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产科领域的弓形虫感染及弓形虫病 被引量:3
1
作者 辛晓玲 侯家珠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8年第4期174-176,共3页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妇女在妊娠期间感染弓形虫后,症状虽轻微,但虫体可随血流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导致流产、死胎、畸形或新生儿的严重疾病。弓形虫可寄生于除红细胞以外所有的有核组织细胞内,随寄生部位不同可出...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妇女在妊娠期间感染弓形虫后,症状虽轻微,但虫体可随血流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导致流产、死胎、畸形或新生儿的严重疾病。弓形虫可寄生于除红细胞以外所有的有核组织细胞内,随寄生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给诊断带来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弓形虫感染 流行病学 弓形虫病
下载PDF
Survivin、PTEN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武孟香 高英敏 +1 位作者 王秀华 刘玉琴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探讨survivin与PTEN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 20例正常子宫肌层(NM)组织和 40例子宫肌瘤(UL)组织中Survivin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在UL中的阳性率和表达强... 目的 探讨survivin与PTEN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 20例正常子宫肌层(NM)组织和 40例子宫肌瘤(UL)组织中Survivin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在UL中的阳性率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NM(χ2 =7. 576, p=0. 006; t=-4.574, p=0. 000);PTEN在UL中的表达强度显著低于NM(t′=8. 436, p=0. 000);在UL中Survivin与PTEN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 434, p=0. 005)。结论 Survivin和PTEN可能在UL细胞的凋亡和增殖中发挥协同作用,共同参与UL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免疫组化 图像分析Survivin PTEN
下载PDF
RASSF1A基因在宫颈癌中的甲基化检测及 被引量:5
3
作者 安锦霞 杨永秀 +1 位作者 王秀华 侯作贤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RASSF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1A)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以及与高危型HPVs感染的关系。方法 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方法检测39例宫颈鳞癌及1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RASSF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1A)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以及与高危型HPVs感染的关系。方法 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方法检测39例宫颈鳞癌及1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型的感染状况。结果 39 例宫颈癌组织中有11 例可见异常甲基化(28.2%);12例正常宫颈组织均未见甲基化;宫颈癌组HPV感染率为69.2%;RASSF1A基因甲基化在淋巴结转移组(75.0%)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9.1 %),P<0.05。RASSF1A甲基化在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HPVs感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的高甲基化是导致RASSF1A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基因 RASSF1A 甲基化
下载PDF
反复自然流产的几种免疫相关因素 被引量:10
4
作者 林羿 洪彤 侯家珠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2-188,共7页
反复自然流产(recu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病因十分复杂,涉及遗传、内分泌、解剖和感染等诸多因素。然而40%~60%的患者病因不明,在这部分患者中,免疫因素占有重要地位。有关RSA的... 反复自然流产(recu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病因十分复杂,涉及遗传、内分泌、解剖和感染等诸多因素。然而40%~60%的患者病因不明,在这部分患者中,免疫因素占有重要地位。有关RSA的几种主要免疫相关因素,近年国内外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RSA 病因 免疫相关因素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中fhit、surviv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玉琴 高英敏 王秀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4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蛋白fhit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2例正常子宫内膜 ,15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 ,4 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fhit蛋白、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蛋白fhit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2例正常子宫内膜 ,15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 ,4 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fhit蛋白、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fhi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或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survivin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6 .7%、6 6 .7%、90 .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 ,随组织学病理分级的增加、手术临床分期的进展、肌层浸润程度的加深和淋巴结的转移 ,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 ,survivin表达强阳性率则逐渐上升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fhit蛋白、surviv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 (r=- 0 .76 9,P =0 .0 0 0 )。结论 :fhit、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联合检测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蛋白 抑制蛋白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转移抑制基因KAI1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武孟香 高英敏 +2 位作者 王秀华 刘玉琴 陈高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KAI1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48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腺癌中KAI1蛋白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P<... 目的探讨KAI1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48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腺癌中KAI1蛋白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P<0.01)和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P<0.01)。KAI1蛋白的表达随子宫内膜腺癌恶性程度(P<0.01),肌层浸润深度(P<0.01)及手术-病理分期(P<0.05)的增高而降低,并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学类型有关(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KAI1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无转移组织(P<0.01)。KAI1阴性的患者总的生存率低于阳性者(P<0.01,<0.01)。结论KAI1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的恶性进展中表达下调,有望成为内膜癌恶性程度评估,转移预测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腺癌 基因KAI1 转移抑制 KAI1蛋白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免疫组化S-P法 不典型增生组织 子宫内膜组织 肌层浸润深度 恶性程度 组织学类型 淋巴结转移 蛋白表达 方法应用 表达情况 腺癌组织 病理分期 表达下调 恶性进展
下载PDF
ET-1、ET_A-R、c-fos原癌基因mRNA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戚世芳 高英敏 王秀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探讨ET 1及ETA R表达在子宫肌瘤发生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其与肌瘤中c fos原癌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 30例子宫肌瘤组织及邻近正常子宫肌组织中ET 1、ETA R、c fosmRNA的表达强度 ,对照其差异。结果 :( 1... 目的 :探讨ET 1及ETA R表达在子宫肌瘤发生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其与肌瘤中c fos原癌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 30例子宫肌瘤组织及邻近正常子宫肌组织中ET 1、ETA R、c fosmRNA的表达强度 ,对照其差异。结果 :( 1)子宫肌瘤组织中ET 1mRNA的表达强度 ( 2 .717± 0 .5 2 0 )与正常子宫肌组织 ( 2 .4 83± 0 .62 3)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ETA RmRNA在子宫肌瘤组织中表达为 2 .2 17± 0 .4 68,明显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的 1.617± 0 .4 86(P <0 .0 0 1) ;c fosmRNA在子宫肌瘤组织中表达为 4 .90 0± 0 .4 0 3,也明显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的 4 .183± 0 .5 94 ,(P <0 .0 0 1) ;( 2 )相关分析表明 :肌瘤组织中ETA RmRNA与c fosmRNA之间呈正相关 ,而ET 1mRNA与ETA RmRNA、c fosmRNA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子宫肌瘤组织中ETA R的表达上调对子宫肌瘤细胞的分裂增殖起促进作用 ,ET 1/E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1 ETA-R C-FOS 原癌基因 子宫肿瘤 基因表达 半定量RT-PCR方法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海琳 张润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VEGFmRNA)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33例宫颈癌 ,其中鳞癌 2 0例 ,腺癌 13例及 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VEGF及VE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宫颈...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VEGFmRNA)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33例宫颈癌 ,其中鳞癌 2 0例 ,腺癌 13例及 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VEGF及VE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宫颈癌组织切片中VEGF及VEGFmRNA皆有活跃表达。正常宫颈组织中VEGFmRNA呈阴性表达 ,VEGF蛋白可见弱阳性表达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宫颈癌组织切片中的VEGFmRNA的表达与宫颈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VEGF及VEGFmRNA的阳性表达在子宫颈癌的发生 ,发展中可能有着重要的意义。VEGF的检测对判断宫颈癌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子宫颈癌 癌组织 VEGFMRNA 基因表达 肿瘤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对生殖内分泌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敏 张友南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单链多肽。人类多种组织中都含有EGF及其受体,在生殖系统亦同样存在,因此EGF在生殖系统所起的作用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它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及内分泌途径对生殖器官及生殖激素产生调... 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单链多肽。人类多种组织中都含有EGF及其受体,在生殖系统亦同样存在,因此EGF在生殖系统所起的作用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它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及内分泌途径对生殖器官及生殖激素产生调控作用,从而在性腺功能,胎儿发育及胎盘功能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生殖激素 调控
下载PDF
自体颅骨普通冰箱保存回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广迪 高英敏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74-74,共1页
我院自1995年5月~2001年8月采用自体颅骨瓣普通冰箱保存回植修补颅骨缺损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男25例,女7例.年龄9~20岁12例,21~57岁20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患者.骨瓣大小6 cm×8 cm 12... 我院自1995年5月~2001年8月采用自体颅骨瓣普通冰箱保存回植修补颅骨缺损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男25例,女7例.年龄9~20岁12例,21~57岁20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患者.骨瓣大小6 cm×8 cm 12例,10 cm×12 cm 14例,12 cm×12 cm 6例.保存回植时间3~4个月11例,5~6个月18例,7~12个月3例. 2. 方法:将切取的颅骨瓣去骨膜,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置入并完全浸没在生理盐水的消毒盒中.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血型、手术时间、住院号的标识牢固粘贴在保存盒盖上,随即放入普通冰箱冷冻室(-24℃)保存.修补回植术前,将保存盒在室温下缓慢复温,然后将骨瓣取出置入2%戊二醛溶液中浸泡10 h,用1%庆大霉素盐水反复冲洗.并作细菌培养,切小块颅骨作病理检查.充分暴露缺损区四周骨缘,将覆盖在骨缘上的软组织刮除干净,使回植骨与缺损骨窗四周完全吻合,回植骨瓣及骨窗边缘钻3~5个小孔,用10号粗丝线穿入将骨瓣固定,然后将骨膜-肌-皮瓣完整地覆盖在回植骨上,逐层间断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颅骨 普通冰箱保存回植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妊高征患者血HO-1的活性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柳肃芬 严亚迎 高英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4X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nase-1,HO-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3年6月在我院及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的妊高征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其中轻、中、重度妊高征患者分别为9、11、15例。另选20例...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nase-1,HO-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3年6月在我院及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的妊高征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其中轻、中、重度妊高征患者分别为9、11、15例。另选20例同期住院的正常晚孕妇女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分光光度计对两组孕妇血清的HO-1活性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浆中的碳氧血红蛋白(HbCO)进行测定。结果:妊高征组HO-1、iNOS活性及HbCO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其中,轻度妊高征患者的HO-1及iNOS活性的下降与HbCO含量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中、重度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HO-1活性的变化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红素氧合酶-1 碳氧血红蛋白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与生长抑素对人离体胎盘分泌hCG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敏 戚俐珠 张友南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4年第2期51-54,共4页
本工作利用灌流技术,观察了不同浓度的表皮生长因子(EGF)(25、50、100、500ng/ml)和生长抑素(SRIF)对妊娠早期人工流产新鲜胎盘绒毛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影响.结果表明,EGF对人早期胎... 本工作利用灌流技术,观察了不同浓度的表皮生长因子(EGF)(25、50、100、500ng/ml)和生长抑素(SRIF)对妊娠早期人工流产新鲜胎盘绒毛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影响.结果表明,EGF对人早期胎盘hCG的分泌有双向作用,50ng对hCG分泌刺激作用最大,500ng则抑制hCG的分泌。生长抑素单独使用不影响hCG分泌,但可抑制EGF诱导的hCG分泌。提示EGF、SRIF可能参与hCG的分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生长抑素 胎盘 HCG
下载PDF
宫腔声学造影对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萍 高英敏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3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声学造影对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患者于术前一周内行宫腔声学造影。实验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统计方法有t检验、x2检验等,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2±S)表示。结果宫腔声学造影... 目的探讨宫腔声学造影对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患者于术前一周内行宫腔声学造影。实验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统计方法有t检验、x2检验等,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2±S)表示。结果宫腔声学造影可使诊断敏感性提高至80%,准确性提高至95%,鉴别诊断特异性100%。结论宫腔声学造影对子宫腺肌病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宫腔声学造影 鉴别诊断
下载PDF
B超导引下经阴道瘤体内种值^(125)I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中晚期宫颈癌)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萍 杨永秀 +1 位作者 刘纯 陈高进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2年第3期210-211,共2页
关键词 B超导引 经阴道瘤体内种值^125I 宫颈癌 放射疗法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劲松 高英敏 姚监玲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4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感染 宫颈糜烂 宫颈分泌物 诊断
下载PDF
产前产时心理干预与临床分娩结局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海琳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分娩结局 新生儿窒息率 陪伴分娩 产后出血量 分娩方式 剖宫产率 产程时间 分娩过程中 产妇
下载PDF
人微小病毒B19与异常妊娠 被引量:3
17
作者 谭继英 兰中芬 +2 位作者 高峻 吴小红 代荫梅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 2001年第2期92-92,共1页
人微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HPV B19)感染多发生在冬春季,孕妇和儿童感染多见,23%~45%的孕妇为易感者,围生期感染HPV B19病毒引起的宫内感染可导致胎儿非免疫性水肿,而且,还可能与胎儿畸形有关,孕妇感染HPV B19后,围生儿可能... 人微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HPV B19)感染多发生在冬春季,孕妇和儿童感染多见,23%~45%的孕妇为易感者,围生期感染HPV B19病毒引起的宫内感染可导致胎儿非免疫性水肿,而且,还可能与胎儿畸形有关,孕妇感染HPV B19后,围生儿可能出现非免疫性胎儿全身水肿、死胎或流产,其发生率可达5%~38%,并可导致5%~20%的死亡率.其相对危险比较严重,因此,在妊娠期对HPV B19的感染越来越多地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微小病毒B19 异常妊娠 HPV-B19 PCR
原文传递
正常妊娠晚期与妊高征部分凝血指标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燕平 王海琳 《甘肃科学学报》 2001年第4期91-93,共3页
探讨妊娠晚期与妊高征体内血栓前状态的止凝血状况 ,进一步研究了妊高征的发病机制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关系。运用全自动血凝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对 1 0 0例正常未孕组 ,1 0 0例正常晚期妊娠组 ,58例妊高征患者进行... 探讨妊娠晚期与妊高征体内血栓前状态的止凝血状况 ,进一步研究了妊高征的发病机制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关系。运用全自动血凝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对 1 0 0例正常未孕组 ,1 0 0例正常晚期妊娠组 ,58例妊高征患者进行了 5项凝血指标的检测。其结果妊娠晚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PT)、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均较正常未孕组降低 (P<0 .0 1 ) ,而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FIB)、凝血因子 促凝活性 (F :C)、组织因子 (Tissue Factor,TF)则升高 (P<0 .0 1 ) ,妊高征时 PT、TF均较正常未孕组增高 ,而 FIB、F :C、TFPI则降低 (P<0 .0 1 ) ,妊高征与妊娠晚期组比较 PT、TF均升高 ,而 FIB、TFPI、F :C则下降。表明妊娠晚期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 ,一旦有产科DIC诱因存在 ,极易发展成 DIC,而妊高征时机体凝血平衡失调 ,高凝状态进一步发展 ,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妊高征 凝血指标 高凝状态 DIC 凝血酶原时间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下载PDF
尤斯洛治疗妇女下生殖道尖锐湿疣6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柳 席时燕 郭夫心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尤斯洛 班蝥素 中医药疗法 生殖道
下载PDF
三步法子宫切除术与不缝合壁层腹膜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海琳 王秀华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三步法子宫切除术 不缝合 壁层腹膜 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