绕组电流不能保持在其额定值,造成了绕组材料的浪费.为了解决该问题,基于多绕组工作模式的思想提出了解耦工作模式及其实现方案.首先,确定各绕组的额定电流后,根据解耦工作模式的特点,求出所需的限流电感;其次,根据各控制绕组额定电流将调节范围分级,在各级内对所有控制绕组电流进行离散;第三,基于CRT绕组电流计算的数学模型,对所有离散点逐点求解,得到使各控制绕组电流在达到其额定值后能保持恒定不变的触发角调节规律;最后,采用各控制绕组额定电流分别为9.16、11.59、24.52、51.85、109.64 A的CRT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解耦工作模式下,各控制绕组电流能保持在其额定值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 解耦 工作模式 数学模型 电流控制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微网频率与电压综合控制策略 被引量:19
11
作者 苏宏升 江昆 +1 位作者 杨祯 何开忠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28,共8页
为解决微网运行时频率与电压易受负荷波动影响而偏离额定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频率与电压综合控制策略。在对比分析2种选取转子运动方程阻尼环节参考值方案的基础上,取额定角频率为参考值,通过引入虚拟调速器与转子... 为解决微网运行时频率与电压易受负荷波动影响而偏离额定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频率与电压综合控制策略。在对比分析2种选取转子运动方程阻尼环节参考值方案的基础上,取额定角频率为参考值,通过引入虚拟调速器与转子运动方程相结合设计自动发电控制系统来实现频率的无差控制。针对电压信号反馈需要通信系统支持的缺陷,引入修正后的电压幅值估计器来实现对公共耦合点(PCC)电压的精确估计,在自动电压控制器作用下使得微网无需配置通信系统即可实现PCC电压的二次调节,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性。进一步地,通过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关键参数的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虚拟调速器 电压估计 小信号模型 频率稳定性 电压稳定性
下载PDF
超级电容在高速铁路再生制动能量存储中的应用及控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友鹏 杨宏伟 赵珊鹏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145-1150,共6页
针对高速列车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再生制动能量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级电容(supercapacitor,SC)的高速铁路再生制动能量存储方案。该方案以铁路功率调节器(railway power conditioner,RPC)作为接口电路,将储能装置与牵引... 针对高速列车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再生制动能量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级电容(supercapacitor,SC)的高速铁路再生制动能量存储方案。该方案以铁路功率调节器(railway power conditioner,RPC)作为接口电路,将储能装置与牵引供电系统连接在一起,采用超级电容作为储能介质,通过双向DC/DC变流器与铁路功率调节器直流侧相连,从而实现能量存储与补偿负序电流的功能。在研究储能方案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负序电流的补偿原理,并根据补偿原理研究了储能方案的控制策略,对RPC两变流器采用滞环控制的方法,对储能装置中的双向DC/DC变流器采用电流闭环的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存储方案能够有效回收利用高速列车产生的再生制动能,并对负序电流进行补偿,改善电网侧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再生制动能 RPC 超级电容 能量存储
下载PDF
盐碱沙尘区域的接触网绝缘子动态积污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思华 王惠 田铭兴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8-75,共8页
污秽度是判定接触网运行在湿润大气下绝缘性能的重要因素。为防止污闪事故的发生,不仅需要实时监控污秽量,更需要实现对近期污秽度的预测,以便于安排时间进行清扫工作。利用污秽颗粒在绝缘表面的动态沉降模型,结合新疆区域特有的盐碱沙... 污秽度是判定接触网运行在湿润大气下绝缘性能的重要因素。为防止污闪事故的发生,不仅需要实时监控污秽量,更需要实现对近期污秽度的预测,以便于安排时间进行清扫工作。利用污秽颗粒在绝缘表面的动态沉降模型,结合新疆区域特有的盐碱沙尘气象特点,搜取受影响区域的不同灰盐比以及各粒径颗粒在总沉降物中的占比,优化了持续积污期间的累积积污公式;以月均降雨强度、月均风速、降雨次数等九个参量为输入特征量,建立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降雨冲刷模型,比较准确预测了降水后绝缘表面的剩余污秽度;根据气象信息的预报数值和地理位置的精确经纬度,可准确定位近期将超过设定污秽等级的支柱,由此实现由状态除污到计划除污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沙尘 动态沉降 灰盐比 接触网 绝缘子
下载PDF
计及绞线表面粗糙度的大风区接触网正馈线舞动响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友鹏 岳永文 +1 位作者 赵珊鹏 王思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85-1894,共10页
为研究兰新高铁大风区接触网正馈线的表面粗糙度对其舞动响应的影响,首先,以结构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将正馈线等效为一种弯曲的梁,建立正馈线力学模型并推导出舞动微分方程。其次,在有挡风墙环境下,计及正馈线表面粗糙度,利用Fluent软件... 为研究兰新高铁大风区接触网正馈线的表面粗糙度对其舞动响应的影响,首先,以结构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将正馈线等效为一种弯曲的梁,建立正馈线力学模型并推导出舞动微分方程。其次,在有挡风墙环境下,计及正馈线表面粗糙度,利用Fluent软件对正馈线模型进行仿真,得到不同风速下的正馈线相关气动系数。最后,对正馈线进行受力分析,将相关流体参数代入舞动微分方程得出正馈线的舞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风状态下,相对于简化的光滑导线表面,考虑表面粗糙度时,正馈线水平、垂直舞动幅值会明显降低,气动系数进一步减小,并在正馈线导线尾部产生较大漩涡且漩涡脱落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故针对绞线气动特性的研究不可忽略其表面粗糙度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正馈线 绞线表面粗糙度 大风区 舞动响应
下载PDF
磁集成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结构及其磁路与电路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铭兴 付鹏宇 黎宁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4-781,共8页
为满足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ontrollable reactor of transformer type,CRT)"高阻抗、弱耦合"的设计要求,利用磁集成技术提出了一种CRT本体结构.首先,通过在工作绕组与控制绕组之间设置漏磁铁芯,使变压器与限流电抗集成在一起... 为满足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ontrollable reactor of transformer type,CRT)"高阻抗、弱耦合"的设计要求,利用磁集成技术提出了一种CRT本体结构.首先,通过在工作绕组与控制绕组之间设置漏磁铁芯,使变压器与限流电抗集成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高阻抗"的基本独立单元,再将多个基本独立单元并联构成CRT本体,实现"弱耦合"的设计要求;其次,在构成的结构基础上建立了其等效磁路和等效电路模型,详细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主磁通与漏磁通的分布情况,推导了揭示电流变化与磁通变化之间内在联系的电流计算公式;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个控制绕组额定电流分别为10、15、20 A的单相3级CRT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当各控制绕组依次单独短路时,工作绕组电流分别为9.997、24.540、43.900 A,与其额定电流值基本相同;已工作的控制绕组短路电流未因后续投入工作的控制绕组而改变,说明了该结构能够满足CRT"高阻抗、弱耦合"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 磁集成 等效磁路 等效电路
下载PDF
磁集成结构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的对比分析及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田铭兴 王田戈 +1 位作者 马长立 张子麒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1-196,204,共7页
通过对比分析现有阵列式结构、多导磁材料结构、分裂式结构和多基本独立单元结构的磁集成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RT)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多控制绕组基本单元磁集成CRT的结构设计原则。根据该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新型磁集成CRT,即双控制绕组... 通过对比分析现有阵列式结构、多导磁材料结构、分裂式结构和多基本独立单元结构的磁集成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RT)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多控制绕组基本单元磁集成CRT的结构设计原则。根据该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新型磁集成CRT,即双控制绕组基本单元磁集成CRT。同时,为了说明这种新型磁集成CRT的优越性,将其与现有磁集成CRT在体积、重量、结构复杂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控制绕组基本单元磁集成CRT不仅能够满足CRT"高阻抗"与"弱耦合"的设计要求,而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结构简单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 磁集成结构 设计原则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基于位置信息与波束赋形辅助的LTE-R切换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瑞峰 席皓哲 +3 位作者 姚军娟 吝天锁 郭博迪 臧浩月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7-1143,共7页
针对高速铁路LTE网络切换成功率未被充分提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位置信息与波束赋形辅助的切换算法.首先通过接收信号波达角(Direction of Arrival, DoA)和邻区列表快速锁定目标小区;然后将波束赋形引入高铁的切换重叠区,以产生不同的... 针对高速铁路LTE网络切换成功率未被充分提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位置信息与波束赋形辅助的切换算法.首先通过接收信号波达角(Direction of Arrival, DoA)和邻区列表快速锁定目标小区;然后将波束赋形引入高铁的切换重叠区,以产生不同的波束赋形增益服务于不同的区域;最后计算出预触发起点位置和触发位置,并分别执行信道资源的预分配和触发判断任务.由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相比于传统切换算法和提前切换算法,在列车处于相同位置时有更高的切换成功率,可更好地适应高速铁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长期演进 越区切换 切换成功率 位置信息 波束赋形 波达角
下载PDF
基于等效的视在功率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铭兴 赵远鑫 王江彬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3-158,共6页
在电力系统电压、电流波形畸变和不对称的条件下,目前视在功率求解还没有一种认可的方法,导致功率因数计算数值不一致。针对该问题,首先详细分析影响电能传输的因素,然后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推导分析一种单等效视在功率计算方法,最后在... 在电力系统电压、电流波形畸变和不对称的条件下,目前视在功率求解还没有一种认可的方法,导致功率因数计算数值不一致。针对该问题,首先详细分析影响电能传输的因素,然后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推导分析一种单等效视在功率计算方法,最后在考虑影响电能传输的不同因素条件下将所提方法分别与矢量视在功率、算数视在功率、双等效视在功率进行对比分析,以研究不同视在功率实际应用特性。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体现不同不利因素对电能传输的影响,且影响程度越大,功率因数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能传输 拉格朗日乘数法 单等效视在功率 功率因数
下载PDF
功率理论定义中的参考点选择方法
19
作者 田铭兴 王江彬 赵远鑫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98,共6页
功率理论定义中的参考点选择问题是一个非常基础而又没有得到统一解决的问题。首先根据多端电路端电流必须满足电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的要求,得到了参考点选择时受到的约束条件;其次,证明考虑约束条件时参考点选择的唯一性,并从众... 功率理论定义中的参考点选择问题是一个非常基础而又没有得到统一解决的问题。首先根据多端电路端电流必须满足电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的要求,得到了参考点选择时受到的约束条件;其次,证明考虑约束条件时参考点选择的唯一性,并从众多可供选择的参考点中找到唯一满足约束条件的参考点;最后,给出了参考点选择的具体方法,并从工程应用角度对参考点选择方法进行简化。以广义瞬时功率理论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进一步解释和兼容性讨论,并对广义瞬时功率理论采用的电流分解方法与功率定义方法进行修正,从而使针对具体电路的功率量成为唯一确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理论 多端电路 参考点 约束条件
下载PDF
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的限流电感参数精确计算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进 田铭兴 +1 位作者 柳轶彬 滕青芳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8-193,共6页
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ontrollable reactor of transformer type,CRT)是用来保证高压输电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限流电感是CRT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限流电感参数是CRT能安全正常工作的基本保障。文中主要提出了一种新的限流电感参... 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ontrollable reactor of transformer type,CRT)是用来保证高压输电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限流电感是CRT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限流电感参数是CRT能安全正常工作的基本保障。文中主要提出了一种新的限流电感参数计算方法。首先给出了顺次单支路工作模式下CRT的绕组电流计算模型;然后,基于绕组电流计算公式,建立了限流电感的计算模型;最后,设计算例验证文中所提出精确算法的正确性,并和已有的递推算法进行比较,发现文中所提出的限流电感计算方法在满足谐波要求的基础上更精确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 顺次单支路工作模式 绕组电流计算模型 限流电感精确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