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医学领域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学者开展AI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获得AI相关RCT医学研究文献。基于Web of Science数...目的探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医学领域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学者开展AI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获得AI相关RCT医学研究文献。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获取文献发表时间、被引频次、作者及所在研究机构与国家等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采用VOSviewer 1.6.17软件生成作者、研究机构、国家合作的网络图,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采用Cite Space 5.8.R3软件对文献被引情况和关键词进行突发性检测。结果共获得医学领域内AI相关RCT文献1174篇,篇均被引频次为36.09,发表时间分布于1989至2021年,其中2007年后发文量显著增加。1174篇研究共涉及61个国家、1794个机构、7288位作者,其中发文量居前5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37.22%,437篇)、意大利(10.90%,128篇)、韩国(8.86%,104篇)、德国(8.35%,98篇)、中国(7.84%,92篇),发文量居前5位的研究机构分别为美国哈佛大学(2.98%,35篇)、韩国延世大学(2.73%,32篇)、美国西北大学(2.21%,26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13%,25篇)、美国斯坦福大学(1.96%,23篇),发文量居前5位的作者分别为Krebs(22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Calabro(11篇,意大利IRCCS神经中心)、Picelli(11篇,意大利维罗纳大学)、Smania(11篇,意大利维罗纳大学)、Lin(10篇,中国台湾大学)。高产作者、研究机构、国家之间的合作不充分、不密切。高频关键词聚集为3类:机器人技术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机器学习在疾病诊断与管理中的应用和AI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突发性检测结果发现,机器人辅助和机器学习是目前该领域内的研究热点。结论近年来AI相关RCT医学研究数量增加迅速,虽然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但我国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亦表现出巨大潜力。目前开展AI相关RCT医学研究的作者、研究机构及国家之间的合作不密切,研究主题有待拓展。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调查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引证现状,了解中医药相关证据的使用现状及用证偏向。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及PROSPERO注册平台...目的通过调查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引证现状,了解中医药相关证据的使用现状及用证偏向。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及PROSPERO注册平台,纳入迄今为止已发表的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全文。去除重复及不相关文献后,使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查询每篇文献的引证情况,利用Endnote和Noteexpress统计发表年代与期刊情况。利用百分比统计中英文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发表篇数与引证次数占比。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中英文文献被国内外引用次数的差异、Cochrane系统评价与非Cochrane系统评价发表的文献中被中国和非中国人引用次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引证情况与期刊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460篇文献,其中中文系统评价/Meta分析1971篇,英文489篇。中文被引1406篇,占比71.33%(1406/1971),共引用8 465次,单篇平均被引4.29次,全被国内学者引用。单篇最高被引150次,高引文献前10位中2篇文献刊于中国针灸。英文系统评价/Meta分析被引322篇,占比65.85%(322/489),共引用4 825次,平均引用率10.10次。英文系统评价/Meta分析86.96%(280/322)被国内引用,80.75%(260/322)被国外引用,国内外引用次数却不均衡,平均单篇被国内引用2.86次,被国外引用7.01次。英文高被引文献数量多于中文。国内作者撰写的166篇英文文献,被国内引用770次,被国外引用494次;156篇由国外研究者撰写的英文文献被国内引用仅628次,但被国外引用2 933次,Pearson号方检验,χ~2=848.847,P〈0.001。国内作者撰写的Cochrane系统评价被国内引用82次,被国外引用134次,无明显国籍偏向。Pearson相关分析,中文期刊的等级与每种期刊单篇平均被引用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744,P=0.014,英文期刊的影响因子与每种期刊单篇平均被引用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716,P=0.011。结论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中义证据数量多,但引证利用不多,高被引文献匮乏,造成证据的浪费。研究者引用证据时有明显语言、国籍、期刊倾向,不利于证据的传播。如何高效利用并推广证据亟待解决;Cochrane数据库文献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倾向,提示注册制可能为中医药系统评价证据的转化、传播提供有益帮助。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曲妥珠单抗(T-mab)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SOX)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目的:系统评价曲妥珠单抗(T-mab)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SOX)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T-mab联合SOX治疗HER-2阳性进展期胃癌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8月15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包括678例HER-2阳性进展期胃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mab联合SOX组在部分缓解[RR=1.34,95%CI(1.10,1.63),P=0.003]、总有效率[RR=1.36,95%CI(1.17,1.58),P<0.0001]和疾病控制率[RR=1.28,95%CI(1.17,1.39),P<0.00001]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在改善完全缓解[RR=1.43,95%CI(0.96,2.12),P=0.08]和疾病稳定[RR=1.11,95%CI(0.86,1.43),P=0.43]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RR=0.76,95%CI(0.57,1.00),P=0.05]低于对照组,而两组间其余不良反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T-mab联合SOX可提高HER-2阳性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降低部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医学领域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学者开展AI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获得AI相关RCT医学研究文献。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获取文献发表时间、被引频次、作者及所在研究机构与国家等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采用VOSviewer 1.6.17软件生成作者、研究机构、国家合作的网络图,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采用Cite Space 5.8.R3软件对文献被引情况和关键词进行突发性检测。结果共获得医学领域内AI相关RCT文献1174篇,篇均被引频次为36.09,发表时间分布于1989至2021年,其中2007年后发文量显著增加。1174篇研究共涉及61个国家、1794个机构、7288位作者,其中发文量居前5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37.22%,437篇)、意大利(10.90%,128篇)、韩国(8.86%,104篇)、德国(8.35%,98篇)、中国(7.84%,92篇),发文量居前5位的研究机构分别为美国哈佛大学(2.98%,35篇)、韩国延世大学(2.73%,32篇)、美国西北大学(2.21%,26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13%,25篇)、美国斯坦福大学(1.96%,23篇),发文量居前5位的作者分别为Krebs(22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Calabro(11篇,意大利IRCCS神经中心)、Picelli(11篇,意大利维罗纳大学)、Smania(11篇,意大利维罗纳大学)、Lin(10篇,中国台湾大学)。高产作者、研究机构、国家之间的合作不充分、不密切。高频关键词聚集为3类:机器人技术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机器学习在疾病诊断与管理中的应用和AI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突发性检测结果发现,机器人辅助和机器学习是目前该领域内的研究热点。结论近年来AI相关RCT医学研究数量增加迅速,虽然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但我国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亦表现出巨大潜力。目前开展AI相关RCT医学研究的作者、研究机构及国家之间的合作不密切,研究主题有待拓展。
文摘目的通过调查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引证现状,了解中医药相关证据的使用现状及用证偏向。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及PROSPERO注册平台,纳入迄今为止已发表的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全文。去除重复及不相关文献后,使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查询每篇文献的引证情况,利用Endnote和Noteexpress统计发表年代与期刊情况。利用百分比统计中英文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发表篇数与引证次数占比。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中英文文献被国内外引用次数的差异、Cochrane系统评价与非Cochrane系统评价发表的文献中被中国和非中国人引用次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引证情况与期刊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460篇文献,其中中文系统评价/Meta分析1971篇,英文489篇。中文被引1406篇,占比71.33%(1406/1971),共引用8 465次,单篇平均被引4.29次,全被国内学者引用。单篇最高被引150次,高引文献前10位中2篇文献刊于中国针灸。英文系统评价/Meta分析被引322篇,占比65.85%(322/489),共引用4 825次,平均引用率10.10次。英文系统评价/Meta分析86.96%(280/322)被国内引用,80.75%(260/322)被国外引用,国内外引用次数却不均衡,平均单篇被国内引用2.86次,被国外引用7.01次。英文高被引文献数量多于中文。国内作者撰写的166篇英文文献,被国内引用770次,被国外引用494次;156篇由国外研究者撰写的英文文献被国内引用仅628次,但被国外引用2 933次,Pearson号方检验,χ~2=848.847,P〈0.001。国内作者撰写的Cochrane系统评价被国内引用82次,被国外引用134次,无明显国籍偏向。Pearson相关分析,中文期刊的等级与每种期刊单篇平均被引用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744,P=0.014,英文期刊的影响因子与每种期刊单篇平均被引用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716,P=0.011。结论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中义证据数量多,但引证利用不多,高被引文献匮乏,造成证据的浪费。研究者引用证据时有明显语言、国籍、期刊倾向,不利于证据的传播。如何高效利用并推广证据亟待解决;Cochrane数据库文献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倾向,提示注册制可能为中医药系统评价证据的转化、传播提供有益帮助。